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黄河大合唱》:自强不息的民族赞歌
点击:  作者:历史    来源:求是网  发布时间:2019-11-09 18:33:11

 

1939年5月11日,毛主席等观看了《黄河大合唱》的第二次演出。乐曲结束后,毛主席大喊三声“好”。

 

1.webp.jpg

冼星海,中国近代著名音乐家。1939年,由诗人光未然作词的《黄河大合唱》,经他谱曲,成了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新华社发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黄河百折不挠、一往无前,塑造了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

 

有一首咏唱黄河的音乐作品,唱响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赞歌,那就是《黄河大合唱》。它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黄河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庄严讴歌了中华民族顽强斗争、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黄河颂》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成就这首不朽赞歌的是诗人光未然和音乐家冼星海。

 

1938年10月,光未然率领抗敌演剧队三队赴吕梁山地区工作,在陕西宜川县壶口附近东渡黄河。黄河的惊涛骇浪、船工们搏风击浪的英姿以及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激起了他的创作灵感和热情,于1939年初创作出长诗《黄河吟》。

 

冼星海去看望病床上的光未然,听他朗诵《黄河吟》,讲述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深受感染,引起共鸣,决定全力为这首长诗配乐。冼星海在简陋的土窑里连续创作6天6夜,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谱曲。

 

《黄河大合唱》由“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等八个乐章组成,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控诉了侵略者的残暴,展现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勇气、决心与行动,勾勒出中国人民保家卫国、顽强抗争的壮丽画卷。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1939年4月13日晚,《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轰动延安。

 

1939年5月11日,毛泽东同志等观看了《黄河大合唱》的第二次演出。乐曲结束后,毛泽东同志大喊三声“好”。周恩来同志从重庆回延安看过演出后,欣然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一曲大合唱,可顶十万毛瑟枪。”《黄河大合唱》很快唱响全国,成为抗日歌曲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激励着无数热血青年投身民族解放的行列,奔向抗日的最前方。

 

 

《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央视新闻制作”(视频时长3分08秒)

 

    “响应我们伟大民族的胜利的凯歌”

    

“向着祖国的原野,响应我们伟大民族的胜利的凯歌!”这是《黄河大合唱》第三乐章的最后一句。

 

黄河之水天上来,排山倒海,汹涌澎湃,奔腾叫啸,在它的周身,奔流着民族的热血。黄河见证了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的苦难,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奋起,更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辉煌。

 

浩浩黄河水,悠悠岁月长。《黄河大合唱》传唱至今,蕴含其中的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永放光芒。

 

冼星海曾这样评价《黄河大合唱》的曲与词:“在歌词本身,已尽够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的黄河的历史了。”

 

每听《黄河大合唱》,犹闻战鼓声,犹见万马鸣。豪迈之气顿生,前进勇气高涨。

 

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新中国走过了70年的光辉岁月,我们为祖国史诗般的进步礼赞。

 

同时也要看到,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

 

让我们继续高歌《黄河大合唱》,在这曲民族赞歌中奋勇前进、一往无前。

 

2.webp (1).jpg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昆仑策网”!


(来源:“求是网”微信公号) 

 

2.webp.jpg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