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李成午:“毛主席点名接见俺”——一篇通讯揭开的浮夸风责任真相
点击:  作者:综合    来源:昆仑策网【综合】  发布时间:2022-09-29 07:43:53

 

1.jpg 

【李成午老人】

【编者按】根据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叶子龙回忆录》,曾长期担任毛泽东机要秘书的叶子龙回忆说:“记得斯大林去世前后,他曾当着我的面说过:斯大林太累了,高处不胜寒啊!我也不想当主席了。”斯大林去世时间是1953年3月,毛泽东在1953年下半年提出中央分一线、二线的主张。毛泽东还表示:“我老了,不适合当国家主席了,我也不想当这个主席。”所谓一线,即处于主持国家日常工作的岗位上,二线即处于不主持国家日常工作的岗位上。1958年大跃进前后出现了“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干部特殊风”和“瞎指挥风”,毛主席发觉后,于1958年下半年开始逐步地亲自着手予以纠正。当然,毛主席开始的时候遇到了不少阻力,因为没人敢讲真话、实话,但毛主席是下了大决心的,这篇采访通讯便是有力的历史见证之一。

李成午:“毛主席点名接见俺”

——毛主席在郑州会议上追查“共产风”“浮夸风”

(文/洛阳晚报记者 邓德洪 通讯员 赵笑菊;图/李卫超;原载:洛阳晚报)


2007年9月9日,是毛泽东主席逝世31周年纪念日。79岁的洛宁籍老党员李成午,向本报记者深情讲述了一段尘封48年的传奇往事──“毛主席点名接见俺”。

《洛宁县志》载:“1959年3月,在郑州召开的六级干部会上,上戈公社窑沟连连长李成午如实反映当时情况,引起毛主席重视,3月8日早上在省第三招待所接见李成午。”

李成午如实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情况?毛主席为什么要接见他?发生在领袖与农村基层干部之间的这次会见,对中国当时的社会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此前,本报记者赶赴位于豫西山区的洛宁县上戈镇窑沟村,艰难寻访到仍健在的当事人李成午,听他讲述了一段尘封48年的传奇往事。

2.jpg
【李成午老人讲述当年“浮夸风”的真相】


紧急通知:
骑马乘车连夜赶到郑州


李成午出生于1928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25岁时光荣入党,成为一名年轻的农村基层干部。

1959年3月2日晚,时年31岁、任洛宁县上戈公社窑沟一营一连连长的李成午正在连部开会,突然接到上级紧急通知,要他代表窑沟连党支部马上赶到洛宁县委,与其他营、连的基层干部一起于次日8时前赶到郑州,参加有中央首长出席的六级干部会议,“要求务必保密”。

李成午预感到事情重大,说回家换一下衣服就走,但通知人已经为他准备好了马匹,要他立即动身,说“这是组织原则”。就这样,他骑上马连夜赶了4个多小时的山路,于半夜时分赶到了洛宁县委,与19名基层干部一起连夜乘车奔赴郑州。

一路上,对于“去郑州到底开啥会”这个问题,李成午一无所知,惴惴不安。3月3日凌晨,他们赶到了郑州,立即被人送到河南饭店。在饭店门外,有许多荷枪实弹的解放军战士站岗。几经审查,他们才被放行到饭店内,后被工作人员安排到南楼休息。他们还没坐稳,便马上接到了“到洛阳地委临时办公室开会”的通知,在那里,李成午第一次见到了时任洛阳地委第一书记的纪登奎(后任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听到了他高声而严肃的讲话──关于这次会议的保密制度、安全措施、组织纪律、重要性等,关于出席会议的中央政治局领导所作出的指示精神等……


讨论主题:
中国到底有没有“共产风”


接下来几天,李成午等基层干部开始根据上级要求,以县为单位分组开展讨论会。“当时,按照毛主席的最高指示,我们集中讨论了一个主题,就是中国到底有没有‘共产风'……”李成午追忆说,当年参加了几次讨论会后,他才渐渐弄懂了这次会议的精神实质。

如今的老人们都经历过那段历史:1958年,中国刮起了“大跃进”和“大炼钢铁”的风暴,一些地方随之不仅兴起了“浮夸风”──“粮食亩产10万吨”,而且兴起了“共产风”──把壮劳力全都抽去“大炼钢铁”,把农民集中起来大搞集体食堂,结果“大锅饭”很快吃光了存粮,老百姓勒紧了裤腰带……

3.jpg

类似的种种做法,在当时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到各地调查研究,下决心纠正这种错误倾向。毛主席亲自来到河南,要听一听省委、地委、市委直至县委干部们的汇报和意见。从1959年2月27日起,中央政治局在郑州召开第二次扩大会议(即第二次郑州会议),着重讨论和解决人民公社所有制问题和纠正“一平二调”(平均主义和随便调拨物资)的“共产风”问题。

然而,会议连续进行了好几天,各地汇报的均是“形势一片大好”、“集体食堂饭菜多样,人民群众丰衣足食”等内容。毛主席一直没有听到关于“共产风”的真实汇报,有些生气了:“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都说‘再这样下去不用打仗了,3年内中国人都饿死了'。我们共产党员都要考虑我们的国家何去何从……”随即,毛主席指示再把会议扩大到营、连干部一级,“他们与群众最接近,我要听他们的意见”。

就是在这个指示下,像李成午一样的基层干部才被紧急通知到郑州参会。然而,在这些基层干部加入讨论后的头几天,总共1万多人参加的扩大会议上,仍然没有人敢把真实情况说出来。

语惊四座:
“我们那儿‘共产风'刮得不小”

 

3月7日,会议进入总结阶段。当天上午9时许,洛阳地委组织洛阳地区的基层代表举行座谈会,由纪登奎主持,与会代表轮流发言。就是在这次座谈会上,李成午说出了一席令举座皆惊的实话。

在他发言前,与会代表大多仍按材料照本宣科,其内容依然是“我们那儿‘共产风'根本不存在”、“集体食堂无比优越”等假话、空话。

到李成午发言时,纪登奎刚好走过来,盯住他问:“你是哪个县的代表?叫啥名?”他有点紧张,结结巴巴地回答:“洛……洛宁县,李成午……”随即,纪登奎坐到他身边,鼓励他说:“你不用按材料上的讲。你能不能讲一下你们那里的食堂情况、生产情况?大胆讲,不要怕讲错了,讲错了也没关系,今天我给你作主。”跟在纪登奎身后的3个人,一个准备记录,一个举起相机,一个开始录音。会场里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李成午。

“俺们上戈那儿‘共产风'刮得不小。”众目睽睽之下,李成午开口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惊了四座。

他接着说:“俺们窑沟连从互助组到初级社、高级社,累计有60多万斤粮食被公社上调走了,30多头大骡子被上调走了,猪场里的几十头猪被上调走了,没给一个钱;留声机也被上调走了,娱乐用品没给我们留下一件……”

“连里80%的劳力都被调去炼钢铁了,地里没人干活了。社员们都说,‘干不干,一天三瓢饭,一月两块半(工资)',人人都挤到集体食堂吃饭,干活却出工不出力,上工的钟都响过俩钟头了,社员才稀稀拉拉到齐……”

“现在,集体食堂已经坐吃山空,没有粮食下锅了,就用榆树皮、野菜凑合,吃得解不下大手,孩子哭、大人闹,好多人害上了浮肿病,蹲到地上就拉不起来了……”

李成午的一席实话尚未讲完,已如一颗炸弹当场引爆了会场!看到洛宁县的领导满脸是汗,面色铁青,他一下子明白过来:呀,自己讲错了!他心里想着得赶紧改口说“俺说得不对,重讲”,但话从嘴里出来,却变成了“俺讲完了”。

纪登奎对他投来了赞许的目光,给他鼓掌后就起身出了会场。门刚被关上,各县与会代表就马上把他围了起来,七嘴八舌地斥责他:“你们那儿的‘共产风'算个屁,我们那儿都开始搞男女集体宿舍了!咋就你老能呢,把实话全都给说了!”“你这是往天上捅了个大窟窿呀,你就等着坐监吧!”……

惊喜万分:
“毛主席要亲自和你谈话”


李成午知道自己闯下了“滔天大祸”,心情沉重得喘不过气来。直到散会时,他还晕晕乎乎的,不知道是怎么回到驻地的。上戈公社领导问清他的发言内容后,劈头盖脸地训了他一通。

接下来,是李成午一生中感觉过得最慢的时候。整个下午,他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到晚上吃饭,虽然是过年也吃不上的肉饺子,但他只勉强吃了3个,就再也吃不下了,满脑子想的都是“俺这回要被逮捕了,80岁的老娘谁养活,6岁的儿子咋办”之类的问题。

当天晚饭后不久,他正坐在床边发愁,时任洛宁县委书记的杨继宗推门进来,一见他就笑开了。他怯怯地问杨继宗笑啥,杨继宗喜笑颜开地说:他上午开会时说的那些话,已经被纪登奎汇报给毛主席了,毛主席知道后一连说了三个“好”字,还当场表示“明天早上8时要和成午同志谈话”。

“毛主席要接见李成午?”这下子,大家全都惊诧得不得了。

事情出现了如此意外的转折,李成午一直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接下来,众人就开始忙活了。参加会议的洛宁县领导找来洛宁的有关资料,让人连夜给不识字的李成午反复念,让他硬记下来,第二天好向毛主席汇报。

那一夜,李成午是在极度紧张和兴奋中度过的,前半夜是背资料,后半夜是想着见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后,该和他汇报点啥……就这样,在那个未出正月的寒夜,他躺在床上越想越紧张,辗转反侧,出了一身汗……

幸福时刻:
“毛主席夸俺是个政治家”


1959年3月8日,一个李成午永生难忘的日子──那一天,他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当天7时许,几乎一夜未睡的李成午草草吃了几口早饭,就被洛阳地委的通讯员叫出河南饭店,坐上了等在门外的汽车。纪登奎坐在他身边,领着他去见毛主席。

一路上,想着马上就要见到全国人民心中的“红太阳”,李成午激动万分,胸腔里像打鼓一样“咚咚”直跳,汗水从每一个毛孔内向外渗……

不知过了多久,汽车缓缓驶进了河南省军区第三招待所的大门,在一幢小楼前停了下来。纪登奎温和地告诉他:“到了,毛主席就住在这里。”

李成午不知道自己是怎样下的车,又是怎样走进楼里的。他的双腿发软,一颗心几乎要从胸膛里跳出来了。

纪登奎把他领进了一个房间后,悄悄拽了他一下,身子往旁边一侧:“报告主席,这就是如实反映‘共产风'的李成午同志。”李成午怔怔地抬了一下头,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人已经起身站在了自己的面前,伸出温暖而宽厚的大手握住了自己的手:“成午同志,你是一个实干家、政治家呀!”

李成午一时呆住了:眼前握住自己的手、用浓重的湖南口音跟自己说话的人,就是毛主席呀?!没错,宽宽的额头、梳理整齐的大背头、一颗痣长在下巴的左下方……跟画像上的毛主席一模一样。此刻,毛主席身披一件银灰色的呢子大衣,正和蔼可亲地看着自己笑呢!

“毛……毛主席!”李成午的嗓子一下子哽住了,眼里顿时噙满了激动的泪水。他接着本来想说一句“祝您老人家身体健康、万寿无疆”或者喊一声“毛主席万岁”的,可一出口却接了一个问句:“您……您吃饭了吗?”毛主席笑着点点头,对他说:“坐下,坐下。”

随后,毛主席转身坐在沙发上,一边聚精会神地翻阅李成午之前的发言记录,一边不住地点头。忽然,毛主席站起身来,高兴地说:“好,好,很好!1万多人的代表会议,没有人敢这么讲实话。成午同志说得好啊!看来,‘共产风'是实,我们的会议算是开成功喽……”说着,他伸出手来又一次握住了李成午的手。

毛主席转而又对纪登奎说:“我去年在北戴河会议上说办人民公社,没说叫刮‘共产风'。看他们能刮多久?吃食堂饭,实践证明不行,要搞人民公社,必须去掉食堂,成立大队、生产队,三级核算。我们共产党人要实事求是嘛!看来,我们的人民公社不是办糟了,而是办早了……”

这时,一位穿军装的工作人员走了过来,悄声对毛主席说了几句话,毛主席说:“知道了。”纪登奎看毛主席很忙,便起身告辞。毛主席笑着说:“好,以后我和成午同志再谈嘛……”随后把纪登奎和李成午送到门口,与他们握手作别。李成午一步一退,当他看到毛主席仍站在门口微笑着目送他俩时,他在心里郑重告诉自己:把毛主席微笑的样子一辈子装在心里!

引以为豪:
“这辈子最骄傲的一件事”


李成午的这段传奇往事,讲到这里本该结束,但今天的人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在他当年说了实话、受到毛主席接见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

据史料记载,由于掌握到真实的情况,在郑州会议结束后,根据毛主席的意见,党中央开始纠正平均主义和过分集中的两种倾向,这标志着党在纠正人民公社的“左”倾错误方面,又前进了一步。从1959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农村的集体食堂开始逐渐撤销;农村的军事化建制撤销,改为大队、生产队;农民生活开始逐步好转。

郑州会议后不久,李成午当上了上戈公社党委委员,后又任窑沟村党支部书记,一直干到1986年才卸任。数十年来,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只要有争议,大伙都愿意找他论论理,因为他“最敢说实话”。

“当年1万多人参加的扩大会议,为什么唯独你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说了实话?”面对79岁高龄的李成午,记者提出了这个问题。

“共产党员最讲实事求是: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俺之所以敢说实话,凭的就是俺对党的忠诚。”李成午想也没想,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和那个时代的所有中国人一样,李成午对毛主席一直怀有深厚的感情。“俺祖祖辈辈都是贫雇农,解放前俺还为地主扛了8年长工,受尽了屈辱和苦难。是毛主席领导全国人民翻了身,他的恩情比海还深……”李成午说。

当年被毛主席点名接见后,李成午对这位伟人比以前更加崇敬和热爱,因为“毛主席他老人家爱听实话,俺们也愿意向他说实话”。也因为这次接见,他一度成了洛宁县最光荣的人,被派往该县各地作报告,讲述被毛主席亲切接见的过程。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与世长辞,李成午难过得哭了几天几夜。至今,他家里好几个房间都还贴着毛主席像,隔几天就擦拭一下上面的灰尘。

老人一生育有两子两女,老伴几年前去世。除了患有高血压,他身体还很硬朗,思路非常清晰,记忆力也很好,还能干点农活儿。

尽管日子过得十分清贫,但李成午从没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这些年来,上戈镇委、镇政府逢年过节都派人带着礼物来看望他,前不久还帮他解决了低保问题。

“俺也没给国家作啥大贡献,不能给党和政府添麻烦。”采访结束时,李成午说,“俺这个放牛娃出身的农民,被毛主席点名接见过,是俺这辈子最骄傲、最幸福的一件事。活到现在,俺真的知足了!”

【附录】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发布了致六级干部的公开信。全文如下:(根据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出版的《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刊印)

党内通信:致六级干部的公开信

(一九五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省级、地级、县级、社级、队级、小队级的同志们:

我想和同志商量几个问题,都是关于农业的。第一个问题,包产问题。南方正在插秧,北方也在春耕。包产一定要落实。根本不要管上级规定的那一套指标。不管这些,只管现实可能。例如,去年亩产只有三百斤,今年能增产一百斤、二百斤,也就很好了。吹上八百斤、一千二百斤,甚至更多,吹牛而己,实际办不到,有何益处呢?又例如,去年亩产五百斤的,今年增加二百斤、三百斤,也就算成绩很大了,再增上去,就一般说,是不可能的。

第二个问题,密植问题。不可太稀,不可太密,许多年青干部和某些上级机关缺少经验,一个劲儿要密植,有些人竟说愈密愈好。不对,老年人怀疑,中年人也有怀疑的。这三种人开一个会,得出一个适当的密度,那就好了。既然要包产,密植问题就得由生产队、生产小队商量决定。上面死硬的密植命令,不但无用,而且害人不浅。因此,根本不要下这种死硬的命令,省委可以规定一个密植幅度,不当作命令下达,只供下面参考。此外,上面要精心研究,到底密植程度以何为好,积累经验,根据因气候不同,因地点不同,因土、肥、水、种等条件不同,因各种作物的情况不同,因田间管理水平高低不同,做出一个比较科学的密植程度的规定,几年之内达到一个实际可行的标准那就好了。

第三个问题,节约粮食问题。要十分抓紧,按人定量。忙时多吃,闲时少吃,闲时半干半稀,杂以蕃薯、青菜、瓜豆、芋头之类。此事一定要十分抓紧。每年一定把收割、保管、吃用三件事(收、管、吃)抓得很紧很紧,而且要抓得及时,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定要有储备粮,年年储一点,逐年增多,经过十年八年奋斗,粮食问题可能解决。在十年内,一切大话、高调切不可讲,讲就是十分危险的。须知中国是一个有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国,吃饭是一件大事。

第四个问题,播种面积要多少的问题。少种高产多收的计划,是一个远景计划,是可能的。但在十年内不能全部实行,也不能大部实行。十年内,只能看情况逐步实行。三年以内,大部不可行。三年以内,要力争多种,目前几年的方针是:广种薄收与少种多收的髙额丰产田同时进行。

第五个问题,机械化问题。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要有十年时间,四年以内小解决,七年以内中解决,十年以内大解决。今年;明年、后年,这三年内,主要依靠改良农具,半机械化农具,每省每地每县都要设一个农具研究所,集中一批科学技术人员和农村有经验的铁匠、木匠,收集全省、全地、全县各种比较进步的农具,加以比较,加以实验,加以改进,试制新式农具。试制成功,在田里实验,确实有效,然后才能成批制造,加以推广。提髙机械化,用机械制造化学肥料这件事,必须包括在内,逐年增加化学肥料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

第六个问题,讲真话问题。包产能包多少,就讲能包多少。不讲经过努力实在做不到而又勉强讲做得的假话。各项增产措施,实行八字宪法,每项都不可讲假话。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爱讲假话的人,一害人民,二害自己,总是吃亏的。应当说,有许多假话是上面压出来的。上面,一吹,二压,三许愿,使下面很难办。因此,干劲一定要有,假话一定不可讲。

以上六件事,请同志们研究,可以提出不同意见,以求得真理为目的。我们办农业、工业的经验还很不足。一年一年积累经验,再过十年,客观必然性可能逐步被我们认识,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就有自由了。什么叫自由?自由就是对必然的认识。同目前流行的一些高调比较起来,我在这里唱的是低调,目的在真正调动积极性,达到增产目的。如果事实不是我讲的那样低,而达到了较高的目的,我变为保守主义者,那就谢天谢地,不胜光荣之至。

毛泽东 
一九五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来源:昆仑策网【综合】,原载《洛阳晚报》《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