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美国高通胀难消,中国经验为何值得借鉴?
点击:  作者:记者    来源:“中新经纬”APP  发布时间:2022-11-12 15:17:22

 

      【中新经纬11月11日电 (宋亚芬)】近日,中美两国相继公布了10月份的通胀数据。在前三季度保持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的情况下,中国的通胀水平仍保持在2%左右的低水平;而美国通胀数据虽有所回落,但仍在7.7%的高位,前三季度GDP按照同比计算增长2.4%。

总体来看,中美通胀数据形成了鲜明对比。如何看待这种反差?已现回落之势美国高通胀黏性是否去除?中国在低通胀下,仍实现了经济稳定增长,对其他国家而言有哪些经验可借鉴?围绕这些问题,中新经纬专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

1.jpg

中新经纬:多家国际组织和机构近日都对2023年世界经济增速预期悲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甚至称“全球经济正经历一场‘根本性转变’,转变成‘更加脆弱’的世界”。中美分别作为世界第一、二大经济体,对稳定世界经济意义重大,你如何看待二者间的不同作用?

陈文玲:我对于中美两国的经济都抱有期待。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量的火车头,美国是在世界经济总量中占比最大的国家,这两个国家对世界的意义非同小可,换句话来说,作为世界第一、二大经济体,对于稳定世界经济增长、稳定预期、拉动世界经济都举足轻重。所以,中国经济向好是我们期待的,美国经济走好了,也是对全球经济有利的。

中新经纬: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增长2.6%,较上季度萎缩0.6%有所好转,美国10月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则是同比增长了7.7%。你如何看待这一组数据?

陈文玲:美国经济一季度萎缩了1.6%,二季度萎缩了0.6%,三季度增长2.6%,但是美国经济增长是按环比计算的,不是按照和2021年同期比较的,所以具体如何有待于2022年全年和2021年同期比较。而且“2.6%”这一数值我个人认为也含有很大的水分。美国经济一直“忽上忽下”,现在的“2.6%”有点“忽上”了。

这里面也存在很多不可同比的因素。一是短期内大幅度加息或者叫暴利加息。3月份以来,美国已经加息了6次,美元利率上升了375个百分点,已经到3.75%-4%了,美国很多地方的按揭贷款利率已经接近7%了。现在全球的美元都在回流,美元变得越来越强势,这是美国经济反弹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二是美国经济反弹是在高债务的支撑下实现的。美国总统拜登上台以来,借贷已经超过了4.9万亿美元,但是美国仍然推出了芯片法案、通胀消减法案、生物医药法案等,继续大规模加大投资,又开了很多空头支票。毫无疑问,这还是要靠继续借贷。这些对美国的经济有拉动作用,但是它也是建立在高债务的基础上的。

2021年10月底美国联邦债务已经触及当时28.9万亿美元的债务权限,后来国会立法将债务上限提高到31.4万亿美元,但实际上这是两年的额度,而截至10月3号美国债务就已经超过31万亿美元了。

三是美国这一次的弱势复苏,一个很大的因素是美国三季度出口的增长,特别是对欧洲的能源出口大幅度增长和盈利。对于“2.6%”的贡献,按照美国经济学家的分析,60%-80%以上是出口增长形成的。比如美国液化天然气70%都出口到了欧洲,而且欧洲天然气价格比美国高4倍以上,就连法国总统马克龙都说“这不是友谊的真谛”。

所以,美国在非常强的收缩政策,还有产业回流政策、能源政策等多重刺激下经济才达到了这样的一个水平,有很大的水分。

10月美国CPI虽然降到了7.7%,但还是维持在历史的高位。按照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目标是要压到2%以下,现在美国利率已经到3.75%-4%了,通胀还在接近8%,如果说利率上调到8%、通胀能压到2%,我认为就算相当的不错了。

中新经纬:为了治理高通胀问题,2022年美国已经连续加息六次,累计加息375个百分点,但从通胀数据来看下降并不明显,你觉得问题出在了哪里?

陈文玲:我认为,首先,美国在和中国的竞争博弈上采取了完全错误的方向和路线,贸易摩擦的高关税推高了价格。按照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计算,如果取消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的关税,以及以“国家安全”为名加征的钢铁关税等,美国通胀率可降低约1.3个百分点。10月美国CPI是7.7%,如果降低1.3个百分点就是6点多。但是美国并没有取消这些关税,仍然将其作为一张牌压制中国。其次,乌克兰危机发生以后,全球能源价格飞涨,美国出口到欧盟赚了很多钱,但美国国内的能源价格也在上涨,对美国的通胀来说也是很大的问题。再次,美国是粮食大国,但美国的食品价格也在上涨。经济运行中的这些问题,都会在市场上、价格上有表现。我认为美国高通胀暂时还是难以解决的。

中新经纬:由于持续大幅度加息,很多分析都预测美国经济2023年大概率会陷入衰退。对此,你怎么看?

陈文玲:美国经济还是有很大风险的,特别是商业活动还处于收缩状态。美国经济咨商局发布的报告显示,10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9月份的107.8降到了102.5,综合PMI(采购经理人指数)下降至47.3,说明商业活动还处于收缩状态。占美国经济总量约70%的个人消费支出,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增长,三季度仅增长1.4%,较前一季度明显收缩。

所以,现在美国的经济学家和民众,对经济都不看好。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中,56%的受访者给美国经济打分不及格。还有近70%的高级经济学家预测,美国年底进一步恶化,2023年可能走向衰退。

我们希望美国经济好,美国经济强势增长会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综合来看,美国的超预期下跌,还有三季度的微弱反弹,有很多的叠加因素,所以我觉得美国经济实际上还是面临着很大的风险。这个风险它需要向外转嫁,但是转嫁的难度,和以前整个世界对美元的认同度高的时候相比,难度要大得多。

我个人认为,判断美国经济前景有几个重要的因素。第一,中期选举以后,参众两院可能会有很大的变化,如果美国民主党失去了参议院,它的政策包括经济刺激的力度,继续借债的可能性就会递减。这样维持美国经济增长,使它不陷入衰退的难度会加大。第二,美国的暴力加息已经使美国经济不堪重负了,对世界经济带来的冲击也非常大。2023年美国加息的幅度、力度、速度肯定都会低于2022年,借债的力度也会下降。如果借债受阻了,加息也不能承受了,总体判断美国经济的基本面可能会比2022年要更加严重。

中新经纬:初步核算,按不变价格计算,中国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3%。10月份中国CPI同比上涨2.1%,涨幅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和世界其他经济体相比,你觉得中国经济表现如何?

陈文玲:中国经济有几个比较重要的特点。一是中国的通胀水平是低通胀,也可以叫温和通胀,和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除了日本)尤其是欧美国家相比,是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10月份CPI仅上涨了2.1%,体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也凸显了这几年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抵御外部风险的效能。中国经济是在低通胀、在市场环境非常平稳的情况下获得增长的。

二是在国际经济下行,外贸下行的情况下,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还是连续三年保持了平稳增长。2021年进出口总额实现了6.05万亿美元,占全球的比重达到13.5%。据海关统计,2022前10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34.62万亿元人民币,比2021年同期增长9.5%。后两个月可能会比前三季度有所放缓,但中国外贸还是会平稳增长,全年或在8%以上。

三是在美元回流,全世界2/3的发展中国家和经济体遭遇流动性紧缩、美元荒、物价上涨、债务危机的情况下,中国依然是全球外资的主要流向地。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22年1-9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10037.6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5.6%,折合美元是1,553亿美元,同比增长18.9%。其中,德国排在第一位,实际对华投资增长114.3%,而上半年德国投资增速是13.9%。此外,前三季度日本的投资增幅是39.5%,英国的增幅是22.3%。我觉得全球资本在用脚投票,一个是向着回报率最高的地区——美国回流,再一个是向着经济面最好、经济发展前景最好的地方流入。

四是在多重压力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仍位于世界前列。202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178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3%,连续十年位列全球前三。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经济基本面是好的,和美国形成了很强的对比。美国是注水,是非正常原因,比如向欧盟出口就利用了乌克兰危机,暴力加息利用了美元的霸权地位。但中国还是踏踏实实,奋发努力,在三重压力的情况下,还是取得了3%的增长,是非常来之不易的。

当然,由于三重压力和疫情的关系,中国经济还是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但中国现在的困难是暂时的,总体可控的。

中新经纬: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可以说中国一直是在低通胀的情况下来发展的。高通胀是当前全球经济治理的一大难题。你认为中国的经验里有没有可以为其他国家所借鉴的?

陈文玲:一是中国没有太受能源危机的影响。中国执行的是能源市场多元化的战略,加之大部分都是长周期的供货协议,因此能源价格上没有出现太大的波动。二是中国的粮食储备是充裕的。中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3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三是生猪价格是中国CPI最主要的一个指标,年初猪肉价格上涨,带动了CPI上涨,但我们储备的猪肉可以让我们的猪肉价格基本平稳,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来源:“中新经纬”APP,修订发布,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