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华为“七反对”内部解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步,变革是无穷逼近合理
点击:  作者:夏忠毅编著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2-09-26 11:43:47

 

 

 

持续改进应该作为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华为在引进和学习世界领先企业的先进管理体系时,始终坚持“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的原则。30年的管理变革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从实用的目的出发,达到适用目的的原则。并坚持遵循“七反对”原则,最后不断取得变革成功。

 

01

世界上只有那些善于自我批判的公司才能存活下来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面对当前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华为公司会否垮掉,完全取决于自己。世界上只有那些善于自我批判的公司才能存活下来。因此,安迪·葛洛夫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观点,还应该加上一句话:要善于自我批判,懂得灰度,才能生存。

 

如果一个公司真正强大,就要敢于批评自己,摇摇欲坠的公司根本不敢揭丑。如果华为想在世界上站起来,就要敢于揭自己的丑。正所谓“惶者生存”,时刻保持危机感的公司才能生存下来。

 

华为从小公司发展到今天的大公司,一直是如履薄冰,摸着石头过河的。能发展到今天,与华为的过去比,进步是很大的,但如果沾沾自喜,满足于今天的进步,就不会有明天的辉煌。华为公司要不断地自我批判,不论进步多大,都要自我批判,世界是在永恒的否定之否定中发展的。只有长期坚持自我批判的人,才有广阔的胸怀;只有长期坚持自我批判的公司,才有光明的未来。自我批判让华为走过了30 多年,还能向前走多远,取决于华为还能继续坚持自我批判多久。

 

华为的奋斗实践,使华为领悟了自我批判对一个公司的发展有多么重要。如果没有坚持这条原则,华为绝不会有今天。没有自我批判,就不会认真听清客户的需求,就不会密切关注并学习同行的优点,就会陷入以自我为中心,必将被快速变化、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淘汰;没有自我批判,面对一次次的生存危机,就不能深刻自我反省、自我激励,用生命的微光点燃团队的士气,照亮前进的方向;没有自我批判,就会故步自封,不能虚心吸收外来的先进东西,就不能打破“游击队”的局限和习性,把自己提升到全球化大公司的管理境界;没有自我批判,就不能保持内敛务实的文化作风,就会因为取得的一些成绩而少年得志、忘乎所以,掉入前进道路上遍布的泥坑、陷阱中;没有自我批判,就不能剔除组织、流程中的无效成分,建立起一个优质的管理体系,降低运作成本;没有自我批判,各级干部不讲真话,听不进批评意见,不学习不进步,就无法保证做出正确决策并切实执行。没有IPDISCIFSLTC 等这些全流程管理的不断进步,就不能持续实现为客户提供低成本、高质量、高增值的产品和服务。

 

华为公司发展到目前的规模和地位,面临的挑战只会更大。要么沾沾自喜,停滞不前,逐渐消沉;要么励精图治,更上一层楼,在世界一流企业之林中持续占有一席之地。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成功不是走向未来的可靠向导,华为需要的是将危机意识更广、更深地传播到每一个华为人身上。谁能打败华为?不是别人,正是华为自己。如果不能适时地调整自己,不去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强化管理能力,不将艰苦奋斗的传统保持下去,就会被自己打败。古往今来,一时成功者众多,持久的赢家很少。失败的基因往往在成功时滋生,只有时刻保持危机感,在内部形成主动革新、适应未来的动力,才可能永立潮头。

 

自我批判不是为批判而批判,不是为全面否定而批判,而是为优化进步和建设发展而批判,总的目标是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华为提倡自我批判,不提倡批判,因为批判是批别人的,多数人掌握不了轻重,容易伤人。自我批判是自己批自己,尽管多数人会手下留情,但即使是鸡毛掸子,多打几次也会收到同样的效果。

 

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中前进的。华为若能不断地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努力地向别人、向一切先进的东西学习,华为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华为公司到底能活多久?如果从华为公司的现实来看,是一天不改进就会死亡,多改进一天生命就多延长一天,只要不断改进,生命就会不断延长。自我批判是无止境的,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到老就是自我批判到老。自我批判不是自卑,而是自信,只有强者才会自我批判,也只有自我批判才会成为强者。自我批判是一种武器,也是一种精神,是自我批判成就了今天的华为,华为要一直活下去,就要坚持自我批判的精神永不变。

 

02

不断改良,不断优化,无穷逼近合理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公司也必须不断与时俱进,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管理的改进是永无止境的。华为公司只有不断地管理进步和创新,才能迎接未来的机会与挑战。

 

华为创立30 多年来,从来没有停止过变革,一直在进行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以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及工作效率。但华为不主张大起大落的变革,因为这是要付出生命代价的。公司这么多年的变革都是缓慢的、改良式的,华为员工可能感觉不到公司在变革。不是革命才是变革,不是产生一大批英雄人物叱咤风云就算变革,这样的话公司就垮了。不能为了一个人的成功,使华为“万骨枯”了。

 

与法国大革命相比,华为更赞成英国的光荣革命。英国光荣革命就像扁鹊长兄治病一样无声无息,英国就改革完了。300 多年前,英国爆发了光荣革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国王讨价还价,要争取自己的权利,限制国王的权力,就确立了君主立宪、王权虚设、临朝不临政的运作机制。

 

英国一个人没死,就完成了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带动英国蓬勃发展,在随后的100 多年时间里,建立了“日不落帝国”。而法国大革命轰轰烈烈,却血流成河,只是让作家找到了兴奋点,热血澎湃,出了好多好作品。人们记住了法国大革命,忽略了英国光荣革命,但法国陷入内斗,而英国发了大财。

 

在管理上,华为从来不主张大幅度的变革,而主张不断地改良,一小步一小步地改进,一点儿一点儿地进步。任何事情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要等到问题成堆才去“ 力挽狂澜”,而是要不断地疏导;也不能为了个人的绩效和名声而“大刀阔斧”,这通常是对自己管理能力不自信的表现。

 

华为应该放慢变革的速度,一步一步走,不能好大喜功,不要追求全面胜利。华为公司从来就没有全面胜利过,组织改革改了许多年,一直在改,还没有改好。因此,一点点进步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急于求成。

 

“小改进,大奖励”是华为长期坚持的改良方针。公司反对那些空头建议,没有本职的实践经验,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是不可能提出真正的好建议的。应在小改进的基础上,不断归纳、分析、总结。要不断优化非增值流程与增值流程,不断改良,不断优化,使之无穷逼近合理。组织的调整与建设也是改良,不是改革,是渐进式的,不是疾风骤雨式的。要有张有弛,把握节奏。要以组织的总贡献和人均创造的价值为标准,不断地实践和验证探索,逼近合理。

 

改进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能太激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管理变革得扎扎实实推进,才能构建美好的未来。即使公司每年只进步0.1%,持续改进下去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只要一年比一年进步,总有一天,华为的管理水平会赶上西方公司。

 

任何东西都有继承性,要缓慢地改变。存在即合理,不要幻想推倒一切彻底重来,那是口号,不是真正的商业模式。公司要变革的量只有5%或者更少,剩下的95% 都应该是规范的、稳定的,不要盲目创新。对于5% 不规范的部分,允许探索与变革,其目的就是促进发展。公司在某个时期会强调这样,在另一个时期会强调那样,其实就是在变革那5%。所以,华为公司的目标方向是很清晰的,就是必须发展,不发展就是死亡。但100% 都变了,未必会得到发展。打乱全局的互联,走向一种新的平衡,这是极其艰难的,而且在混乱中,效益只会低下,不会有提高的。因此通过大刀阔斧变革,期望一下就能变好,基本上是痴人说梦。

 

任何创新都是必须支付变革成本的,总成本大于总贡献的创新是有害于公司的。而且华为已经积累了这么多管理程序,随意的创新是对过去投入的浪费。对一个正常的公司来说,常变革,内外秩序就很难保持稳定和延续。因此,已经成熟的管理,不要用随意的创新去破坏它,而要在使用中不断优化它、完善它,这种无生命的管理,只会随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有水平。一代一代人死去,而无生命的管理在一代一代的优化中越来越成熟。

 

对于过去的规章制度,持“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态度也是错误的,但“变法”一定要保证科学性,要不断地协调,要先“立”后“破”,这样才能避免旧的已经废除,新的还未产生,因制度上的真空地带引起混乱。要吸取现代科学精髓,但也要重视老方法。公司在流程、组织变革上,要采取“补台”而非拆台的政策,赞成改良,不希望“天翻地覆”的改革。

 

03

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

 

西方公司自科学管理运动以来,历经百年锤炼出的现代企业先进管理体系,凝聚了无数企业盛衰的经验教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华为公司应当用谦虚的态度下大力气把它系统地学过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步。因此,引进和学习世界领先企业的先进管理体系,华为的方针是“削足适履”,坚持“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的原则。

 

“削足适履”不是坏事,而是与国际接轨。华为引进了一双美国新鞋,刚穿总会夹脚。一时又不知如何把它变成中国布鞋。如果把美国鞋开几个洞,这样的管理体系华为也不敢用。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必须削足适履。

 

要反对狭隘的民族自尊心,反对狭隘的企业自豪感。一定要真正理解领先公司上百年积累的经验,先搞明白人家的整体管理框架,为什么是这样的体系。刚刚知道一点点,就发表议论,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半罐水响叮当,其实这会妨碍我们向别人学习。

 

“僵化”的意思是在流程及管理体系跑起来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优化”则是在理解和使用的基础上改进,“固化”是对使用效果好的流程及管理体系的规范化。必须全面、充分、真实地理解顾问公司提供的西方公司的管理思想,而不是简单、机械地引进片面、支离破碎的东西。华为要防止在对引进的流程没有深刻理解就自以为是地优化。在华为公司,很多方面不是在创新,而是在规范,这是向西方学习的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就像一个小孩,小的时候为生存而奔波,腰都压弯了,长大以后骨骼定型,改起来很困难。因此,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要防止自以为是的毛病,否则不可能学习到管理的真谛。

 

世界上有很多非常好的管理,但不能什么都学,什么都学的结果只能是什么都学不到。因为这个往这边管,那个往那边管,综合起来结果为零。所以华为只向一个顾问学习,只学一种模式。华为公司早些年的变革失败就是因为老有新花样、新东西,结果一样都没有用。因此要踏踏实实,沉下心来,就穿一双美国鞋。只有虚心向他们学习,华为才能战胜他们。

 

什么是最先进的管理体系?用得好,能够解决问题,这才是华为公司最需要的,也才是最先进的。切忌产生中国版本、华为版本的幻想。引进要先僵化,后优化,还要注意固化。在两三年之内以理解消化为主,两三年后,有适当的改进。

 

1998年起,华为邀请IBM 等多家世界著名顾问公司,先后开展了IT S&PIT 策略与规划)、IPDISCIFS LTC 等管理变革项目,采用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的方法,经过20 多年的持续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建立起了一个集中统一的管理平台和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支撑华为公司进入ICT 领域的领先行列。

 

04

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防止僵化

 

西方的职业化,是从100 多年的市场变革中总结出来的,即这样做最有效率。穿上西装,打上领带,并非为了好看。学习它,也不是完全僵化的照搬,难道穿上中山装就不行?华为30 多年来,有自己成功的东西,要善于总结,华为为什么成功,以后怎样持续成功,再将这些管理哲学的理念,用西方的方法对其进行标准化、基线化。这有利于广为传播,使人掌握并善用之,以及培养各级干部适应工作。只有这样华为才不是一个僵化的西方样板,而是一个有灵魂的、管理有效的企业。中国企业学习西方成功的不多,就是因为照搬西方管理模式而“水土不服”。企业管理的灵魂,就是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学习西方管理,要防止僵化。这个世界没有最佳,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过去的最佳在未来也可能过时或不适用。刚学的时候提倡僵化,是为了深刻理解西方管理的真谛。僵化不是目的,是手段、是过程,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变成适用、好用的东西。解决僵化问题的唯一方法也是坚持实事求是。只要实事求是了,就不会走错。追求一个美的东西,看起来没错,但是没有用也就没有价值。华为要的是看起来不一定很美,但是很实用的东西。要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适应业务的发展,拿出适宜的措施和适用的方法,不断地解决问题,评估效果,不断改进。

 

05

管理变革要坚持 “七反对”原则

 

不切实际的变革是很难成功的,管理变革要坚持从实用的目的出发,达到适用目的的原则。变革的成败对公司影响深远,IPD 变革的成功,影响了华为一代人,其思想、理念、方法及形成的文化,今后也会对华为继续产生影响。因此,在管理变革中,要坚持“ 七反对”原则:坚决反对完美主义,坚决反对繁琐哲学,坚决反对盲目创新,坚决反对没有全局效益提升的局部优化,坚决反对没有全局观的干部主导变革,坚决反对没有业务实践经验的人参加变革,坚决反对没有充分论证的流程进入实用。

 

坚决反对完美主义。要及时、准确、优质、低成本地实现交付,反对画蛇添足,故意增加流程,延误作业时间,造成高成本。华为公司从创办到现在,从来不追求完美。在推行各种政策时,只要大的环节想明白就推行,然后在推行过程中慢慢优化。华为一定要实事求是,追求可操作性、可运行性。

 

坚决反对繁琐哲学。反对把公司流程做得很复杂,复杂无非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但这会消耗公司的生命。要坚决反对形而上学、幼稚浮躁、机械教条和唯心主义。在管理进步中,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形左实右:表面看上去做得很正确,其实效率是很低的。

 

坚决反对管理上的盲目创新。创新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表明自己能干就改一下,一改却带来流程运行的高成本。

 

公司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后,那种管理上的“大胆探索”不能提倡,一个稳定的体系,才能保证良好的运作和低成本。

 

坚决反对没有全局效益提升的局部优化。这样的优化对最终产出没有贡献,甚至可能产生负效益。局部管理的创新,应看它是否有利于全局的进步,局部最优并不一定能带来全局最优。存在的就是相对合理的,千万不要在自认为最优的盲目冲动下,胡乱推行变革。即使真能产生最优方案,也不能停止正在进行的逐步优化的活动。

 

坚决反对没有全局观的干部主导变革。这样的人主导变革工作,会使流程改来改去,越改越糟。胡乱指挥,是拿公司的生命开玩笑。公司在选拔主管变革的干部时,要先看能不能管理全局变革。

 

坚决反对没有业务实践经验的人参加变革。不懂得自己从事的业务,怎么会有变革经验?让这些没有实践经验的人来做变革,只会使业务越变越乱。

 

坚决反对没有经过充分论证的流程进入实用。任何变革项目的立项,必须要求使用这个流程的有关领导及部门参与立项的评议与审批。设计或优化的流程方案必须经过试点认证,评估效果好,并得到使用部门的评议,表决通过后才允许进入试用状态。使用也要采取逐渐推广的策略:不断评估、优化、推广,再评估、优化直到固化。

 

不要有变革亢奋症。这种亢奋症会让公司变革的速度过快,什么都没有准备好,在他们的兴奋下,就推动飞机起飞了,飞机到了天上没有油了怎么办?华为公司的员工大多数是很年轻的,现在有了变革这艘大船,他们好不容易上来了,坐到了这个位置,着急得很,希望能在一个晚上把公司推到世界第一,从而证明自己是世界领袖,这是很可怕的。

 

任何一次变革,最重要的问题是一定要落地。不能落地也不能上天,浮在中间,那是什么用也没有的。因此任何一次变革的目的,不在于它的开工,不在于它的研讨与推行,而在于能否落地,能否发挥切实的作用。

 

变革要推拉结合,要和一线业务结合,一线要有变革的动力,让一线认识到变革对自身业务改进的价值。面向客户做生意的业务流变革包括了多个项目,这些变革项目在一线落地时,要根据业务流的总体方案进行适当的组合与打包,别九龙治水,各推行各的。例如,代表处是火车站,要让铁路、公路都通到这个火车站。可以选择一两个代表处进行综合变革,将各变革项目的落地在这个代表处进行综合,关注整体效果,培养各方面的力量,积累综合变革的经验。

 

变革要扎扎实实,推进不能急躁。变革中虽然会遇到困难,但要坚定不移地把变革进行到底,因为这是华为走向国际化、规范化的根本保证。

 

变革不会一蹴而就,收益不是很快能体现的,短期内甚至可能下降,关键是要坚持,只要逐渐体现出进步就行。对于变革目标的设定,要有现实主义精神,不要追求理想主义。应该围绕一个近期目标来变革,这个目标就是今天比昨天进步了,同时,横向来看,比别人还先进一点。现实的标准是在变化的,变革没有一个绝对的成功标准。

 

在变革中,任何非黑即白的观点都是很容易鼓动人心的,而华为恰恰不需要黑的或白的,华为需要的是灰度。要坚持战略与现实的平衡,扩张与控制的平衡,技术领先与客户需求优先的平衡,质量与成本的平衡,干部责任结果导向与关键行为过程考核的平衡,宽松的工作环境与严格的监控管理的平衡……过多强调矛盾对立而忽略矛盾统一,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因此,在推行变革的过程中,切忌简单、粗暴、激进。

 

编著 夏忠毅,华为企业架构专家、华为研发领域“蓝血十杰”、《以客户为中心》主要编委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

 

本文摘编自《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夏忠毅编著;中信出版集团)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