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援:抗日战争胜利十大经验 - 昆仑策
-
罗援:抗日战争胜利十大经验
2015-06-16
一、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之基
中华民族近代史为何如此屈辱,除了制度的原因之外,就是民众如一盘散沙。唯抗日战争,海内外炎黄子孙不分阶级、不分阶层、不分党派、不分信仰,同仇敌忾,共御外侮。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流砥柱
1945年3月18日,日本东京《同盟世界周刊》曾经疾呼:“如果有人认为只要和重庆能够谈判成功,就可以解决中国事变,那是很大的错误。根据我们的见解,真正的抗日势力,始终一贯的是中国共产党。”
三、正确战略指导是决定性因素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分析中日双方战争的基本特点出发,科学预见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系统提出了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思想,成为指导全国抗战的伟大纲领。
四、兵民是胜利之本
在这场救亡图存的生死搏斗中,无数母亲送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八路军指挥员马本斋的母亲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日寇为了迫使马本斋投降,抓走马母当人质。马母被捕后始终严辞拒绝写劝降信,在绝食七天后以身殉国。
五、文战武战相互配合
从东北的《东北知识》到香港的《时代评论》等抗日救亡刊物,达上千种;《打回老家去》、《放下你的鞭子》等救亡戏剧,激发了人民群众对日本侵略者的民族仇恨;以田汉、聂耳创造的《义勇军进行曲》为杰出代表的抗日救亡歌曲响彻大江南北,激励着人民大众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斗争的革命精神。
六、以斗争求团结
西安事变以后,周恩来等人与国民党代表进行了多次谈判。由于我党坚持了有理有力有节的斗争,再加上形势所迫,蒋介石不得不接受共产党关于合作抗日的主张。
七、隐蔽战线做出重大贡献
党的隐蔽战线有力地配合了党的中心任务。潘汉年所领导的情报系统通过日籍反战人士中西功、西里龙夫等人的分析研判,作出日本将在12月7日前后对美国发动进攻的准确判断,最早发出了太平洋战争的警号。这一战略情报,被美国中央情报局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有战略价值的两件情报工作”之一。
八、将中国命运与人类命运融为一体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罗斯福总统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你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在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世界进步力量也以不同方式支援了中国的抗战。
九、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九一八”事变爆发第二天,国民党政府代表施肇基在国联会议上声泪俱下,乞求国联“裁决”。而中国共产党在敌、伪、顽军的层层封锁下,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为夺取最后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十、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抗战胜利之魂
爱国主义成为抗战的最强音和主旋律。八路军战士马宝玉等5人为掩护主力安全转移,最后英勇跳崖。忻口会战前,第九军军长郝梦龄在家书中表示,“我爱你们,更爱祖国!”“不打败日本,决不生还!”最后和师长刘家麟等为国捐躯。忻口会战坚持3个月,歼灭日军3万余人,而在取得这一辉煌战果的背后,是10万爱国将士马革裹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