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湘江战役到底有多惨烈?
点击:  作者:历史    来源:“铁军传媒网”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2-05-15 12:16:19

 

湘江战役结束后,我军只剩下了3万多的将士们,比渡江前整整损失了5万人。之后召开了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主席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1935年1月,在中央红军突破乌江后,终于彻底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从这一刻起,红军再也不用经受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艰难的境地也得以彻底改变。

 

1.png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开始长征,进行战略转移,在先后突破国民党三道封锁线后,于1934年11月中旬顺利到达湘桂边境,即将跨过湘江,而就在这时,蒋介石调集了中央军、桂军以及湘军等30万大军,部署第四道防线,计划以合围之势,全歼红军。

 

虽然说最后蒋介石的目的没有达到,但是在这一时期,却爆发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史上,最为惨烈、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损失最严重的一场战役——湘江战役。

 

在最开始出发时,红军有8.6万人,然而渡过湘江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之后,却只剩下3万人,这其中负责为中央红军强渡湘江殿后的红5军团34师,战至最后仅剩3人幸存,其余将士全部阵亡牺牲。

 

中共自长征以来曾先后给国民党开过大大小小1000次战役,这其中大规模的战役战斗少说也有600次,为什么唯独湘江战役这般惨烈?“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说法又是由何而来?

 

决策失误,步步为难

 

1934年,由于博古等人“左倾”决策失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在蒋介石的步步紧逼之下,中共中央只能被迫离开瑞金,开始走起漫漫的长征道路。

 

蒋介石曾先后派遣16个师的兵力追击红军,但是都未曾将我军消灭,在这期间,蒋介石也对红军实施了三次战略封锁,不过最终都被我军成功粉碎掉了。

 

同年11月,红军被迫撤至湘江一带,蒋介石仔细观察地形后,准备利用湘江易守难攻的地势以及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对红军进行围杀。因为敌人的作战部署尚未落实到位,所以中央军委准备利用时间差,分四路纵队强占湘江,突破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而后前往至湘桂边境的西延地区。

 

11月25日,中共的红一军团以及红三军团已经成功击破桂军的阻击,顺利进入桂北,两日后,红一军团先头第2师强渡湘江,占领重要渡口,开始为后续渡江部队打掩护。十分遗憾的是,因为行军部队辎重过多,行动太过迟缓,每天仅能走二三十里路,最终并未顺利按时到达渡口,就这样先头部队花费很大代价带来的时间差,直接被消耗掉了。

 

 

三场阻击战,决定红军命运

 

在军事指挥上出现明显的错误之后,中央红军只得放弃自己比较熟悉的游击作战形式,被迫开始做战略转移,为掩护中央红军主力过江,新玗、光华铺以及脚山铺三大阻击战先后打响,代表着红军的一场生死之战随之开始。

 

11月26日,当时的国民党追兵已经赶来,为掩护中央军委等主力部队过江,红一军团以及红三军团只能在湘江两岸的新玗等地区修筑防御工事,阻止国民党军。

 

在炮火掩护下,桂军第44师首先对红三军团第5师的前沿阵地发起了进攻,凭借着有利地形,第5师成功将一波又一波的敌人击退,战士们发扬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与敌人彻底展开了生死较量。

 

若是团长没了,营长就会顶上,营长没了那就连长顶上,手榴弹用完了,就用步枪或是刺刀,再不行就开始肉搏,战士们根本不惧任何形式的战斗,就这样桂军第44师在正面进攻一直受阻。不过待其改变战术后,以一部兵力从侧翼展开进攻时,却赢得了很多战机,而红三军队第5师因为火力不够,也不得不退至第二道防线。

 

不久后,桂军第24师以及第77独立团也加入战斗,因为国军有飞机支援,枪支器械又比较精良,所以战斗自然开始变得更加激烈,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红军只能与桂军再次展开白刃战,不过较为可惜的是,因为敌我实力悬殊,我军的第二道防线再次被国军突破,11月30日红五师撤出后,由红三军团红6师第18团接防新玗,他们面临的同样也是桂军的猛烈进攻,但是革命战士依然坚守阵地,绝不后退。

 

新玗阻击战,成功的为中央机关渡江争取了宝贵时间,这一战使得参谋长胡震牺牲,团级、连级干部尽数伤亡,红5师近2000名战士洒血战场。

 

11月27日下午,光华铺阻击战展开,红三军团师长张宗逊以及师政委黄克诚,率领部下到达光华铺附近,搭建江上的浮桥,以掩护部队过江边。

 

随后待国民党追兵赶到后,便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作战,通过奋勇杀敌,红三军队用一个团的兵力成功挡住了近四个团的国军,不过因为敌人的炮弹投掷太过密集,导致我军1000多名将士牺牲。

 

这边红三军团的战局形势十分不妙,那边红一军团也是如此,在鲁班桥等地,红一军团第2师与湘军第16师展开了激烈的作战,由于敌人的火力太过迅猛,不占任何优势的警戒部队只得一步步往后退,最后退到脚山铺阵地,与赶来支援的第1师汇合后,再次与追击而来的湘军进行大规模的战斗。将士们已经杀红了眼,甚至早已发展到了要进行肉搏的程度,2师5团政委易荡平不幸被炸弹炸伤腿部之后,为了不连累战友,不影响部队作战,直接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走之前还带走了几个敌人。

 

在进攻取得一定进展后,湘军又发起了一场更大军事规模的攻击,他们利用飞机作掩护,开始向红军部队发起正面攻击,与此同时,还从侧面展开包抄,而针对敌军的这一行动,红1师和红二师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只能不惜一切代价与敌人展开搏斗,然而因两军实力太过悬殊,红一军团最终被敌人打到了指挥门口,不得已只好退至白沙铺、水头一带。

 

脚山铺阻击战,是整个湘江战役中敌我双方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战,这一战我军与国民党军足足打了三天三夜。红军将士们以勇者无畏,不惧怕牺牲的精神,成功抢占了渡江时机,12月3日,红军主力渡过湘江,粉碎了蒋介石试图将红军消灭在湘江东岸的企图。

 

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除去前面我们所提的三大阻击战,实际上在湘江战役中还有一场战役十分凄惨,那就是负责殿后的红五军团第34师与敌人展开的一场作战,因为错失了渡江的最佳时机,这支军队最后可以说是全军覆没。

 

由于情报出现了失误,红五军34师与红5师在枫树脚接防的时候,还不知道此时的红5师已经撤退,而这里也已经被国军占领了,毫不知情的红34师到达接防目的地后,遭到了敌大肆的屠杀,再加上飞机大炮的轰炸,红34师损失惨重。

 

突遭敌人的袭击之后,红34师连忙撤退,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又遭到了敌人的围堵,因此错过了最佳的撤退时间。此时的湘江两岸渡口早已被国民党军占领,而红军主力也都已经渡过了湘江,因此红五军34师只能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

 

在不断与敌人搏斗的过程中,红五军34师已经由最初的6000人锐减到了不足900人,但是他们所面对的是国民党的十万大军,形势自然变得愈发危急。好不容易跨越重重困难之后,终于在12月3日赶到了湘江渡口,然而十分悲惨的是,在新玗等地红五军34师又遭到了国民党军的伏击,再一次投入作战后,34师的师政委程翠玲以及组织部主任也相继牺牲,不仅如此,师部人员再度减了大半。后来,在湘江东岸34师与国民党的十万大军展开了最后一场生死搏斗,可是因为敌军人数太多,34师最终只剩下了数百人。

 

眼看不能一直这样下去,34师师长陈树湘就决定到湘南打游击战,他将战士们分成两队,和参谋长王光道各带一队,准备兵分两路,进行最后一次突围,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如果这一次还不能打出去,那么整个34师可能就要全军覆没,但是没有一个人选择后退。

 

这一边,陈树湘带领一部分战士开始突围,可是最后还是没有成功,而陈树湘本人更是在战斗中被敌人的子弹击中了腹部,当即昏迷被俘。作为中共党员,34师的师长,陈树湘绝对不能容忍自己成为俘虏,为了保守秘密,在敌人的担架上,他咬着牙,用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从自己腹部的伤口里,掏出了自己的肠子,而后咬断自杀。

 

而另一边,参谋长王光道率领红34师余部,一样在突围路上不停地遭遇了国军打击,最后除了有三位战士跳崖得以幸存,剩下的所有人全部牺牲,截至到这一时刻,红34师全军覆没。

 

湘江战役结束后,我军只剩下了3万多的将士们,比渡江前整整损失了5万人。这一战湘江的水都被染红了,也因此当地老百姓后来才会常常讲道:“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1935年1月,在中央红军突破乌江后,终于彻底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从这一刻起,红军再也不用经受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与此同时,艰难的境地也得以彻底改变。

 

湘江战役,不仅仅是敌我双方之间的矛盾,毕竟倘若不是博古、王明等人的错误指挥,中央红军也不至于陷入如此险境。原本这样悲惨的战争可以避免,但是就因为一个失误最终导致了这个局面,给当时处于摸索阶段的共产党人一个很深的教训,那在之后,召开了改变中国命运的遵义会议。这一场会议很好地指出了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纠正了左倾思想,使得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并重新确立了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国新政权。

 

湘江一战,红军损失了整整五万人,然而这还只是革命史上的冰山一角。如今我们可以有这般幸福的生活,离不开无数革命战士的抛头颅、洒热血,虽然说现在已经不是战火纷飞的那个年代,但是这些革命烈士所做出的贡献我们都不能遗忘,他们理应被牢记心中。

 

(来源:“铁军传媒网”微信公众号,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