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批判资本主义 - 昆仑策
-
胡懋仁: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批判资本主义
2025-08-15
关于马克思主义到底为什么要批判资本主义,现在不少观点往往把人搅得眼花缭乱。有人说,马克思批判的是资本主义的剥削,因为资本家剥削了工人发了财,而工人受剥削受了穷,所以这既不公平也不合理,而且还很不人道。也有人说,马克思因为同情工人阶级的苦难遭遇,所以才想到要创造一个理论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也有人说,马克思的主要目的就是批判资产阶级,因为在马克思的眼里,资产阶级实在是十恶不赦。甚至于,还有人认为马克思的批判不全面有缺陷是错误的,说什么今天的世界已经不是马克思那个时代了,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马克思的那一套理论已经不管用了,云云。
这些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完全没有道理,不能成立。但居然就有人敢信口开河,任意攻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网络管理部门对此居然无动于衷,任由这些荒谬的观点在网络上恣意横行。
因此,我们不得不从《共产党宣言》来梳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
在《共产党宣言》里,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曾提到,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这就会让一些人产生出一个问题:历史上的资产阶级就没有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吗? 肯定是有的。那么为什么《共产党宣言》会说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还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呢?这是对资产阶级剥削的肯定吗? 显然不能这样来认为。
严格说来,剥削现象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历史中一个不可避免要出现的现象。社会从原始社会进入到阶级社会,就是因为社会能生产出剩余产品,使得某些握有权力的人能够私人占有这些剩余产品。这种私人占有在原始社会是不可能发生的。这就是阶级的出现。有了阶级的存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就必然出现了剥削。奴隶社会存在剥削、封建社会存在剥削,资本主义社会同样存在剥削。
那么为什么《共产党宣言》还提到资产阶级曾经起过的非常革命的作用呢?我们把 《宣言》中的语句做一个简单的陈述。资产阶级在欧洲封建社会的末期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这个强有力的社会生产力导致了对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封建社会的整个体系都无法阻挡这种巨大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巨大的生产力对封建社会的财产权和生产关系有着巨大的破坏力。最终欧洲封建社会被推翻了。这就是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所起过的非常革命的作用。
那么《宣言》为什么还要呼吁一定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呢?因为在封建社会垮台之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还在不断地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资产阶级所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还有建立在这个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从最初对这种生产力有过短暂的相对适应的阶段之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就开始出现了与这种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状态。这种不相适应的状态不再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着更为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出现了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消极作用。
在十九世纪,这种对生产力阻碍的主要表现就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这种经济危机也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到了二十一世纪,在原有经济危机的状态并没有得到改变的情况下,金融危机甚至取代经济危机,而成为对社会生产力具有更大破坏能量的全面性危机。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导致社会产品严重滞销,资金无法周转,企业生产难以维继。最终被迫倒闭。工人大量失业,收入严重减少,饥饿与贫困严重地降临到工人阶级的头上。这一系列状态都表现了社会生产力已经受到严重的破坏。这一切都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所造成的。所以,造成这种结果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连同它的上层建筑,都没有继续存在的合理性了。
基本来说,正是因为这种情况和原因,马克思主义才认为,资本主义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这样的资本主义社会与资产阶级才是应该得到根本性的彻底批判的。资产阶级应该走向灭亡,资本主义社会也应该走向灭亡。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写道,社会生产力这个原来对付封建社会的武器,现在掉过头来,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
马克思主义正是看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社会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阻碍作用,才提出了批判和推翻资本主义的合理性。这是马克思主义批判资本主义的根本出发点。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资本主义对社会生产力的阻碍,从根本上就是对人的合理发展的严重阻碍。生产力本身就是人与物的相互结合所产生的一种力量或者能量。所以,资本主义对于社会生产力的破坏,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对于生产力这个人与物结合的要素中人的要素的一种破坏,即是对广大从事生产的劳动者的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破坏。
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矛盾性,一直是存在着的。只不过有的时候这个矛盾表现得很尖锐,能够引发激烈的冲突;而有的时候表现得相对和缓,没有采用激烈冲突的形式。当然,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地采用新的科学研究成果,采用新兴技术,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以利于资产阶级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在部分产业领域里产生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的因素。这种一方面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方面,与另一方面又在局部领域使用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科学技术,这种矛盾现象就使得资本主义走向覆灭的过程比较曲折,时间也会相对漫长。
随时时间的推移,我们看到,近现代大型金融资本的介入,对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打击和排挤的作用愈演愈烈。大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造业不断呈现空心化就是这种金融资本蛮横打压和排挤的结果。即使资本主义采用更新的科学技术,例如人工智能之类,都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制造业不断受到打击和排挤的结果。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可能在局部领域,在局部时间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矛盾有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矛盾。那么即使现代资本主义生产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结果也不会产生挽救资本主义衰退的根本性的变化。
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是一定要有利于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如果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最终结果并不能达到这样的作用,反而还是在不断地摧残甚至在毁灭人的生存与发展,那么这样的生产方式迟早是要被推翻和打倒的。而现代资本主义就是这样的一种生产方式。其存在的合理性已经越来越少,其不合理性愈发膨胀。所以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工人阶级的胜利同样都是不可避免的。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