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主旋律题材高峰之作《最美的青春》为什么能够走红?
点击:  作者:综合    来源:昆仑策网【综合】  发布时间:2018-08-30 10:20:07

 

1.webp (12).jpg

 

日前,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中共承德市委、承德市人民政府、河北广电传媒集团联合拍摄制作的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以来,收视、口碑持续走高,稳居收视榜前列。相关话题登上热搜榜,引爆社交网络媒体。

 

《最美的青春》立足河北,聚焦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初,以主人公冯程、覃雪梅为代表的青年创业者,积极响应祖国号召,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青春热血书写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传奇的故事。

 

1.webp (13).jpg

8月21日,由郭靖宇监制,郭靖宇、杨勇担任总编剧,巨兴茂执导的绿色青春剧《最美的青春》在京举办了专家研讨会。

 

研讨会上,与会主创、主演、领导与专家分别从创作之艰、立意之深、意义之大等方面对该剧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分析和解读,并一致认为,该剧为主旋律题材剧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与启发,堪称现实主义题材剧的里程碑之作。

 

现实主义艺术创作 牢记使命弘扬精神

 

会议上,《最美的青春》弘扬的“塞罕坝精神”被多次提及。

 

塞罕坝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倡坚持和弘扬的40余种具体精神之一。该剧紧扣时代主旋律,用一些细节剧情拍摄出塞罕坝第一代人用青春报效祖国的感人事迹,折射历史变迁,缅怀时代楷模塞罕坝机械林场英雄群体,弘扬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不计得失,弃私为公,展现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不仅是林业精神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展现。青春的价值是什么?人生的价值是什么?以冯程、覃雪梅为代表,这些形象的塑造非常令人信服地回答了什么是最美的青春。

 

全剧为观众呈现一部大气磅礴的生态文明建设史诗和充满激情、真情、豪情活力四射的青春剧。把塞罕坝精神以影像的方式固化为民族记忆和国家记忆,这是第一次。

 

从该剧主创、主演团队回忆的创作历程,到各专家提炼的精神立意,无一不彰显出该剧作为现实主义题材剧的真诚与使命感。

 

该剧监制、总编剧郭靖宇回忆道:“最难拍摄的是五六十年代祖国刚刚开始建设时期的环境,因为中国这些年变化太快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繁荣让我们五六十年代的那些景完全没有了,现在想找到那些环境真的很艰难。”在此情况下,该剧的所有环境、景物,包括剧中唯一的一棵树,都必须重新制作,并力求真实。

 

该剧导演巨兴茂则回忆起拍摄期间遇到的白毛风、雪天等恶劣环境,在此等恶劣环境中,每个工作人员依然恪尽职守:“整个剧组人员也尽显塞罕坝精神,没有任何一个组员或者演员老师有怨言或者退缩。”

 

剧中冯程的扮演者刘智扬表示:“在《最美的青春》剧组要与大自然做抗争,我们将这个不可完成的任务完成了,直到今天都十分令我感动。《最美的青春》之于我,我是这段传奇的参与者与再现者,而在拍摄过程中,我们同样以塞罕坝人的故事激励着自己,感受到塞罕坝精神真真切切带给每个人的影响力。”

 

覃雪梅的扮演者何雨虹表示:“在拍摄过程中,塞罕坝精神就已潜移默化地灌输到我们的思想中。”

 

对此,曾到赤峰探过班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杨铮感慨道:“我觉得他们的确是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塞罕坝精神。”作为一部主旋律剧,在创作之初,杨铮曾对该剧产生过担忧:“最担心的是,好题材、好内容却被概念化、符号化。”而亮眼的播出成绩与口碑,则让《最美的青春》为主旋律剧创作提供了有力尝试与正面引导。

 

正如中国作协全委、理论批评委员会主任范咏戈会议上所概括的优质剧必备的三点因素:一是能够对题材有整体把握能力与整体驾驭能力,以提炼出具有时代高度及精神引领性的主题;二是具有一个好的故事形态承载题材和主题,拒绝空洞说教;三是要有强强联合的主创团队。范咏戈表示:“《最美的青春》具备这三点因素,并将激情、纯情、诗情,诉诸于观众,达到了动情的境界。这是一部能够找回电视剧尊严的优质剧。”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以“质朴”、“真实”分析出该剧打动人心的原因。他认为:“《最美的青春》不比时尚比质朴,不比明星比真诚,不比斤斤计较比以德报怨,是一次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在电视荧屏上的最新胜利。”李准表示:“《最美的青春》没有说教,而是用一流的艺术魅力支撑主流价值观和塞罕坝精神的表达,使它们在情节和自然场面中流露出来。”

 

剧中很多细节感人至深,比如“镇风神树”是冯程的精神支柱,老刘头暴风雪为坝上送补给物资,自己却成为“永远的丰碑”牺牲了,巧妙的情节设定与人物的自然演绎,使之极具真实性,抒发了大情怀。

 

中国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对该剧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最美的青春》响应了国家领导人的号召,‘从高原走向高峰,从一座高峰迈向另一座高峰’,它将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高度统一,堪称一部高峰之作。”

 

人物塑造真实新颖 跳脱脸谱血肉丰满

 

《最美的青春》在人物塑造方面与传统剧目相比,更真实、更新颖,它的真实在于跳脱出脸谱化的英雄或恶人形象,将他们放置于真实生活中,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关注人物内心情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让观众眼前一亮。

 

覃雪梅起初对父亲覃秋丰有很深的误解,在与父亲亦同事亦亲人的相处中化解了矛盾,收获了迟来的亲情;而冯程与覃雪梅由“不打不相识”到惺惺相惜,两人共同为理想奋斗,有情人终成眷属;敢爱敢恨的季秀荣在寻找爱情的道路上历经坎坷,最终在先遣队员魏富贵的悉心照料下,迎来了爱情……这些人情冷暖让故事显得真实而动人。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副会长罗建辉对此表示:“《最美的青春》聚焦人物,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细腻,真实。它通过人物来推动情节发展,展现塞罕坝精神,所以令人印象深刻。”

 

清华大学影视传播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尹鸿提出了“个人史”概念,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个人史,英模片不够鲜活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个人史,而在《最美的青春》中,各个人物性格定位准确,使得他们的行为不完全按照创作者的概念去行动,而是按照自己的性格定位去行动,这一点上显示出了很好的创作功力。”

 

该剧将每个人的个人史鲜活地呈现给观众,使得人物也鲜活起来,他们的行为都合情合理地自然展开。比如,冯程开篇的叛逆任性与其后潜移默化的改变,都具有前情的铺垫,他不再是一个精神分离的空壳,而是活灵活现的立体的人。

 

冯程由不成熟到成熟,从个人英雄主义到英雄集体主义,人物的成长蜕变升华了主题。李准认为:“《最美的青春》里的人物具有信仰,更以他们的信仰给当下观众对于信仰、人生意义启示。”

 

北京师范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智华表示:“主要人物前后变化比较明显,人物个性突出,却合情合理,富有逻辑性,体现出真实感。”正因为他们真实,所以《最美的青春》里的人物极具感染力。

 

《文艺报》艺术部主任高小立认为影视作品同样具有“文学力量”,这正是通过人物的感染力传达出来的,她表示:“剧中的一棵树、一条狗、一片荒原、一群人,都是有血有肉的形象化塑造,具有极强的精神感染力。”

 

致敬楷模内容为王 精神立意成就标杆

 

正如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评论员陈超英所言:“《最美的青春》是建设时期的青春之歌,是奋斗者的一曲凯歌。它塑造的人物在价值追求方面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而在当下,我们很需要这种奉献精神。”

 

《最美的青春》之所以收视口碑双赢,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它的精神立意跟当下时代息息相关。在故事背后,该剧具有一个精神基调,除了奉献精神,它还将远离观众却又与观众息息相关的植树造林展现在观众面前,将“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融入创作理念,艺术性地表达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戴清认为该剧出现得“恰逢其时”:“《最美的青春》虽然讲述的是五六十年代的故事,但是在当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紧迫的情况下,它超越时代的环保意识对我们当下提供了一种深刻丰富的精神启示,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国电视剧有益的思考。”

 

主旋律题材剧往往凝聚着创作者更浓厚的情怀,无论是爱国情怀,还是致敬历史与楷模的情怀。今年恰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为原创作品烙下更深的文化自信,令影视创作更显蓬勃生机。

 

影视剧作为传播范围广泛的艺术作品,应当具有社会使命感,让观众在娱乐中了解到正确的价值导向。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久久为功谋求发展,生态引领全域提升。

 

《最美的青春》的播出,让观众更具象地了解林业工作者的艰辛与植树造林的重要性。该剧没有口号化歌颂塞罕坝造林人,而是通过人物永不言弃的奉献精神,传达了令人动容的情感与主题,通过艺术作品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履行了影视作品的社会使命。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我们不妨拿《最美的青春》做一个参照,推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来源:人民网、长城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