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问题是,你口中的“8000万”如果没有推翻“抗战领袖”蒋介石,今天哪还会有什么70周年国庆?你把蒋介石看成是新中国的奠基人之一,要求大张旗鼓的纪念蒋介石集团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蒋介石本人会同意吗? 二 这位“独立制片人”又宣称,新中国是一以贯之的“民族血性”的产物,为“尊重历史”,影视作品在谈到民国时期时就必须要歌颂“狗牙旗”(青天白日): 国旗者,国家之象征、民族之象征——华夏民族延续近6000年,城头大王旗虽变换无常,但不畏牺牲争取民族自由、民族独立的血性从没断根,无论汉唐、还是宋明,虽城头旗帜变换,但民族血性是一以贯之。 所谓《八00》是民国,升青天白日满地红;《上甘岭》和《高山下的花环》是新中国,升五星红旗,才是尊重历史、尊重先烈的做法。 这些文字除了“果粉”的荒唐,还流露出一股臭味:匈奴和金国等少数民族政权也是中国的政权,匈奴人,女真人也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今天之所以要歌颂汉武帝反击匈奴,岳飞将军抗金,是因为他们是在反抗中国内部的民族掠夺与民族压迫,代表的是进步的力量,并不是说他们是在反对外国人的侵略,“争取民族自由、民族独立”。否则,满蒙藏疆岂不是被开除出“中国”了? 同样的道理,新中国的成立也是1840年以来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系列革命的、进步的力量的产物,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的直接成果,而不是什么“民族血性”的产物。否则,抛开了革命与进步单纯论“民族血性”之强,谁能比得过日本的武士道呢?像汪兆铭那样和“同文同种”的太君学习“武士道”等“民族血性”,甚至把“民族血性”推向“东亚共荣”的高度,岂不就更应该歌颂了吗? 至于尊重历史,当然没有问题,但真正尊重历史的前提是承认历史上的力量有进步与反动之分,如果要是以一种“存在即合理”的态度看待历史,才是对历史最大的不尊重。 比如说,我们如果拍一部反映北伐战争期间叶挺将军独立团斗争的影片,可不可以正面表现青天白日旗呢?当然是可以的。因为那个时候蒋介石集团还没有背叛革命,青天白日旗仍然是一种进步的力量。 但是在1927年蒋介石集团背叛了革命之后,青天白日旗就已经不再代表进步。毛主席,周总理,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随即便开展了推翻这面“狗牙旗”的斗争,包括抗战时期暂时和国民党再次合作期间,他们也从没有放弃过这个最终的目标。 因此,在拍摄1927年以后的影视作品当中,如果仍然以一种完全肯定的态度来看待青天白日,才是对历史最大的不尊重,也是对毛主席,周总理,习仲勋等自1927年起就致力于推翻这面“狗牙旗”的开国元勋们最大的不尊重。 三 这位“独立制片人”甚至还引用了领导人的一些讲话,表示“领导人也肯定过800壮士,所以在谈这段历史的时候,就就应该突出其正面的英雄形象,而不应该过多涉及国民政府的不足之处和他们被租界缴械等悲剧结局”云云。 这真是奇哉怪也。前面不是才说了要“尊重历史”吗?这里边怎么就变成要“为尊者讳”了?前面不是才说的新中国不是“8000万”建立的吗,这里面怎么又把“8000万”领导人的讲话作为权威了呢? 是不是领导人肯定过某个人,缺点错误就要完全回避,就不能批评了呢?当然不是。就拿开国领袖毛主席来说吧,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初期曾经旗帜鲜明的指出: 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的卓越领导,中国革命有极大的可能到现在还没有胜利,那样,中国各族人民就还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之下,我们党就还在黑暗中苦斗。所以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 可是,你们这些文艺界人士什么时候“为尊者讳”过?不是天天“七分功绩从不提,三分错误讲不完”吗?你们是不是认为,“为尊者讳”只适用于800壮士及果军领导者蒋介石,不适用于开国领袖毛主席? 更何况,领导人只是肯定了800壮士的爱国精神,哪一位领导人也没说过只靠800壮士和蒋介石领导的果军就可以取得抗战胜利,甚至建立新中国啊。郭松民和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也是既充分肯定800壮士的爱国精神,同时又指出其由于执行了蒋介石的片面抗战路线而成绩有限,命运悲惨,从而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不正是和领导人的讲话一致的吗? 而且,800壮士的成绩很有限,最后的结局也是悲剧性的,这一切都是铁的事实,想回避恐怕也回避不了。连你们不是也承认吗,其唯一的成果不过是“吸引了国际社会的注意力”:须知新中国之建立,并非8000万人之国,而是16亿炎黄子孙、华夏同胞之中国!
如果要是像某影片的宣发材料一样,宣称800壮士可以“抗击30万日军”,那恐怕就不是800壮士,而是800奥特曼了。这种回避历史事实胡乱拔高的做法,除了制造笑话之外,还能有什么呢? 四 最后,我还想说一点题外的话。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郭松民和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还是我本人,都不赞成回避国军抗战,因为这毕竟也是历史的一部分。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要是有关方面不允许拍歌颂国军抗战的神剧了,是不是就罪大恶极,十恶不赦了呢? 当然不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允许文艺界拍大量歌颂自己敌人的作品。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台湾方面可从来没有过肯定中共抗战的文艺作品,美国甚至连毛主席“对自己,学而不厌,对别人,诲人不倦”等没什么政治色彩的言论也不允许发表。在这种情况之下,有关方面允许拍肯定国军抗战的作品是胸怀广大,不允许拍也是理所当然。 如果要是真的设了新的“禁区”(现在看可能性很小),会不会有什么不良影响呢?我觉得多半也不会。一个难以否认的事实是,社会主义国家一直坚持对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辩证分析,不要全盘否定,包括在苏联和中国的“左倾错误”时期,也一直肯定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进步性,而资本主义国家却一直坚持对社会主义国家全盘否定,宣称要“把马克思主义扔进历史垃圾堆”,社会主义国家就是“邪恶帝国”,等等。按理说,两者谁更科学更合理一目了然,但是结果恰恰是谦谦君子敌不过街头流氓。 这固然很悲哀,但是也很现实,因为宣传领域很大程度上就是看谁气势强,谁更有自信,就能有更多的受众。新中国成立一直到80年代初没有拍任何一部歌颂国军抗战的作品,还有大量诸如“中国有妓女,在台湾省”等等讽刺嘲笑港台资本主义的段子,但是恰恰是在那个年代,港台很多人亲近大陆,掀起过一波又一波的左翼运动,而到开始拍“果军抗战”的作品之后,亲近大陆的人就越来越少了。说到底,恐怕还是因为不少人觉得大陆不那么硬气了,不那么自信了。 再比如说,今天文艺界的果粉们那么猖獗,不就是吃定了“8000万”不会把他们怎么样吗?如果要是“8000万”拿当年国民党“宁可错杀1000,不能放过一个”的态度对付他们,哪还会有什么果粉? 作为一个党外的普通群众,真心的想对果粉说一句:你们想“推墙”,反对“8000万”不是不可以。可人家当初把狗牙旗换成五星红旗是用几千万人头换来的。像你们现在这样,一方面想要人家的脑袋,另一方面又不想让人家还手,这未免也有点太让我们吃瓜群众恶心了。我们不免就会觉得,“8000万”即使有再多的缺点,也要比你们这些既要当绿茶又要立牌坊的货色强一万倍。这样一来,你们的“推墙”大业恐怕也很难成功吧? 一个讨厌果粉的普通人诚然,四行仓库只与英美租界相隔一条苏州河,虽将整个战斗展现在了西方世界面前。这进一步吸引了国际社会的注意力,但并没有如蒋介石政府所希望的那样给中国抗日战争带来实质性的国际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