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乔新生:亚洲的历史观与日本首相谈话
点击:  作者:乔新生    来源:昆仑策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5-08-15 11:07:39

 

640.webp (4).jpg

 

  日本首相安倍在讲话中特别指出,日本的人口已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出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人口占到80%,他们不应该背负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侵略的历史罪责。这种观点具有迷惑性。日本首相刻意地将国家的罪责和日本居民个人的罪行等同起来,丝毫没有意识到国家的责任,没有意识到日本作为一个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侵略历史上犯下的滔天罪行。国家是由人民构成的,如果国家没有为侵略付出代价,那么,这个国家的人民就会淡化侵略的历史。事实上,日本通过一年一度纪念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活动,正在刻意地把自己塑造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他们试图以此来淡化自己的国家责任,改变日本人的历史观念。

 

   期待已久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谈话终于发表。这篇谈话“反复表明了痛切的反省和衷心道歉的心情”,并且重申“世界应该彻底告别殖民统治”,并且告诫世界各国人民,日本战后出生的人口已经超过总人口的80%,他们“与那场战争没有任何关系”,因此“不能再背负着继续谢罪的宿命”。这篇讲话不仅充分反映出日本首相的历史观,而且也折射出亚洲国家在对待历史问题上的一些深层次矛盾。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是,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除了日本之外亚洲并没有崛起世界性的大国。在实力说话的今天,日本有足够的理由不承认过去侵略历史,也有足够的能力对亚洲其他国家再次发动战争。可以这样说,亚洲的历史观是典型的丛林时代的历史观,亚洲国家之所以强调日本必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侵略深刻反省并且郑重道歉,根本原因就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没有任何一个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超过日本,这就使得日本在对待历史的问题上刻意地采取模糊的立场,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日本国内的民众尽快走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的阴影,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亚洲国家树立自己的高大形象。

 

  亚洲的历史观实际上是弱者对强者的历史观。对绝大多数亚洲国家来说,虽然遭受日本侵略,但是,这些国家没有能力也没有采取实际行动要求日本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作为遭受日本侵略损害程度最严重的国家,中国历届政府没有向日本提出赔偿的要求,这种以德报怨非但没有换来日本的深刻反省,反而使得一些日本政客在处理中日关系的过程中采取机会主义的策略,他们一方面强调中日关系发展的重要性,可是另一方面却没有把中国看作是真正的战胜国,因此,在处理中日关系的过程中把中国作为一个市场主体,而不是作为一个平等的政治伙伴。对于日本的这种态度,中国的历届政府并非缺乏认识,但是,中国政府没有能力加以改变,在处理中日两国关系的过程中,中国政府一方面强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另一方面希望搁置争议开辟未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作为战胜国,对日本的政治体制进行了彻底改造。但是,美国出于地缘政治考虑,并没有废黜日本的天皇制度,也没有对日本发动战争的企业采取毁灭性的打击。相反地,为了在朝鲜战争中得到日本的支持,美国很快要求日本军工企业开工生产,为美国侵略朝鲜半岛提供后勤支持。正是由于美国的绥靖政策以及特殊的地缘政治策略,使得日本在很短的时间里起死回生。经济上的巨大成功,使得日本更有理由在处理历史问题上采取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虽然日本许多首相在侵略问题上发表公开讲话,但是,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由于在多数日本公民的内心深处,并不认为亚洲国家是真正意义上的战胜国,因此,他们在对待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方面采取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如果一些亚洲国家在处理与日本关系过程中强调日本必须对历史进行深刻反省,那么,日本政府就会作出一些姿态,以缓和日本与这些国家的矛盾;如果一些亚洲国家在处理与日本关系的过程中不要求日本正确对待历史,那么,日本政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侵略问题上就会装聋作哑。

 

  简单地说,经济上的巨大成功以及美国的大力支持,使得日本在亚洲地区“藐视群雄”。对那段侵略历史,日本国内一些军国主义者津津乐道,他们沉浸在昔日的辉煌之中,希望有机会重温历史的旧梦。日本首相之所以在历史问题上态度暧昧,是因为他了解普通日本民众的心理,试图充分利用日本军国主义的影响力在日本政坛上呼风唤雨。

 

  不论是日本还是亚洲其他国家,在对待第二次世界大战侵略历史的问题上,都陷入了机会主义的泥潭不能自拔。由于在关键的时刻没有彻底清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犯,没有就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侵略行为对日本提出赔偿要求,结果导致日本心存侥幸,企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问题上蒙混过关。

 

  日本安培首相之所以聘请历史学家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发表讲话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原因就在于,希望在不影响自己政治前途的情况下,缓和日本与亚洲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但是,正如人们所看的那样,由于安倍的谈话缺乏诚意,因此,虽然“反复表明了痛切的反省和衷心道歉的心情”,对于其他亚洲国家政府和人民来说,这位日本首相的历史观早已大白于天下。

 

  屈服于政治压力的道歉,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歉;缺乏实际行动的历史反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反省。对日本首相来说,发表这样的讲话或许是为了解决国内的矛盾和分歧,是为了缓和与其他亚洲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但是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由于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并没有承担必要的责任,因此,要想让日本朝野各界真正认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侵略给亚洲国家人民带来创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日本国内供奉着大大小小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侵略者的牌位,对于那些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日本侵略者的后代而言,他们只不过是死去的前辈,可是对于那些饱受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略者蹂躏的亚洲各国人民来说,他们则是十恶不赦的刽子手。对亚洲各国人民来说,要想真正让日本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必须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通过发展经济,积累批判日本的经济资本,与此同时,必须对日本宣扬军国主义的政治人物采取坚决有力的惩罚措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日本政客切实感受到来自亚洲的压力。

 

  日本首相安倍在讲话中特别指出,日本的人口已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出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人口占到80%,他们不应该背负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侵略的历史罪责。这种观点具有迷惑性。日本首相刻意地将国家的罪责和日本居民个人的罪行等同起来,丝毫没有意识到国家的责任,没有意识到日本作为一个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侵略历史上犯下的滔天罪行。国家是由人民构成的,如果国家没有为侵略付出代价,那么,这个国家的人民就会淡化侵略的历史。事实上,日本通过一年一度纪念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活动,正在刻意地把自己塑造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他们试图以此来淡化自己的国家责任,改变日本人的历史观念。

 

  国家的责任是政府的责任。在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应当重申国家的责任。现在日本首相巧妙地把日本的国家责任转变为每个公民的责任,试图通过强调日本人口结构的变化,来推卸自己的历史责任。不管日本国内人口发生怎样的变化,也不管日本战后出生的公民是否应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侵略行为负责,日本作为一个国家必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犯下的罪行承担责任。从这个角度来说,日本首相实际上是在推卸自己的国家责任,是要在国际社会树立一个深刻反省、不断道歉的弱者形象。对于日本首相安倍的表演,世界各国特别是亚洲国家的政府应当公开揭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提高警惕,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笔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侵略历史有目共睹,不管日本首相采取直接或者间接回避的态度,日本这段侵略历史已经被钉在世界历史的耻辱柱上。亚洲其他国家的政府和人民应当深刻地意识到,改变日本的历史观念,不能仅仅依靠谴责,也不能仅仅依靠政治宣传,只有奋起直追,不断地发展自己,才能迫使日本正确地对待历史,认真反省自己的罪行。

 

  亚洲历史观的形成是非常复杂的。今天我们讨论亚洲历史观,不是为日本首相混乱的历史表态寻找现实依据,而是希望亚洲各国人民充分意识到,在对待历史的问题上不能采取机会主义的态度,如果把历史看作是当代史,讨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亚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就会逐渐地模糊不清。假如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侵略历史当作是一面镜子,不断地提醒自己,只有努力发展,才能避免被侵略的历史悲剧,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就不会重演。日本已经从亚洲错误的历史观中获取太多的好处,日本首相之所以在反省第二次世界大战侵略历史的时候含糊其辞,根本原因就在于,在他的内心深处,从来不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侵略罪恶滔天。这是一种缺乏良知的表现,同时也是错误的历史价值观。纠正日本政府首相的错误历史观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日本朝野各界充分意识到,如果日本继续奉行军国主义的政策,放弃和平发展的道路,通过修改宪法,重整军备,那么,日本的命运令人堪忧。能够纠正日本首相错误历史观的不是外交抗议,而是展示其他亚洲国家众志成城的坚强决心。

 

  (来源:昆仑策研究院)

责任编辑:昆仑侠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