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时事热点 > 阅读信息
网络战争来了?《纽约时报》曝惊人信息:美国可随时网络攻击俄电网
点击:  作者:张梦旭    来源:环球时报  发布时间:2019-06-18 09:10:54

 

1.jpg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网络战争真的即将到来吗?美国《纽约时报》16日爆料称,美国政府官员承认,早在2012年就已在俄罗斯电网中植入病毒程序,可随时发起网络攻击。这一惊人爆料立即引发世界关注。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一时间否认《纽约时报》的报道,宣称这是“假新闻”,但世界仍然担忧网络冷战甚至热战距离人类越来越近。美国是互联网技术和资源最强大的国家,同时也是最早成立网络司令部、把网络攻击作为主要军事手段的国家之一。《纽约时报》称,不太为人关注的是,去年夏天美国已经开始放宽了相关的法律授权限制,允许在发生冲突时对对方国家的网络进行瘫痪性攻击。多名中国学者16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显然,无论在技术上、法律上,还是战略上,美国的网络战略已经变成攻击性的网络战略,美国已经成为全球网络安全的最大威胁。在《纽约时报》的报道中,得克萨斯大学教授切斯尼对美军这一网络行动洋洋得意地称:“这是21世纪的炮舰外交,我们过去常常把军舰停泊在对方国家岸边(才能征服它们),现在我们(不为人知就)可以进入对方电网等关键系统……令其付出巨大的代价。”这番话完全暴露出美国网络霸凌的嘴脸。

 

“如果俄罗斯有一天陷入黑暗,华盛顿就是那个幕后黑手——至少美国官员是这样告诉《纽约时报》的。”美国newser新闻网站称,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军方网络司令部已经在俄罗斯电网中植入恶意病毒程序,可随时发起网络攻击。美国多年来一直声称,莫斯科在美国电厂、供水设施、天然气和石油管道控制程序中植入了病毒软件,美国这次行动是为了警告俄罗斯,以抵消俄罗斯可能对美国采取同样行动的威胁。报道称,这是美国的一个战略转变。随着特朗普和国会给美军网络攻击更多施展空间,“游戏开始了”。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纽约时报》这一长篇独家报道花费了3个多月时间,采访了多名现任和前政府官员,官员们描述了将(病毒)代码植入到俄罗斯电网和其他目标中,作为向更具攻击性战略转变的一部分。报道援引美国现任和前任安全官员的话称,美国正在加大对俄罗斯电网的网络攻击,如今美国的网络战略已经更多地转向进攻,并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将潜在的恶意代码安置于俄罗斯系统内。

 

《纽约时报》称,这类行动“至少从2012年就开始了”。报道称,“美国(植入病毒程序)对俄罗斯电网的影响究竟有多深?如果不了解该行动的细节是不可能知道的。只有到了程序被激活时,才能弄清楚,是否可能削弱俄罗斯的军事力量或将其拖入黑暗之中。在此之前,这个问题无法回答”。报道称,美国此举一方面是为了向俄罗斯发出警告,另一方面是为了在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爆发重大冲突时做好发动网络攻击的准备。《纽约时报》引述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情报官员的话称,美国的网络战略“在过去一年变得非常激进”,尽管该官员不愿谈论任何具体的机密项目,但他说:“我们现在做的事,如果在几年前看的话,是不可想象的。”报道同时担忧,这也带来了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的网络冷战日益升级的重大风险。

 

《纽约时报》提醒称,有一个不为人关注的问题是,自去年以来,美国就放宽了相关的法律授权限制。最近针对俄罗斯的网络攻击行动,是美国国会于2018年通过的一项国防授权法案允许进行的,该法案允许“在网络空间秘密进行军事活动,以威慑、保护或防御针对美国的攻击或恶意网络攻击”。此外,美国总统特朗普去年签署的“13号国家安全总统备忘录”赋予了网络司令部发起网络攻击的权力。根据这一备忘录,这些行动只需要由国防部长授权,无需经过总统批准。报道还称,特朗普可能并不知晓该行动的细节。五角大楼情报官员称,他们担心特朗普知道后有可能取消这一行动,或将这一计划与外国官员讨论,“就像他2017年曾向俄罗斯外长提到美军正准备在叙利亚进行的秘密行动一样”。

 

与此同时,美国官员在公开的表态中也越来越强调美国网络战略转向进攻性。上周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在《华尔街日报》举办的一个会议上公开表示,美国网络战略的重点是防范网络空间对美国选举的干预,但“我们正在拓宽准备行动的领域”。他说,美国正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待潜在的网络目标,“我们在告诉俄罗斯或任何其他要对我们进行网络行动的国家,你们将付出代价”。

 

美国网络司令部司令保罗·中曾根(日裔)此前在议会上直言不讳地称,有必要在敌人的网络深处“突前防御”。《纽约时报》称,事实上,这类网络攻击已经在许多军事计划中有所体现。保罗·中曾根曾深度参与了一个代号为“宙斯炸弹”的计划。通过该行动,美国可以令伊朗防空、通信系统以及关键性的电网瘫痪。报道称,这相当于一个“拔除伊朗的战争计划”。

 

【环球时报赴美国、德国、日本特派特约记者 张梦旭 青木 李珍 环球时报记者 郭媛丹 郑璇 陈一 柳玉鹏】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