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废除汉字数十年后,韩国人如今为何后悔了……
点击:  作者:佚名    来源: 学习语录  发布时间:2017-04-29 10:48:08

 

     1.汉字的历史

汉字出现的历史很早,大约在公元前1300多年的商朝,我国就已经开始使用甲骨文,之后又经历了金文、大篆、小篆等历史演变,形成了今天这样的书写方式。

汉字不仅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符号系统,同时也深深的影响了周边国家,典型的如韩国。韩国在古代没有自己的文字,但由于与中国文化交流频繁,所以大约在秦汉之际,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此后,大约在我国的隋唐时期,汉字已经成为新罗(韩国古代一个王朝)的官方文字。

1443年,深受民族自主意识影响的朝鲜世宗大王,决定创立自己国家的文字,即韩文的雏形。但这种文字受到了士大夫的抵制,他们认为先进的文化要从中国学习,没有必要创造一种与汉字不同的文字。所以直到20世纪初,韩文才逐渐被接受,成为韩国主流文字。不过,在韩国历史文献和法律文书中依然大量使用汉字。

2.韩国的纠结

上世纪60年代,朴正熙(现任韩国总统朴槿惠的父亲)任总统时期,全面实施韩文教育政策,为了表明废除汉字的决心,他下令所有小学停止教授汉字,甚至连历史遗迹上的汉字都抹去了。到70年代初,整个韩国居然只有3所大学开设有中文系。

不过韩国人很快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韩国历史断层了。在近2000年的历史中,韩国一直在使用汉字记录自己国家的历史,一些韩国历史上知名的书法家作品也都是汉字书写,如今为了满足民族自尊心废除汉字,导致了韩国年轻一代在研究自己国家的历史时,根本看不懂他们祖先留下的历史典籍(因为都是汉字写的)。

更严重的问题是,《大韩民国宪法》等法律文书也大量使用汉字,并且很多条文无法用韩文取代。为什么呢?因为韩文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拼音文字,而法律条文是需要非常严谨的,不能仅靠读音来解读意思。

举个相似的例子:“武汉”和“吴晗”,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意思,但是拼音都是“wuhan”。韩国今年热播的电影《哭声》,用汉字书写,我们就能买明白这是哭泣的声音,但如果用韩文书写,就有了多个意思,其中一个甚至与韩国全罗南道谷城郡读音一样,但实际上这部电影和谷城郡没有半毛钱关系。

2005年时,韩国颁布规定,在所有公务文件和交通标志等领域重新恢复汉字。此后,韩国一些中小学又悄然恢复了教授汉字课程,但一些坚持全韩文的韩国人,对此提出了抗议。

所以直到今天,韩国国内依然在对全盘韩文还是韩汉混用争论不休。后者认为,韩国国民在户籍中登记的姓氏100%都是汉字,废除汉字全盘韩文,意味着韩国人的姓氏居然是用外国文字写的,太过滑稽。

3.日本网友的评论

同样属于汉字文化圈的日本网友得知韩国的纠结,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韩国的文字看起来就像是小孩在画画,非常幼稚,倒是很可爱!”

 “懂汉字的话就能知道中国文化了,宗主国中国还是希望韩国保持一种野蛮的状态吧。”

“不使用汉字是之前推行愚民政策的手段,现在民主社会了,这种情况应该改变了。”

“汉字的字画太多,韩国人这些榆木脑袋记不住所以不敢尝试着恢复汉字。”

“因为不懂汉字所以不懂历史所以只能捏造历史了,所以说是拼音文字造就了这个民族撒谎的本性。”

韩国自古以来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汉字在韩国也曾一直是主流文字。

1949年的韩国首尔,依然是满城汉字

     然而二战之后,民族主义的兴起让韩国人开始排斥在朝鲜半岛流行了许久的汉字。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文章称,1970年,时任韩国总统的朴正熙下令施行韩文教育,将汉字从教育机构和官方文件中彻底抹去。

但要废汉字并不容易,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韩国还有以汉字为主的教科书。

但是,随着韩国的新一代从一开始就只接受韩文教育,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不认识汉字。不仅韩国的中小学课本越来越少地使用汉字,韩国的报纸、杂志也从80年代后期逐渐减少汉字采用率。

这使得韩国出现一种现象:对汉字的认知断层非常严重。

现在,不少韩国的中学生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用汉字正确书写;而在二三十年前,韩国的大学生用汉字写论文很常见。

随之而来的麻烦也越来越多。虽然汉字看上去在退出韩国人的日常生活,但汉字留下的影响仍没消退。现在的韩国词汇中,70%来源于原来的汉字词。

韩文作为表音文字,有许多同音词,人名与地名更是出现混淆。

韩国国会就曾发生过这种尴尬事:韩国第20届国会议员金成泰和金圣泰的名字,用韩文书写是一模一样的,这就容易让人搞混了,后来,还是决定其中一位议员的姓名用汉字书写,以作区分。

正是出于这种原因,现在韩国人的身份证上依然保留相应的汉字,以免闹出误会。

有网友这么描绘,韩国人现在的名字仅仅只能被当作一种代号,不仅容易搞混,还失去了背后美好的意义。

▲此Yan为何Yan

更严重的是,许多韩国历史古籍因为是用汉字书写,如今也几乎落到了无人认得的尴尬境地。

而面对书写着汉字的历史古迹,不少韩国年轻人因为并不知晓其意义,也只是一脸冷漠地走过去。

▲韩国民族英雄李舜臣塑像

甚至还有人要把古迹上的汉字换成韩文,比如2012年轰动一时“光化门”匾额换字事件。虽然韩文匾额最终被汉字所替代,但过程十分艰难。

在一些对文字要求比较严谨的学界,例如法律界,人们还在坚持使用汉字。

一名曾旅居韩国的外国人表示,自己在韩国17年来,眼睁睁地看着韩国人的词汇量变少,一些真正的好词不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结果就这么消失了。

有韩国网友根据亲身经历表示,如果能认识汉字的话,可以更容易理解句子的内容。事实上,没有了汉字的指引,韩国人的词汇量已经下降了不少,识字率也因此降低了。

点击下方视频,看看汉字的缺失给韩国人带来哪些不便↓↓

现在韩国人使用的韩文,是一种名为“谚文”的表音文字。这种文字是公元1443年由朝鲜世宗大王发明的,是世界上较为年轻的文字之一,仅能用于表音。

而在此之前,受教育的精英阶层均将汉字作为书面用语。

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韩国的报刊还采用韩汉混用的形式。

随着汉字的逐渐消失,韩国国内要求汉字复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盖洛普在2014年实施的民调显示,有超过一半的韩国人认为,不懂汉字会感到生活不便。另外还有67%的韩国人赞成在学校教科书中并行汉字。

去年底,韩国教育部称,从2019年起,韩国全国小学五到六年级教材将标注汉字及其读音和释义。

而一些韩国父母已经在教孩子汉字。

去年夏天,韩国议员郑仁华发起提议,要求新生儿姓名登记时,将汉字姓名和韩文姓名一起登记。

此前,韩国大法院曾经裁决,禁止名字中汉字和韩文混用,但由于不少韩国家长没有接受过汉字教育,分不清韩文中汉字词和固有词的区别,经常给孩子起韩汉混用的名字。

二战之后,日本也曾尝试过废除汉字,但他们很快就发现,废除汉字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自汉字由中国传入日本以来,已深深渗透进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否定日文中的汉字,与否定本国文化历史并无二致。

综合自参考消息等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