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后沙:黎巴嫩大爆炸!当年引美军进门时,悲剧就已注定
点击:  作者: 后沙    来源: 后沙  发布时间:2020-08-09 10:15:52

 

84日晚,黎巴嫩贝鲁特港区发生了特大爆炸,现场还腾起了“蘑菇云”状的烟雾,爆炸不仅摧毁了港口,也震惊了世界,几乎所有国家和国际机构领导人都向黎巴嫩发出了慰问电,并表示愿意向黎巴嫩提供帮助。

 

据黎巴嫩政府称,爆炸是2750吨硝酸铵在港口不当储存六年而引起的,最新伤亡统计:5000多人受伤,154人死亡,100多人下落不明,贝鲁特被确认为灾区,进入两周紧急状态,整个国家处于严重危机之中。

 

 

法国总统马克龙是第一个跑到黎巴嫩的外国领袖,马克龙一边说只是来看看黎巴嫩人民,没有任何政治目的;一边要求黎巴嫩立刻进行“政治改革”。

 

美国对黎巴嫩也非常上心,特朗普85日未卜先知,冒出一句“黎巴嫩爆炸是袭击”的话,还说是美国将军们的看法,但军方和五角大楼都沉默以对,没有支持总统的说法。

 

6日,老头又像以前一样,把话吃了回去,改口说“没有人知道贝鲁特的爆炸是否是为袭击?”

 

黎巴嫩国内也是吵吵闹闹,总统拒绝调查由外国主持,总理则欢迎外国调查,议会要求严惩责任人(内阁),各方都在甩锅。

 

不过,大爆炸发生后,最火的不是政客们的表演和争吵,而是贝鲁特一名护士在受损的医院内抱紧三名婴儿,侧头打电话的照片,这是新华社摄影记者比拉尔·贾维希抓拍到的镜头。

 

 

85日照片经新华社播发后,数小时内就被《纽约时报》、CNN、英国《每日电讯报》、BBC、法新社等西方主流媒体转载,并引发热议,照片被称为“希望之光”。(最好别让懂王知道比拉尔·贾维希在2009年就受聘于新华社,不然,分分钟下令对他进行制裁

 

但黎巴嫩恢复正常又谈何容易?

 

就算没有可怕的爆炸,黎巴嫩国内也是危机四伏: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粮食危机、动荡危机……

 

大爆炸又大大加剧了危机程度,黎巴嫩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港区重建和事故调查。但这两件事,都离不开国际援助。

 

国际调查由谁负责?联合国小组,那么作为安理会五常之一,中国、俄罗斯就有责任参与,但美国想单独拥有调查权怎么办?这对黎巴嫩政府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考验。

 

港区重建,还有谁比中国企业更高效?但西方一定会因此“担忧”中国可能会控制了贝鲁特港区,在地中海得到了又一个立足点。

 

 

当然,如果国土面积只有1.045万平方公里,人口610万的黎巴嫩地理位置不是如此重要的话(扼守亚非欧战略要道),西方也不会如此“操心”,美国还放风称“巴黎想恢复对黎巴嫩的统治。”

 

如果西方真的想帮助黎巴嫩,黎巴嫩也不会陷入长期动荡,危机不断,所谓的西方“帮助”正是促成这一系列危机的主要因素。

 

粮食危机

 

黎巴嫩粮食原先是能够自给自足的,对一个土地肥沃、人口不多的国家来说,出现“粮食危机”有些不可思议(西方主要将其归结于内战)

 

实际上1991年内战结束后近三十年时间内,是西方“经济学家”为黎巴嫩制定了粮食政策,他们将黎巴嫩一半以上粮食以向国外进口来解决,价格比国内农民生产的粮食要低很多,不到十年,无利可图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或改种经济作物。

 

疫情爆发后,国际粮食供应链被卡,黎巴嫩马上出现“粮荒”,加上本币贬值,民众购买力也在下降。

 

 “粮食危机”首先在城市中爆发,上个月黎巴嫩就上演了一场‘饥饿暴动’,原因是许多人已无法购买到足够的肉类和果蔬,爆炸后,民众将面临难以买到面包的困境。黎巴嫩经济部长内赫姆警告,谷物储备已无法支撑一个月,事实上的情况比这更糟糕。

 

经济危机

 

黎巴嫩没有什么制造业,产品竞争力也不强,偏重于服务业,该国76%工作岗位来自服务业。

 

2010年美国策动“阿拉伯之春”后,黎巴嫩几个主要经济对象都出现了政权崩溃、社会动荡、经济恶化情况,加上2014年油价暴跌,黎巴嫩国外汇款锐减,美元储备消耗殆尽。

 

黎巴嫩镑汇率一跌再跌,服务业受到极大冲击,2017年以来,失业率达到了20%以上,疫情一来,本来就在苦苦支撑的几百家企业又应声破产,政府又束手无策,经济走到了悬崖边上,社会动荡逐渐加剧。

 

政治危机

 

20145月到201611月初,黎巴嫩这个国家是没有总统的,现任总统米歇尔.奥恩是一名前将军(自由国民阵线领袖)当时只是12名候选人之一。

 

黎巴嫩政治运行模式,是全世界最为奇特的,一方面,它符合西方的“民主”原则--议会选举、政党轮替、三权分立……另一方面,它的权力分配原则(宪法)是根据宗教人口比例来确定的。

 

总统:基督教

 

总理:伊斯兰教逊尼派

 

议长:伊斯兰教什叶派

 

由于基督教内部矛盾加上伊斯兰力量抵制,导致没有一位候选人能达到议会所需的三分之二以上票数(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没有全民选举)

 

直到20161020日,“未来阵线”主席萨阿德.哈里里(总理,逊尼派,2005年被炸死的前总理哈里里的儿子)宣布支持米歇尔.奥恩,才结束了将近两年的政治僵局。

 

1991年之前,总统权力高于内阁和议会,99席议会席位比例为65(基督教比伊斯教多一点),1976-1991的内战结束后,根据《塔伊夫协议》议席变成108,比例为11,这为政治平衡确定了基础,说白了就是“要文斗不要武斗”。

 

虽然内战被遏制,权力分配却变得更加古怪。

 

总统是代表最高权力,是国家元首、又是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总理,但总统一切决策又需要内阁批准,但内阁会议又需要总统主持,但总统又没有投票权,但议会又有权力通过或阻止法案,但,但,但……

 

这种权力结构,对黎巴嫩百害而无一利,但西方喜欢,美国就有许多机会可以上下其手,来回操弄。

 

贝鲁特港区对黎巴嫩而言是经济命门,大爆炸发生后,黎巴嫩政坛到处是“事后诸葛亮”,总统、总理、议长都能找到对方失职的理由,其实就是长年的有权无责,无效运作导致了悲剧。爆炸,又将变成一次政治斗争。

 

黎巴嫩政治体制的由来:

 

在“民主”体制中,每个政党都是要代表某个利益集团的, 而黎巴嫩政党往往代表着教派利益:基督教各派、伊兰斯教各派……

 

1860年法国为在中东得到一个立足点,通过保护基督教(天主教马龙教派)在黎巴嫩山周边扶持了一个半自治政权。

 

1920年,法国在巴黎和会上获得了黎巴嫩和叙利亚的委任统治权(殖民),并将黎巴嫩和叙利亚合并在一起。

 

天主教马龙派自然得到了政治特权,1943年黎巴嫩独立,马龙派延续了它的政治特权(《民族公约》。

 

黎巴嫩宪法依据来自1932年人口普查,来确定各方的政治权力分配,当时,基督徒对穆斯林人数略占优势(55%45%)。

 

由于高出生率以及巴勒斯坦人被以色列赶出家园迁往黎巴嫩等因素,人口结构慢慢出现了变化,到目前为止,已变为穆斯林60%,基督徒40%

 

 “三角架”越来不稳定,610万人口,大小政党有几十个,加上西方NGO组织的渗透,黎巴嫩彻底崩溃也并非不可能。

 

黎巴嫩刚独立时,内部政治相对稳定,基督教和伊兰斯教可以达成政治妥协,它亲西方,但不加入美国的《巴格达条约》,同时承认共产党为合法组织(在阿拉伯国家是罕见的),美苏都不得罪,加上优越的地理环境,黎巴嫩是幸运。

 

黎巴嫩目标是变成“中东瑞士”,贝鲁特要变成“中东巴黎”,在美军到来前,黎巴嫩是中东最好的投资市场,这是基督徒和穆斯林共同的利益,黎巴嫩也自认为是“政治多元化”模范生。

 

它没有什么军事力量,全国军队只有7000人,让约旦放心,让以色列放心,让叙利亚放心。

 

 

如果不是夏蒙总统引美军进来,中东瑞士,永远中立,不是梦。

 

要保持中立,黎巴嫩需要极强的外交能力,巧妙利用大国矛盾,才能得到安全保障和最大利益(就像瑞士、新加坡那样)。

 

但夏蒙在1952年大选中,得到了CIA大力支持,对美国极为信任。而在美国眼中,黎巴嫩是中东一个切入点,美国希望成为英国、法国的中东继承人。

 

19561029日,为了争夺苏伊士运河控制权(埃及要国有化),英国、法国联军对埃及采取军事行动。

 

美国不但对盟友甩手不管,还与苏联一起对英法施加压力。116日,英法被迫接受停火决议,以色列也不得不在118日撤出西奈半岛。

 

艾森豪威尔总统于19571月通知国会:美国必须抢在苏联之前,去填补中东力量真空。

 

但美国要插入中东是极为困难的,英法两国、阿拉伯人、苏联都会抵制,它必须找到一个切入点。

 

1957年春天,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主席理查德作为总统特使前往中东游说,他回华盛顿后,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黎巴嫩总统夏蒙有意跟美国合作。

 

夏蒙称自己受到了埃及和叙利亚的威胁,其实他想在19576月议会选举时,成为终身总统,当时黎巴嫩各派都表示反对。

 

CIA则在1957年秋天到1958年初,不断在贝鲁特制造暴力事件,宗教冲突之火被点燃。短短一年不到,黎巴嫩就变成一个动荡不安的国家。

 

而美国将这些暴力事件宣传成为埃及和叙利亚的阴谋。

 

1958513日,夏蒙总统向白宫发出求救信,请美国军事干预。

 

527日,黎巴嫩向联合国安理会控告埃及干涉内政,美国予以支持。

 

610日,安理会派观察小组去贝鲁特调查,调查结果是埃及和利比亚没有干涉黎巴嫩的证据。

 

714日,伊拉克政变,夏蒙认为自己也将面临政变,以内乱为由,向美国正式发出派兵请求。

 

715日,17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登陆黎巴嫩,随后扩大到14000名兵力。当晚,艾森豪威尔发表电视讲话,声称为了美国企业利益,白宫决定接受请求。 

 

苏联要求美国解释,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洛奇拿出了夏蒙的请求信,说这是一个主权国家的合法请求,希望苏联不要让局势复杂化。

 

英国觉得自己将被边缘化,716日,也说自己应约旦国王候赛因请求,出兵约旦,美国警告英国不要将约旦牵扯进来。

 

721日,夏蒙总统被陆军司令谢哈布将军推翻,在一万多名美国士兵控制局面情况下,陆军居然能推翻受美国保护的夏蒙,这是一个公开的骗局。夏蒙引狼入室,没有想自己是被狼吃掉的第一个对象,接着美国马上承认谢哈布政权。

 

英国、法国无力回天。在约旦英军除非与黎巴嫩美军发生战斗,否则,只能眼睁睁看着美国在中东得到第一个傀儡政权。

 

88日,赫鲁晓夫要求召开特别联大,美国政治上取得成功后,向苏联让步,主动提出向黎巴嫩派遣联合国维和部队计划,并要求英军撤出约旦。

 

英国不得不撤兵,而美国等到1025日才撤。

 

白宫的冒险成功了,它向阿拉伯人证明:

 

一,美国有挫败苏联干涉中东的能力。

 

二,美国不同于英国法国老殖民者,它是追求“平等互惠”的。

 

三,树立威望。

 

黎巴嫩政治则陷入了泥潭,以色列开始发力,巴勒斯坦激进组织退入黎巴嫩南部后,黎巴嫩变成了一个需要联合国维和部队来维持秩序的国家,中国维和军人现在也在黎巴嫩执行任务。

 

以前美国政治精英是能把烂牌打成好牌,卖队友卖得英法没话说。

 

特朗普擅长把一手好牌打成烂牌,被他得罪的队友有哪些?

 

一,耶路撒冷问题,得罪了伊斯兰盟友;

 

二,贸易战得罪了欧洲盟友和邻居;

 

三,退出PPT,让日本等亚太国家有恐慌感;

 

四,撕毁伊朗核协议,除了以色列和沙特,所有人都不满意;

 

五,今天在全世界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根本不顾其它国家利益。

 

以前威胁美国安全的人,躲在阿富汗山洞里;现在威胁美国安全的人,就躲在白宫卧室里,有时在地堡里,还天天喊着“国家安全”。

 

美国的号召力是建立在全球体系上,如果被毁掉,那么跨大西洋联盟将走向分裂。

 

美国当年挤开英法,以黎巴嫩为杠杆控制中东,为什么盟友还愿意跟着美国混?因为它们相信老大有肉吃,大家有汤喝。

 

 

现在老大非但不给汤喝,还要割下他们的一磅肉,板子打在盟友身上。一通王八拳,哪管什么章法策略?

 

黎巴嫩大爆炸后,特朗普、蓬佩奥又挥舞着那张一亿美元的永远花不出去的旧支票,“援助,援助”,心里想的却是拿下事故调查权,不过,这锅看来很难甩到中国身上。

 

现在白宫尽是三毛、哪吒、金刚葫芦娃,把以前桌子下的下三滥手段全搬到台面,暂时的疯狂过后,就是坠落。

 

美国霸权时代的终结也许会来得更快,领导这个世界?美国不配!

文章已于2020-08-09修改

 

来源:后沙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