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也是西安事变发生八十九周年。简单说来,没有西安事变,可能就没有后面的国共合作,联合抗日。或者说后面的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形势不会很快地到来。所以西安事变的历史作用是相当重要的。而发生西安事变的一个主要原因,却是蒋介石多年来一直坚持的所谓不抵抗政策。正是这种不抵抗政策,激起了国民党内部一些爱国将领的强烈不满。今天有人说,当年蒋介石没有说过不抵抗政策的话,说没有什么证据例如文件什么的能证明蒋介石要坚持不能抵抗政策。具体有没有这一类文件并没有那么重要,在蒋介石多次公开发表的讲话中,有一个思想一直贯穿他讲话的始终,就是抗战必亡,抵抗必亡。他不止一次说过中国技术不如人,工业不如人,武器不如人,军事不如人,教育不如人,等等。这么多地方都不如人,所以抵抗必然亡国。如果这一套说词还不算是不抵抗政策,那还需要什么样的证据来证明蒋介石确实坚持不抵抗的政策?
正是这种不抵抗政策,加上老蒋下定决心要剿灭红军,还提出什么“攘外必先安内”的鬼话。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老蒋要安什么内才是他的真实目的,所谓攘外纯粹就是他挂在嘴上的幌子。因为他从来都没有认真想过,真的要搞什么攘外。蒋介石有一个说法,如果中国亡国了,他们这些人还有亡国奴可以做。如果共产党得势了,取胜了,他们这一伙子人就死无葬身之地了。这也是慈禧太后当年所谓“宁与友邦,不与家奴”说法的翻板。这才是他所谓攘外必先安内的真实想法。且不说如果共产党取胜之后,蒋介石这一伙子人是不是就真的死无葬身之地。但如果中国真的亡国了,中国的老百姓肯定就都死无葬身之地了。在蒋介石的头脑里,中国的老百姓什么也不是,不是他要考虑的重要选项。他们这些所谓有钱有势的人,如何生存,如何还能继续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才是最重要的。他们做了亡国奴,照样可以吃香喝辣。而共产党一旦得了天下,他们肯定就无法继续吃香喝辣。这才是老蒋的真实想法。
即使在“七七事变”之后,蒋介石被迫抗日,依然是“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这个政策贯穿于国民党在抗日战争过程的始终。今天某些“果粉”还颂扬什么蒋介石的抗战“功劳”,完全是信口雌黄。从“九一八”发生后,蒋介石一直把所谓剿共放在他想做的事的第一位,连续发起几次“围剿”,直到中央红军举行长征后,他还一直对中央红军围追堵截。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后,他还要让张学良的东北军继续围剿红军。可见这才是蒋介石坚持要做的唯此唯大的唯一事情。
当然,蒋介石毕竟不是汪精卫。他没有死心塌地地去做汉奸、卖国贼。但是他从来都没有积极主动地去抵抗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他的抗日是消极的、是被动的。他被迫抗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日本帝国主义胃口太大,日本侵略中国是要灭亡中国。而日本这个极大的野心已经影响到蒋介石所处的那个阶级和利益集团的利益。这是蒋介石所绝对不能接受的。因此,在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还能够被迫接受抗日的主张,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当然,日本侵略中国的巨大贪婪,也极大的影响到美英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如果美英在华利益受损,也就意味着蒋介石所依仗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以及江淅资本财团利益的严重受损。只是出于这种对自身利益的保护,蒋介石也不得不参与到抗日战争中来。
蒋介石参与抗日,从来不会想到要把全国人民都动员起来。虽然他嘴上也说什么“地不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均有抗日守土之责”这样的话。但这一类话也就是说说而已,从来就没有打算认真实行。对蒋介石来说,如果不得不被迫要抗日,那么他也要依赖美国与英国的力量来抵抗日本。中国有那么多地方不如人,如果不依赖美国和英国,抵抗日本完全就是一句空话。在蒋介石眼里,没有中国人民的位置,只有美英帝国主义的位置。九一八之后,蒋介石总想着依靠什么国联来主持公道,这不就是等于与虎谋皮吗? 事实证明,国联对于这类所谓主持公道的行为没有一丝一毫的兴趣。蒋介石的期盼只能落空。
在国民党派出的滇缅远征军中,有很多下级军官和普通士兵作战还是非常英勇的。对这些远征军的作战英勇的将士们,我们是非常敬仰的,也是非常怀念的。然而,基层官兵的英勇,不能证明国民党高层战略决策的正确,反而体现了这一战略决策的愚蠢和荒谬。派遣到滇缅地区的远征军,虽然也消灭了一定数量的日军,但却没有收回一寸国土。这个所谓远征军的军事行动,主要是为美国的太平洋战争的战略服务的,特别还是为了救援在印度被日本战败的英国军队。为此,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而英国军队则只顾自己逃跑保命,把中国军队的背后与侧翼暴露在日军的攻击之下。所谓远征军的军事行动,对中国抗日战争的积极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由于战略上存在的严重失误,导致远征军官兵大量的非战斗减员。
国民党军队在整体上的无能,还体现在1944年,日军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所发起的豫湘桂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国民党军队依然是一触即溃,望风而逃,依然是不堪一击。这也是蒋介石一直坚持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所带来的必然恶果。特别是驻守在河南地区的汤恩伯的部队,在抗战期间严重祸害当地百姓,被河南百姓将这支部队与水灾、旱灾、蝗灾相提并论,称为“水旱蝗汤”四大祸害。河南的老百姓痛恨这支国民党军队甚于痛恨日本侵略军。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啊。
国民党军队中虽然有像张自忠、戴安澜这样英勇抗日的爱国将领,他们甚至为此而英勇牺牲。然而在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影响下,更有大批国民党高级将领叛国投敌,充当什么“皇协军”,也就是去做伪军,当了汉奸。如果没有这支数量上超过日本侵略军数量的伪军,中国的抗日战争不会打了十四年之久。出身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大批伪军,成为中国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所面对的一个巨大的祸患和毒瘤。这都应该“归功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这都应该算作老蒋领导抗日的功绩吗? 这实在也是太讽刺了吧? 老蒋手下一大批将领率领着自己的部队投靠日军,去当伪军,去当汉奸,给中国抗日战争增添了无数的困难,造成了更多的牺牲。这冤枉老蒋了吗? 应该没有冤枉他。
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主要表现在他在抗日战争中掀起几次反共高潮,杀害了许多共产党人。特别是1941年的皖南事变,更是令人发指。这完全是站在日本侵略者一边的助纣为虐。这种对中国人民的犯罪根本就是罄竹难书。有的人至今还在盲目吹捧老蒋,这些人根本就没有正当的是非观。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