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深圳一男一女双双确诊,流调轨迹引全网心酸……
点击:  作者:桌子先生    来源:战略视察 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1-06-27 11:00:29

 

01

 

深圳一名64岁女性被确诊了。

 

这位住宝安区的刘阿姨,流调轨迹也随之曝光。

 

614日起,到621日确诊,刘阿姨行动轨迹如下: 白天先去医院陪护生病的丈夫,随后赶回老四川餐厅帮忙,直至晚上回家。

 

这几天,天天如此。

 

 

据潇湘晨报报道,刘阿姨和家人住在一起,日常就是收拾家务、照顾孙女。

 

这意味着,从老四川餐厅回家后,一天的“工作”还没结束。

 

她居住的地方到丈夫所在的医院,将近18公里,不打车的情况下,最快也要一个小时到达。 从医院回来,又去餐厅帮忙直至下班,晚上回家还要继续照顾孩子。

 

马不停蹄,日复一日。

 

如果不是被确诊,这就是她生活中再寻常不过的一天,做的也是她每天都习以为常的事情。

 

64岁,本该退休安享晚年,可她每一天每一刻,几乎都被塞的满满的。

 

同年龄段的确诊患者,沈阳大爷每天下两次馆子,日常是美食。

 

广州阿婆不是在吃早茶,就是在去吃早茶的路上。

 

唯有深圳这位刘阿姨,她的流调记录里,没有休闲,只有劳作。

 

刘阿姨的行动轨迹曝光后,让无数人心酸不已。

 

 “看完深圳宝安阿婆的流调,觉得她人生真的好累,服侍完生病老公,要帮儿子做家务带孩子,还要给儿子的餐厅打免费工。”

 

流调轨迹的背后,是城市本来的面目,也是无数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的缩影。

 

他们可能是年轻人,为了理想背井离乡,在深圳奋斗。

 

可能是老人,跟随孩子来到深圳,只为帮他们分担一点责任。 无数人涌入这座城市,寻求一方立足之地。

 

在这个充满奋斗的城市,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用力活着。

 

02

 

曾有一句话很火:北上广容不下肉身,三四线装不下灵魂。

 

看完深圳另一名确诊患者的流调,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感触。

 

35岁的萧先生,工作地点在深圳南山区某科技广场,家住东莞。

 

《羊城晚报》公布萧先生行动轨迹: 除了送孩子去托幼中心,他每天的行踪基本都是,搭乘3趟地铁,或者乘坐地铁转机场巴士上下班。

 

 

每天往返通勤距离150公里,单程通勤时间长达两个多小时。

 

他每天要几点起床上班?又要什么时候才能到家?他一天又能休息多长时间?

 

住在东莞,奋斗在深圳,为什么?

 

我想,如果房价允许,没人愿意终日奔波。

 

35岁,上有年迈需要抚养的双亲,下有嗷嗷待哺的幼儿,没有精力抱怨,没有时间停顿,他唯有拼命往前追赶。

 

他或许是小家庭的顶梁柱,抚养着一个年幼的孩子。

 

这份远距离的工作,他不能也没法割舍。 而他的生活现状,远不是个例。

 

据《珠三角智能出行大数据报告》显示,深圳的上班族平均每天828分上班,加班至21点后的比例为36.9%。上班平均距离为17.9公里。

 

像萧先生一样通勤时间两三个小时的,比比皆是。

 

有人说,这两份流调报告,揭开了深圳光鲜亮丽的背后,最真实的疲态。

 

你看到的是深圳的飞速发展,却没看到无数人加班后沉重迟缓步伐。

 

你看到的是深圳的光鲜亮丽,却没看到无数人一脸疲态的样子。

 

所以才有人说:在深圳,感染新冠肺炎的概率是0.005%,死亡概率0.001%。在深圳不工作,死亡率100% 你以为是段子,其实是生活。 

 

03

 

在流调公布之后,深圳卫健委也下了评论:

 

深圳人的流调,显示大家真的在拼命生活,搞钱!

 

其实,拼命生活搞钱的,又何止流调记录中的这些人?这个概念,已经融入了每个在深圳生活的人的骨血。

 

深夜留言工作消息,结果两个女孩秒回。

 

 

有人做清洁工,在好几个办公楼之间连轴转。

 

 

微博大v@休闲璐 说过,自己招待两个深圳女孩。 

 

席间,北京女孩侃侃而谈恋爱、八卦。

 

深圳女孩大为震惊,说你们聚会都聊这些吗?

 

休闲璐 问,你们深圳女孩一般聊什么?

 

对方正襟危坐:搞钱!

 

 

对每一个奋斗在深圳的女孩来说,搞钱已经刻入了她们的DNA

 

她们白天穿梭在高级写字楼,晚上或许回到城中村十平米的小屋蜗居。

 

她们能在职场写出一个个精彩的方案,也能修得了电脑,扛得动水桶。

 

她们可以熬最晚的夜,却出现在最早一班的地铁上。

 

所以有人说,深圳,一座没有女人的城市。

 

她们自嘲是女汉子、社畜,可一边抱怨着工作累,一边拼尽全力,想留下来。

 

在青春尚好的年纪,搏一个能让将来轻松一点的筹码,这是那些热衷于搞钱的深圳女孩,最大的心愿。 努力的,又何止女性?

 

元旦那天,一位深圳的网约车司机猝死车内,年仅44岁。

 

这位来自湖南邵阳的中年司机,最后一单显示在深夜11点。

 

那个时段,有的人已经钻入温暖的被窝,有的人还在等待下一单客户。

 

没人知道,他在新年第一天,带着怎样的遗憾离世。

 

唯一能知道的是,他不过是一个深夜在为生活奔波的人。

 

前不久,北京人社局副处长体验一把外卖小哥的生活,送12小时的单,只挣了41块钱。

 

 

而与之产生强烈对比的,是深圳一名上过央视的“金牌外卖小哥”,最多一天送了73单。

 

从开工到凌晨,没有停歇。

 

没有什么宏伟的理想,无非,就是想多赚点钱,将来生活好一些。 如果条件允许,谁不想轻松一点?

 

在这座崇尚奋斗的城市,各人有各人的艰辛,有各式各样的故事。

 

他们从不同的城市而来,成为深圳万千奋斗者中的一员。

 

无法对家乡年迈的父母尽孝,给年幼的孩子温存,他们将所有的热情投注在这里,只希望,能不负家人的期盼。

 

他们可能是你,是我,是无数个不同面孔的普通人。

 

可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底色,就是拼尽全力地生活。 

 

 04

 

2019年,深圳常住人口有1343.88万人,其中非户籍人口849.1万人,占比超63%

 

而就业比例,高达86.81%

 

 

路上穿梭的外卖小哥,可能出生于某个外地小城。

 

建设城市的务工人员,可能就是你我家乡的乡亲。

 

高级写字楼办公室里的员工,可能大多来自其他的省份。 想赚一桶金就回家乡,想留下来博得更大的发展。

 

这都是每一个深漂最真实的想法。

 

他们没有本地人的悠闲,没有靠收租就能过得富足的底气,唯一能做的,就是更加努力,更加拼命。 不久前,深圳拍摄了一部宣传片《奋斗者,不寂寞》。

 

里面有段台词: 因为你不愿下班,地铁也就陪着你加班。

 

你的节奏,就是城市的节奏。

 

你的全力以赴,让整座城市奔涌向前。

 

你总是自觉加班,好在,总有人为你留灯。

 

这段宣传片,引发很大的争议,有人觉得这是在鼓吹熬夜加班。

 

我恰恰觉得,它撕开了温情的面纱,将深圳真实的一面展现。 真有人到深圳去躺平吗?又有几个在深圳工作的人,和在家乡小城一样轻松? 凌晨的科技园,灯火通明。

 

 

深夜的咖啡厅,疲惫的白领还在加班。 

 

 

而匆忙赶路的外卖小哥,还在给加班的人送去宵夜。

 

这座城市,灯火彻夜通明。

 

知乎上有个问题,在深圳你觉得累吗? 将近5000个答案,绝大部分都是:累。

 

 

可为什么还是有人前赴后继?

 

即使累,他们依旧奔涌向前,想要比现在更好一点的生活,就没有放松的理由。

 

流调轨迹里,是深圳人的缩影,更是无数深漂的人生。

 

连轴转忙不停的大妈,跨越双城上班的白领一族,深夜依旧待命的年轻人,构成了一个真实的深圳。

 

无数人搭载着这趟高速向前的列车,想往更好的生活开去。

 

 

累吗?肯定是累的。 沮丧痛苦的时候,肯定也无数次想过要放弃。

 

为什么我要选择这么累的生活?为什么努力了那么久,好像还是没有起色?

 

可抱怨过后,还是咬紧牙关生活。

 

深圳这座城市,填了太多人的累与泪。

 

可谁也不愿做被甩下的那个。

 

既然选择了这座城市,选择了这样的生活,就没有停下的理由。

 

生活的洪流滚滚向前,留在原地的人,随时可能被浪潮打翻。

 

正如《千与千寻》的那句台词:“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加油,每一位在深圳努力拼搏的人!

 

来源于桌子的生活观 ,作者桌子先生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