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初中时,有一首歌,印象很深刻,其中的歌词至今还能清晰地记得。这首歌的歌名是《我们是革命青年》。这首歌最早的名字叫《我们是民主青年》,可能歌曲在创作的时候正值过渡时期,即1949年到1952年期间。那段时间也被称为新民主主义时期。当时的共青团还没有被称为共产主义青年团,而被称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那时候我还不记事,所以并不清楚这支歌曲具体创作的时间。但后来更名为《我们是革命青年》,我们就经常在唱这支歌。
歌词是这样的:我们是革命青年,我们是劳动者的先锋。毛泽东领导着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千万青年跟着毛泽东,永远向胜利,永远向光明。
这首歌的歌词到底有几段,我没有印象了。我记得我们永远只唱这一段。歌曲的旋律不复杂,也不是抒情式优美的那种。但是我们当年唱起来的时候,总觉得身上有一股子劲儿,很振奋,也很有激情。直到今天,我也感觉,这才是青年人应该有的样子。只是今天我们的青年一代,似乎很少在唱这一类的歌曲。真正的合唱和齐唱的机会都很少,而适合合唱或者齐唱的创作歌曲似乎就更少。今天的年轻人,都是手持话筒,一个人在吟唱自己的内心。这样的歌唱,不太能让人感受到青年人应该有的那种蓬勃向上,意气风发的战斗激情。
最近看到一条信息,说起当年毛主席1938年在延安时,对抗日军政大学的青年人说,我们永远要以革命的面目相见。这是毛主席在对抗大青年学生们讲话中所说的一句话。当时毛主席是这样说的:
早几天有几个同学哭脸,武汉、广州失掉了,因为不愿意地方失掉,爱国,这个哭脸是好的,那些汉奸才不会掉泪哩。但我们要知道今天失掉个把城市是不要紧的,因为我们是长期战争,那些城市总归要失掉的。今天还有长沙、南昌,西安也差不多了,它要来,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就是打下去!要打多少年?五年还是六年我们不算数,问问日本帝国主义要多少年?我们总归打下去,一直到胡子白了,于是把枪交给儿子,儿子的胡子又白了,再把枪交给孙子,孙子再交给孙子的儿子,再交给孙子的孙子……总要打下去。日本帝国主义倒不倒?不倒也差不多了。中国古时候有个故事,有一个老头子他要搬山,因为一座山挡在他家的门口,讨厌得很,所以要搬掉它;他的儿子也跟着他挖。他的隔壁也有一个老头子,说:“你要搬掉这个山,真是太笨了。”他回答说:“你才是太笨哩。你想想,我现在来搬这个山,我搬不完还有儿子,儿子搬不完,还有儿子的儿子,还有儿子的孙子……我的儿子是不断的,是生的,是长的,然而山却是不长的。”……我们要走下去,不半路上开小差,不像张国焘半路上忽然不见了。……我们将来要永远以革命的面目相见。现在我们就订一个条约:不开小差,坚持长期斗争,长期学习,不怕艰苦,与我们的朋友长期合作下去,我们一定要建立一个自由幸福的新中国!
毛主席在这段话里提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后来在党的七大闭幕词上,毛主席又讲了愚公移山的精神。可见毛主席非常看重愚公移山。今天有那么一些人似乎非常反感愚公移山,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懂得什么叫愚公移山,更不懂这种顽强精神。在这段讲话里,毛主席所说的永远以革命的面目相见,这句话确实给了我很大的触动。革命,这是多么年轻的称呼,又是多么青春的口号。现在人们基本就不说这两个字了。多年前,我对一个朋友说过,共产党就是要搞阶级斗争。这位朋友似乎很不以为然,他说,现在都在搞建设,还搞什么阶级斗争。我没有他争论下去,因为在我看来,他对问题的认识还是有点肤浅。而且现在我已经明白,争论这件事实在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能不争论就一定不需要争论。
共产党人搞建设,与搞阶级斗争,这两者之间不存在矛盾。因为客观实际就需要如此。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是要建设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必须要从事共产主义事业。这个事业既需要建设,同时也需要斗争,特别是阶级斗争。因为资产阶级是反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共产党要建设共产主义,怎么可能不与资产阶级进行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 革命的意义,既有在与资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的那种带有普遍性的意义,也有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或者共产主义建设中的破除一切障碍,克服一切困难,既有与大自然的斗争,还要有与反对和破坏共产主义事业的资产阶级的斗争,又有与革命队伍内保守和落后的因素进行的斗争。这些斗争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都是一种革命。
毛主席说,我们永远要以革命的面目相见,也就是我们要永远保持一个革命者的精神风貌。多年前,我对北京大学张千帆所表述的公知言论极为不满,在一个不大的微信群里说,对这样的人应该被全民共诛之,全国共讨之。结果群内一个年轻人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说什么打打杀杀。我回复说,对于这种错误的观点,难道口诛笔伐也不行吗? 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讨伐那些攻击社会主义的公知,与他们鼓吹的错误观点和思想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本身就无异于一场革命。这样的革命当然要继续进行,革命者当然也要继续战斗。
在国际上,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斗争同样也是一场革命。在今天的世界上,这样的斗争依然是残酷的、也是艰巨的。但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而且只能与国际上的帝国主义与霸权主义进行殊死的斗争。在斗争面前,也就是在革命的战斗面前,我们没有其他的选择,没有其他可以退缩的路径。我们惟有不断地战斗前行,不断地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在我看来,每一个中国的有为青年,都应该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青年,应该都是天然接近革命、亲近革命的青年。虽然现在不是战争年代,现在的斗争也远没有当年那么残酷,但是这样一种蓬勃向上,积极勇敢的斗争精神,是任何一个中国的有为青年都应该具备的。只有那种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我们的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余永泽、赵辛楣这样的青年,完全不具备革命者的气质,一门心思只想着个人的前途和利益,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
青年所不齿的。
革命有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的理解。狭义的革命主要是指政治革命。推翻反动政权,建立人民政权,这是狭义上的革命。从辩证法的角度上来看,一切发展和进步都属于广义上的革命。毛主席所说,以革命的面目相见,肯定是涉及到广义上的革命。狭义的革命总有结束的一天。广义的革命则永无止境。
毛主席说,我们永远要以革命的面目相见,就是要求我们每一代青年,都应该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者。而且,要永远具备要把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决的、勇敢的、不屈的、顽强的战斗精神。革命者,要永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永远为了人民的利益敢于冲锋陷阵,冲在斗争的最前线。革命者将永远保持革命的战斗意志。曹操还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那么今天的中国青年更应该具有这样的志向和气质。只有革命的精神,才能激发我们成倍的勇气和智慧,只有革命的精神,才能让我们永葆革命的青春。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啊!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