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3日,总干部部部长罗荣桓、副部长宋任穷、赖传珠、徐立清,以文件,呈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并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刘少奇。在最初的授衔方案中,准备授予毛泽东大元帅军衔。元帅初拟13人,除后来公布的10人外,还有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
以周恩来,刘少奇、 邓小平的资历,本来都有资格当元帅,这三人都是公开说过自己不要元帅军衔的。因为老毛主席不要大元帅。
另外那个说政委不能评元帅不知是从哪道听途说的?十大元帅之一罗荣桓就是政委元帅,东北野战军政委,而邓小平是解放军中原野战军政委,就这条就够了。
周总理为陈毅力争元帅军衔的史事披露:1955年9月11日,周总理打电话给杨尚昆,主张授予陈毅元帅军衔。周总理在电话中指出:“军衔授予,对陈毅同志现在和将来的工作均无不便之处,平时可以不穿军服(必要时穿)。苏联的布尔加宁同志原来也有元帅衔,现在他做部长会议主席的工作就不常用元帅的头衔了。可以说是一个例子。”为何邓小平没评为元帅?周总理如果不坚持可能就是九位元帅
这是怎么回事呢?事情需要从头说起。
1955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毛泽东主席签署命令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规定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度,在军衔等级的构成体系中,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什么人可以获得元帅军衔,《条例》规定的条件是:“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根据上述条件,党中央决定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委员,均可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党的中央军委是1954年9月成立的,主席是毛泽东,不设副主席,委员有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1人。(非常遗憾,当时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委员只有邓小平没能成为元帅)为何邓小平没评为元帅?周总理如果不坚持可能就是九位元帅
根据中央的决定,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彭德怀指示负责承办解放军军官军衔授予工作的总干部部,着手呈报办理授予元帅军衔的组织手续。按照常规,周总理在收到职能部门的请示报告后,如果没有异议的话表示同意签发就是了,没有必要对职能部门的建议再重新提出“主张”,重复强调其必要性。但是周总理打了一个很重要的电话。
9月11日,周总理之所以给在北京的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打主张给陈毅授元帅军衔的电话,我分析显然是解放军总干部部关于元帅授衔的请示上送后,在中央讨论过程中有人提出了异议,认为陈毅已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可以不授予军衔了。如果周总理不坚持和强调陈毅授予元帅军衔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而按照持异议同志的意见办理,中华人民共国的“十大元帅”很可能就成为“九大元帅”,缺少了陈毅。
周总理的电话意见,或因持异议的同志被说服,或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被中央最后采纳,才得以于9月16日签发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函件,将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10人授予元帅军衔的名单,按法定程序提交人大常委会讨论。9月23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根据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建议,通过授予朱德等1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
毛主席被大家评为大元帅,当时毛主席不肯要这个元帅,毛主席对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说我建议到地方工作就都不要评了,你们要不要评了?大家都说不评了。最后大家一致同意。才定下了现在的10位元帅。
1955年9月27日,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授衔授勋典礼,毛泽东主席将他签署的元帅授衔命令状,一一授予朱德等10人。
材料来源《周恩来年谱》上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