《红星啼血》是著名作家罗范懿,献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100周年及长征胜利90周年,创作的长篇传记小说。最近,已被选入海内外知名集刊《中国长征精神研究》,由华中书局公开出版。
这部气势恢宏的作品,以湘江战役著名烈士易荡平波澜壮阔的一生为蓝本,带领读者穿越时空,重回那段热血与理想交织、牺牲与奋斗并存的革命岁月。
作者凭借扎实的历史功底和细腻的文学笔触,将易荡平从懵懂少年成长为革命烈士的历程娓娓道来,生动展现了他“以荡平天下不平为己任” 的坚定信念与英勇实践,是一部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魅力的红色经典,在红色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一、主题思想的深度挖掘
小说紧扣 “革命理想高于天” 的主题,深度聚焦易荡平为革命事业的无私奉献。
易荡平出身地主家庭,却毅然踏上反抗压迫、打土豪分田地的道路,这种反叛精神源于他对社会不公平的深刻认知和对劳苦大众的悲悯情怀。
少年时期,他目睹有田叔一家的悲惨遭遇,心中燃起对不公平的愤怒。有田叔妻子被曾土豪强奸害死,家中田地也被霸占,世积便与哥哥一道 “打土豪”,用弹弓射瞎曾土豪一只眼睛,从此在当地有了 “神弹” 的威名。这一勇敢举动,是他对社会不公的初次反抗,展现出他骨子里的正义与勇敢。
此后,他积极投身农民运动,组织游击队,成为红军战士,在革命道路上不断前行。在秋收起义时,他积极响应,参与到创建革命根据地和中华苏维埃政府的斗争中;在中央苏区 “反围剿” 战斗以及湘江战役中,奋勇作战,直至壮烈牺牲。
他的一生,是为理想信念不懈奋斗的生动写照。
通过易荡平的故事,作者深刻揭示了革命的本质——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无数仁人志士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这种对主题的深度挖掘,让读者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崇高理想的伟大力量,以及为实现理想所展现出的无畏气概,激励着当代人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坚守信念、勇往直前。
书中 “老虎” 这一角色从侧面深化了主题。在龙脑峡探险时,老虎袭击满月,这一情节就像在旧制度下,穷人随时可能遭受来自各方的威胁和苦难。而 “老虎” 最终的转变意义非凡,它不再伤害人和家禽家畜,甚至守护龙脑寨、帮助人们。例如,在铁坑寨曾家兄弟企图报复龙脑寨时,老虎及时出现,咬死曾家兄弟,保护了易荡平家人。这暗示着即使是看似凶猛的黑暗势力,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发生改变,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和平、公平社会的向往和期待。这与小说的主题紧密相连,强化了主题,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其重要性和意义。
二、人物塑造的鲜活立体
罗范懿在人物塑造上独具匠心,成功塑造了易荡平这一鲜活立体的革命英雄形象。
易荡平并非天生的英雄,他有着普通人的情感。在面对族长的强势压迫时,他因担心家人受牵连而心生忧虑。如在父亲葬礼上,族长要求大办丧事,浪费钱粮,与大叔产生争执并辱骂他们兄弟,易荡平虽愤怒却因母亲的劝阻而隐忍,这一情节展现出他对家人的担忧和牵挂。
在目睹亲人相继牺牲时,他的悲痛与愤怒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叔汤祥端被捕后受尽酷刑,最终被枪杀,哥哥汤世和也被国民党达浒民团悬赏追捕,受尽折磨后惨遭杀害,易荡平面对这些悲剧,内心的痛苦和对敌人的愤怒让读者感同身受。
正是这些真实的情感,让他的英雄壮举更加令人动容。他在革命的熔炉中逐渐成长,从一个热血青年磨砺成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作者细腻地刻画了易荡平与家人、朋友、战友之间的深厚情感。他与满月之间有着纯真而无奈的爱情,两人青梅竹马,却因身份差距和现实困境无法在一起。但他们彼此关心,满月为易荡平缝补簑衣,易荡平也时刻牵挂着满月一家;他与哥哥汤世和、大叔汤祥端之间真挚的手足之情令人感动,他们一起为革命事业奋斗,相互支持;他与战友间生死与共的革命情谊也十分深厚,在战场上,他们并肩作战,共同抵御敌人。
这些情感线条交织在一起,使易荡平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让读者仿佛能触摸到一个有血有肉、可亲可敬的革命烈士,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
“老虎” 这一角色从侧面丰富了人物形象。在与“老虎” 的多次交锋中,汤世积(易荡平)逐渐成长。龙脑峡探险时,老虎袭击满月,小世积为救满月用弹弓射瞎老虎一只眼睛,自己也被老虎咬伤。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他的勇敢和正义,还让他对世间的不公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坚定了他为劳苦大众翻身解放而奋斗的信念。
此后,“老虎” 的存在如同警钟,时刻提醒着他革命的必要性,推动着他在革命道路上不断前进,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三、构思叙事的巧妙运用
在叙事手法上,《红星啼血》实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结合。作者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历史背景和重大事件,故事动人。
残障二老为让儿孙脱身都能参加红军,用自尽的方式实现“二老送军”。农民分田秋收后,为感恩汤家慈悲和一家在农会的悲惨付出,百姓送粮队伍又自动来到汤家,那动人的谢绝场景:“乡亲们只好擦一把泪水,挑着谷子转身回家。龙脑峡流出来的金水河啊,一路哗啦啦唱着,唱出这人世间今秋特有的壮歌……”。
在此基础上,作者充分发挥文学想象力,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生动的对话以及丰富的情节构建,赋予历史人物以鲜活的生命力。
易荡平在面对敌人酷刑时,内心既有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又有对家人的牵挂和担忧,这种复杂的心理通过作者的描写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战场上,他的英勇无畏和战术智慧也通过文学笔法得到充分展现,如在攻打官渡团防局时,他提出智取的策略,成功端掉团防局,处决团总孔昭泗,为浏阳人民除害。
此外,小说采用多视角叙事的方式,不仅从易荡平的视角展开故事,还通过其他人物的视角,如家人、战友、甚至敌人的视角,对同一事件进行多维度的呈现。在描写汤世和被捕后,通过易荡平、母亲素贞、嫂子以及敌人的不同视角,展现出各方的反应和态度,使故事更加饱满丰富,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老虎” 的故事线是叙事手法的一大亮点。它贯穿全书,成为暗线,与“杜鹃啼血” 这一主线相辅相成。“老虎” 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关键事件,如龙脑峡探险时老虎袭击满月,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人物的勇敢和善良,还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世积因此成为 “神弹”,在当地威名远扬,也促使他日后更加坚定地走上革命道路。
在后来的故事中,“老虎” 的行为和转变也影响着情节的发展,如它守护龙脑寨,帮助人们,增加了故事的神秘色彩和戏剧性,使叙事更加丰富多样。
四、语言风格的独特魅力
罗范懿的语言风格质朴而富有力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
小说中大量运用浏阳方言词汇和民间俗语,如“播谷播谷”“ 要得要得” 等,这些方言词汇的使用为作品增添了地域文化的韵味,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特定的时代和地域背景之中。在描写人物对话时,“晓得”,这些方言化的表达使人物形象更加贴近生活、真实可感。
作者在描写革命斗争和战争场面时,语言简洁有力、节奏明快。在描述会攻长沙的场景时,“会攻长沙,讨还血债!”“惨无人道,天理不容!”“活剐侩子手许克祥!” 等口号式的语言,生动地传达出紧张激烈的氛围和革命者们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在描写战斗过程时,“‘轰隆 ——’一声巨响,炮弹在不远处爆炸,泥土和着石块腾空而起”,简洁的语言让读者如临其境,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在抒情和议论的部分,语言则变得深情而激昂。在对易荡平牺牲场景的描写中,“易荡平突然拼尽全力一把从警卫员手中夺取手枪,没有丝毫的犹豫,举起来朝自己的太阳穴迅速扣动了扳机 ——‘呯!’易荡平倒在地上!枪声在尖峰岭上空回响”,饱含着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能够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心灵。
在阐述革命理想和精神时,“世间生命同体,人类命运同体,社会大同定实现…… 共产主义实现后,社会公平、自由、和谐,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和剥削,没有人敢做坏事,干了坏事无处藏身”,这些议论性的语句充满激情,让读者深刻感受到革命的伟大意义。
在对 “老虎” 的描写中,语言同样富有特色。描写 “老虎” 受伤后的状态,“老虎痛得放下了已昏倒的满月,它一声呼啸过来,张开血盆大口就把世积拿弓的一臂给咬住。老虎这一声让大家都明白了,老虎喷出的气流让岸上小路旁的灌木都哗啦啦一边倒”,质朴而形象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 “老虎” 的痛苦与凶猛,同时也为故事增添了一份紧张和神秘的氛围。
五、红色传承的当代价值
《红星啼血》的出版,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在当今时代,虽然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信念勇于牺牲、敢于斗争的精神永不过时。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当代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的艰辛历程。易荡平从一个地主家庭的少爷,放弃优越的生活,投身革命,经历无数艰难险阻,最终献出宝贵的生命。他的故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能够激发当代人对祖国、对人民、对革命先烈的深厚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易荡平的故事也为当代人在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理想的过程中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指引。他坚定的信念、勇挑重担的精神,鼓励人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继续发扬革命精神。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像易荡平一样,坚守信念,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老虎” 这一角色在红色传承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它所象征的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牺牲与救赎的深刻内涵,以及生命共同体的普世价值,都能激励当代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敢地抗争,坚守正义,为了更美好的社会而努力。例如,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会面临各种不公平现象和困难,“老虎” 的转变启示我们,即使面对看似强大的困难,我们也不应放弃,要相信通过努力可以改变现状,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综上所述,《红星啼血》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与可读性于一体的优秀长篇革命传记小说。该作品以易荡平的传奇经历为主线,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革命年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深刻诠释了革命英勇主义和命运共同体思想,蕴含着深刻的正反两方面教育意义,为读者带来诸多启示,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革命英勇主义在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英勇反抗不公的情节中,易荡平年少时目睹社会的不公与黑暗,如长工汤有田一家的悲惨遭遇以及曾土豪的恶行,他便毅然选择反抗。这种少年的英勇无畏,激发着读者内心深处的正义感,让人们清晰地看到在面对压迫时,勇敢反抗所蕴含的强大力量和价值。
革命献身精神则体现在易荡平家族共有 133 人为革命英勇献身,这并非孤立的个体行为,而是整个家族为了革命事业的集体奉献,彰显了革命精神在家族中的传承和力量,体现了在革命大义面前,个人和家庭的无私付出。
易荡平在中央苏区 “反围剿” 战斗以及长征的湘江战役中,始终冲锋在前,毫不退缩。在湘江战役的觉山阻击战中,他身负重伤后,为了不拖累战友、不当俘虏,毅然饮弹自尽,用生命诠释了革命英勇主义。他的这种坚定的革命意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向读者传达了为了实现理想和正义,不惜牺牲一切的崇高信念。
而坚定革命信念方面,易荡平在革命过程中,始终坚守着 “以荡平天下之不平为己任” 的信念,无论是面对敌人的残酷镇压,还是党内的错误批判,他都从未动摇过自己的革命理想。这种坚定的信念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使他能够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保持昂扬的斗志,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不懈奋斗。它启示读者在生活中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坚定不移地努力,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都不能轻言放弃。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作品中得到了深度体现。人与自然的命运关联在小说中多有体现,老虎、杜鹃鸟等动物形象与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
例如,老虎在受伤后逐渐转变,不再伤害人和家禽家畜,甚至守护龙脑寨,帮助人们,暗示着人与自然并非是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杜鹃鸟的 “播谷” 传说,寓意着为了大众的利益而努力,体现了一种生命之间相互关联的思想,让读者认识到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应尊重和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类社会的命运一体则从易荡平的成长经历中得以展现,他出身地主家庭,却选择与长工汤有田一家站在一起,为他们争取公平和正义。在革命过程中,不同阶层的人们为了共同的目标——推翻压迫、实现社会公平而奋斗,相互帮助、相互支持,体现了人类社会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如在龙脑寨,面对灾荒,易荡平一家开仓放粮,救济穷人,展现出在困难面前,人们应携手共进,共同应对,
革命理想中的命运大同则体现在易荡平心中怀揣着 “荡平天下之不平” 的理想,这一理想的核心是实现社会的公平、自由、和谐,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和剥削。这种理想体现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追求,即通过革命,打破旧的不平等秩序,建立一个让所有人都能过上幸福生活的社会。
在小说中,易荡平为了这个理想不断奋斗,直至牺牲,他的精神激励着人们为了实现更美好的社会而努力,让人们明白只有当每个人都为了共同的命运而努力时,人类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公平和正义。
反面教育意义在作品中鲜明深刻。揭示反动势力的丑恶本质方面,作品刻画了许克祥等反动势力的代表人物,他们背叛革命,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残酷的屠杀,这些事件展现了反动势力的残忍和冷酷,让读者深刻认识到反动统治的黑暗和罪恶,明白革命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同时提醒人们警惕反动思想的抬头,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稳定。
反思错误路线的危害则体现在书中描写了党内 “左” 倾教条主义路线带来的严重后果,许多无辜的同志被错误地处理,同时丧失了大量的苏区根据地。这一情节警示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避免盲目跟从错误的决策,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确保事业的顺利发展。
罗范懿以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成功地塑造了易荡平这一革命英雄形象,同时 “老虎” 这一角色的融入也为作品增色不少,生动地展现了那个火红年代的革命精神和伟大情怀。这部作品不仅是对革命先烈的深情缅怀,更是对后世的有力启迪,它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作者系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所所长、高校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立信分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来源:昆仑策网
【原创】,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