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反杜林论》:从形而上学到辩证法,人类思维共经历了四个阶段
点击:  作者:读书广记    来源:今日头条  发布时间:2020-12-11 10:46:35

 

1867年,欧根·杜林在《现代知识补充材料》杂志上发表攻击《资本论》的文章,引起了马克思的注意。

 

次年,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里偶然看到了杜林写的《自然辩证法》,这个“大哲学家”反对黑格尔的“非自然”辩证法,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一条毫无用处的“死狗”。这样,搞辩证法的马克思自然也在杜林的批判名单里。对此,马克思说:“他(杜林)在进行欺骗,这一半是出自本意,一半是由于无知。他十分清楚地知道,我的阐述方法不是黑格尔的阐述方法,因为我是唯物主义者,而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马克思认为杜林故意把自己的唯物辩证法与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混为一谈。杜林对马克思的思想一无所知,却对马克思大放厥词,这种愚蠢的行为令后者很不满。

 

 

《反杜林论》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杜林主动挑起论战,恩格斯决定立即反击

 

1875年前后,杜林在德国柏林大学获得讲师席位,并接连出版了几本书。在这些书中,杜林对马克思进行疯狂地抨击。1876524日,恩格斯在给马克思的信中说:“这件事把我气坏了,试问,难道不是认真考虑我们对待这些先生的态度的时候了吗?”

 

25日,马克思在回信中答复说:“我的意见是:‘我们对待这些先生的态度’只能通过对杜林的毫不留情的批判来表示。”认为确实应该对反动教授们进行回击了。

 

28日,恩格斯向马克思复信,传达了自己轰轰烈烈的批判计划——“你说得倒好。你可以躺在暖和的床上,研究具体的俄国土地关系和一般的地租,没有什么事情打搅你。我却不得不坐硬板凳,喝冷酒,突然又把一切都搁下来去收拾无聊的杜林。”——这样,在二人的分工下,恩格斯承担了与杜林进行论战的角色。恩格斯“收拾”杜林的最终成果就是《反杜林论》一书。

 

在第二版序言中,恩格斯说明了此书的宗旨在于“对马克思和我所主张的辩证方法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比较连贯的阐述”。对于想要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来说,《反杜林论》是一部不可或缺的著作,它不仅消极地批判了杜林的体系,而且还积极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为了让马克思专心研究经济学,由恩格斯来应战杜林

 

恩格斯对杜林思想体系的揭露

 

在《反杜林论》开头,恩格斯对自己的论敌——杜林的理论根源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杜林是一个患有幼稚病的“社会民主主义”者。在当时,德国知识界盛行着各种折中主义。在这种背景下,知识分子们都热衷于“创造体系”的活动。他们水平低下,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东西,却喜欢四处抄袭改编,把前人的观点杂糅在一起,拼成自己的东西;就连最不起眼的哲学博士,甚至大学生,动辄就要创造一个完整的体系,而杜林的体系正是这些“放肆的伪科学的最典型代表之一”。

 

杜林大叫大嚷地登上舞台,宣布他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中已经实现了全面变革,使自己的体系达到了顶峰,人类的全部思想精髓就集中在他写的三著作里,分别是:《哲学教程》、《国民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教程》以及《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批判史》。

 

杜林在书中大言不惭地抨击一切理论先辈,好像绝对真理已经掌握在他的手中了。然而恩格斯却揭露说杜林的《哲学教程》其实套用了黑格尔《哲学科学全书纲要》的模板,他的所谓“世界模式论”不过是抄袭黑格尔的“存在论”而已。关于时间与空间的论述,又是剽窃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还利用拉马克的观点来批驳达尔文。

 

对于政治经济学,杜林几乎是一窍不通,然而他却厚颜无耻地批判马克思,在某些地方,杜林还“按照自己的方式直接抄袭《资本论》”。因此,马克思专门为《反杜林论》写了《<批判史>论述》一章,给这头蠢驴上了一堂经济学史课。

 

在恩格斯看来,杜林是一个彻底的“民哲”,他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却喜欢到处剽窃,不仅大肆吹捧自己,而且还极力贬低他人。杜林只是故作玄虚,用一些新的词汇来阐述前人的东西,这些东西往往又都不值一驳。所以,恩格斯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驳到杜林,而是要借助批判这名小丑的机会,把自己的世界观正面阐述出来。

 

 

杜林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前人的理论,声称自己实现了对前人的超越

 

两种思维方式: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在阐述世界观之前,恩格斯认为有必要说清楚自己的“阐述方法”。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讲述了四种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第一种是古希腊时代的朴素辩证法,第二种是形而上学思维,第三种是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第四种则为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

 

在古希腊哲学那里,大部分哲学家都是辩证论者,他们都把世界视为一个整体,承认世界不是永恒不变的。用赫拉克利特的话来说就是:“一切都存在而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生成和消逝”。认为世界处于无穷的联系与流变状态之中,这就是朴素的辩证思维。这种思维正确的反映了现实世界,但它也有着明显的缺陷,它只是对整体、总画面的一般性质进行把握,缺乏关于细节的认识。

 

在科学兴起之后,为了认识细节,人们不得不抛弃整体,把世界划分有机界、无机界、生命界等多个领域。然后再利用分析的方法,考察具体领域内某些细节的特性,这样注重于整体的朴素辩证思维就变成了专注于细节的机械思维。这种注重细节的思维方式在趋向极端之后,会变得越来越片面,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整个世界被看作由各个不相干的部分所拼凑而成的整体,各部分彼此孤立,缺乏联系,这样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就产生了。它最大的缺陷就是缺乏矛盾思维,采用非黑即白的判断法来思考问题,口头禅为“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

 

 

霍布斯把培根的思想给片面化,成为形而上学思维的先驱

 

到了19世纪初,黑格尔在思维领域中发起了变革。他证明形而上学中所谓的根据律、同一律、相异律和排中律都是一个矛盾律的各个部分而已。黑格尔不像18世纪的百科全书派那样,把世界的各个部分当做不相联系的词条机械地排列到一起,他试图用一个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来网罗一切知识领域。在《哲学全书》中,黑格尔把人类知识划分为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部分,各部分在“绝对理念”的统摄下,彼此关联,细分出物理学、化学、历史哲学、宗教哲学等学科。

 

这种体现联系、联结、运动的辩证思维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得到系统地阐述,可是黑格尔虽然坚持了辩证思维,但他没有使用好辩证法。辩证思维的任务在于要透过一切迷乱的发展现象以便探索这一过程的逐步发展的阶段,并且透过一切表面的偶然性揭示这一过程的内在规律性。黑格尔的辩证法既没有正确认识发展阶段也没有正确揭示内在规律性,而是用“绝对理念”来作为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把问题给搪塞了过去。

 

在很多时候,辩证法成为了可以随意套用的公式。黑格尔带着“凡事都有两面”的有色眼镜去观察一切事物,强行按自己的主观判断来把事物划分成两方面——他不是从对事物的考察、研究与分析中发现矛盾,而是在事先就设定事物为矛盾、假定事物必然有两面,然后再去主观地做一分为二的分析。

 

 

辩证法不是万能公式,而是需要人们去探索与发现内在规律

 

《反杜林论》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

 

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与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在历史发展的新阶段上,唯物辩证法成功地克服了这两方面的缺点。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也阐述了唯物辩证法与前两者的区别。

 

在《概论》里,恩格斯先说明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具体区别,然后将黑格尔视为从形而上学过渡到唯物辩证法的中介。黑格尔的体系把世界视为一个充满运动与联系的整体,但他是从唯心主义的立场出发,所以常常把辩证法当成了公式,作为推导问题的“助产婆”。

 

马克思与恩格斯在黑格尔的基础上,抛弃唯心辩证法的神秘成分,坚持从实际出发,要在对现实世界的研究中揭示辩证法的规律,而不是从辩证法的公式出发,硬要求世界必须得是什么样子。

 

所以在《辩证法》的那几章里,当杜林否定辩证法的存在时,恩格斯不是从理论出发去反驳他,而是立足于实践,举了许多生动的例子来证明辩证规律确实存在。例如物理学中的沸点体现了“质量互变律”,数学里“A的根应当是A的幂”就是一个矛盾;化学中,每当一个原子增加时都会改变分子式的结构,进而造成质变。恩格斯还说“否定之否定律”在马克思那里并不起“助产婆”的作用,马克思并没有拿经济现象去套这个公式,而是在对现实的研究中,发现了这个规律的存在,这种立足于现实的研究观点与黑格尔存在天壤之别。

 

与唯心辩证法相反,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建立在普遍的唯物主义原则之上。既不再用不变的、固定的、孤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去考察事物,也不再是把辩证法运动当成某种“观念”的产物,而是力求从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中发现与揭示辩证规律。马克思与恩格斯不仅反对形而上学,而且还反对唯心辩证法。

 

杜林最愚蠢的地方在于他对自己所反对的东西一无所知,所以在《反杜林论》出版后,他的体系也便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之后再也没人提起。

 

来源:读书广记头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