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刘立强:周总理最后一次洛阳行的故事
点击:  作者:刘立强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2-09-25 10:45:40

 

1.jpg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生前曾到过洛阳五次,最后一次是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夫妇参观洛阳的龙门石窟。近年有不少相关报道文章,我看罢总觉得意犹未尽。故而特将自己了解的一些更为详细的情节,以及通过正规渠道购得或老友处取得的,并且大都未曾公开发表过的珍贵照片重新编撰成文,以飨读者。为的就是怀念离我们而去近半个世纪之久的伟人——周恩来!

那一天是上世纪的1973年10月14日,国庆佳节刚过,中州大地金桂飘香。

周总理为何要陪同特鲁多夫妇访问洛阳

“文革”初期,是周总理代表党中央、毛主席,亲自主持解决的河南问题。后来河南的总体形势还算稳定,又拥有不少享誉中外的遗产古迹和“红旗渠”、“七里营”等闻名全国的先进典型,因此在那个年代,党中央、国务院曾多次安排外宾到河南各地参观访问。

另外,由于时任河南省革委主任和省委第一书记的刘建勋在“文革”期间九次患肺炎,严重的肺心病使他不能陪同中央领导同志和外国元首亲赴实地参观了,所以一般情况下,大多是省委和省革委的其他领导如耿起昌、张树芝、王维群、刘鸿文、文香兰等人出面接待、陪同。他们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其中,张树芝是贺龙元帅在红军时代的警卫连长(余秋里那时是任弼时同志的警卫连长),身经百战、屡立战功。他身兼武汉军区副司令,担任过焦枝铁路(1970年11月动工,1971年7月通车)河南段建设的总指挥,为此受到周总理过多次表扬。王维群则被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同志称作是“老黄牛”,工作勤勤恳恳。刘鸿文长期负责河南的统战外事工作,经验丰富。文香兰是河南在上世纪50年代树立的农业合作化先进典型,时任省委常委、省妇联主任。特鲁多夫人恰身怀有孕,她理所当然是合适的陪同人选。

再者,无独有偶的是前一年河南负责接待的一次外事活动得到了周总理的表扬,给周总理留下很好的印象。大致情况如下: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在美国内和国际上掀起了一轮访华热潮。由美国各大媒体高层人士和知名记者组成的代表团先后访问了西安、郑州等地,其中多为年纪大、资历深的媒体人。但他们对于新中国尚存很大的成见和误解,所提问题颇为刁钻、刻薄。在西安访问时,就出现了相当不愉快的情况。

该代表团随后在参观郑州市绿化情况时,突然有人提出“你知不知道郑州绿化总共栽了多少棵树?”等一连串发问。面对明显带有挑衅意味、无理无礼的提问,负责接待的耿起昌当时的回答有理得体。国务院外事部门的同志回到北京后,就以简报形式向周总理作了报告。周总理看后表扬了河南的接待工作,肯定了耿起昌的做法。

后来耿起昌得知受到周总理的表扬,非常兴奋。晚饭时他还破例喝了点酒。
“外交无小事”。对于此次接待特鲁多总理夫妇的活动安排,周总理尤其重视。

加拿大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的国家,1970年10月13日与中国建交,成为继英、法两国之后、第三个正式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也是在“文革”期间,首个正式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

毛主席得知中加建交的谈判达成后,曾经笑着说:“我们在美国的后院也交上朋友了。”

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特鲁多发表声明称毛泽东是20世纪最伟大的领袖之一。他在晚年还一再说道:“历史已证明,毛泽东是一个伟人,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毛都能够把自己的理想付诸行动,并且明白中国人民需要鼓舞,需要领导,这就是伟人的特征。”“他是一个很庄重、审慎、具有伟大理想的人。”

2.jpg
【为确保安全,河南省革委和洛阳市革委领导同志耿起昌(左3)张树芝(左5)王大海(右1)文香兰(右4)苗化铭(右3)吉树平(右2)边超毅(左4)赵玉轩(左2)先后两次检查龙门石窟。(摄影:魏德忠)】

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特别是有了周总理的直接关注,河南省非常重视这次堪称洛阳市建国后最重大的外事接待任务,特别批准提前加宽了龙门石窟西山的道路,在河滩地上新建了停车场,还编写了《龙门石窟简介》……

同时为了确保周总理和外宾的安全万无一失,省委、省革委决定由省委秘书长王大海总负责全程接待和警卫的具体事项。他与耿起昌、张树芝等人提前按照规定路线,先后两次进行检查和演练。尽管耿起昌的身体一直很虚弱,他还是特意提前交待工作人员:“如果总理和外宾参观时不穿大衣,你们也一定提醒我不能穿。我戴个帽子就行啦!”果不其然,耿起昌在整个陪同的全过程中,就始终没有穿大衣。

周总理在专列上几乎一夜未睡

1973年10月14日,天高气爽、秋色宜人。周恩来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夫妇来到了九朝古都洛阳参观访问。

这也是周总理最后一次陪同外宾到外地参观访问。

周总理给特鲁多总理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20年后的1993年,特鲁多回忆道:周总理“陪我去洛阳。在火车上我们几乎谈了一夜。周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在政治方面他有很敏锐的洞察力,他本人人情味很浓,也很开朗,我很欣赏他。”

10月14日的上午11时30分,专列正点开进洛阳市。

火车站。映入眼帘的是热情洋溢、五彩缤纷的欢迎队伍。

据著名党史专家、周恩来年谱生平小组组长和周恩来研究组副组长李海文大姐介绍,周总理于1968年心脏出现问题,1972年查出癌症,1973年5月开始大量便血,这使得他老人家的身体日渐消瘦,特别容易疲倦。但周总理有着超强的自制力,只要是在公开场合,总能够表现出最佳的精神状态。几乎彻夜未眠的周总理下车后,依然精神饱满、笑容满面地向着欢迎群众挥手致意。

3.jpg

【周总理在耿起昌(右1)张树芝(右3)陪同下,走出洛阳火车站。(摄影:杜修贤,提供:崔秀文)】

周总理在与欢迎队伍前列的耿起昌、张树芝、刘鸿文、文香兰、关廷秀、赵玉轩、弓力、边超毅等河南省和洛阳市的领导同志亲切握手时,一如既往地目光如炬、直视对方。他用手掌有力地一握,让每个人都立刻感受到了他那无限的热诚和超人的魅力。

4.jpg

【周总理和贵宾在耿起昌、张树芝、章文晋、杨德忠等陪同下,步入洛阳火车站广场。(摄影:杜修贤,提供:崔秀文)】

中午12时30分,周总理在洛阳市友谊宾馆宴请加拿大贵宾。

午宴的请柬是由耿起昌和赵玉轩(时任洛阳市革委会主任)共同签发的。

四菜一汤的午宴为“奶油猴头、番茄煨鱼、四色素菜、口蘑蒸鸡和洛阳燕菜汤”。

其中,“洛阳燕菜汤”为流传千年“洛阳水席”的招牌菜品,是用大白萝卜切丝拌粉清蒸而成。

当周总理看到蒸蛋黄精心雕琢出了雍容艳丽的牡丹花造型时,就风趣地问道:“洛阳牡丹怎么飞到桌子上来啦?” 

5.jpg
【“牡丹燕菜”】
听罢介绍后,周总理又向耿起昌、张树芝和服务人员笑着说:“‘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应该叫‘牡丹燕菜’。”满座宾主全都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

当时,“两位总理一连要了两道,食后同声称赞”。

自此,“洛阳燕菜汤”就改名为“牡丹燕菜”,“洛阳水席”的名声更盛。如今早已成为中外游客的常点佳肴。

周总理在宴会中还特别提议道:“喝河南的名酒宝丰大曲嘛!”这充分体现出他对河南地方名优产品的青睐和信任。

也是在这次午宴上,周总理除了亲自为“洛阳燕菜”命名,他老人家还亲自给耿起昌转盘子,使得耿起昌本人和在场的同志们都深受感动。

6.jpg

【耿起昌陪同特鲁多总理夫妇进餐。(摄影:魏德忠 )】

耿起昌于1959年在新乡地区实行包工包产地段责任制,效果明显,受到干部和群众的欢迎,后被当时的省委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全国通报、连降三级,下放安阳机床厂任第四副厂长。1961年中,毛主席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亲自为其平反。1967年夏,周总理先后八次主持召开会议解决河南问题。第一次会议时,当周总理了解到耿起昌被揪斗、游街了数百次,又遭到非法拘禁关押,立即下令将其释放并安全送京。

由于耿起昌的身体和精神受到很大伤害,牙齿几乎全都掉光了,一日三餐只能吃面条等软糯食物。因此在午宴的餐桌上,他不由自主地多夹了两筷子虾仁。体察入微、善解人意的周总理看在眼里,立刻把摆放虾仁的盘子转到了耿起昌面前,还特意向他解释道:“医生不让我多吃鱼虾,你就多吃点嘛!”

周总理的这个举动,让打小就给地主放牛、当雇工的耿起昌至死不忘周总理的关心,懊悔没能让患病的周总理吃好。

餐后稍事休息,周总理就陪着外宾驱车前往洛阳南郊12公里外的龙门石窟进行参观。

伟人身影永驻伊河、西山间

洛阳有着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

龙门石窟临伊河水、据西山间。“凿山导伊流,中断若天辟”(唐代韦应物)和“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宋代苏过)的诗句即为其真实写照。

龙门石窟始建于公元五世纪末的北魏年间。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多个朝代的连续大规模营建达400余年。至今仍存有佛洞1300多个,窟龕2300多个,造像10万多尊,碑刻题记2800多块,佛塔70余座,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

7.jpg

 

【周总理、特鲁多总理夫妇等人参观宾阳洞。(摄影:魏德忠)】

下午3时许,周总理身着洗得发白的灰色中山装,足蹬半新的黑皮鞋,神采奕奕地陪同特鲁多夫妇一行先参观了禹王池。接着,他又陪同贵宾拾阶而上,参观了遍布在龙门石窟西山的宾阳三洞、潜溪寺、万佛洞、千佛洞、古阳洞……

8.jpg
【参观途中,周总理等人小憩的远景。(摄影:杜修贤,提供:崔秀文)】

 

 

9.jpg

 

【参观途中小憩的近景。从右至左:特鲁多夫人、唐闻生、周总理、耿起昌、特鲁多总理。(摄影:魏德忠)】

耿起昌事后回忆说,为了确保周总理和外宾的安全,以防不测。在整个参观过程中,他都尽可能地在周总理的前面先行。最后,几经攀登、上上下下,宾主共同登上了建在陡峭之处的奉先寺。

10.jpg
【带病的周总理陪同贵宾在山道上前行。走在前面带帽者耿起昌。(摄影:杜修贤,提供:崔秀文)】

奉先寺有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最精、最具代表性的石雕艺术群。在一个南北宽约30余米,东西长约40米,弧度200度左右的半圆形山口内,共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等九尊巨大佛像,皆依山势雕刻而成。其中的主像传说是按照武则天本人的相貌雕造的一个结跏跌坐的卢舍那大佛(梵语“光明普照”之意,为释迦牟尼佛的报身像),通体高达17米多。它始建于公元672年,堪称全人类的艺术瑰宝。

在卢舍那大佛像前,周总理十分高兴地同加拿大贵宾合影留念。在杜修贤、魏德忠等著名国内摄影师和众多外国记者拍照之前,周总理坚持让耿起昌和张树芝二人以接待方主人的身份,分别站在了特鲁多夫妇的左右两侧,而他老人家自己却谦让地站到了特鲁多夫人身旁。就这样,留下了被后人反复刊用的珍贵瞬间。

11.jpg
【周总理陪同贵宾在卢舍那大佛前合影时,坚持让耿起昌、张树芝以接待方主人身份分别站在特鲁多总理的两侧,而自己却站到了特鲁多夫人身旁。(摄影:杜修贤 ,提供:崔秀文)】

晚年的耿起昌、张树芝与一些当时在场的工作人员每每回忆至此,无不眼含热泪、唏嘘不已。

12.jpg
【记者从另一个角度拍摄的黑白合影。(摄影:魏德忠)】

在参观中,周总理还对龙门石窟保管所所长温玉成一再叮嘱说:“这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艺术,一定要研究好、保护好。”话语间,包含着他老人家极大的鼓励和期待。耿起昌、张树芝等随即代表河南省委和省革委向周总理保证道:“我们一定按照总理的指示办。”(引自河南博物院研究员苏湲著《龙门佛光——世界遗产龙门石窟历劫、保护记(2)》)

特鲁多总理离开河南后,为了对我国从上到下各方面热情、周到的接待表示感谢,曾经专门致信河南省革命委员会。耿起昌收阅后,即将该信上交给了有关部门存档。

《龙门二十品》拓本背后的故事

实际上,周总理的此次洛阳之行,受到他那伟大人格魅力感动和教育的绝非仅仅是少数人。

在参观龙门石窟过程中,周总理看到了有极高学术研究价值的《龙门二十品》拓本正在公开出售,便停下脚步,爱不释手地翻看起来。

13.jpg
【《龙门二十品》拓本。(图源:网络,修版:马雪峰)】

这时,洛阳市革委会主任赵玉轩(原陆军43军副参谋长)出于对周总理的热爱和崇敬,走近前来诚恳地说:“总理,我们送一套给您吧!”周总理马上严肃地批评道:“你这个同志,怎么这样讲!国家的财产怎么能送人!”一名随行人员随后还建议说:“总理,是不是可以让他们先给一套,回北京后,再把钱如数寄来。”

周总理听罢摆了摆手,语气坚决地拒绝道:“不行!不行!那他们就更不会要钱了。” 

当时在场的一位老干部晚年动情地说到:“一个大国的总理,居然连小小的碑帖都没能买走,这件事情令人深思。周总理伟大的人格,两袖清风的高贵品质,每次回忆起来都让人深受感动。”

另外,为了向加拿大贵宾更多地展示我国的珍贵文物,周总理还特意批准将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唐三彩塑像提前借送到了洛阳宾馆,让他们一饱眼福。

14.jpg
【周总理和特鲁多总理夫妇参观洛阳唐三彩珍贵文物,耿起昌、张树芝、刘鸿文、文香兰、赵玉轩等陪同。(摄影:魏德忠)】

今年已是88岁高龄的“米寿”老人、原河南省摄影家学会主席魏德忠叔叔是“红旗渠”等河南许多重大事件的见证人和留影者,他参加了周总理此次河南行的全过程(后文中我还会提及),如今依然头脑清晰、精神矍铄。他特别打电话向我透露了一个小的细节:

15.jpg
【魏德忠接受采访。(图源:网络)】

就在特鲁多总理夫妇参观唐三彩时,周总理还特意向其夫人说,您将来生下的如果是女儿,一定会比这些中国古代的美女还要美丽、漂亮!

周总理优雅细心、诚心诚意的祝福令特鲁多总理夫妇二人非常开心。

这也可以算作是中加友谊的一个例证吧!

周总理和大家一起找药片

从龙门石窟回到洛阳宾馆,已是下午4点多钟。一到宾馆,周总理的保健大夫张佐良赶紧递上一片药,请他服下。周总理接过药片,没等送到嘴边,药片突然从指缝间漏到地上,不知滚到哪里去了。

张佐良要重新再拿一片,可周总理坚决不让。他老人家和大伙儿就一起在地毯上和沙发下仔细寻找。

小小的药片好像和大家捉迷藏似的,几个人一起找,楞是找不到。

张佐良拿着药瓶再次劝周总理说:“别找了,还是再换一片吧。”周总理执意不肯:“不,再找找。这药是进口的,太贵了。要注意节约啊!”大家只好继续寻找……

突然周总理指着北边的沙发,高兴地说:“在这里,在沙发底下。”服务员赶紧移开沙发,把药片拣了起来。周总理伸手接了过去,用手帕把药擦了擦,直接放在口中咽了下去。(引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相关文章)

“文革”中期后,关于周总理身体状况欠佳的消息,许多高级领导干部多有耳闻,而广大群众只是感觉到周总理呕心沥血的拼搏和日见明显的衰老。但是,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期盼敬爱的总理健康长寿的愿望和隐忧却是共同相通的。

16.jpg
【周总理消瘦的面容、疲惫的神情令人心痛欲碎。(摄影:杜修贤,提供:崔秀文)】

那时,耿起昌在武汉空军连队当兵的二女儿耿玉琳正回家休假,她闹着非要见敬爱的周总理一面不可。耿起昌最后只得答应了。

耿玉琳和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被告知了外事纪律,即为了保证总理和外宾的安全,特别是为了照顾总理的身体,大家必须站在一米之外,同时更不允许擅自与总理搭话。

不料,细心的周总理还是在人群中发现有一个身穿空军服装的小女战士,他觉得挺好奇,就随口问身边的耿起昌说:“这个女军人是不是护士呀?”耿起昌如实地向总理报告:“总理,不是。她是我的二女儿,知道您要来,哭着、喊着非要看看您不可!”

敬爱的周总理听罢,非但没有责怪,反而是开怀大笑。他老人家乐呵呵地反问耿玉琳道:“我有什么好看的呀?……”

周总理平易近人的话语和爽朗坦诚的笑声,让在场的人们都不约而同、发自内心地笑了起来。

古今中外,有过无数伟大的政治家。我党历史上,有过众多优秀的人物,敬爱的周总理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他是一位真正值得我们和后人敬爱、敬重、敬佩和敬仰,而又决不会令人敬畏的革命领袖和世纪伟人。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当家人,是祖国各项建设事业的掌舵者,是广大干部群众的保护神。任何人都永远无法摧毁或改变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无限爱戴和景仰。

17.jpg
【邓小平副总理(左2)接替周恩来总理,陪同特鲁多总理夫妇前往桂林参观访问。耿起昌(左1)文香兰(左3)等代表河南省委和省革委到郑州机场送行。(摄影:魏德忠)】

敬爱的周总理,您的丰功伟绩、高风亮节和音容笑貌都将永远与祖国的天地同存,与宇宙的日月同辉!(以上内容引自《耿起昌生平画传》,中国展望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发行)

刘建勋机场送总理

下面是曾担任刘建勋警卫员的门长青同志和原河南摄影家协会主席魏德忠同志在回忆文章中分别讲述的故事:

1973年10月14日下午五点钟,病中的刘建勋接到省外事办公室报告,周恩来总理要乘坐当晚六点半的专机从郑州直接返回北京。他立即让护士终止输液,临时服了退烧药,拖着高烧的身子,坐车从郑州西郊的省军区153医院直奔东郊飞机场。

到了机场后,退烧药开始起作用,刘建勋烧得微红的脸上汗浸浸的。他端坐在贵宾室里静静地等候着周总理。

六点十分许,周总理的车子直接开到了专机旁边。

刘建勋听说周总理到了,急忙走出贵宾室。周总理发现后,他老人家就转身向贵宾室走来,老远招呼道:“建勋同志,你有病就不要来嘛!”刘建勋一面回答着:“不要紧,总理!”一面赶上前去,紧紧拉住总理的手不放,向总理亲切致意,然后陪同总理步入贵宾室里交谈并小憩……

飞机准备起飞了,天色已晚,正遇上西伯利亚的寒流袭来。周总理走出贵宾室,随从人员立即给总理披上了大衣,这时,他老人家猛地转过身,向随行人员交代:“建勋同志身体不好,不要让他出来了。”刘建勋坚持要送周总理登机,周总理则是坚决不让送,而刘建勋仍然继续坚持要送。最后急得周总理紧紧握着父亲的手,恳切地说:“你是病号,我先送你,你不走,我不登机!!”

刘建勋万般无奈,只得深情地对周总理说:“总理,您要保重身体!……”

这正是“千说万语,尽在难言之中!”

此时的周总理忽然提高声调问道:“谁照顾建勋来的啊?”

门长青立正、敬礼并回答说:“是我,总理。”

总理握住门长青的手,亲切地对他说:“你一定要好好照顾建勋同志的生活和身体。”

“是!总理。”门长青随即再次向总理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军礼。

接下来,总理命令门长青照护着刘建勋先上汽车。

紧接着,一个令在场众人惊愕、激动的情景出现了:

众目睽睽之下,竟然是:只见人上车,不见车开动。

原来,刘建勋虽然听从总理的意思,不得不坐进了汽车里,但他却命令司机沈进奎师傅不许发动车子!

开阔的停机坪上,夕阳西下、秋风瑟瑟、寒意逼人。人民的好总理、干部的贴心人,矗立在晚风中,一动不动,坚定地不断地挥手、挥手、再挥手……

最后,刘建勋的车子缓缓开动了,周总理这才转身来,往飞机方向走去。

在返回医院的路上,刘建勋静静地依靠在后座上,一言未发,自始至终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细心的小门发现首长的双眼一直都是湿润的……(引自门长青著《无尽的思念》之《病中送总理》,详见《刘建勋纪念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发行)

而河南摄影界的元老级人物魏德忠同志在纪念文章《我心中的丰碑》结尾处深情地写到:

“……看着此情此景,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引自魏德忠著《镜头感知录》第202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发行),详见《刘建勋纪念文集》)

牡丹花开万代红

无论是在各级干部的心中,还是在亿万百姓的心中,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远都是人民的好总理!

“文革”十年中,周总理吃的苦、受的累、遭的罪,可以说比谁都难、都多、都大。没有周总理率领着大批干部,聚集着全国亿万群众,竭力抗争、巧妙周旋,哪里会有后来的胜利和今天的局面!

“文革”十年中,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心尽力,把损失尽可能地减小,他和他那一代人都竭尽所能了。换做他人,未必会更高明。

党史专家李海文大姐是众多二代的好朋友,也是我们中的佼佼者。

据海文大姐所说,敬爱的周总理回到北京后的次月,就陆续先后动了8次手术,体重最后只剩下61斤!

即便这样,周总理仍然是生命不息、奋斗不已!

据我得知,后来改由他人主持的“批评会”,更令老人家元气大伤、悲愤交加。以致老人家彻夜难眠之时,就曾请国务院某部委的一位太行山老干部数度到西花厅深谈,聊以慰藉……

1976年1月5日,就在周总理去世的前三天,老人家进行了最后一次手术。出手术室后,周总理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直到第三天的半夜,周总理才清醒过来。看着身边的医护人员,他老人家虚弱地说道:“我这里已经没事了,你们快去照顾其他同志吧!”

这轻轻的、短短的的一句话,竟成为了周总理留下的最后遗言。

18.jpg

1976年1月8日9时许,周总理的生命体征突然恶化。不到一个小时,9时57分,老人家离开了我们。

那是山河失色、日月同悲的一天!

那是全国共哀、举世皆恸的一天!

记得敬爱的周总理在离开洛阳时,曾对前来送行的干部群众说过:“明年‘五一’我来洛阳看牡丹。”

国色天香的牡丹花儿蓄力待发,祈盼着敬爱的周总理重返洛阳。中州大地的干部群众万众一心,企望着敬爱的周总理再来河南。

人们等啊等啊,盼啊盼啊……

敬爱的周总理,您老人家就是我们心中永远盛开的牡丹花。

我们永远、永远怀念您!

您永远、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作者系老一辈革命家、原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刘建勋之子;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首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