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刘德中:习近平的郡治锦囊
点击:  作者:刘德中    来源:人民论坛网   发布时间:2017-07-28 11:57:21

 

1.jpg

 

       习近平同志在闽东宁德地区工作了两年。这期间,他带头“四下基层”,对宁德的特点和历史,作了仔细的调查和认真的思考,提出的设想比较切合实际,一扫那种说大话、说空话、说套话的弊病。《摆脱贫困》一书,就是这个时期他智慧的结晶。“宰相起于州郡”,他留下的经验与精神财富,特别值得今天的这级干部与广大研究者深思。

一、把经济建设当作最大的政治

宁德九县市是贫困地区。习近平离任时,闽东成功脱离贫困线。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面临扶贫脱贫的严峻挑战。他的经验就是,贫困地区要改变面貌,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从治山治水这个“笨”工作上下功夫。

广大干部要对经济建设就是最大的政治这一点加深理解。正如习近平所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只有在生产力的解放中,在国力的快速增强中,在人民生活的极大改善中,在与外部世界日益广泛的交往中才能得以最充分体现。中国的成功点,恰在于我们重视经济建设的话说得早,事做得快,业立得牢。这样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国际地位,说话才有分量。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贫困地区的发展最根本的要靠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要领导就要有威信,领导的威信只有全心全意、尽心竭力、坚持不懈为人民办事,才能逐步地树立起来。领导水平来自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而规律性的东西,正是蕴藏在广大群众的实践中。只要我们密切联系人民,真正与民同苦、与民同忧,我们必定会重铸我们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必定会赢得全体人民的同心同德。

二、勤政廉政显“做功”

密切联系群众最重要的是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从严治党,为人民办实事。为群众办实事,要扎扎实实,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人民群众是最实在的,他们不光要听“唱功”,而且要看“做功”。“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应成为我们为民办实事的座右铭。

从严治党,最根本的是要通过肃正风气、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取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对党员干部来说,就是既要做“廉吏”,又要当“勤官”,既要廉政又要勤政。以毛主席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廉政与勤政的楷模。我们各级干部一定要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努力做到“廉不言贫,勤不道苦”。这样,我们就能永远植根于群众之中。

当年廉政建设的思路现在得到了彻底贯彻。他当时强调必须做好三件事。第一件事是继续查处大要案,并向深度和广度扩展,查处几个典型案件公布于众。已经立案的要抓紧查处,尽早查结,让人民群众尽早看到查处结果。已有线索的,要顺藤摸瓜,深入查下去,查个水落石出;还要注意发现新的线索,追查到底。第二件事是“抓住重点,常抓不懈”。要在继续查处贪污受贿、以权承包工程、占地建房的同时,着力抓好查处吃喝请客、送礼、赌博、拖欠占用公款的问题。要分阶段抓住几个重点,分析原因摸清情况,采取有力的措施,刹住这几股风,让人民群众看到我们是动真格的,敢碰硬的,是真正要惩治腐败的。第三件事,要建立廉政责任制。各级领导首先做好洁身自好,正人先正己,当好表率。要严格要求自己的亲属、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凡是涉及亲友的问题,要做到不庇护、不隐瞒、不说情。这显示了习近平的勇敢和担当精神,他是为了老百姓不怕得罪少数人的,也是有破有立有勇有谋的。

三、脱贫致富靠什么

关于脱贫致富他现成了系统思考,这些思考是超越了时空的,在当今中国广大贫困地区都可以适用。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闽东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我们应该把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提高闽东人民的精神素质统一起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具有时代特征的语言,今天要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有其固有的一些消极属性,资产阶级极端利己主义的价值观念还会毒化人们的心灵,拜金主义还会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膨胀。因此,我们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社会主义精神的培养和道德素质的修养。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脱贫致富的主导力量。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增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力量,以不断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我们要增强乡村两级的集体经济。应该让人们亲身体会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优越性,感受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休戚与共的关系,从而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的责任感和信心——这对道德的进步、思想觉悟的提高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科学技术是脱贫致富的关键。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在推进科学技术进步的进程中,不断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建立在科学技术进步基础之上的生产实践,是人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最广阔的课堂。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可有效地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在农村,必须加强科技兴农的活动。应当强调的是,科学既要用于生产,又要用于精神生活。特别是在农村,要把科学技术进步同社会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促进农村全面发展。这是一个重要思想,依靠科学反对迷信、反对愚昧落后,可以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改变人们的信仰和行为方式,这是战天斗地、与贫困斗争的根本。

移风易俗,提倡文明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脱贫致富的必要条件。我们应当有意识地从政策上规范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把生活建立在文明健康的共产主义道德轨道上来。文明礼貌、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维护社会治安、尊重他人、洁身自好、尊老爱幼等等都是文明社会所不可缺少的。农村有些地方致富以后就大兴土木修庙建坟,求神拜佛,这很值得我们深思。

老区革命精神是脱贫致富的强大精神支柱,我们要大力弘扬这种精神。老区要在脱贫致富的事业中,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继承老区革命传统,发扬老区革命精神,不是老区的地方也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社会主义精神财富,确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基本路线,不依赖“输血”,不等靠要。

习近平还提出了大农业观,至今仍然具有启发作用。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它区别于传统的、主要集中在耕地经营的、单一的、平面的小农业。小农业满足于自给自足,大农业则要面向市场,追求农业生产的商品率。农业综合开发,从根本上讲,一是寻求大农业的广阔阵地,这就是农业的多层次开发;二是追求大农业的经济效益,这就是向农业的深层次进军。通过多层次、深层次的农业综合开发,农业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以资源开发为主逐步转向技术开发、产品开发的内涵型生产为主;二是以产量型生产为主转向以质量型、出口型、创汇型生产为主;三是以小商品生产流通为主转向以大批量生产、大范围流通为主。这个观点非常精彩,在许多地方仍然是努力的方向。

四、青年干部宜与忌

青年干部是党的事业的希望。青年干部要正视自身的短处,在成长过程中应扬长避短。

一宜团结。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领导班子的战斗力来自于班子成员的团结和集体作用,团结指一种相互协调配合的和谐状态。班子成员之间有意见、有分歧的时候,需要班子成员之间讲究容人的雅量,坦诚相待,相互谦让谅解。班子内部要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反对一味不讲原则的一团和气,使班子更富有战斗力。在《之江新语》中,他进一步提出团结出干部。这是值得青年干部三思的,年轻气盛个人英雄主义要不得,工作要大家干,团结出战斗力,也有利于每个班子成员个人的进步。

宜学习。习近平引用了斯大林的话,离开革命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我们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的指导,要通过学习提高理论水平。由于工作比较繁忙,我们应当有一种雷锋的“钉子”精神,挤时间学习,争分夺秒地学习。工作忙、学习时间少,需要我们抓住学习的重点。应该特别注意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好哲学,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能使我们在错综复杂的革命建设实践中不迷失方向。

三宜高效。青年干部的朝气蓬勃要体现在工作的雷厉风行、立竿见影上。提高工作效率,必须学会运用辩证法,分清层次,认真思考,“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这就是说,要权衡大事小事、急事缓事,抓大事不放,抓急事先办;沟通上下左右,做到上情下达、内外有别,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还要注意方式方法,善于运用新闻推动工作,实际上就是一种领导水平和现代工作方法的表现。现在的领导者更要注意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

忌急于求成。求成心切,操之过急,就容易违背科学,脱离实际。习近平赞赏“滴水穿石”的精神,赞赏默默奉献的精神,提倡干部埋头苦干,着眼于长期的、为人铺垫的工作。没有锲而不舍的毅力,不愿付出艰辛于他人数倍的努力,不靠一点一滴量的积累,涓滴成流,聚沙成塔,是不能做成事业的。

忌自以为是。切忌自以为是的最好办法就是虚心向群众学习,向老同志学习;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充实头脑,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任何盲目的“自我感觉良好”,都会对真理产生排斥心理,使我们与真知灼见隔离,与成功无缘。脱离群众,孤家寡人,你就一事无成。

忌朝令夕改。青年干部由于缺乏从政经验,容易听风即雨。面对种种议论,有些青年干部甚至无所适从,失去主见。“谋于前才可不惑于后”。作出决策之前,先听他个八面来风,兼听各种意见,深入了解所面临问题的本质,找出其规律,谋而后断;一旦作出决议,在解决问题过程没有结束之前,不作主体更改。青年干部要不为一时议论所动,不为一时扬抑所惑,不追赶时尚,不迎合潮流。“先听他个八面来风”,在设计国防和军队改革方案前,习近平也是这么要求的。这已经成为他筹划改革的一个基本方法。

忌眼高手低。书本知识多而实践经验少的同志,容易犯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愿做的毛病,最后变成“客里空”。世界上没有孤立抽象的大事,大事全是由小事积累起来的。“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在“做大事”上,青年干部都要有一种老实的态度,甘做最普通的事,乐于扮演拾遗补缺、跑龙套的角色。

总之,《摆脱贫困》可以作为地市级干部的锦囊,可以作为案头书不时翻阅。要研究习近平理念的形成和发展,这本书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点赞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评论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