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并非全盘否定西方世界史,但求终结双标:中国历史能经受最严苛质疑,西方历史叙事为何不敢同等考证?
质疑三皇五帝是否真实、夏朝是否存在,你可能被称赞为“理性求真”、“思想解放”。
但是,深究西方编撰的世界历史,比如对古希腊哲学的传承、对古埃及金字塔的建造年代和建造细节提出疑问,等待你的往往是“伪史论”这个标签。
所谓的“伪史论”,正式名称叫“西史辨伪”,贴上“伪史论”标签,容易联想到“反智”、“民科”、“阴谋论”......所以这是一种污名化的称呼。
一. 百年双标实录
这种天差地别的待遇,背后是赤裸裸的双重标准。
民国时期有个“疑古派”,也叫“古史辨派”。
如果非要说“西史辨伪”叫“西方伪史论”,那么“疑古派”就是“中国伪史论”。“疑古派”的主要工作,就是“怀疑和推翻中国的古史体系”。
看看他们的学术成果:
顾颉刚提出“大禹是条虫”、“夏商周全不可信”;
胡适宣称“东周以上无信史”;
日本学者白鸟库吉,抛出了“尧舜禹抹杀论”、“长城以北非中国”......为侵华张目,用心极为险恶。
而且,他们还主张过“废除汉字”。
百年来,“疑古派”的徒子徒孙众多。
某当代大师写了部“中华文明史”,说女娲是一只蛤蟆,断言中华文明最多三千多年。
影响人群也相当广泛。
比如某网红医生,说“中华哪有五千年,都是吹牛的”。
百年来,那些极端到荒诞的观点,非但没有被视为“反智”,反而纳入了“学术现代化”的神坛,被誉为“敢讲真话”、“品格高尚”、“学术进步”、“推动史学现代化”......让那些质疑中国历史的“伪史论者”名利双收。
百年追捧,让怀疑和解构中国历史,变成了某种“学术正确”。
反观对西方历史的质疑(西史辨伪),似乎生来就有“原罪”。
金灿荣教授,对亚里士多德著作的质疑,被说成“爱国流量生意”。
浙大黄河清教授,对西方历史叙事的质疑,也遭到舆论围攻。
民间研究者,追问玛雅和印加,无青铜、无文字实证,为什么称文明?类似质疑几乎都被视为“反智民科”。
质疑西方历史的思想,不仅遭到主流排斥,还被贴上“低学历”、“民科”、“反智”、“虚无主义”等等标签。
在主流学术界,质疑西方世界史的论文是不存在的、空白的,这合乎常理吗?难道西方编撰的世界历史,一个值得深究的疑点都没有吗?
为什么这种状态长期存在?或许因为:质疑西方历史,是反智民粹和某种罪过,等于学术自杀;而质疑和解构中国历史,才是学术进步和学术正确。
西史辨伪的污名化困境,就是这个双重标准的直接产物。
好在中国历史,拥有无惧质疑的底气。
对方越质疑,考古越有动力,证据链就越扎实。
从“东周以上无信史”、“中华最多三千多年”,到如今“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这就叫“真金不怕火炼”。
我看再质疑下去,中华文明超过五千年、人类的东亚起源,可能也要证实。
二. 为何中国历史经得起最严苛质疑?
因为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文明传承。
中国史官制度冠绝全球:数千年史官传统,拥有系统完整的历史记录、编撰以及存档的制度保障。官方修史体系,从《尚书》到《清史稿》,具备完整链条。
载体和文字演进生生不息:从甲骨、玉器、青铜器到简牍、纸张;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楷书,从繁体字到简体字,文字和载体同步进化,历史记录连续不断。
而且证据链无懈可击:文字记载、传世文献、出土文物、地层考古、天文和地理环境......可以构成多维度印证的立体网络。
因此中国历史,从来不怕质疑。
三. 为何质疑西方历史竟成学术禁忌?
因为西方对部分古文明的历史叙事,基础是脆弱的:
西方缺乏连续性体系:所谓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印度,普遍缺少长期、统一、连续演进的文字系统和书写载体传承,就算真有什么辉煌的过往,也在历史长河里消逝了。
西方的史官传统缺失:没有我国这样系统化、制度化、数千年世代传承的官方修史传统。
西方的历史和神话交织不清:宗教文化是西方的社会基础,其历史深深的嵌入了宗教神权框架,社会传统的基础是“神学”,没有系统完整的历史记录,表现为“神话史”或者“神史”。
如果西方世界史,真像宣称的那样坚实,为何不能以中国标准审视西方?
我们并非完全否定西方世界史,但求终结学术双标:中国历史能经受千锤百炼,西方叙事为何不敢同等考证?
只抓住“西方伪史论”的个别观点嘲讽,是避重就轻,而且再极端的观点,还能比得过“女娲是蛤蟆”、比得过“大禹是条虫子”吗?
四. 应当用中国标准审视西方历史叙事
既然坚信西方历史叙事全部真实,应该拿出考据自家历史的拼劲:
请深入两河流域,寻找古巴比伦的泥板原件;请在当地住下来,亲自制作泥板,用泥板读书写信,再实测泥板是否能存世五千年,别用恒温恒湿真空保鲜。
请考证埃及神庙的原始遗址,亲测神庙地层,考察当地几千年间,沧海桑田的地理变化,以及生产力水平。
请深入地中海,找到古希腊手稿原件,厘清手稿在两千多年间的传递链条,别拿文艺复兴以后的文本冒充。
真爱、真信仰,还怕什么万里求证吗?
真正的学术自信,从来不怕深究。
就像审视中国历史那样,用文字、文献、文物、考古、地层、气候等等,进行多维度印证,形成立体印证网络。把每个证据都锤扎实了,把“西方伪史论”的每个质疑,用无懈可击的证据链,狠狠打回去!
真正的学术自信,应当放开胸怀,迎接一切理性质疑。
只许解构中国,不许深究西方——这种历史话语权的双重标准,只能证明心虚。
这不是学术,是宗教,不是历史,是霸权!
只有打破学术双标,真理才能显现在阳光之下。
中国历史一直经受严苛审视,西方历史叙事,为什么害怕同级别的审视和考证?
对西方历史叙事,展开基于证据、平等理性的质疑和讨论,是正当的、是无罪的。
封口、扣帽子、定罪,挡不住求真的心,只会让那些被神化的西方历史叙事加速崩塌!
作者:李论的黄金屋;来源:李论资势 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