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陈先义:涅瓦河畔,倾听红十月的余响:涅瓦河畔,倾听红十月的余响
点击:  作者:​陈先义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1-03-09 09:25:20

 

1.webp (15).jpg 

【编者按】此文为著名文艺评论家、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先义老师写于2017年7月,为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而作。现经作者授权,由本院及昆仑策网重新修订编发,以期配合党史学习教育,引为鉴戒,启迪思考。

7月流火,正是北京酷暑季节,但此时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凉爽恰如北京的暮秋。我们《换了人间》剧组一行刚刚到达,领队第一件事提醒大家,别忘了换上随身携带的夹克衫。

下榻之处,与著名的斯莫尔尼宫毗邻。这是在欧洲享有盛名的古建筑,它位于涅瓦河转弯处,在圣彼得堡市的东北部。说这座著名建筑,要追溯到十九世纪初,当年它是受叶卡捷琳娜二世之命,特意请意大利的建筑艺术大师设计的一座俄罗斯女子学院。在酒店房间凭窗望去,斯莫尔尼宫近在咫尺。宫殿蓝白相间,古色古香,经典的欧式三层建筑,它与近旁的斯莫尔尼宫修道院一起,被称为欧洲建筑经典。

1.webp (16).jpg
【斯莫尔尼宫外景】

不过,它的名声之大,不仅因为它在建筑上是巴洛克和俄罗斯风格相融合的代表,也不仅因为它关联着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皇家身份,更主要的,这里使整个世界历史发生重大转折,这是十月革命的发祥地,就是在这里,1917年10月,列宁领导了伟大的十月革命,斯莫尔尼宫就是列宁领导革命的指挥部。100年前,在这座古建筑的一楼会议厅里,列宁向全人类发出了庄严宣告: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新纪元从此开始。

如今,这里绿草如茵,古树环抱,斯莫尔尼宫在静谧中透着革命圣地的肃穆和庄严。怀着特别的向往和崇敬,我们走进了这座古老宫殿。

此时,古城圣彼得堡正是紫丁香花盛开的季节,斯莫尔尼宫外宽阔的花园里,处处散发着紫丁花醉人的芳香。通向宫门的大路两侧,草坪上分别耸立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两座雕像,三三两两的男女学生正在雕像前留影拍照。沿中心大道向前不远,便是斯莫尔尼宫的正门,宫殿门外,耸立着的是列宁向前挥动手臂的那尊全身雕像。

1.webp (17).jpg
【斯莫尔尼宫外的列宁雕像】

100年前,一个枪声急骤的夜晚,列宁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在群众掩护下,藏身进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女子学院。1917年11月7日的夜晚,随着“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响起,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在这里发布命令,号召工人赤卫队和士兵发起武装起义,这里变成了起义指挥部。很快临时政府被推翻了,苏维埃政权宣告成立。

第二天,就是在斯莫尔尼宫的会议大厅里,列宁发表对俄国公民的宣言书,宣布一切政权归苏维埃,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此诞生。也正是从这一天开始,风起云涌的社会主义革命浪潮开始席卷世界。

1.webp (18).jpg
【1917年列宁领导了伟大的俄国十月革命】

如今,整整100年过去了,我们漫步在这个会议大厅里,似乎依然能够听到列宁最早向世界发出的那振聋发聩的宣言,依然能看到列宁领导起义时那忙碌的身影。宫殿虽然古老,但其蓝白相间的色彩却透着清新和明快,怎么看也不像200年前的古老建筑。漫步宫殿,一共有三处被称为关于十月革命“圣地”的地方,会议大厅、三楼列宁第一间工作室、二楼列宁的工作室和起居室。会议大厅以白色大理石装饰,工作室起居室陈设都非常简朴,依然保留着当年列宁工作生活的模样。我们熟知的电影《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绝大部分故事甚至镜头都源于这里。

我们漫步在这革命的圣地,总有一个非常熟悉的声音挥之不去: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1.webp (19).jpg

这是电影《列宁在十月》中的瓦西里脍炙人口的经典台词,到了这里,每一个中国人总能想到这句让我们记忆犹新的著名台词,多少年来,它几乎成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流行语。如今,我们站在这里,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这是当时苏维埃的最高机关,谁能相信呢,作为领袖列宁身边的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为什么,怎么可能为了一块面包推来让去呢?

但是,这就是历史真实。编剧取材于1917年的一个真实故事。当十月革命的枪声打响后,战争和饥荒正在严重威胁着苏维埃新生政权的生存。在斯莫尔尼宫,列宁主持召开人民委员会会议,会上,一位苏维埃政府主管粮食工作的人民委员突然昏倒在地。被紧急召来的医生检查后摇摇头说,他没有什么病,也不需要什么良药,一杯牛奶加片面包即可让他转危为安,他是饿昏了。人们无法相信,作为新生政权主管粮食的最高官员,他有调拨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普特粮食的权利,却竟然没有留下为自己填饱肚子的一丁点食品。

这件事,使身为领袖的列宁极为震撼:革命需要干部,我们不能眼看我们的干部没有牺牲在枪林弹雨中,却因饥饿而倒下来。于是,经列宁提议,一个特殊的决定,由苏维埃中央政府立即颁布,在高层机关设立“疗养食堂”,让那些为人民而日夜操劳的同志有个能填饱肚子的地方。

在当时,这无疑是维持新生政权运转的一个正确决定。后来的实践证明,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特殊决定,大批因为严守纪律而困于饥饿的干部,才没有在那个特殊年代因饥饿而倒下。再后来,这个疗养食堂便成为苏共中央关心爱护干部的一种特殊的方式保留下来。一个政权,一个政党,从一开始建党就把严守纪律和为了人民的旗帜高高举起。这就是列宁,这就是1917年的布尔什维克党。

但是,几十年后的情景,随着苏联党的高层渐渐丢掉了党的初衷,渐渐脱离了人民,情况发生了变化,疗养食堂便成为这个变化的标志。一座当初为保护关心干部的食堂,后来居然成为高级干部享受特权的场所。特别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执政以后,当年的列宁怎么也预想不到,他为关心爱护干部设的“疗养食堂”,一步步演变成了高级干部搞特殊化脱离人民的温床,成了特权阶层享受特权的“特供商店”。一个政党,印证了一个政党的蜕变。据说到了勃列日涅夫时代,特供商店已与干部免于饥饿的初衷毫不相干,此时特供商店的数量和质量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据说每到周末,一辆辆高级轿车停满了特供商店的楼前,高级干部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特殊证件,在这样的特供商店里随意特价购买任何高档的奢侈品。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白兰地、美国香烟、意大利领带、奥地利皮鞋、德国收音机,到苏联国内的各类紧缺商品,几乎无所不有。这样的商店,在当时苏联的大都市,几乎都有。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这样的特供商店,演化为从内部推动苏共解体形成新的特权阶层的催化剂。据说,苏联解体之后,在这些特供商店关张的那些日子,来抢购商品的群众人山人海,成为莫斯科的一道特别风景。

一个当初为关心保护干部而设的疗养食堂,为什么一步步演化为特权阶层搞特殊化的温床?一位陪同我们的莫斯科电影厂的导演、已经满头白发的老布尔什维克痛心地告诉我们:我们苏联共产党在拥有500万党员时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但在拥有2000万党员时却丧失了执政地位,原因就在我们苏共党内,在于我们严重脱离了人民。

漫步在斯莫尔尼宫门前草坪上,这位白发导演的话久久在耳边萦绕。是啊,脱离了人民,我们将一事无成,脱离了人民,也终将被人民抛弃。当年列宁极其珍视与人民的关系,把他看作一个政党存亡的生命线,并且从一点一滴率先垂范。在斯莫尔尼宫,有许多关于列宁的生活往事。不过,让我们中国观众记忆深刻的,莫过于“列宁与哨兵”的故事。因为五六十年代的人从小学课本里就熟读过这个著名的故事。

如今我们就站在这故事的发生地,我在斯莫尔尼宫的这座大门浮想联翩,100年前的那个早晨,卫兵洛班诺夫拦住了走进大门的列宁,进出的人都要出示证件。陪同人员赶紧解释,这是列宁同志。洛班诺夫坚定回答:就是列宁同志也必须出示通行证。列宁在出示了通行证后,随即表扬了这位忠于职守的红军士兵。

这个故事,后来被我国教育部门收进了小学语文课本。如今,站在故事当年的发生地,一种别样心情却难以名状。

从当年的这个故事中,今天我们该读到什么呢?我想我们首先应该读到的是苏维埃红军战士的忠诚,在那个白色恐怖的年代,他必须恪尽职守,必须对革命高度负责。但如今读来,我从这个故事领悟更多的是革命领袖的风范,是列宁创建的布尔什维克党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关系和作风。

同样就是在这座庄严的皇家宫殿里,列宁提出了党群关系的著名论断,用“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把俄罗斯千百万人民召唤到了革命的旗帜下,依靠人民,才最终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革命胜利第二天,在斯莫尔尼宫,列宁向全党郑重宣告:“只靠共产党员的双手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十分幼稚的想法。共产党员不过是人民大海中的一粟而已”。他进一步告诫全党:“对于一个共产党员来说,对于一个为数不多的共产党来说,对于一个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来领导一个大国在暂时没有得到较先进的国家直接援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产党来说,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

如今,站在这座古老庄严的俄罗斯古建筑前,我似乎听到了列宁回响环宇的洪钟大吕之声。列宁用毕生的实践,践行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即使在最为艰苦的年代,他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他认为任何一种特殊都是对人民的犯罪。他的思想,指导建党初期的苏共保持了与人民同甘共苦。

1.webp (20).jpg

【列宁和斯大林】

可以说,在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承继的是列宁开创的党风。在斯大林的著作里,我们不止一次读到过斯大林叙述古希腊神话安泰的故事。斯大林常用安泰来比喻苏联共产党,他说,英雄安泰力大无比,这力量来自于他的母亲,安泰之所以在空中被对手杀死,是因为他的双脚脱离了大地,也就无法汲取养分和能量。斯大林告诫全党,共产党好比安泰,人民就是大地的母亲。正是斯大林高举为人民的旗帜,人民甘冒流血牺牲,在苏共领导下与德军法西斯决战,最终以牺牲2000多万人的代价战胜了敌人。

在战争中,斯大林率先垂范,把自己心爱的儿子雅科夫送上了卫国战争的前线。在雅科夫被德军俘虏后,希特勒用释放雅科夫为条件,以交换德军的被俘将领保卢斯,但立即被斯大林断然拒绝:我不会用一名将军去交换一名士兵。结果雅科夫死在了德军集中营。人们同样无法相信,这位苏军大元帅,他一生的两套元帅服,其中一套还是毛泽东来访时紧急赶做的,去世的时候,那上面已经打满了补丁。人们也无法相信,一件老式的掉了毛的褪色短皮大衣,斯大林竟从十月革命一直穿到去世。他去世后,人们发现他只有900卢布存款,这只相当于一个熟练工人半个月的工资。正是列宁斯大林从十月革命创立的与人民同甘共苦的作风,保证了苏联卫国战争及后来国家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然而,74年之后的1991年8月,当苏联的党和政府领导者背弃了对人民的承诺,一个政党和国家便走向瓦解。随着那面镰刀铁锤图案的苏联国旗在克里姆林宫缓缓降下,不论是苏联还是苏联共产党,在这个世界上便宣告不复存在。一个由伟大导师列宁亲手创建的党;一个曾经领导俄国工人阶级推翻沙俄反动统治,成功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党;一个曾抵御了十四国武装干涉,成功捍卫革命成果的党;一个在伟大卫国战争中战胜了德国法西斯,并且为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的党;一个取得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率先把人造卫星送上天的党,却在74年后丧失了执政党的地位。

1.webp (21).jpg

到底为什么?许多年来,前苏联的老共产党员们在思考,世界各国共产党人也都在思考,谁能说,在诸多原因中,不包括后来人忘记了甚至背叛了列宁在斯莫尔尼宫这言犹在耳的谆谆告诫呢?只有此时此刻,我们或许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今天我们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的党中央,为什么把能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看作我们这个党生死存亡的基础,为什么把能否廉政为官看作一个共产党人是否合格的基本底线,为什么用刮骨疗毒的决心与各种腐败现象进行不留情的坚决斗争。列宁的话言犹在耳,苏联亡国亡党的教训就在眼前。

在十月革命炮声响起的地方,一句被我们说了很多年的口号忽然又在耳边响起: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是啊,没有十月革命,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如今,阿芙乐尔号的炮声渐行渐远,在当年炮声响起的地方,这十月革命的发生地,一个世界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以亡党亡国的惨痛教训,正在为世界为人类提供一面最现实的历史镜鉴。某种意义上,这与百年前的炮声具有同等伟大的意义。历史是螺旋发展的,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曲折在历史长河中或许是短暂一瞬。革命终将胜利,正义真理终将战胜邪恶和谬误,这是历史的规律。

一个如同洪钟却又充满沧桑的声音从斯莫尔尼宫的扩音器里传来,这是博物馆在对观众播放百年前的原声史料:对每个布尔什维克来说,最可怕最严重最危险的情况,便是我们脱离了人民,离开了人民,我们将丧失一切。这是1917年十月我们认识的真理。

这是列宁的声音,这个洪钟大吕的警示之声,在斯莫尔尼宫,在圣彼得堡,在俄罗斯,在全球回荡,这是一个伟大领袖和导师对世界所有无产阶级政党的谆谆告诫。

(作者系著名文艺评论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解放军报文化部原主任、高级编辑;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新修订稿
 
【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