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新冠疫情 > 阅读信息
谭泓等:抗疫复工外向型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调研
点击:  作者:谭泓等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2-12-10 10:33:03

 

1.jpg

【山东省港口集团青岛港】

 

【编者按】12月7日,新华社刊发《在坚持中赢得战略主动——近三年来我国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述评》:从病患救治到疫情排查,从复工复产到科研攻关,广大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全国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坚守,数以百万计的普通人投入志愿服务……中国构筑起群防群治的坚强防线。从2020年成为全球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到2021年经济规模突破110万亿元, 两年平均增长5.1%,再到2022年经济顶住压力、稳中求进……全力以赴答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道“加试题”,中国交出了不凡答卷。

但是,“核酸检测造假、管控层次加码”等,也冲击着这份“不凡答卷”。尤其是当前,新冠疫情急剧扩散,“放开”“躺平”甚嚣尘上,妄图从根本上否定中国近三年来坚持“动态清零”的正确方针和伟大成就,究其本质:无非是美国反华势力背后作祟,希望中国疫情影响产业链和供应链,通过中国疫情失控实现“医药”资本围猎牟利,企图借疫情搞乱中国推动颜色革命。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为此,认真总结我国近三年来“抗疫生产双成功”的丰富经验,对于坚持中国抗疫正确方针和策略,牢牢把握“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战略主动,尤为重要。由谭泓教授等三位同志所作的2020年国际性港口城市青岛“抗疫复工外向型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一线调研,对于呈现抗疫以来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自信”,强化“在坚持中赢得战略主动”,是一个有力的例证

 

抗疫复工外向型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调研

——来自2020年国际性港口城市青岛的一线调研

 

谭泓 孟祥君 张静思

 

2020年面对突然到来的严重疫情,“我们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制定一系列纾困惠企政策,出台多项强化就业优先、促进投资消费、稳定外贸外资、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措施,促进新业态发展,推动交通运输、餐饮商超、文化旅游等各行各业有序恢复”[1],由此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经济体,外贸经济同比增长1.9%再创新高。“青岛市外贸进出口总值64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出口3876.8亿元,逆势增长13.7%。其中,机电产品增长18.1%,家用电器、集装箱、通用机械设备和液晶电视机分别增长47.3%、17.5%、23.6%和45.3%,纺织服装出口增长12.2%,呈现全球产业链、消费链对青岛机电、纺织的高度依赖,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的设置,更推动跨境直购出口增长336.3%”[2]。同时,呈现青岛市抗疫复工“双线作战”的突出成就。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之初,严重冲击着经济发展,对外向型企业更产生突出影响,青岛市作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外向型企业占比较大、所受影响较大,为及时了解企业受外来冲击下生存经营和用工情况、面临困难、需要政府帮助渡过难关的政策措施等,2020年4月山东省劳动人事研究基地、青岛大学劳动人事研究院会同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关系处,配合中国劳动学会和新华社新华信用联合开展调查。

 

此次调研,侧重性选取100户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企业,收回问卷97份。从企业规模角度:大型企业7户,占7.22%;中型企业17户,占17.53%;小型企业60户,占61.86%;微型企业13户,13.4%。从企业所有制类型角度:国有企业5户,占5.15%;民营企业23户,占23.71%;外商投资企业46户,占47.42%;港澳台企业17户,占17.53%;其他6户,占6.19%。从企业所属行业角度:制造业78户,占80.4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户,占5.15%;批发零售业10户,占10.31%;金融业2户,占2.06%;其他5户,占5.15%。

 

一、全球疫情蔓延,整体生产与外贸经营受较大影响

 

(一)全球疫情蔓延,对企业整体生产经营的影响分析

 

1. 从“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对生产经营直接影响”分析。订单减少企业占82.47%;供应链上下游受波及企业占44.33%;已有订单被取消企业占36.08%;汇率波动受影响企业占14.43%;关键零部件进口受限占13.4%;基本没受影响企业占7.22%(见表1)

 

2.jpg
【表1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对企业订单的影响】

 

2. 从“新冠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困难”分析。较为集中排在前5位的包括:订单业务减少,20频次;招工用工难,16频次;企业资金周转困难,12频次;人工成本、生产成本增加,10频次;原材料不稳定或中断,8频次;销售受影响,7频次。

 

(二)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对企业外贸生产经营的影响分析

 

1. 从“外贸营业收入年度变化影响”分析。2019年外贸营业收入总额在全部营收总额的占比33.21%;如除去27户无外贸业务企业,占比46%。与去年同期相比,2020年第一季度外贸营收总额,持平企业26户,占27.1%;减少企业42户,占43.8%;增加企业2 户,分别为化工企业和精密机械企业(见表2)。

 

3.jpg
表2 外贸营业收入总额年度变化影响】

    

2. 从“新冠疫情全球蔓延预计对今年出口影响”分析。除27家无外贸业务企业,影响超过(含)70%的9户企业,占12.9%;50%(含)-70%的9户企业,占12.9%;30%(含)-50%的13户,占18.3%;30%以下14户,占20%;无影响的25户企业,占 35.7%(见表3)。

 

4.jpg
表3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预计对今年出口影响】

 

二、积极应对疫情,企业用工与劳动关系呈现稳定局面

 

(一)积极应对疫情,企业用工情况基本向好状态

 

1. 从“新冠疫情对复工人员总数变化情况”分析。2019年春节放假前员工总数(含劳务派遣员工)共28425人;截至2020年4月1日,在岗员工总数为26971人,人员复工率达94.9%;劳动合同签订率为95.9%。人员复工率与劳动合同签订率均为向好状态。

 

2. 从“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对企业用工影响”分析。基本没受影响的企业最多,占32.99%;减少工时的企业占30.93%;部分裁员的企业占19.59%;部分放假的企业占18.56%;降低薪酬的企业占9.28%;部分人员转岗的企业占5.15%(见表4)。

 

5.jpg
表4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对企业用工的影响】

3. 从“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用工岗位影响”分析。生产岗位影响占比最高,为59.79%;其次为营销岗位,为29.9%;再次为管理岗位,为24.74%,研发岗位与技术岗位影响并不突出(见表5)。

 

6.jpg

【表5  已经或者将会受到影响的岗位】

 

(二)积极应对疫情,企业劳动关系相对和谐稳定

 

1. 从“企业员工工资发放情况”分析。87.63%的企业正常发放;延期放假期间发部分工资或实行计件工资分别为3.09%;无延期放假期间不发工资情况(见表6)。

 

7.jpg

【表6 复工后企业员工工资发放情况】

 

2. 从“复工以来劳动争议调解情况”分析。复工以来无劳动争议的企业占85.57%;产生劳动争议,通过企业内部调节的占10.31%;劳动部门调节仲裁的占7.22%;行业协调调节的2.06%(见表7)。劳动关系呈现基本稳定状态。

 

8.jpg

【表7 复工以来企业劳动争议调解情况】

 

3. 从“复工过程劳动保护费用情况”分析。口罩、消毒、测温费用,每日人均2.7元-8元;外地员工返回隔离租房食宿,20%企业每月补贴800-1000元,10%的企业整理集体宿舍解决,10%的企业由员工自我负担,60%以上企业无外地员工。

 

(三)企业较为普及性享受到政府相关扶持与优惠政策

 

1. 从“复工企业对相关优惠政策享受情况”分析。五险一金减免或缓缴占84.54%;失业保险返还占税收减免占38.14%(见表8)。


9.jpg

【表8 复工企业对相关优惠政策享受情况】

 

2. 从“希望政府部门提供帮助与支持的具体建议”分析。26户企业“无或暂时无意见”。71户企业提出具体建议,内容主要聚焦七个方面:1.帮助解决招工难,提出13频次;2.降低保险费率,提出11频次;3.减免优惠税收,提出9 频次;4.出台更多扶持政策,共提出7频次;5.充分肯定政府各项政策,提出6频次;6.扩大内需、协调国内生产,提出5频次;7.增加工资调整灵活性,提出2频次。

 

三、重视化危为机,企业更为积极主动抗疫复工发展

 

(一)更加重视国内市场与“一带一路”国家业务开拓

 

调研中“国际国内订单业务减少”是位居第一的突出问题,在“面临困难”和“希望政府帮助解决的困难”中分别提及20频次、5频次。2019年9月青岛市3000户企业用工监测已经呈现:26.35%企业生产经营下滑与中美贸易摩擦相关,其中制造业企业占总量83.04%。面对疫情过程中部分国家的孤立,坚决回击抹黑和栽赃的同时,坚定全球化发展离不开中国的“制造业优势”发展定力,尤其青岛家电家居用品、纺织服装等诸多行业的全球产业链、消费链对中国的高度依赖。

 

据海关统计:“202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增长1.9%。其中,出口17.93万亿元,增长4%;进口14.23万亿元,下降0.7%;贸易顺差3.7万亿元,增加27.4%”[3]。2020年全球疫情蔓延,我国外贸进出口明显好于预期,外贸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青岛市2020年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8.2%,出口总值逆势增长13.7%。不仅说明抗疫复工“两线作战”的同时胜利,而且说明全球经济产业链中我国产业的坚实地位,同时呈现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

 

10.jpg

【“一带一路”绘就发展新蓝图】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4]。“一带一路”在携手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过程中,创造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更加重视青岛作为“一带一路”新欧亚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上海经合组织试验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等诸多国际贸易发展突出优势,以“国内需求与一带一路”破解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在强化企业家第一二三只眼睛看市场、员工、政府政策的同时,着力强化疫情和疫情后“第四只眼睛看世界”的能力。

 

(二)着力强化“人工智能替代”的融入意识

 

调研中“招工用工难”是位居第二的突出问题,在“面临的困难”和“希望政府帮助解决的困难”中分别提及16频次、13频次。用工不足并非仅因疫情阻碍劳动者及时复工,据2019年9月青岛市3000户企业用工监测,招工缺口率为15.2%,胶州市为20.4%。周边县区也同样处于用工紧缺状态:诸城市复工复产过程,359家规模以上企业用工缺工15465人,中小微企业缺工5302人,农村剩余劳动力仅10651人,缺口达10116人。在努力强化对口扶贫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同时,亟需更具根本性地从劳动人口变化角度,强化低端用工的“人工智能替代”融入意识。

 

12.jpg

人工智能、智能制造】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并创造新的强大引擎,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形成从宏观到微观各领域的智能化新需求,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5]。2016年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将有55%-70%的就业将因技术水平较低而被自动化或人工智能取代。2016年《世界经济论坛》预见,未来5年中全球15个主要国家将有超过71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人工智能替代已成为全球共同趋势。

 

《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受疫情影响分析报告》显示:“12.41%的企业选择“加快机器换人步伐”,“机器换人”成为化学品制造、建材生产、机械设备、消费品生产、计算机、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这五个行业最优先的自救措施”[6]。近年来,青岛市制造业中技术低端性用工缺口日益突出,且处于累计叠加状态,随着老龄化和少子时代到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所追求的更高质量就业,聚焦于低端用工缺口的“用工难、用工贵”问题,唯有以人工智能进行替代。“智能替代”在 “补位式”替代“用工短缺”问题的同时,替代“重复性、繁重型”劳动,降低单位时间的人工成本,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加速企业人力资本的流动,并促使人力资本的知识技能、文化技术水平与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提升。

 

(三)高度重视“管理、销售、服务与科技”的创新

 

调研数据同步呈现:“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人工成本、生产成本增加、原材料不稳定或中断、销售受影响”等,成为疫情后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此类问题既受疫情影响,也是对企业“管理方式、销售方式和服务方式”的提升考验,也必然助推“网络办公、平台销售和远程服务”等现代管理、销售与服务方式与理念,助推企业现代管理能力提升。

 

“企业家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提高把握国际市场动向和需求特点的能力,提高把握国际规则能力,提高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提高防范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带动企业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实现更好发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7]。由此,迫使企业家更加重视自我学习提升的意识与能力,要充分估计发展的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着力突出“企业家精神培育、内部革新经济结构、外部敏锐把握契机”的能力,化危为机,更为积极主动应对疫情对企业经营产生的冲击。

 

企业家在整个市场上起到传播和加速采用新技术和新创意的作用,通过不断试图偏离公众认知的做法,给经济活动带来变化,防止其陷入墨守成规之中;企业家要想维持其地位,就得不停顿的进行创新,对持续的利润的追求成为一个强大的引擎,不断地将连续的变化注入经济活动中,这正是增长的引擎。科学技术企业发展起到根本性推动作用,中美贸易摩擦发展环境尤为凸显,由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三个群体组成的科学技术加速进步机制:企业家是轴心、是发动机,不断创造出来的社会需求推动科学发明创造,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成果,被企业家通过工程师设计应用到经营和生产中,转变为人们生活需要的商品,科学技术潜在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四、强化精准施策,政府宏观调控应对疫后发展空间

 

(一)疫情后国际贸易生产链的前瞻研判和积极作为

 

调研中“充分肯定政府各项政策”,提出6频次;“出台更多扶持政策”,提出7频次。政府对疫情复工复产的各类调控、帮扶政策,对于缓解企业盈利持续下滑态势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后国际贸易生产链的前瞻研判,对于外向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更为重要导向引领作用。面对部分国家试图携手孤立中国,要坚决回击抹黑和栽赃,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尤其,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各国应为全人类前途命运和子孙后代福祉作出正确选择,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齐心协力、守望相助、携手应对。

 

“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经济全球化形态,但全球化发展大势没有改变,搞‘脱钩’‘筑墙’‘去全球化’,既割裂全球也难以自保。中国主张,各国继续推进全球化,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基石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免关税、取消壁垒、畅通贸易,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顺畅运行”[8]。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的政治格局、经济产业、文化体系等造成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但全人类对“和平与发展”的诉求没有改变,在疫情使全球经济衰退、如何避免大萧条的背景下,“全球携手、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应该最终成为共识。比较优势贸易理论与建设性冲突理论等,也决定着“国际贸易、优势互补、只有全球化才有竞争力”的趋向规律。

 

(二)“新基建”对传统行业、传统用工的转型推动

 

调研中“希望政府帮助解决的困难”,排在第一的是“帮助解决招工难”,提出13频次;排在第二的是“降低保险费率”,提出11频次;同时增加工资调整灵活性,提出2频次。“企业招工难、用工成本高”成为疫情前后企业发展呈现出的最为突出问题。伴随2015年劳动力拐点已过,劳动人口的稀缺,及平台经济等新业态对传统制造业用工产生的重要冲击,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追求更高质量就业,人工智能“补位式”替代传统低端用工岗位成为重要趋向。

 

“新基建”是智慧经济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吸收新科技革命成果,实现国家生态化、数字化、智能化、高速化、新旧动能转换与经济结构对称态,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家基本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为万物互联奠定新基础,信息网络高速移动互联正在发展并向传统基础设施渗透延伸,形成万物互联、数据智能的新型基础设施,实现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在更大范围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效率.

 

13.jpg

【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

 

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仅过去一年在青岛便赋能近3000家企业,贡献100多亿元新增工业产值,帮助企业成本平均下降达20%,利润平均提升20%,充分展现着工业互联网的重要价值,也说明我国传统产业依然存在巨大发展空间,成本优势依然是中国产业发展的最重要优势,在劳动人口难以满足传统产业用工需求的瓶颈制约下,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技术创新为驱动、信息网络为基础”、包含“信息、融合、创新”的新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传统产业的转型提升、尤其对于传统产业用工需求的替代与用工成本的降低将起到根本性推动作用。

 

(三)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内需拉动、脱贫攻坚的综合推进

 

调研中“希望政府帮助解决的困难”:“扩大内需、协调国内生产”,提出5频次;出台更多扶持政策,提出7频次。疫情蔓延国际贸易受到较大影响的同时,必然需要更加重视扩大内需、强化内部开发。青岛市较深圳5.7倍的面积,且沃土阔海,但产值仅为1/2,存在着极其巨大的发展空间。旅游基础设施全国排名第4,但产业贡献率排名第38,亟需深入挖掘文化创意元素、产业聚集优势、海洋文化因素,实现旅游产业与旅游产品的同步推动。

 

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为内需拉动创造着重要引擎,创造着重要产业发展空间。从传统产业提升角度,亟需强化传统纺织基地核心竞争力探讨并拉长服装高附加值产业链,亟需重视食品制造业与乡村振兴融合,挖掘百年品牌附加值产业链。从优势特色产业角度,着力突破白电压缩机、电机等高端技术配套模块空白,促使海尔海信及由此衍生的众多中小微企业,以“合作协作”海洋思维打造我国第一家电产业基地。从未来新兴产业角度,以海尔为代表的跟进市场需求的“人单合一”生态品牌,还要更加倡导海尔中西管理贯通成为物联网时代全球引领者的突破,推动“独角兽”“瞪羚羊”企业更多产生。

 

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为脱贫攻坚后“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创造着重要支撑,“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9]。青岛市十五个攻势中“乡村振兴攻势”、“突破莱西平度攻势”,以及对口扶贫地区甘肃陇南、贵州安顺等脱贫攻坚后“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的发展需求,必然推动乡村和贫困地区“围绕重点产业链、带动性强的大中型企业、重大投资工程项目以及有序推进以智慧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财政投资明显增加,……区域内部或区际之间的产业链各环节整合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10],必然为新发展创造着更为开阔的重要空间。

 

(四)防范风险、促进就业,推动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调研数据呈现:复工以来无劳动争议的企业占85.57%;产生劳动争议,通过企业内部调节的占10.31%,通过劳动部门调节仲裁的占7.22%,通过行业协调调节的2.06%,劳动关系呈现基本稳定状态。调研数据同步呈现对政府相关扶持、优惠政策与复工调控的满意度。疫情复工过程呈现劳企双方克难攻坚、加倍付出、众志成城,直接体现着“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但还需进一步强化防范系统性风险意识,强化劳动关系风险防控机制,对可能引发劳动关系群体性事件的企业进行重点监测、定期走访,主动帮助企业依法处置劳动关系案例。

 

“十四五”发展规划强调:“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11]。尤其,通过扶贫地区劳动力转移用工、技工院校定岗实习、积极探索“共享用工”新模式等,对重点企业保障用工,对重点人群帮助就业。强化公共就业服务支持,稳住就业总量。开发用工对接平台,升级人才和公共服务就业平台,推动实现线上服务模式。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优化就业结构。同时,打造公共就业大数据监测平台,预防规模性裁员和规模性失业。进一步完善援企稳岗政策,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加强失业人员就业帮扶,积极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

 

14.jpg

【新兴职业拉动更高质量就业】

 

“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使更高质量就业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在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同时,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公平性、普惠性不断提高,促进就业质量不断提升。疫情期间政府通过特殊政策的积极跟进调整,引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同舟共济,兼顾双方合法权益,有力促进着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疫情后呈现出的劳动用工不足,需着力加强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能力,畅通劳动力市场信息沟通渠道,搭建专业细分的人力资源流动平台。同时,用工不足的“智能替代”有力地促进着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生产效率,提高未来企业员工招聘的概率,促进人力资本流转和提升,“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机械工程”等工科型人才需求更加突出,“市场营销、工程管理、安全生产”等成为发展的基础保障,更促使“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等工程技术人员及“数字化管理师、人工智能训练师”等新兴职业崭露头角,拉动实现着更高质量的就业。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网,2020年9月9日。

2.参见《2020年青岛市外贸进出口增长8.2%》,商务部网站,2021年1月21日。

3.海关总署《2020年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主要经济体》,《北京青年报》2021年1月14日。

4.习近平《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新华社,2019年4月26日。

5.《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35号)》,中国政府网,2017年

6.参见中国企业联合会课题组《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受疫情影响分析报告》,《中国经济报告》2020年第2期。

7.习近平《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20年7月21日。

8.《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中国政府网,2020年6月8日。

9.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21-02-25。

10.郑瑞强、郭如良《“双循环”格局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进路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2。

1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新华网,2020-11-03。

 

(第一作者系青岛大学劳动人事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带头人,山东省劳动人事研究基地主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劳动关系与劳动标准专委会副会长;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