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新冠疫情 > 阅读信息
清柠:“与病毒共存”?不,是防疫“持久战”
点击:  作者:清柠    来源:科工力量 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1-08-13 11:17:25

 

前言:

 

729日凌晨1点,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发布了一条长微博。这条微博原本是针对南京疫情的复盘,然而其中一句话却显得格外的醒目: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病毒学家都认可这是一个常驻病毒,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

 

87日,原卫生部部长高强针对疫情防控,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撰文,指出我国必须坚持严格防控,必须打消“与病毒共存”的想法:

 

“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一部与病毒拼死相争的历史,不是人类消灭病毒,就是人类被病毒吞噬,从来没有人类‘与病毒长期共存’。”

 

 

张文宏和高强(右)

 

两种观点看似水火不容,实际都指向了人们对新冠防疫政策的担忧:面对持续变异、地区爆发的新冠变异毒株,国内“全面封城”防疫模式能否持续?

 

面对国外开放的防控政策,国内防疫政策是否该做出调整?

 

这不光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经济和社会问题。

 

01

医学层面,“共存”代价太高

 

衡量新冠能否“与人类共存”,要从医学角度分析。历史上,冠状病毒确实存在“与人类共存”的案例,它就是19世纪90年代初在俄罗斯肆虐的“俄罗斯流感”。

 

英国应用微生物学会旗下期刊 Microbial Biotechnology 今年7月针对“俄罗斯流感”和冠状病毒关系的综述显示。从临床记录来看,这种疾病有着跟新冠类似的症状:

 

全身疼痛,味觉/嗅觉丧失,消化系统疾病,失眠。除了这些症状,“俄罗斯流感”患者中儿童感染还很不明显——作为对比,流感患者中儿童死亡率非常高。

 

总结下来,“俄罗斯流感”中的病毒,很可能是 HCoV-OC43 ,一种冠状病毒。跟新冠相比,它已经变成了一种常见的感冒病毒,现在的免疫系统也能轻松应对。

 

都是冠状病毒,为什么 HCoV-OC43 最终实现了“与人类共存”?因为HCoV-OC43在传染能力强的同时,病毒特征相对稳定。并不像新冠病毒一样,产生抗原转移,降低免疫能力。长时间传染下,人体免疫被反复加强,最终让病毒实现了“与人类共存”。

 

然而它的共存,参考价值却并不高:“俄罗斯流感”在当时全球15亿人口前提下,导致100万人死亡。作为对比,今年417日,新冠病毒全球死亡人数超过300万人。“俄罗斯流感”在死亡人口比例上,就是19世纪的“新冠”。人类为了与它实现共存,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跟“俄罗斯流感”相比,新冠病毒在传染能力和变异层面,显然“上进”了很多。美国 CDC 官网86日针对新冠 Delta 毒株的防疫提示中提出,由于 Delta 毒株传染力强,7日平均感染病例已经从6月下旬的12000例变成了7月底的6万多例。

 

衡量新冠病毒的传染能力,基本传染数 R0 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根据 BBC 6月份的报道,Delta 毒株的 R0 值已经达到了58,而武汉疫情防控期间,病毒的R0值还没有达到3

 

换算下来,一名新冠 Delta 毒株感染患者可以感染58个人。加上 Delta 毒株容易突破免疫,在注射疫苗群体中再次产生感染,当前新冠病毒“与人类共存”显然不现实。

 

除了大规模的变异和传染,新冠带来的后遗症同样不可忽视:美国 CDC 官网更新的新冠症状中,就包括神志不清,呼吸功能下降,针刺状疼痛等一系列问题。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团队近期刊登在《柳叶刀》副刊的论文也显示,就算新冠患者康复,认知功能也会受到明显影响。如果想靠反复感染增强人体对新冠的免疫力,持续的副作用就会把人拖垮。

 

02

经济层面,“共存”作用有限

 

新冠防疫,不光是医学问题,也要考虑到生活影响。经济领域的数据,就是最好的衡量标准。“共存论”支持者也往往强调,封城消杀防疫政策对经济影响较大,不利于恢复到原有生活状态。

 

然而疫情下的中国经济,找到了自己的出路。810日,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对今年17月份我国外贸运行情况进行了解读。今年17月,我国进出口规模实现快速增长。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分别为21.34万亿元、11.66万亿元、9.68万亿元,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分别增长24.5%24.5%24.4%,均为10年来新高。

 

今年6月,世界银行也发布了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5.6%。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中,预计中国今年经济增速8.5%,反映出被压抑的需求得到释放。

 

从中国对外出口的角度看,疫情带来的封城,并没有打消国际市场的旺盛需求。货运追踪公司 Freightos 数据显示,本周(原文指8月上旬)从中国运往美国东岸 40 英尺型集装箱运费涨至 20804 美元,涨幅接近500%。最新的中国到欧洲运费则接近 1.4 万美元。

 

海运咨询公司 Drewry 总经理 Philip Damas 也表示,“我们在航运业已经30多年没有见到这种情况了”。

 

大洋彼岸强调“打完疫苗就出门”的美国,经济表现却并不理想。当地时间729日,美国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5%。虽然高于一季度 GDP 增幅,却远低于美国经济学家此前预期的8.4%。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截至724日的一周中,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为40万,是疫情爆发前的一倍。

 

最早推行“群体免疫”政策的英国,经济表现依旧乏力:根据 BBC 5月份报道,当地时间12日英国政府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经济萎缩了1.5%。英国国家统计局表示,第一季度,因新冠疫情导致的学校停课和零售额大幅下降,拖累了经济增长。

 

受新冠疫情影响,没能靠开放政策复苏经济的英国政府,选择向民众加税填补赤字。英国预算责任办公室预测,到2025~2026纳税年度,个税政策变化将新增130万个税纳税人,其中100万将跨档按更高税率计税。

 

尽管英国政府称,政府并没有直接加税,而是通过未来5年不增加扣除额来“隐形”加税。然而考虑到英国政府的借款已经达到1960年来最高水平,英国就算“群体免疫”,也没能挽救经济的颓势。

 

03

社会层面,“共存”条件不足

 

不论是从医学账,还是从经济账来算,目前讨论“与病毒共存”都为时尚早。形容现在人与病毒的关系,与其说是“共存”,倒不如说是一场“持久战”。“共存论”的产生,也并非因为“持久战”局势发生了显著变化,而是因为有人认为在“恢复疫情前生活”这个目标面前,现有防疫措施代价太大。

 

我们重新回顾一下我国的基本情况:14亿的人口规模下,医疗资源仍然需要改善,基层防疫工作较重。三个要素进行整合,加上新冠“传染广、易重症”的特征,我们就能得出新冠防疫的总体目标:

 

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以合理的成本对疫情进行相对精确地控制,保障社会运行平稳,避免医疗资源挤兑。

 

低成本防疫,要从大规模普及疫苗接种开始:根据国家卫健委网站84日的消息,截至202183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7.08亿剂次。按照两针灭活疫苗计算,目前国内符合标准的接种人口比例约为全国人口60%

 

然而这样的接种密度,还是没能满足防疫需求:去掉不适宜接种疫苗的儿童和老人,目前疫苗适宜接种人口达到近9.9亿,占全国人口比例近70%。目前的接种量,依旧有着12亿人的缺口。从基层防疫来看,我国就不满足“共存论”和“群体免疫”的基本条件。

 

南京疫情自720日禄口国际机场发布公告开始,疫情在16天内,从一个机场,扩散到1020余市。86日扬州市政府举行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中,也出现了16例重症和危重病例,占全部病例近8%。这样的重症规模,对 ICU 等医疗设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扬州市三院为了应对疫情,也对医院进行紧急改造。采购仪器设备401台,准备了16张重症 ICU 床位、48张普通 ICU 床位和15吨氧气。如果按照目前8%的重症比例,“共存开放”条件下的 Delta 毒株会带来成百上千的重症患者,现有的医疗资源也将会面临大规模挤兑,后续医疗资源支援,可能无法像当前一样及时。

 

长远来看,强效疫苗出现或者病毒变异稳定之前,整个社会依旧面临着“与病毒共存”的客观现实。但是客观环境的压力,并不代表疫情之下全面开放放任自流。

 

哥伦比亚大学流行病学教授 Jeffrey Shaman 坦言,"某种意义上说,接种疫苗现在与自身保护有关——保护自己免受重症威胁。群体免疫当前并不重要,因为大量证据表明,(新冠病毒会引发)重复和突破性感染。”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流行病学教授  Andrew Noymer 则表示,“如果接种疫苗的人受到感染,群体免疫将会成为沙漠绿洲一样的幻影。

 

从医学层面上来看,新冠病毒作为“常驻病毒”是客观事实,“共存”是疫情现状。张文宏医生的话不应该被误读和扭曲。如果病毒引发的症状合理可控,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干扰,人们当然可以选择考虑“共存”。

 

不论从医学层面还是从社会层面,持续变异的新冠病毒,显然无法满足温和“共存”的条件。医学专业人士提到的“共存”,不如说是对防疫局势“僵持”的描述。“传染广、变异多、易重症”的新冠,目前做不到清零和消灭,主要还是应对为主。可是“共存”的客观形势,并不代表我们可以无视人命,消极躺平。看到“共存”,却看不到“疫情”和“重症”,本身就是片面和狭隘的逻辑,这是“共存论”的根本缺陷。

 

从社会长期运行角度来看,为了更好维持社会秩序,保障生活生产,疫情防控机制依旧需要探索,封城封锁带来的成本也要尽可能降低。但从目前国内防疫条件来看,我们应对变异毒株的能力依旧比较薄弱。我们要展开一场漫长的疫情“持久战”,但战斗的煎熬,并不是我们选择“共存论”的理由。

 

作者 | 清柠  来源:科工力量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