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张天星:让“文明之美”在志愿者手中永远绽放
点击:  作者:张天星    来源:昆仑策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5-12-07 09:15:20

 

 1.jpg

  让“文明之美”在志愿者手中永远绽放

  ——写在第30个国际志愿者日到来之际

 

  一声问侯,让远方的路不再弯曲;一个搀扶,让爰写满受助者的脸上;一份关爱,让留守老人儿童不再孤独;一生奉献,让活雷锋走向更加广阔的高远……这种独特的“文明之美”已成为现代市民生活的新时尚,成为志愿者的代名词,更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诚如一位外国友人在得到中国志愿者帮助后所夸讲的那样:“有中国志愿者的地方,就有美好,任何问题都能ok。”

 

  以自愿、无偿、不谋求任何物质回报为前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而从事社会服务和社会公益的服务,人们亲切地把它称之为“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一种独特的“文明之美”,是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重要补充,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形式,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在当下各种思想文化多层多元相互激荡、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诉求相互碰撞的时代背景下,志愿服务在激发社会活力、改善人民生活、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培育文明风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各种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将会越来越多,这种独特的“文明之美”必将为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正如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徐令义所述:“我国志愿服务从零星的、分散的活动到有组织、有规模的活动,再到全国性的活动,组织化、制度化程度越来越高,呈现出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目前,我国仅经过规范注册的志愿者人数就已超过6000万人。在过去十余年间里,我国还分别向22个国家派出了650名青年志愿者,且均为受援国急需的专业人才。可以说,志愿服务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进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下,我国志愿服务已经实现了对古老的慈善制度、传统文化中的崇德向善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遍布神州大地、渗入诸多社会领域的一项大众社会活动,并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运作机制和国际惯例,成为支撑社会和谐稳定运行的润滑剂。

 

  营造向上向善、互帮互助的浓厚社会氛围,让志愿者精神走向更加广阔的高远,就能形成国家公共服务不可替代的巨大“补充力量”。志愿服务所秉承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等精神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志愿服务政策制度不断完善,先后出台《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中国社会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指导纲要(2013-2020年)》等一系列文件和标准,为开展志愿服务提供了基本遵循。同时,倍受志愿组织和志愿者鼓舞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相继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队”“郭明义爱心团队”“南京青奥会志愿者”等成绩突出的志愿服务团队的回信,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志愿服务的深远意义,充分肯定了我国志愿服务者所取得的显著成就,为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发展指明了方向,赋予了志愿服务新的时代内涵。

 

  志愿服务之所以能得到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受到社会各界广泛欢迎,产生良好而积极的社会成效,究其原因,就是亿万志愿者能在服务实践中创造独特的“文明之美”。志愿服务不是少数人的事情,也不是几次有热闹的活动就可以完成的,需要长期持久的全民参与。唯有全民动员、全民参与,才能让这种独特的“文明之美”普照天下,营造“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浓厚氛围。广大共产党员带头参与志愿服务,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鲜明特色,更是志愿服务的骨干和“排头兵”。一个党员富有责任感,就能温暖一片群众;一个党组织充满战斗力,就有社区邻里的温馨和谐。广大党员要主动适应时代要求和群众需求变化,将开展党员志愿服务视为党员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形式和新时期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依托,不断探索创新党员志愿服务的形式和内容,提升党员志愿服务的效果和质量,拓展党员志愿服务的领域,以共产党员志愿服务的示范表率作用,带动诸如青年志愿者、文艺志愿者等其它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的蓬勃发展。

 

  活跃于志愿服务中的亿万志愿者,是良好社会风尚培育和形成的有力推动者与积极践行者,更是志愿服务这种独特的“文明之美”的原创者。亿万志愿者自愿奉献时间、智力、体力、技能和爱心,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公益行为,也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内在要求。无论社会有什么需要,可以说有志愿者的地方就有“美好”。志愿者们以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的爱心举动、温暖言行,无不彰显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融洽、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既感动受助者,也默默地感染着服务对象身边与周围的群众,把志愿服务精神的种子播撒到广大民众心中。正因如此,“文明之美”的原创——志愿者,也需要得到大众的共识与认可,更需要激励与表彰。激励与表彰不仅从一个侧面可以体现社会对默默无闻的志愿者的尊敬,更是激发起更多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的最好引擎。尽管亿万个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并非为了荣誉和表彰,但是,表彰来自群众身边且被大众认可的“最美、最佳”典型,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也是为社会树立学有榜样的有力之举。

 

  12月5日是第30个国际志愿者日。我们要以此为契机,积极参与到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联合开展的宣传表彰100个最美志愿者、100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100个最佳志愿服务组织、100个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的活动中来,切实与提升志愿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服务需求、发展志愿服务事业有机结合起来,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好志愿服务成效与志愿者风采,最大限度提高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同度和知晓度,不断增强志愿者的自豪感与荣誉感,在全社会汇聚成更加广阔的“文明之美”,让人们学有榜样、见贤思齐。同时,我们要总结好近年来志愿服务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谋划“十三五”志愿服务工作,推动我国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

 

  “上善若水,大爱无疆。”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培育志愿文化,需要亿万志愿者真情奉献默默践行。让我们动员起来、行动起来,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让“文明之美”在志愿者手中永远绽放,为推动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是中共湖北当阳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来源:昆仑策研究院)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昆仑策网: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昆仑侠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