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单双祥:治国犹如栽树 理政如同优化树
点击:  作者:单双祥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16-11-24 12:11:54

 

 1.webp (9).jpg

 

  前言】为什么本人一而再、再而三呼吁要尽早尽快从转变政府职能旧思维中转出来?决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二十多年来从社会实践到理性认识上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否定。他既是思维的转变,又是理念的革新,思维的转变体现在改革遵循逻辑,遵循客观规律,理念的革新更体现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法治精神。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2月17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时引用唐朝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在这里有必要重新品读一下原典,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笔者反复品读这段文字,从中很受启发,这是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优秀经典,既有敬畏宇宙,敬畏自然,敬畏人民的智慧,又蕴涵着深厚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下面就结合中国《宪法》浅谈个人对治国犹如栽树,理政如同优化树的思考。

 

  在人们社会实践中,栽树是最普通不过实践活动。由于生物具多样性,因此栽树时也必须注重树种的多样性。众所周知,不同的树种有着不同的内在属性,比如栽苹果树,开苹果花,结苹果,栽梨子树,开梨花,结梨子…,这是自然界非常普通的规律,人们敬畏大自然,遵循大自然基本规律,因此在长期社会实践摸索中,人们根据树的属性进行了科学归纳分类。

 

  既然把治国比如栽树,那么也要依照树的多样性把治国的事务进行科学归纳,再分门别类,这是根,这是本。根本找到了,就把握了治国的脉络。众所周知,栽树有两方面大的内容,首先是选树,什么样地域适应栽什么样的树,而树的成长又反应出当地的根基;其次才是栽树(包括栽后维护)。谁是选树,谁是栽树,这既是理念问题,又是重大原则问题,必须形成共识,来不得半点含糊。

 

  从中国《宪法》角度讲,选树当然是人民,因为人民是国家根基,有什么样的根基就适应栽什么样的树,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决定的,违背了这一基本制度,就动摇了根基。当然人民又把选树的权力交给各级人大,因此各级人大必须履行好选树的职能,他既是使命,又是不可推卸责任。很显然栽树(包括维护树的成长)就是各级政府部门,各级政府部门就很自然地全面认真履行自己法定的职能,由此推理,政府职能是不是应由各级人大来决定,政府部门只是执行机关,所以转变政府职能在这里也说不通。

 

  时下政府职能确实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本人也认识到政府职能需要改善的空间很多,可是不能因为这个改善而忽视本质与现象内在联系,我们必须跳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惯性思维,从现象去追溯根本。只要我们静下去思考,从哲学上讲,任何职能都是一个现象(也可以说成表象),他的根在“职”上,这是无法否定的公理。政府职能也一样,他有两方面的含义,我前面说过政府职能由人大决定,准确讲政府的“职”法定事务由人大决定,这是原则,是根本,决不能模糊。而“能”才是政府,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发挥政府工作人员能动性就是这个“能”,为了发挥政府工作人员能动性,转变管理方式方法,简政放权都没错,一旦将“职”与“能”组成一起只能用履行决不能用转变,用了转变就会动“职”这个根本,用了转变就违背了公理。比如说,球,用打球,踢球都没问题,但是球前面加个足字就是足球,这时用打足球就不妥,只能用踢足球,道理就在这里。

 

  只要长期在基层政府工作过的人员,他们就有切身体会,一些法定职能被转变政府职能转来转去转扭曲了,有一段时间来,依法履职成了单位老实人,说他们没有开拓精神,越法甚至违法办事的人成了单位能人,比如,环保部门不去依法保护环境而去收费、去招商,卫生部门不去依法监管医疗机构,而是去指导医疗机构如何创收,有的还要下达完成的经济指标……等等,这些乱象是不是转变政府职能后发生的。再比如,2015年本人调查了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的职能(简称经管职能),农业部属下是个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到了地方政府就变成五花八门,从名称叫法就有差异,有某某市(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局,有某某市(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因转变职能,有的属于地方党委领导下,有的成为政府独立部门,有的是农业系统下属机构,有的是财政系统下属机构,据经管干部讲,经管职能最能体现领导的主观意识,今天转到农业系统,明天头脑一发热也可以转到财政系统。虽然科学发展观不断在纠正,但因缺乏对转变政府职能的质疑,所以纠正的力度自然就不够(这样例子其他部门还有,因本人经历有限,无法一一列举)。

 

  2015年“天津港8.12”事件,我就大声急呼《让职能归位,推进政府机构与职能有机统一》。可是我们的学者在做什么?明知道政府公信力不断在下降,他们不去反思,不去深入政府搞调查研究,整天坐在办公室空谈转变政府职能如何如何有重大意义,还要加快转变。在调查走访中,一个群众说得既简单易懂,又富有哲理,本人引用过去,转变政府职能无论有何重大意义,不履职就等于零,就是空谈,离开了职这个根就破坏了职能。还有基层干部说:公平正义是依法履行出来的绝不是转变出来,干嘛栽好的树又要我们去摇?人大政协的同志说:选树栽树都由政府部门做了,还要我们有何意义?

 

  我们若老停留在转变政府职能这个旧思维里,像不像进入了“栽树―摇树―再栽树―再摇树”的怪圈,准确地讲更像头痛治头,脚痛医脚,只注重现象不求本质的主观主义思维。谈到头痛治头,脚痛医脚这个老问题,在此本人多谈几句,头痛从属性上分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功能性头痛,比如,紧张、缺氧、失眠等等导致功能性头痛,功能性头痛比较好治,通过简单服药调养一旦时间可以恢复;另一类是实质性病变头痛,比如寄生虫、神经受压、受伤或病变、脑血管瘤等等导致实质性病变头痛,这种头痛不是简单服药调养能解决的,而是要查病根,找病源,否则单纯头痛治头会误了治疗,导致难以挽回后果。长期功能性头痛可以转变成实质性病变,而实质性病变直接导致功能进一步恶化,他们是头痛的里表以及相互关系,现象与本质的统一。

 

  前几年,主张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理由最多就是政府错位、缺位、越位,只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就知道政府职能错位、缺位、越位是个现象问题,是政府履职后产生的外在表象,人们都可以感识到,然而为什么不去追溯错位、缺位、越位里面的本质呢?近年来,我反复思考,经过归纳,导致政府职能错位、缺位、越位不外乎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法律这个根,另一方面是工作人员的能动性。

 

  前几年我写文章浅谈了一下科学理政,没有深入,看到习近平总书记说:“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这句话时,我联想到科学理政这个命题。若治国犹如栽树,那么科学理政如同优化树的结构。前面讲了栽树有两方面大的内容,一方面是选树,另一方面栽树,优化树也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选树,选出当地能适应成长的树;另一方面栽培树,栽好了的树,不能摇,而是精心培植,经过一个时期可以修枝剪叶。理政也同理,一方面,全国人大依据《宪法》结合中国国情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地方人大依据《宪法》和法律,结合当地实际设置地方政府机构。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全面依法履行职能,在履职过程,大道至简,需要简政放权的,就大胆放,需要转变管理方式方法的,就尽快转变,遇到法律障碍问题及时反馈到人大。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政府职能中法定的“职”这个根确实有很多需要改善的空间,立法不科学,法与法之间重叠(本人在农业系统工作多年,就觉察到畜牧法与种子法有重叠,他们的共性就是保护生物良种,不同点植物与动物)、冲突(物权法与宪法有冲突),法律不适应时代发展规律等等问题存在,所以各级人大履行自己职能非常紧迫。这里还是以食品为例,因为我与食品监管打交道有三十多年(部队十一年,地方二十年),比较熟悉这个职能。

 

  食品是人们每天必需的物质,他有两方面大的内容,生产与食用,生产为了食用,食用需要生产,从哲学角度讲他们本应该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在现实里,生产与食用相辅相成相信人人都可以理解并接受,但相互制约可能很多人难以接受,事实就是如此。比如,《农业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他们既有生产内容,又有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内容,他们相辅相成一目了然,但能找到他们制约机制吗?找不到。前几年为什么“瘦肉精”泛滥,因为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瘦肉精”能提高生猪瘦肉率,产生经济效益,后来添加“瘦肉精”量越来越越大,非常滑稽的是“瘦肉精”成了一个非法产业,所以从上世纪八十年末到2011年3月15日“瘦肉精”事件曝光,都是得到了地方政府管生产部门默许的,若不是出现严重伤害人的健康,若养殖户添加“瘦肉精”量比较少,估计到现在还在使用。从这个案例就能看出问题,生产服务与监督管理同在一个行政部门,难以形成制约机制。再比如,近年来,人们议论最多的转基因食品,若不是像崔永元等有识之士长期执着去质疑,转基因食品还不知道泛滥何时。从当前形势看,虽然转基因食品生产得到一定的抑制,但转基因食品监管,尤其是监测方面还存在很多盲区。

 

  为什么一曝光就是大事、恶事?为什么政府的职能部门不能“治未病”呢?2015年“天津港8.12”事件,造成165人遇难,8人失踪,798人受伤住院治疗,这起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68.66亿元。为什么我们不能避免此类事件发生呢?不出事什么都是好的,出事曝光后一查就是监管不力,本人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经过二十年时间观察和比较,到目前,地方政府职能的有些“职”还存在模糊、不确定性、弹性空间大等比较突出的问题,尤其是转变政府职能后,这个“职”给人感觉就没有根,更没有踏踏实实落过地。

 

  就以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为例,前几年五、六个行政部门管一头猪,七、八大盖帽(大盖帽代表行政部门)管一顶草帽(草帽代表卖蔬菜)的现象,还历历在我脑海里。尽管在改革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不合理,需要整合,但思维方式没有改变,还是从田间到餐桌,即所谓的抓生产源头的思维方式,源头抓不抓,肯定要抓,但不是本根,是枝叶,所有的食品都是枝叶。那么食品安全的本根在那里?当我们反向思考,以人为本,预防优先的理念,这个本根自然落在“病从口入”上,只要我们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把住这个“病从口入”的关口,我们还会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么?可以肯定回答绝对不会发生,而且人的健康指数、幸福指数节节上升。之所以这么肯定,是因为我们部队是这个体制,本人又有十多年切身体会。本根找到了,接着就是发芽长枝叶,再从餐桌到田间、到果园、到湖泊、到海洋等等。因此,立法必须从本根开始,抓住食品质量安全这个属性,无论是农产品,还是工作生产的食品,包括当前人们谈论最多的转基因食品,不管食品在市场、运输、贮藏、餐桌那个环节,监管这个“职”属性不变。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如此,其他行业,其他事务也同理。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转变思维,用治国犹如栽树,理政如同优化树的理念,强化各级人大党的领导,科学立法,多立良法,各级政府不折不扣地全面依法履行各自的职能,用五至八年时间,真正实现良法善治的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作者工作单位:湖北省鄂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原创】来源:昆仑策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昆仑策网: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