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潇湘农夫:是生产力论、公有制,还是唯生产力论、私有制?——二评于幼军、黎元江的《社会主义五百年》
点击:  作者:潇湘农夫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17-04-13 12:34:59

 

        在黎元江先生生动、形象地阐明空想社会主义必然并且只是空想之后,我们的于幼军先生立刻用生花之妙笔带领我们走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殿堂,走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心灵世界。于先生在阐明马克思、接着是恩格斯由社会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后,便带领我们来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第一站——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确立的这一站。应当承认,于导师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概括是比较科学的,比如他概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基本关系,阶级、国家和革命的基本原理,等等。(第一卷 第216-217页)但是——中国人之所以爱用但是,是因为但是后面才是问题的要害!——于先生在比较科学的概述后面,悄悄地塞进了自己的私货”——将马克思的生产力论变成了唯生产力论,进而认为资本主义可以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在私有制基础上可以建设社会主义!

 【 现代公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高度发展和水到渠成的结果,......只有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创造了所必要的大量的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换言之,这是唯物史观所揭示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违背这一规律要求人为地去硬干、蛮干,或许能奏效一时,却不能长久,终究要受到惩罚。(《社会主义五百年》 第一卷 第232-233页)

  要不要消灭私有制?怎样消灭私有制?等等,都要以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来评判、衡量和检验。(同上 第234页)

  可惜,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消灭私有制的思想,在后人的实践中被片面理解和扭曲走样了。苏联在推行集体农庄时把农民剥夺得一干二净;中国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四清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等,一再把农民和城市小生产者等个人拥有的生活资料及必要的生产工具等,都作为消灭私有制的对象,作为资本主义的尾巴割掉。而且,屡屡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用政治斗争、阶级斗争、群众运动的方式去强行消灭私有制,试图跑步进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些所谓的消灭私有制的举措,与马克思、恩格斯主张消灭私有制的初衷和本意大相径庭,......实践经验表明,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的进程中,如果离开了生产力的状况和发展要求,离开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最高目标和核心价值去消灭私有制和实现公有制,那么,无论口号多么响亮,政策措施多么革命,都同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风马牛不相及了。(同上  236-237页)

  然而,不论是理论事实,还是历史事实,与马克思、恩格斯主张消灭私有制的初衷和本意大相径庭,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张大相径庭的,不是斯大林、毛泽东,而恰恰是这位隐然宣称自己为马克思第五的于先生!——不,在这里于幼军分明又成了马克思第一,因为在马克思之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差不多是漆黑一团,因而只有他懂得马克思主义:

  然而,令人扼腕痛惜的是,后来世界各国共产党人的实践,不少人不少时候忘记了、忽视了或偏离了这一最高目标和核心价值,甚至是混淆了目标与手段及具体方式途径等,乃至本末倒置、舍本逐末,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留下了多少坎坷挫折和沉痛教训!(同上 第231页)

  可是于先生向我们颁布的这些训诫,却在宣布马克思、恩格斯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从而将马克思主义连根拔了起来。如果说,马克思、恩格斯都不是马克思主义了,那么,自以为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真谛的于幼军先生就根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了——因为他悄悄地将马克思的生产力论变成了唯生产力论,生产力成为了人类社会的上帝,高居于人类社会之上,成为神性的评判一切的价值尺度和价值标准,生产力可以评判一切而生产力则不受评判,生产力可以批判一切而生产力则是不受任何批判的;因为他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论述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要人们相信在私有制的沙滩上能建成社会主义的大厦;因为他在曲解和歪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消灭私有制的思想:将社会主义要消灭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偷换成消灭私有制,好像社会主义不要个人财产、生活资料!

  为了说明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的阶级基础是公有制,我们需要走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了说明于先生的唯生产力论和他的私有制,我们就学于先生的办法,举起马克思的旗帜打倒于幼军的理论:

  恩格斯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指出解决这一基本矛盾的根本办法,就是使生产资料由资本家私人占有变为全社会共同占有。完成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本途径,就是无产阶级通过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把生产资料收归国家所有,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生产力。

  在批判杜林的社会主义思想观点的同时,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进一步预言和论证了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消除了商品生产及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国家走向消亡......”(同上 第314页)

  作为财产制度核心的生产资料——斯大林、毛泽东的消灭私有制就是消灭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私有制——恩格斯在这里明确指出:

  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难道证明的不是斯大林和毛泽东的正确?难道不是扇向于幼军先生的耳光?难道不是说明于幼军先生是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否定马克思主义?难道不是对斯大林和毛泽东的污蔑?难道不是泼向斯大林苏俄社会主义、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的污水?

  当然,我们仅仅引证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个具体观点,是难以从根本上驳倒于幼军先生的,要将于先生的高论证明是谬论,还得走进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走进社会主义的历史现实。

  一、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

  生产力概念不是马克思的独创,在他之前,资产阶级思想家诸如魁奈、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就阐释了生产力概念。他们的生产力概念基本是物质和自然的力量,如土地生产力、资本生产力等。但真正将生产力理论变为科学的还是马克思。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不仅深刻地阐释了生产力本身,而且认为生产力始终是一定生产关系中的生产力。这种在一定生产关系中产生的生产力,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得以建立的逻辑起点,而且由此发生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也就成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得以建立的基石。因此,闯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必然首先进入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之中。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述中,有关生产力的提法可以说是五彩缤纷、阿娜多姿,比如说有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劳动生产力、社会劳动生产力、劳动的社会生产力、现代生产力、主观生产力、客观生产力、活劳动生产力、死劳动生产力、自然生产力、一般生产力、直接生产力、联合生产力、个人生产力、资本的生产力、物化生产力、实际生产力、潜在生产力、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等等。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种类繁多的生产力概念,但是按照它们的基本内涵,不外乎就是劳动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两个概念。这两个生产力概念是既有相当一致又有重大区别的,因而有必要分别加以辨证。

  二、马克思的劳动生产力概念

  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首先是一个劳动生产力的概念,劳动生产力概念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改造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物质力量。马克思关于劳动生产力的概念有多种说法,但最经典的是在《资本论》中的阐述:

  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它事实上只决定于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既然生产力属于劳动的具体有用形式,它自然不再能同抽去了具体有用形式的劳动有关。(《资本论》 第一卷 第59-60页 人民出版社 200401月第1版)

  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同上 第53 

  根据马克思的这个论述,可以将马克思的劳动生产力外延概括为四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以及表现为劳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

  关于劳动者。

  马克思认为,劳动能力现在之所以以起作用,是因为它自然就具有自己的物的条件。(同上 )

  劳动者……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重要和最活跃的要素。(萧前等主编《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第105页 人民出版社 19926月第二版)

  也是生产力要素中唯一能动因素。(同上 第107页)

  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视域中的劳动者并不仅是孤岛上鲁滨逊式的独立个人,而主要是结成一定生产关系的人群,甚至是阶级,

  在一切生产工具中,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第274页 人民出版社 20129月第3版)

  ——显然,马克思这里所说的工具不过是形象的比方,其基本含义就是劳动生产力的要素。因此,劳动者——革命阶级才是劳动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借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说法,劳动者——革命阶级才是第一生产力

  这既是理论的概括,也是对历史事实的总结:摧毁原始社会的是从其母体孕育出来的奴隶主阶级,摧毁奴隶社会的是从其母体孕育出来的地主阶级,摧毁封建社会的是从其母体孕育出来的资产阶级,摧毁资本主义社会母体的必然是与资产阶级相伴相生的无产阶级,因而革命阶级既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又是劳动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既然劳动者——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统称是劳动生产力的决定因素,那么,就得重新审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被奉为金科玉律,并被誉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科学技术是劳动生产力,而且是强大的劳动生产力,这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同样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科学技术不是一个独立和超然的东西,它只能是劳动者的创造,并且只有通过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发挥劳动者的主观能动作用才能发挥出巨大的物质力量。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矛盾:既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劳动着的创造科学技术的人往哪里摆?也许有人会说,人类将被自己创造的科学技术所控制,如果是这样,科学技术就不是生产力了,而是像魔鬼一样的邪恶力量了,这是人类社会决不允许发生的事情。因此,科学技术不是第一生产力,劳动者或者说创造科学技术的劳动者才是第一生产力。

  关于劳动资料。

  马克思认为,与劳动材料不同的劳动资料不仅包括生产工具、即从最简单的工具或容器到最发达的机器体系,同时也包括物的条件,没有这些条件,劳动过程就根本不可能进行...... 它们表现为全过程得以进行的条件,而不是表现为过程内部起作用的因素。同样,为了使用劳动资料本身而必须消费的物质,如油、煤等等,或者会使劳动材料发生某种变化的化学物质,如可以漂白的氯等等,也是劳动资料。(马克思:《经济学手稿》)

  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因此不再表现为直接劳动者的财产,而是相反地转化为社会的生产能力,尽管首先表现为资本家的私有财产。(《资本论》  第三卷 第296页)

  劳动生产力的增长无非是使用较少的直接劳动创造较多的产品,从而社会财富越来越表现为劳动本身创造的劳动条件。(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

  马克思认为,劳动资料,包括作为劳动对象的劳动资料是劳动生产力的重要因素,这种重要因素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先进性就在于它仿佛用法术从地底下呼唤出来这种劳动资料体现的巨大劳动生产力,以至,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第256页)

  但是,呼唤出巨大劳动生产力的不是生产资料本身,而是历史地先进的资产阶级,这同样表明,对劳动生产力起决定作用的是人不是物。

  关于劳动对象。马克思认为,劳动生产力包括自然物和人们创造的劳动资料,

  劳动材料,即为了某种特殊需求而通过劳动去占有的对象很可能未经人类劳动的加工天然就存在着......不言而喻,从事物的本性可以得出,人的劳动能力的发特别表现在劳动资料或者说生产工具的发展上。正是这种发展表明,人通过在两者之间插入一个为其劳动目的而安排规定的、并作为传导体服从于他的意志的自然物,在多大的程度上加强了他的直接劳动对自然物的影响。马克思:《经济学手稿》)

  那个利用瀑布的工厂主的超额利润......它来自劳动的某种较大的自然生产力,这种生产力和一种自然力的利用结合在一起,但这种自然力不象蒸汽的压力那样,可以在同一生产部门让一切资本自由支配,所以并不是凡有资本投入这个部门,这种自然力的利用就会成为不言而喻的事情。这种自然力是一种可以垄断的自然力,就象瀑布那样,只有那些支配着特殊地段及其附属物的人能够支配它。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

  因此,劳动对象,这里主要是指自然物是劳动生产力的因素,在劳动的范围内也是重要的因素,但因素就是因素,但决不能将其无限拔高,认为是最重要的因素,甚至是决定的因素。

  关于表现为劳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说生产关系表现为劳动生产力,岂不是天大的笑话?但这不是笑话,因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是实实在在的劳动生产力。

  马克思指出:分工和协作及其相互关系的状况是其(即生产力的性质)主要内容。(肖前主编:《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108页)

  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成倍增长的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人民出版社201209月第3版 第165页)

  生产关系之所以表现为劳动生产力,是因为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分工,分工反过来又形成劳动生产力;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促使所有制的发展,所有制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劳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物质的、文化的和精神的生产,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的生产反过来又促进劳动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切好像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但在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上是一个客观事实。当然,说生产关系表现为生产力,只能是在它表现的范围内,一旦超过这个范围,就不是生产力,而是生产关系了。

  马克思的劳动生产力理论至少给我们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第一,劳动生产力是人类创造的巨大的物质力量,这种巨大的物质力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因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发展,甚或想要超常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劳动生产力,形成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二,劳动生产力就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生产力就是人本身。因此,将劳动生产力看作是一种神秘的力量,看作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的唯一的,甚或是最高的标准,既没有抬高劳动生产力,却贬低了劳动生产力的主人;将劳动资料等物质生产力看作是最主要的劳动生产力因素,既没有抬高劳动生产力,却同样贬低了劳动生产力的主人;将自然生产力诸如所谓生态生态生产力、水利生产力,几乎所有的自然资源都成为了劳动生产力,不仅贬低了劳动生产力,而且更贬低了劳动生产力的主人。

  第三,劳动生产力只有作为先进的劳动生产力才为人类社会所继承和发展。劳动生产力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那样,生产力在不断发展,也在不断消灭,消灭那些愚昧的、落后的劳动生产力。因此,将那些落后的企业和产业、将那些落后的文化诸如什么寺庙经济之类作为经济的发展方向,不是发展劳动生产力,而是破坏劳动生产力;只有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才是真正的发展劳动生产力。

  第四,既然人是劳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那么就得重新审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被奉为金科玉律,并被誉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科学技术是劳动生产力,而且是强大的劳动生产力,这是不容置疑的,从马克思到列宁、从列宁到毛泽东都是这样认为的。正像邓小平同志正确地概括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邓小平文选》第一卷 第84页)这里的马克思主义自然包括毛泽东。长期以来,人们已经形成了这样的观点,毛泽东不重视知识、不重视科学技术,不是的,早在1956年,毛泽东就明确地指出:科学也是生产力。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并向全国发出号召,向科学进军。(邸延生:《毛泽东与中国经济》 第123页)然而,同样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科学技术不是一个独立和超然的东西,它只能是劳动者的创造,并且只有通过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发挥劳动者的主观能动作用才能发挥出巨大的物质力量,因而科学技术不是第一生产力,劳动者才是第一生产力。

  第五,劳动生产力必然表现为具体的劳动。既然表现为具体的劳动,那么,这种生产力说它决定生产关系,在理论上必然是荒谬的;既然一定的生产关系也表现为劳动生产力,那么,由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在形式逻辑上也是荒谬的。因此,必然有一种生产力——一般的、抽象的生产力或曰社会的生产力,才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和决定因素。

  三、马克思的社会生产力概念

  马克思对具体的劳动生产力进行的一般的、抽象的概括,由此形成社会生产力并进而形成唯物史观意义上的生产力概念,是很丰富的。

  比如,马克思认为,这里不必再补充说,人们不能自由选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所以生产力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 第477-478页)

  它和任何其他一定的生产方式一样,把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形式的一个既定的阶段作为自己的历史条件,而这个条件又是一个先行过程的历史结果和产物,并且是新的生产方式由以产生的既定基础。《资本论》第3  994页 人民出版社200401月第2版)

  这种生产的承担者对自然的关系以及他们互相之间的关系,他们借以进行生产的各种关系的总体,就是从社会经济结构方面来看的社会。(同上 第927页)

  因此,马克思的社会生产力概念,就是对劳动生产力这种具体的生产力的抽象,使它人类社会的一般生产力。这种社会生产力,一言以蔽之,就是人类社会创造的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的优秀成果,并为一代代人加以继承和发展的历史结果。这种社会生产力的外延一般说来只能是两项:一项是劳动的人,一项是劳动工具或曰劳动资料。

  由于劳动者和劳动资料正是这种人类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的优秀成果的创造者、承担者和传承者,因而正是这种社会生产力构成了唯物史观的基石。

  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关于革命阶级的观点:在一切生产工具中,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

  马克思在阐述他的唯物史观的时候,是将革命阶级作为唯物史观视域下的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的,这既合符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更是合符历史事实的:摧毁原始社会的是从其母体孕育出来的奴隶主阶级,摧毁奴隶社会的是从其母体孕育出来的地主阶级,摧毁封建社会的是从其母体孕育出来的资产阶级,摧毁资本主义社会母体的必然是与资产阶级相伴相生的无产阶级,因而革命阶级既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又是社会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马克思的社会生产力概念或曰生产力概念是为他的唯物史观服务的,反过来说,正是这种一般的、抽象的生产力,才成为马克思唯物辩证史观的基石,使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才既合符理论逻辑又合符事实逻辑。

  四、马克思的辨证唯物史观

  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史观,我的理解,简单地说就是:人类社会产生后,要想延续和发展,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而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就必定是有一定生产能力的生产并且是结成一定生产关系的生产。这种生产能力——劳动生产力将其做必要的抽象,就是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必然发生矛盾运动,正是这种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矛盾运动,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宗教、精神的、文化的生产,这就形成了社会意识。进入阶级社会后,人类社会又产生了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国家制度等的生产,由此形成了社会的上层建筑。因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因此这个矛盾,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且决定了人类社会形态。在这个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巨大的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

  然而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了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要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82-83页)

  这些变革,在阶级社会里直接表现为阶级斗争,因而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同上 第一卷 第232)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五、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的生产力思想与马克思一脉相承

  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都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他们的唯物史观更是对马克思主义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他们的生产力思想也是直接承继的马克思的思想。这不需要什么解释和阐述,只要罗列他们的生产力思想就足以说明问题。

  列宁认为,为了完全消灭阶级,不仅要推翻剥削者即地主和资本家,不仅要废除他们的所有制,而且要废除任何生产资料私有制,要消灭城乡之间、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之间的差别。这是很长时期才能实现的事业。要完成这一事业,必须大大发展生产力。(《列宁选集》第3版 第4卷 第11页)

  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没有这个条件,劳动摆脱资本桎梏这整个解放事业就不可能获得成功,社会主义就不可能获得胜利。(同上 第623页)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有在社会生产力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在产品和商品十分丰富的基础上,在劳动者生活富裕的基础上,在文化水平急速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建成。团为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不是要缩减个人需要,而是要竭力扩大和发展个人需要,不是要限制或拒绝满足这些需要,而是要全面地充分地满足有高度文化的劳动人民的一切需要。(《斯大林选集》下卷 第339 197912月版)

  生产上这样一种空前的增长,决不能认为是国家由落后达到进步的一种简单平常的发展。这是使我们祖国由落后国变成先进国,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的一个飞跃。(同上 第495页)

  因此,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就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同上 第598页)

  毛泽东认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毛泽东选集》第3卷 第980 19667月版)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 第717页)

  我国现在的社会制度比较旧时代的社会制度要优胜得多。如果不优胜,旧制度就不会被推翻,新制度就不可能建立。所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比较旧时代生产关系更能够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就是指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因而生产不断扩大,因而使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的这样一种情况。(《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第373页)

  基本点是极大地增加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品。问题是怎样多快好省地增加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品,没有政治挂帅,没有群众运动,没有全党全民办工业、办农业、办文化教育,没有几个同时并举,没有整风运动和逐步破除资产阶级法权的斗争,斯大林的三个条件是不易达到的。(《毛泽东年谱》 第五卷 第541页)

  六、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高速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历史现实是怎样加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值得专门研究和探讨。这里我们列举几个为于幼军诟病的历史事实就可以让于幼军的谎言不攻自破。

  第一,苏联社会主义的历史是加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历史。苏俄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是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的,上面我们已经引述的,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取得比资本主义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加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八大的观点不就是因袭斯大林的观点吗?斯大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号召苏联用至多10年的时间,跑完落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50—100年的差距。为使社会主义工业化有计划地展开,1928——1937年,苏联实行了两个五年计划。通过工业化,苏联建成了一大批新的工业部门,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基础,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迅速转变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从1928年到1940年,苏联工业产值增长了9倍,年均增长16.8%,这在世界工业发展史上是极为罕见的。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水平由1913年的世界第五位和欧洲第四位,上升到世界第二位和欧洲第一位。(《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 党政干部读本)

  第二,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的成功改造。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以后,通过立即没收官僚资本,奠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一定的生产力基础和物质基础,但这个基础是很脆弱和很不稳固的。为了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逐步实现国家工业化,实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自然成为题中之义,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给付定息,并对接受改造的工商业人士给予政治上、工作上的妥善安排的方针,不但没有破坏生产力,而且发展了生产力,不但没有使工商业倒退,而且使工商业加速前进了,

  经过全行业公私合营这一决定性的步骤,国家更充分地利用公私合营这部分企业发展生产,活跃经济,积累资金,培训工人和管理干部,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全行业公私合营后,1956年全国公私合营工业总产值达191.1亿元,较1955年这些企业的总产值增加了32%1957年又比1956年增加8%1956年全国公私合营商店、合作商店和合作小组的零售总额较1955年这些企业的零售总额增加了15%以上,另外,1956年全国公私合营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比1955年提高了20%——30%(《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二卷 上册 第358-359页)

  第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至少是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是得大于失的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基本上是工业和农业经济的大跃进运动,因而也是社会生产力大跃进的运动。尽管人们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看法千差万别、极不一致,但不能不承认,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为我国的工业化和农业生产奠定了相当的生产力和物质基础。这在中共党史上也给予了一定的肯定,

  那些修建得合乎需要的农田水利工程,那些新增加的后来形成了生产能力的公用设施,不仅在当时发挥了作用,而且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发挥着效益。科学技术也有了可喜的发展,尤其是在某些尖端科技领域填补了一些空白。在全国许多从来没有工业的地方办起工业,虽然很大一部分当时没有能够巩固,但终究为这些地区后来的工业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同上 第501页)

  抛开那些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词句,这些成就不就说明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实现了跃进吗?

  第四,文革时期事实上是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大发展的时代。这有周恩来总理的报告为证。1975年,周恩来总理在四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文革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做了基本的概括和总结:

  我们超额完成了第三个五年计划,第四个五年计划一九七五年也将胜利完成。我国农业连续十三年夺得丰收,一九七四年农业总产值预计比一九六四年增长百分之五十一。这充分显示了人民公社制度的优越性。

  在我们这样一个近八亿人口的国家,保证了人民吃穿的基本需要。工业总产值一九七四年预计比一九六四年增长一点九倍,主要产品的产量都有大幅度增长,钢增长一点二倍,原煤增长百分之九十一,石油增长六点五倍,发电量增长两倍,化肥增长三点三倍,拖拉机增长五点二倍,棉纱增长百分之八十五,化学纤维增长三点三倍。

  在这十年中,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成了一千一百个大中型项目,成功地进行了氢弹试验,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动荡、通货膨胀的情况相反,我国财政收支平衡,即无外债,又无内债,物价稳定,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第五,毛泽东时代总体上是社会生产力加速发展、国民经济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对此,《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有比较客观的评价:

  在工业建设中取得重大成就,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一九八0年同完成经济恢复的一九五二年相比,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二十六倍多,达到四千一百多亿元;棉纱产量增长三点五倍,达到二百九十三万吨;原煤产量增长八点四倍,达到六亿二千万吨;发电量增长四十倍,达到三千多亿度;原油产量达到一亿零五百多万吨;钢产量达到三千七百多万吨;机械工业产值增长五十三倍,达到一千二百七十多亿元。在辽阔的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兴建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国防工业从无到有地逐步建设起来。资源勘探工作成绩很大。铁路、公路、水运、空运和邮电事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农业生产条件发生显著改变,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国灌溉面积已由一九五二年的三亿亩扩大到现在的六亿七千多万亩,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辽河、松花江等大江河的一般洪水灾害得到初步控制。解放前我国农村几乎没有农业机械、化肥和电力,现在农用拖拉机、排灌机械和化肥施用量都大大增加,用电量等于解放初全国发电量的七点五倍。一九八0年同一九五二年相比,全国粮食增长近一倍,棉花增长一倍多。尽管人口增长过快,现在已近十亿,我们仍然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上保证了人民吃饭穿衣的需要。

  城乡商业和对外贸易都有很大增长。一九八0年与一九五二年相比,全民所有制商业收购商品总额由一百七十五亿元增加到二千二百六十三亿元,增长十一点九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由二百七十七亿元增加到二千一百四十亿元,增长六点七倍。国家进出口贸易的总额,一九八0年比一九五二年增长七点七倍。随着工业、农业和商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比解放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一九八0年,全国城乡平均每人的消费水平,扣除物价因素,比一九五二年提高近一倍。

  七、于幼军的唯生产力论和私有制

  咋看起来,于幼军的生产力和所有制思想和唯物史观是直接承继马克思的,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发挥。然而,正是于幼军的发挥,使马克思揭示的真理变成了于幼军的谬误,将马克思的生产力论变成了于幼军的唯生产力论,将社会主义公有制变成了遥不可及的未来时

  1、神话生产力,从而把生产力作为检验社会进步和各项工作的尺度和标准。从马克思到毛泽东关于生产力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生产力是推进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生产力是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目的的根本手段。因此,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牢记列宁的训诫:必须大大发展生产力;要想战胜资本主义、获得社会主义的比较优势,就必须大大发展生产力;要想建成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就必须大大发展生产力.这是颠扑不破、毋庸置疑的真理,谁怀疑,谁就是怀疑真理;谁不真心实意发展生产力,谁就会在事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但是,生产力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是社会主义条件下达到最大限度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一目的的根本手段。既然生产力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手段、根本动力,那么,生产力就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神经中枢大脑;既然生产力主要是人类自身创造和继承的物质力量,那么,生产力必须听从人类的指挥并为人类社会服务,而不是人类听从生产力的指挥和为生产力服务。既然这样,说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生产力的发展都要以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来评判、衡量和检验,从而把生产力作为检验社会进步和我们各项工作的尺度和标准,就是一个荒谬的神话。这在理论逻辑上证明是一个荒谬的神话,在事实逻辑上同样证明是荒谬的神话:如果生产力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和标准,在中国古代,北宋的生产力水平要比汉唐要高得多,可是北宋积病积弱,汉唐却称雄世界;在当今世界,美国的生产力水平独步天下,据说至今中国的生产力还只有美国的7.8%,按照生产力标准,美国的方向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可是现在美国江河日下,而生产力水平还不到美国10%的中国却蒸蒸日上,代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可见在事实逻辑面前,生产力作为尺度和标准同样是荒谬的。可是,这样荒谬的尺度和标准,一段时间却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取得了统治的地位:一切工作都得为生产力的发展开道,于是什么牛鬼蛇神、乌龟王八都打着发展生产力的旗号粉墨登场,美国的方向一时竟成了中国的发展方向。

  2、淡化甚至不提劳动的人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从而使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宰。在马克思视域内,劳动者——革命阶级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人类创造的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的优秀成果是新社会得已建立和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因此,社会主义要想建立和建成,必然要实现劳动阶级的解放,使他们成为社会的主人,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主力军;必然要充分利用旧社会留给我们的即得的生产能力,加速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在资本主义还处在优势的时代背景下,也必然要利用资本、发展资本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是不言而喻的。可是,我们一段时间,在告别革命、否定革命的口号,革命成了过街老鼠,革命的阶级——工人、农民,以及知识阶层,则从国家的主人沦落为弱势群体,自然而然,他们发展生产力的主力军作用也随之失去。一种力量的缺位,必然有另一种力量的填补,于是,招商引资就成为发展生产力的主渠道。我们不能否定招商引资的作用,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项具体措施,是有益的、必要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能利用资本、控制资本、驾驭资本,达到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的目的。可是,长期以来我们采取的措施是放纵资本、为资本服务。然而,资本不是物,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因而在响亮的经济工作要以招商引资为第一要务的口号下,资本成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主宰,使得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不仅发生了一定质的变化,我国的上层建筑也随之发生了一些质的变化了。

  3、对现实生产力和潜在生产力不加区分,以现实生产力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标准。对于劳动生产力,是有现实生产力和潜在生产力之分的,这是因为生产力的积累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现实生产力是即得的物质力量,而潜在的生产力则在历史过程中才体现出自己的力量。一个明显的例证是,整过毛泽东时代建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工业体系,以及农业体系,虽然在当时已表现出了巨大的生产力,即建立了这些体系本身,但他形成的巨大生产力,主要还是在改革开放时代才释放出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中国建立的土地公有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吸纳了天文数字的财富;二是毛泽东时代建立的比较完整和配套的农业水利灌溉体系,大规模开垦的土地和大规模的农业基本建设,以及农业种子革命、农业机械化进程、农业化学革命取得的成就,为我国最终解决三农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生产力基础,按照农民的说法:我们吃的大跃进的水,种的是学大寨的田三是毛泽东时代已实现的初步工业化,是改革开放得以顺利推进的最可靠的物质基础;四是毛泽东时代建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对改革开放中国民经济体系的发展起到了基础作用。因此,毛泽东时代总体上是社会生产力跃进的时代。可是,由于当时生产力的主要水平没有显现出来,于是在于幼军们那把现实生产力标尺的衡量下,毛泽东时代竟成了束缚生产力、压制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缓慢的时代!

  4、故意混淆马克思的私有制、所有制概念和无视历史事实,直接兜售自己的私货。马克思的私有制和所有制概念是其极严格的,可是,于幼军先生为了达到他的目的,竟发明了他的私有制和所有制概念。

  例如,于幼军先生为了兜售他那个要不要消灭私有制?怎样消灭私有制?等等,都要以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来评判、衡量和检验的观点,不失曲解和歪解马克思、恩格斯消灭私有制的原意。】

  为此,我们就以马、恩的消灭私有制的思想来评判、衡量和检验于幼军的要不要消灭私有制的思想。马、恩说,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马、恩的这个思想这里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共产主义消灭的正是资产阶级这种特殊的所有制,而不是消灭过去一切世代存在过的奴隶所有制、封建所有制,因为奴隶所有制早就被封建阶级消灭了,而封建所有制的消灭则是资产阶级的事情,就像法国革命废除了封建的所有制,代之以资产阶级的所有制一样,因此,消灭先前存在的所有制关系,并不是共产主义所具有的特征,消灭资产阶级所有制才是共产主义的特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第264265页)第二层意思是:消灭的是资产阶级生产资料所有制而不是消灭资产阶级的生活资料所有制,即使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也要实行生活资料个人所有制,可见,你们责备我们,原来是说我们要消灭你们的那种所有制。的确,我们是要这样做的。(同上 第267页)

  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明确提出社会主义要消灭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度并在后面指出立刻实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因而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哪里存在要不要消灭私有制?怎样消灭私有制的问题?

  于幼军故意混淆一般所有制与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区别、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与资产阶级私有制的区别,提出要不要消灭私有制的问题,并歪曲马、恩消灭私有制的原意,以此指责斯大林、毛泽东搞社会主义改造不仅搞早了,而且搞砸了——连资产阶级的生活资料都剥夺了——剥夺了吗?没有,因而这个谎言也就不攻自破。对此,于幼军提出的指控与160多年前与资产阶级对共产主义的责难几乎如出一辙,其居心自然不言自明了。

  再如,于幼军为了证明消灭私有制、实现公有制”“马克思、恩格斯也并非认为只有剥夺这一种形式起码还有股份制等等形式引用了马克思、恩格斯三段论述。(第一卷 第235页)这三段话,马克思、恩格斯是说了股份制这种资本在这里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而与私人资本的对立,而且它的企业也表现为社会企业,而与私人企业相对立。

  可是,我们可爱的于幼军导师偏偏忘记了马克思最重要的一句话: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马克思说得多么明白、透切!哪里说过资本主义公有制可以过渡到社会主义?因而在马、恩那里,股份制不是实现公有制的具体途径,更谈不上等等了。

  因此,有了上面这两个事例,我们也就明白了于幼军是怎样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兜售自己的私货的了,就已经明白于幼军的居心又何在了。

  5、形而上学地对待马克思的资本主义自然历史过程论,以此否定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于幼军先生对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灭亡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的论断情有独钟;并且岂止是情有独钟,简直是顶礼膜拜、奉为圭臬;并且岂止是顶礼膜拜、奉为圭臬,而且是作为执法的权杖,判定了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徒劳无功:《资本论》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既然是规律,它就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既不以资产阶级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以无产阶级的意志为转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灭亡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怎样宣称其为永恒都无济于事。同样道理,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严重桎梏时,才具有客观必然性,才能被提到议事日程。(第一卷 第326页)因而这里关键的问题不在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宣称,关键的问题在于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该不该搞、搞不搞得成的问题——如果共产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严重桎梏时,才具有客观必然性,才能被提上议事日程,那么,整个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不过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一切的努力都将是徒劳。

  但是,这一次错的不是马克思,错的还是于幼军先生,因为马克思是辨证的资本主义自然历史过程论,而于幼军先生不过是形而上学的资本主义自然历史过程论。

  马克思的资本主义自然历史过程论之所以是辨证的,是因为马克思不仅看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灭亡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而且看到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也是一个辨证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第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必然不仅为新社会的产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必然产生他的掘墓人即无产阶级,不仅发展着自身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且必然生产着自己的危机即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加剧和深化,又必然引发深刻的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这就为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提供了物质基础、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条件,这些条件一旦成熟,就会由资产阶级专政转变为无产阶级专政,这就是社会主义的国家;

  第二,马克思事实上看到了资本主义世界发展的不平衡性。马克思在他为《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写的序言中就明确指出:

  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卷 第206页)

  这种不平衡性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始终是存在的,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后来被列宁继承和发展,使得十月革命首先在俄国取得胜利;

  第三,社会主义社会并没有在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生产和交换只不过采取了劳动等价的直接形式,

  显然,这里通行的就是调节商品交换(就它是等价的交换而言)的同一原则。......至于消费资料在各个生产者中间的分配,那末这里通行的是商品等价物的交换中也通行的同一原则,即一种形式的一定量的劳动可以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相交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三卷 第11页)

  马克思的这个思想被列宁直接继承和发展为我们是建设没有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国家的思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是:

  “‘资产阶级法权承认生产资料是个人的私有财产。而社会主义则把生产资料变为公有财产。(列宁语录)

  毛泽东则进一步承继马克思和列宁的思想,认为

  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商品制度,(这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根本的东西!)如所有制变更以外,在其他许多方面跟资本主义差不多

  总而言之,中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解放前跟资本主义差不多。现在还实行八级工资制,按劳分配,货币交换,这些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所不同的是所有制变更了。(《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指示》)

  第四,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灭亡同样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当它的历史使命完成后,这必然已经建成社会主义,实现了共产主义社会!到那时,也只有到那时,才出现新的更高级的生产关系。

  于幼军的资本主义自然历史过程论之所以是形而上学的,是因为片面、简单和机械地对待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自然历史过程的揭示,以至得出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严重桎梏时,才具有客观必然性,才能被提到议事日程的结论。在他看来,社会主义社会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不经过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由于产生了所谓股份制等等社会资本所有制形式,就可以坐上直通车和平长入共产主义社会!于是,自以为取得了真经的于幼军对马克思的学生们不由顿生怜悯而又不无鄙夷:后来一些自称是他的学生的人们,在实践中并没有把握好老师的这些思想精髓,以至留下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许多遗憾和伤痛!

  综上所述,我们不妨得出下面的结论:于幼军自以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结果不过是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推行自己私货的所谓马克思主义者;于幼军自以为取得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经,结果他贩卖的正是马克思主义反对的东西;于幼军自以为掌握了马克思这把刀子割伤了斯大林和毛泽东,结果割伤的还是他自己;于幼军自以为掌握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真谛,结果却露出了他的民主社会主义或曰社会民主主义的尾巴。

【原创】来源:昆仑策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