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平邦|王毅7天访3国,面对举棋不定的欧洲,中方主动出击 - 昆仑策
-
司马平邦|王毅7天访3国,面对举棋不定的欧洲,中方主动出击
2025-07-06
比利时首相在布鲁塞尔会见王毅外长
6月最后一天,王毅外长开启对欧洲为期一周的访问。此时距离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最后期限,只剩7天时间。那么,王毅外长此时赴欧所为何事?又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王毅外长此行,是应欧盟外长卡拉斯以及德法外长之邀展开,因此行程覆盖欧盟总部所在国比利时,以及德国、法国三国,并分别与其举行高级别战略对话。
从欧盟总部到成员国,由点到面,可以看出,中方对欧外交有自己的一套方式,既看重欧盟本身的作用,也高度重视德、法国这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
结合当下国际形势,王毅外长选择此时访欧,主要有三件事要办。
第一件,就是临近的美国关税战。7月9日是特朗普给各国设定的最后期限,时间一到,将恢复“对等关税”,其中对欧盟商品将加征高达50%的惩罚性关税。一旦落地,将覆盖欧盟对美出口的3800亿欧元产品,相当于欧盟对美出口总量的70%。
尽管欧盟已经准备好一份价值950亿欧元的反制清单,但部分欧洲政客仍然对美国抱有很大幻想。半个月前的G7峰会上,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就大肆渲染“中国经济威胁”,试图祸水东引,妄想通过对华强硬,让特朗普放欧盟一马。
另外在与美关税谈判上,欧盟成员国仍然有巨大分歧。德国是汽车出口大国,对美汽车出口占欧盟总量80%,一旦关税落地,对德国的损失可想而知,因此德国催着欧盟谈判,保护汽车等免受冲击。
特朗普要让制造业回归美国
但是,特朗普发动关税战的目的之一,就是振兴美国制造业,这意味着必须从盟友身上“割肉”,汽车业更是重中之重,怎么可能在这个问题上让步?法国总统马克龙则表示,他支持与美国谈判达成协议,但必须要“对等”,“零关税对零关税”是理想目标。
因此王毅外长此行,就是戳破欧洲某些政客的幻想,特朗普的关税威胁绝非虚张声势,任何对美国妥协的幻想都将付出惨痛代价,而破局之法,就是加强中欧合作。
自然,中方敢这么说,手里也是有牌的。此前欧盟驻华大使托莱多突然发难,要求中方在中欧峰会前“彻底解决稀土问题”。这恰恰暴露了欧洲的软肋。当中国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后,欧洲新能源与军工产业立即陷入被动,但我们并未滥用这一优势,而是精准管控分而治之。这就是中方的王牌,更是底气。
另一张则是中欧割不断的共同利益。2024年中欧双边货物贸易额达7858亿美元,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德企在华销量占全球近三分之一,空客天津总装线交付量达全球产量20%,这些都是中欧合作的坚实基础,也是欧盟的筹码。
面对美国打出的关税战,欧盟不必恐惧不必低头,更不能想着拿中方利益当筹码,只有反抗,与中方联手,才能真正维护自己的利益,推动全球贸易健康发展。
第二件事,是为中欧经贸摩擦寻求长效解决方案。前有欧盟对华电车加征关税,不久前欧盟又将中国企业排除在超过500万欧元的医疗设备政府订单之外。
这种行为严重损害双边对话诚意。但升级矛盾也非中方所愿,所以为了维持经贸稳定,中欧需要坐下来好好谈谈,最好能磨合出一个长效的解决办法。
第三件事,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中欧峰会将于7月底在中国举行。王毅外长此次访欧,显然是在为中欧高层会晤做准备,提前与欧方沟通,帮助高层对话取得更好成果。
虽然双方在意识形态上有差异,去年关系也稍显冷淡,但中欧并没有不可解决的矛盾,相反还有巨大的共同利益。今年上半年中欧来往就很频繁,欧方态度也很积极。在美国关税战的当下,欧盟自然是我们大力争取的对象。
总的来说,王毅外长此次欧洲之行,既是为欧盟指明方向,也是对单边主义的一次正面突围。当7月6日王毅外长结束访问离开巴黎时,距离特朗普的关税大限仅剩三天。届时无论关税是否落地,中方已经仁至义尽,如何选择全看欧盟了。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