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跨越的雪山》补遗
《红军长征过雪山行军路线详考》出版时,作者特意作了如下说明:
目前确认的红军翻越的雪山数量,很可能还是一个“下限”。很可能还会有因史料史证缺失而没有计入的雪山。所以,在引用“红军翻越的雪山”数量时,应尽可能地使用“……以上”的表述。
此后,作者在继续采集史料史证的情况下,又对一些“存疑待考”的“红军跨越的雪山”进行了研究和图测定位,认为其中有4座可以认为是能够确认,或“可能性很大”。
下面简单作一介绍:
才盖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卡龙沟的一个村名,在红军的文电中称为“茶力革”,红军在此间筹粮的文献中多次提到这个地点:
红十三团关于筹粮情形的报告
(1935年7月28日)
一、奉军委命令:
十三团由仓德、打鼓向毛儿盖行进,余十九——二十一日相续集中毛儿盖。二十一日派一个营到金藏筹粮,第三日又派一个营及各部给养人员搬送粮食。
⒈卫生运动
⒉部队军事教育:政治教育夺取松潘,赤化川陕甘少数民族。
二十三日得一军团聂政委来信,令十三团即进至坡罗子筹粮(但沙窝藏两处,仍各留一个连分任警戒)。我于二十四日率二个营(欠一个连)及直属队由毛儿盖出发,二十时先后到达卡英,二十五日继到一个营(欠一个连)。
三、在卡英、茶力革[1]地域已三天,工作情形如次:
⒈在卡英及茶力革两处附近共搜山得粮食约六七万斤。此地集中六七万斤粮食(完全小麦),请速指示处理办法(本日派到黄[红]土坡与三十一军联络,已提议他们可来搬一万斤粮食去)。
⒉二十六日晚茶力革村蛮子代表七人并牵牛一头为礼来见,当即以好友抚慰,并给番文传单,后又找得通司一名,与交涉买粮问题,并号召群众回家,但该蛮子不愿卖给我们,给以银子也不要。工作团政委吕振球同志,总政巡视员符竹庭同志与我们商议,一面仍继续向之宣传并妥为招待,一面仍继续集中粮食,将来行动时,按家承认多少,分别给以银钱及填写买物证。
十三团 彭雪枫 张爱萍
——《红十三团关于筹粮情形的报告(1935年7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史资料选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二册)》第403~第404页,金盾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注释:
[1]卡英:今译名卡亚,是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热务沟东岸的一个村庄;茶力革:今译名才盖,是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到县卡龙沟北端的一个村庄——红军在此活动期间,卡龙沟地域被称作“波罗子”。
朱德、张国焘关于十三团行动致彭雪枫电(节录)
(1935年7月30日15时)
十三团应以主力明三十一日进取波罗子,为全军筹粮。以一部控制茶力革要点及守粮食,候干部团到接着后归还建制。
——《朱德、张国焘关于十三团行动致彭雪枫电(节录)(1935年7月30日15时)》,《朱德年谱(1886~1976)·上》(新编本)第525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1935年8月10日,红军右路军指挥部下达《关于右路军行动计划的命令》,计划中对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一部领取粮食的安排为:“每人带15天约90000斤,由茶力革发五万,毛尔盖四万斤。”(《前敌总指挥部关于右路军行动计划的命令(1935年8月10日8时于毛儿盖)》,《红军长征·文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619~第622页,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可见,才盖村当年是红军在此间活动的筹粮及囤粮的地点——相当于兵站和粮站。
从当时的红军各部的部署和活动来看,红十三团主要在波罗子和黑水河一带活动,而红三十军主要在热务沟地域活。而才盖村与热务沟之间横亘着一道道雪山,从才盖村与热务沟之间往来筹粮和领粮的部队在此间往返时,必然会翻越这座雪山。“控制茶力革要点”的内涵应该包括了“守住这个雪山垭口”,以保障往来部队转运粮草。
目前尚缺乏此间的地理要素的命名资料,所以笔者暂时将这座雪山命名为“才盖山”。
笔者目前用GOOGLE地图图测定位的三维数据为:
E:103°21′4.75″
N:32°25′50.69″
H:4038米
降比贡山口是位于四川省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塔公乡东侧的一个雪山垭口。关于红军翻款越这座雪山的情况,《康定县志》有如下记载:(1936年)4月,红军二六九团一部从泰宁(当时的县名,现名惠远寺)进抵塔公寺,尔后继续南下营官(今新都桥),同时派出另一部“经龙古(村)、降比贡,在降比贡山口,遭西雅民团10多人的阻击,两方激战,民团被击败退到森林。第二天红军分支西进,一支经巴里棍巴(今贡布村)抵塔格,一支经西雅(村)抵塔格(村)。”(《康定县志》第365页,四川辞书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
这可能是红二六九团派出的一支向雅江方向的侦察小分队。据《康定县志》载,红二十九团一部在进至营官和塔格之后,“因前方有中央军驻扎”,很快就退回泰宁。
笔者目前用GOOGLE地图图测定位的三维数据为:
E:101°24′31.05″
N:30°15′57.29″
H:4346米
1936年5月30日,在稻城休整数日后的红六军团离开稻城,沿稻城河西进,准备经拉波向理化(今理塘)前进,并于5月31日抵达理塘县境的拉波。
这段行程,有两位红军老战士留下了日记:
王恩茂日记(1936年5月30日~31日)
5月30日
天晴。
向藏坝(笔者注:今理塘县一个乡名,位于拉波乡以北约70公里)前进,经过冉子(笔者注:今稻城县省母乡冉子村),到达大桥(笔者注:旧地名,尚待查证)宿营。
5月31日
天晴。
凌晨4时半出发,经过一个30里和一个60里的山,但路程很近,所以12时即到达了拉波。
吴德峰日记(1936年5月30日~31日)
5月30日
在大桥宿营,行程50里。
5月31日
经过协坡,在那坡(那坡应为拉坡)宿营,行程90里。
据《稻城县志》记载,“解放前稻城县无一寸公路,只有4条通往邻到的区乡牛马崎岖小道。县城东北路,经省母乡冉子过无量河(笔者注:应为稻城河),转协坡到理塘县。”(《稻城县志》第35页)
也就是说,当年从稻城经拉波到理塘,必经协波,而不是沿如今的公路经稻城河、拉波河汇流处去拉波——当年这里都是悬崖峭壁,无路可行。
经协坡到拉波,必须翻越协波东侧的一座雪山——在无相关地理要素命名资料的条件下,笔者暂时将其命名为“协波山”。
笔者目前用GOOGLE地图图测定位的三维数据为:
E:100°33′1.01″
N:29°06′19.87″
H:4161米(下面这张图上错了,没法改)
雄鸡岭位于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以西,是炉霍通往瞻化(今名新龙)的驿道的必经之雪山。据民国二十五年六月《川边季刊》第二卷第二期记载:“道孚及炉霍告陷后,匪即分路进取瞻化,一自甲期孔窜瞻化,一自炉霍三关取道大盖窜瞻。四月四日抵瞻之河西,瞻人忙于逃亡,不及将大桥焚去,瞻化桥在县治前跨东西两岸,匪遂得窜入县城西。”(《国民党军追堵红军长征档案史料选编(四川部分)》第387页)
红军从道孚出发经甲斯孔河,连续翻越四座雪山夺取瞻化这条路线,已为笔者依据时任红四军参谋长陈伯钧将军的日记予以确证(时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的洪学智将军的回忆录也有记载),这次奔袭行动是红四军主力完成的。而红军自炉霍经大盖进取瞻化的路线,目前除《川边季刊》的记载外,尚无红军方面的记录记载予以确认。笔者认为,红四军在瞻化驻扎的时间比较长(可能至少有月余),此间与驻炉霍的红四方面军总部会有往人员往来,有部队或人员翻越雄鸡岭的可能性很大。不过尚需更充分的史料史证予以确认。
这个垭口如今已有公路可通。
笔者目前用GOOGLE地图图测定位的三维数据为:
E:100°33′13.51″
N:31°17′58.80″
H:4603米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