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财经人物周刊》)他,是中国最早的计算机人才之一,为氢弹研制日夜奋战,提供计算支持。
他,是联想集团的首任总工程师,主持研发了联想汉卡,成为了计算机领域的风云人物。他,已近耄耋之年,却与年轻人一样使用高科技设备,将计算机技术融入自己的生活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专家——倪光南。
倪光南院士今年已经79岁。但是79岁的他并没有去过常人想象的老年人生活:手拄拐杖,去公园遛弯儿晒太阳,安享天伦之乐。而是像一个年轻人一样,习惯手机支付,喜欢新款的智能穿戴设备;坐公交乘地铁从来不刷卡,而是使用智能手表的虚拟公交卡,如果要去的地方不太远,他一定会骑一辆共享单车。
他的生活与工作地点都在北京中关村,这里是中国IT产业的聚集地,也是中国科学院所在地。倪光南在这里工作生活了50多年,他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在每次出行之前,倪光南都会详细计算路程和时间,在约定时间提前十分钟到达,从不迟到,也绝不会太早到达。精准地掌控时间,是倪光南的生活常态。
其实,不论共享单车还是智能穿戴设备,计算机都是这些先进技术背后的主要支撑力量。而倪光南跟计算机打了一辈子交道,在他的一生中,计算机不只是他的职业,更融入了他的生活。
生于战乱举家迁沪,年少结缘无线电
1939年,倪光南出生于香港。由于战乱,父亲举家回迁到上海。上世纪40年代,虽然战火纷飞,社会情况复杂,上海依然是繁华都市的代名词。倪光南的父亲在银行工作,收入相对稳定,少年时期的倪光南并没有经历太多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
50年代初期,他在上海著名的复兴中学度过了中学时代。那时的上海虽没有太多高楼大厦,却是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在这里,购买一台收音机不是什么难题,而倪光南一定要亲手做一台收音机。亲手制作收音机,这是青少年时代倪光南最喜欢做的事情。每当开始制作收音机,都市的繁华喧闹似乎都跟他无关。
在制作收音机的所有零件中,真空电子管无疑是最昂贵的配件。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真空电子管价值不菲。建国初期,面粉每斤不到两毛线,买十斤大白菜也只需要几分钱,茅台酒每瓶也就几块钱。而价格昂贵的真空电子管,倪光南买了不只一个。
从制作矿石收音机开始,一直到包含7个真空电子管的收音机,倪光南几乎投入了自己所有的零用钱和课余时间。他觉得制作收音机的过程可以收获更多的成就感,探索未知领域更是一种极大的乐趣。而这组装的收音机,制作标准和声音质量甚至超过了当时市面上最流行的熊猫牌收音机。
纯手工制作的收音机性能超过了专业的品牌收音机,对倪光南来说并不难。在文化课学习上,倪光南更是游刃有余。由于对无线电的兴趣爱好与优秀的文化课成绩,1957年,倪光南从上海复兴中学毕业,考入南京工学院,专门学习无线电专业。
1961年夏天,倪光南以优异的成绩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专业毕业,分配进入成立不久的中科院计算所工作,成为中国最早的计算机人才之一。
大型计算机助力氢弹研究,倪光南通宵达旦监测机器
1961年,倪光南踌躇满志地走进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院子。那一年,我国一项秘密武器研制计划正在悄悄进行。
1955年,中国启动代号为02的核武器研制计划。在研发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模拟运算。在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发初期,由于国外技术封锁和国内物资短缺,我国科学家大量使用的是手摇计算机,每次模拟运算至少需要两个月。
在原子弹研制成功之后,紧接着氢弹研制计划紧锣密鼓地展开了。氢弹必须要用原子弹来引爆,而且氢弹的技术难度比原子弹大得多。如果继续使用手摇计算机进行模拟运算,氢弹的成功研发遥遥无期。
在这个关键时期,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电子管大型通用计算机研制成功,代号119。倪光南作为外部设备插件组长参与了119机的研制工作。它的运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5万次,是当时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电子管计算机。那时,我国的氢弹研究已经进入理论论证阶段,可以进行快速计算的119计算机正式加入了核武器研发的行列。
当时119计算机的计算速度虽然达到要求,可是性能却很不稳定,这让倪光南和他的同事们常常提心吊胆。当时人们看到计算机运行时只见灯泡闪动,根本不能直接读取运算结果,在没有运算任务时,计算机也不能关闭,一旦停机就可能再也无法启动。倪光南和同事们必须日夜四班倒,陪在计算机旁边,随时准备抢救这台庞然大物。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日夜运转的计算机终于可以稍作休息,倪光南和他的同事们终于可以结束日夜四班倒的工作节奏,踏踏实实睡一觉了。
着手研发汉字系统,抓住机遇出国访学
进入中科院之后,倪光南步入计算机研发的第一线。那时,虽然我国计算机发展刚刚起步,但是倪光南觉得,计算机要在中国快速发展,就必须能够显示汉字、输入汉字、并且学会用汉字思考,汉字系统研发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二十世纪70年代以后,计算机就逐渐进入到民用的领域。但在这个时候,中国碰到一个问题,就是方块汉字和拉丁文字差别太大。在计算机设计的当初,没考虑方块汉字,计算机在中国很难推广应用。
面对这个现实问题,开发中文汉字系统的使命责无旁贷地落在中国计算机科研人员的身上,倪光南承担起了这个使命,也同时迈出了科研成果走向市场的关键性的一步。
有一次,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副院长来中科院参观,倪光南的汉字联想输入法让他产生了极大兴趣。在送走考察团后不久,倪光南接到一封邀请函,邀请他去加拿大访问研究。对于倪光南来说,出国的机会非常难得。作为研究人员,他深知,计算机汉化系统的研发,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撑,闭门造车绝对行不通。
于是在1981年8月,倪光南前往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工作,担任访问研究员。出国工作让他对计算机技术有了新的认知,同时也熟悉了微型处理器和新的编程语言技术。
上世纪80年代,计算机的使用在西方国家已经非常普遍,正在向小型化发展。倪光南决心将自己研发的联想汉字处理系统做成一台汉字微机。为此,他自己掏出几千加元购买了一批研制微机的关键器材带回国内。
两年的访问研究,让倪光南在汉字技术方面有了根本性的突破。从此,计算机汉字技术研究成为他最重要的使命。1983年,倪光南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条件回到国内,组织课题组进行研发。由于硬件器材齐备,软件开发使用C语言,研发效率很高。不到一年时间,“LX-80联想式汉字图形微机系统”正式推出。
联想汉卡大获成功,耄耋之年奋斗不止
1984年11月,中关村大街上出现了一块新的招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 在倒买倒卖积累资本受挫后,经过反复思考,王树和、柳传志、张祖祥三位计算所公司最早的三位经理共同想到一个人——倪光南。
1984年冬天,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里,倪光南加入了计算所公司,担任公司总工程师。同年,邓小平提出“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一些学校开始设置电子计算机课程。当时的计算机主要来自国外,还无法识别中文,这成为它在国内普及的主要障碍。他们很快发现了其中的商机。这个时候,倪光南的汉字处理系统已经逐渐成熟,完全可以实现批量生产。新技术遇到新商机,一拍即合。
经过改进的联想汉卡在1985年诞生时,它远没有这么精密。三块电路板之间用扁电缆互联,臃肿拖沓,然而它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计算机的汉字世界。凭借汉卡的联想功能,计算所公司的新产品很快成为市场上的热门货。
80年代即将结束的时候,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正式更名为“联想集团公司”。 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成为了当年的流行语。80年代的最后一天,“联想”正式成为公司产品的商标,出现在联想汉卡和微机上。利用科技企业的技术力量和香港分公司的销路,联想微机和汉卡销往全世界,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在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到底该坚持技术研发,还是应该继续扩大市场份额,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联想集团在90年代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总工程师倪光南主张走技术路线,选择芯片为主攻方向;而总裁柳传志主张发挥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加大自主品牌产品的打造。一家公司,两种发展路线,到底该走那条路,必须做出选择,这是个艰难的选择。最终的结果是1995年7月3日,联想集团公司内部刊物《联想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同意免去倪光南同志总工程师职务“。计算机领域的一代风云人物最终选择离开联想集团。
“我们是实实在在的,我们从作为科技人员,从事计算机这个领域,有快60年了。历史告诉我们,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安全,其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核心技术还是靠自己。习总书记已经给我们指出方向了,我们应该毫不犹豫按这个道路走。”质朴的语言背后 是一颗为中国计算机事业奋斗终身的赤诚之心。如今的倪光南虽然已近耄耋之年,却依旧奋斗在信息安全的一线,为中国自主研发核心技术而努力,践行着他一生用技术报国的理想。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