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李拯:“仰望星空”不是廉价的心灵鸡汤
点击:  作者: 李拯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发布时间:2015-07-26 23:59:23

 

9.jpg

 

   “这就是你们要的NASA大新闻”,凌晨过后,刷屏等待的人们这样表达失望之情。“第二个地球”并未像冥王星那样,让整个世界沸腾起来。

 
  尽管开普勒-452b是“目前人类找到的条件最接近地球的行星”,但是1400光年的距离,哪怕驾驶人类最快的探测器,也需要两千多万年时间。于是,有人揶揄说,这辈子是没戏了,洗洗睡吧。更有人说,雾里看花,水中捞月,有什么实际意义?他们建议,多研究“摸得着的最现实的东西”,“务虚不务实,浪费资源”。
 
  事实上,这样的质疑之声,在我们这个社会并不陌生。当中国的“天宫一号”与“神十”成功交会对接时,就有人义正词严地批评说:这能驱散雾霾吗?能当饭吃吗?能改善民生吗?与其把钱浪费在没用的航天工程上,不如为老百姓做几件实实在在的好事。能带来立竿见影的实际好处,就有价值;否则,就没有价值。这一套评判标准看上去很“务实”,很“关注民生”,很“实事求是”,但对科学而言,这是一种打着“务实”幌子的短视与功利,是科学发展的大敌。
 
  翻开人类文明史,那些伟大的科学发现,从来都不是因为实用性的驱动,而是源于追求真理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牛顿从苹果落地悟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他怎能想到这条原理会催生后世的人造卫星?爱因斯坦在瑞士的专利局发现了相对论原理,他可曾预料能量公式能造出人类最厉害的武器?科学发现似乎在当时看来总是“没用”的,但是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却能引发技术革命,爆发出难以预料的能量。这正是科学的“吊诡”之处:只有当科学不为实用性所左右,科学才能带来最大的实用性。这像极了中国古人的智慧——“无用之用乃大用”。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科学的任务,是为人们提供“确定性”的知识,但是科学的发现过程,却充满着“不确定性”,带着不可逆料的惊奇与风险。正因此,科学发现需要不断的试错,需要有失败99次只求成功1次的远大眼光。抱着短期实用的功利心态,就会断送科学研究的前程,使一个国家在创造知识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下风。如果套用一句关于梦想的心灵鸡汤来说科学,那就是:探索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务实是一个优点,但是过度务实就是一个致命的弱点。黑格尔曾不无讽刺地说,“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星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虽然“仰望星空”已经被人用到烂俗,甚至被奉为心灵鸡汤的“神器”,但这个词真的不只是“治愈系”那么肤浅,对于一个浮躁的社会而言,它包含着一个全新的世界观和认识论。我们确实不应再以功利心态、实用思维、工具理性来对待科学,而应该以一颗“哲学头脑”,从探索未知、创造知识的纯粹性出发来对待科学。换成流行的话说,一个人总要读点“无用”的书,一个社会总要做些“无用”的事。
 
  或许,人类永远无法抵达开普勒-452b;也可能,在将来某个时刻,“虫洞”将使空间弯曲到可以企及这颗类地行星。无论如何,一个新的发现,开启了新的可能性。这就像一位网友所言:请相信,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一百件糟糕的事情,就会有一千件美好的事情等待着我们去发现,而需要的,可能只是一点点耐心。
 
责任编辑:中国梦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