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德评论员】网络暴力浇灭不了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热情 - 昆仑策
-
【红德评论员】网络暴力浇灭不了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热情
2015-07-29
惊闻山东青年侯聚森被殴一案,错愕之余更有十分震惊。
自网络诞生以来,网络暴力屡见不鲜,而把网络语言暴力延伸至现实生活中,虽不鲜见,但却更加令人愤慨。而侯聚森一案,更是牵涉到爱国行为的生存环境,就让人有些不寒而栗。
曾几何时,我们羞于谈到爱国,因为网络的大环境弥漫着“爱国就是五毛”,“爱国者就是脑残”的言论,这让沉默的大多数更加沉默,让嚣张的推墙者更加猖狂。一时间,爱国,似乎变成了一种羞于启齿的事情,悲夫!
但正义总会伸张,真理总会见光。一大批爱国志士、深明大义的人站了出来,他们用鲜明的观点,有理有据的反驳告诉人们:爱国并不可耻,谈论爱国更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他们的所作所为也影响了一大批像侯聚森这样的热血青年。
而也正是因为他们热血,所以才有激情,正是因为激情,所以做事才会冲动。但他们身怀着那颗爱国的心却无可厚非。我们姑且不论侯聚森是否在网络上骂人而导致后来的结果。【中国有句俗话,兔子急了也咬人,当一个年轻的爱国者被逼得无路可走的时候,骂几句娘是可以理解的,当年蒋先生在气急败坏的时候,不也是把娘希匹挂在嘴边吗?】在我们看来,他的爱国行为和动机是一定要受到表扬和保护的。但现实的情况是,他内心满是渴望的希望传播正能量的行为,居然在网络上受到那些颠倒黑白者刻意的辱骂和攻击,甚而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殴打和侮辱。这实在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了!
长期以来,网络上存在着很多专门辱骂国家、造谣诋毁政府的个人和团体,贴吧和微博更是其中的重灾区,他们宣扬所谓的无政府自由主义,高喊所谓的连西方自己都不相信的民主口号,却竟然容不得他人发言的自由和他人倡导的民主。他们除了歪曲、捏造就是语言人身攻击,只要不符合他们的观点,且辩论不过的时候,他们立马剥夺他人的自由、他人的民主,所谓自由民主,在他们眼里,只是自己手里任意摆弄的玩具,容不得他人有丝毫反对。这些据点中,涉及侯聚森案件的那个“纳吧”正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如果,我们容忍这样的据点存在下去,那我们什么时候才会有真正的民主自由?什么时候才会有一个真正清洁干净的网络?什么时候才会让爱国言行成为一件光荣的事情?
爱国,是一种本能,是一种责任,爱国正如爱家,一个人抛弃养你爱你的家庭转而侮辱谩骂它,那么这个人做人的底线我们就要去深刻怀疑了。爱国,同样如此。
有人说,我爱国家,国家给了我什么?国家给了你什么: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一个可以让你深夜还能花前月下、甜言蜜语的世界。这些东西,看起来一文不值,但请你睁开眼看一看伊拉克、看一看阿富汗、甚至你可以看一看美国、看一看法国、甚至看一看地震后的日本;摸一下自己的腰包,看一看希腊,你就知道这个国家给了你什么!你就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幸运。
侯聚森以热血青年之冲动,奋争网络浊流之逆风。因为年轻,他没有更多的思考,因为冲动,才容易被别人伤害,而被伤害的绝不单单只是他一个人的身体,更是多少爱国的灵魂!
网络暴力浇灭不了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热情,我们支持一切理性的爱国行为,反对以任何暴力形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并对伤害侯聚森的那些歹徒以及站在他们身后的人给予最严厉的谴责。我们在此大力呼吁国家出台相关法律,对爱国行为予以保障和保护。我们不能继续为爱国行为感到羞耻、恐惧,更加不能沉默。爱国,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件正大光明、无尚光荣的事情。让我们大声喊出来——爱国,我爱我的祖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