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古明浩:被英语解构的炎黄子民
点击:  作者:古明浩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3-01-08 11:00:07

 

 

元月5日台湾三立新闻网有则《小S二女儿英文是母语惨遭出征 大陆网友酸:和你妈交流需要翻译吗》的讯息:

 

S二女儿许韶恩(Lily)经常在IG用英文和网友互动,小S也曾分享帮Lily庆生的影片,两人的谈话内容也都是用英文交谈。近日LilyIG开放问答,就有网友好奇提问,为什么说英文居多?她则回应,我的英文比中文好,因为英文是母语,在学校、家里,跟朋友聊天也是说英文沟通,还自嘲要好好练习中文。

 

网友在她的IG贴文留言开酸,你的母语是胡言乱语你和你妈交流是需要用翻译吗母语是英语?赶紧移民吧笑死,你说你的英语是母语,从小在家交流用英语,梅姐(指S妈)跟小S英语有这么好吗?难道你不跟她们说话

 

让人想起奥运体操冠军李小鹏之妻李安琪多年前在《甜蜜的行李》、《爸爸回来了》等节目一再口吐英文,引发网友质疑,明明会说中文却在观众前大秀英文,不是故作优越吗?夫婿李小鹏不得已出面澄清:

 

这个问题,我们跟大家说过很多次,首先,安琪是在美国出生和长大的,我们在2010年结婚以后,她才回到了中国。在和她初次认识的时候,她的中文要比我的英文好的太多了。但是她的中文不会看也不会写,听的话,可能听懂了,但很难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有时候会断断续续说不清楚……其实语言只是一个简单的沟通工具,你要说优越感,就有点无奈了。难道说中国人英语比中文好就有优越感?我觉得那也很奇怪。

 

李小鹏称其妻中文表达听的话,可能听懂了,但很难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有时候会断断续续说不清楚是可疑的,因李安琪的父母1986年移民美国,隔年即生下她,难道亲子间不以娴熟的母语而用生涩之英语互动吗?同样小S二女儿许韶恩辩解在学校、家里,跟朋友聊天也是说英文沟通也是不可信的,尤其怎么可能从小跟父母都用英语互动?

 

我的英文比中文好,因为英文是母语的表白,恰恰消解了李小鹏中国人英语比中文好就有优越感的疑惑,读读韩少功一篇旧作《世界》的开章可以使吾人有更清醒的认识:

 

“1989年的法国巴黎曾经有一个酒会。主人是来自台湾的一位文化高官,主宾则是大陆一些有名气的文化人,还有少数几个法国朋友应邀作陪。主人明明可以说一口漂亮的国语,也明明知道他的主宾们不懂英语,但更愿意用英语致词演讲。译员当然是有的,但只把英语翻成法语,把面面相觑的一大堆中国人晾在一边。一个中国留学生觉得不对劲,准备提请主人注意到这一点。居然有一位作家拉住了他的衣袖。不要非礼,这可能是人家的习惯。

 

那个让主宾们听不懂的英语习惯难道不就是优越作祟的产物?韩少功分析的好:

 

主人对主宾们致词,压根不在乎对方能否听懂。这种决非疏忽的轻慢,竟然有受辱者毕恭毕敬地容忍,而且不准别人代为反抗。

 

海峡两岸的这些高官和文豪,在这一天的酒会上主动和自愿地背弃了中文。事情很明白,这些聪明人感觉到中文没有足够的含金量,至于还含着多少尊严,多少热诚,多少创造的智慧,也并非不成问题。他们为了显示与自己领带和皮鞋相称的教养,没有必要对这种下等的语言亲近。

 

连文化高官与文豪都弃中就洋,明星配偶以口吐英文为优越或艺人女儿认英文是母语又何足怪哉?与炎黄子孙的背弃形成对比的是:

 

美国长篇小说《根》里面有一段情节:主人公一次次逃亡,宁肯愿被抓回来皮开肉绽地遭受毒打,不惜冒着被吊死的危险,决不接受白人奴隶主给他的英文名字,而坚持用非洲母语称呼自己:托比。

 

显然在百多年来欧风美雨的吹拂下,润物细无声,从高官到文豪乃至艺人都对自身文明的审美发生了移变:

 

中文是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所使用的语言,包容了几千年浩瀚典籍的语言,曾经被屈原、司马迁、李白、苏东坡、曹雪芹、鲁迅推向美的高峰和胜境的语言,现在却被中国人忙不迭视为下等人的标记,避之不及。

 

那个可怕的后果让人惊心:

 

一个民族的衰亡,首先是从文化开始的,从语言开始的。侵略者从来明白,攻城莫如攻心,而一个人的心里只有语言,精神唯语言可以建筑和守护。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已经描述过向侵略者缴出语言的痛苦。清王族最终没能征服中国,也是被中文的汪洋大海淹没,退出紫禁城则只是迟早的问题。

 

所以语言绝非如李小鹏所说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沟通工具,心系中华的已故台大外文系教授颜元叔于雄文《亲美是中国的致命伤》的一段话值得我们深思:

 

我在台湾教英语美语,我是把它当作敌国语言来教……当我们学一种外语,特别是强势外语,我们若不提高警觉,便会不自觉地滑入到这个语言所负载的价值体系中去,接受并认同它的文化,终于被其同化与征服。

 

被洗脑而不自觉的龙的传人弃中文投向敌国语言,其沉沦所走的就是舍下等而就优越的审美路径,这些聪明人表面上纵然仍吃著中国饭,可实际上心里早已另认新主,甘于被基督教文明所同化与征服。仓颉与许慎将作何思?司马迁、苏东坡、鲁迅会如何看待这些不肖子孙?

 

作者:古明浩;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古明浩:被英语解构的炎黄子民

    2023-01-08
  •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