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到世界各国经济长期不景气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增强的影响,依靠大量出口增强国力的发展模式已经达到了一定界限。 电子产品是最适合韩国经济发展阶段的产业。三星,要在韩国搞芯片。
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这些无疑都让追赶者的追赶难上加难。 也正因这样,三星管理团队对于三星进军芯片领域,一直举棋不定。但李秉哲和他的儿子李健熙坚信,三星不能只是买芯片,而是应该有自己的芯片。 机会稍纵即逝。 1973年石油危机重创西方经济体。1974年12月,李氏父子不顾管理层的劝告,自掏腰包入股当时已经濒临破产的美国Hankook半导体公司。 到1977年,业务实现整合,成为三星半导体。
我的一生,80%时间都用在育人选贤上。三星一开始就注意从国外吸收先进技术,李健熙先后50多次到美国硅谷,引进技术和挖人。 三星还曾在美国、韩国成立两个研发团队,同时开展工作,相互竞争。 现在,三星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地区)成立三星综合技术院(SAIT),在中国就设有10个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