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王东宾:突破美国的封锁——中国接入互联网简史
点击:  作者:王东宾    来源:“经略网刊”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19-02-18 10:17:15

 

        编者按:中国互联网产业近年来的崛起不仅在国内极大地改变了社会运行形态,在全球层面也引发了诸多关注并甚至开始导致部分冲突。围绕数据流动、网络主权、信息安全、数字监控等议题的争论频发,而互联网本身的基础性和宽泛性又使得上述问题容易被简单化为不同政治主体的利益冲突。但事实上,作为公地资源的互联网不仅是早期技术人员的美好理念,更是落实在具体行动上的重要原则,中国接入互联网的早期历史便是例证。

【文/ 王东宾】

美国政府主导研发的ARPANET,早在1968年已经建成。中国建设互联网的努力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中国面临着诸多封锁和技术进口限制,发展互联网并非一件易事。所幸的是,在国际科研机构和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最终促使中国成功地接入世界互联网。本文主要对中国进入互联网的那段历史做一简要回顾。

1. 中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美国对中国禁售计算机与中德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

80年代初期,中国已经做了很多努力,并且得到很多国际科研机构的帮助。20079月,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在德国参加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20周年纪念会议,在演讲中首先着重指出这些建立中国互联网的早期努力。

19803月,在中国信息产业相关的11部委的努力下,在香港建成一个国际在线信息检索终端,随后向国内科研机构提供服务。198212月,计算机应用信息研究所在北京通过传真线设立一个国际在线检索终端。通过租用的卫星线路,这条线链接到TYMNETTELENET,并最终与美国的ARPANET相连,最终进入到DIALOG数据库系统。

198310月,前信息研究所(现科技信息研究所)通过国际商业卫星连接到欧洲航天局的信息检索系统,并通过意大利的PDN连接到美国的公共数据网络(Public Data Network)。后来信息研究所成功地与不同国家的十二个主要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建立起连接。据不完全统计,到1985年末,中国已经建立超过50个国际在线信息检索终端。

 

CERN园区

中国互联网的成功建立得益于科学界的国际合作。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西欧核子研究中心(CERN),建立ALEPH项目组。CERN在互联网的发展历史上极为重要。

1989年,该中心的蒂姆伯纳-(Tim Berners-Lee)发明了万维网(worldwide-web,简称WWW),并且逐步取得国际社会的认可,成为最主要的互联网服务器应用模式,并且促成了互联网的统一。更重要的是,在蒂姆李的游说(历时18个月)下,CERN1994430日宣布,根据修正的GPLGeneral Public License)公开www的协议和源代码,任何人都可以永远免费利用它编写服务器或浏览器程序,可以用于商业目的或者继续公开,并且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这是一份关键性的声明,使得互联网的基础应用架构成为开源性质,此举最大地遏制了互联网技术开发陷入知识产权纠纷,使互联网免于分裂。高能所与CERN的学术联系,也让他们后来能够得天独厚地开发中国第一个WWW浏览器。

当时,项目合作要求双方能够进行快速有效的沟通联系,因此在两家机构的电脑之间建立连接就迫在眉睫。198471日,高能物理研究所利用微波使其分时终端机(TST)连接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M-160,从而使其分时终端机成为那台M-160的远程终端。这样做主要是由于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电脑不具备大规模拨号的能力。1987327日,高能物理研究所的M-160远程终端移交给信息控制研究所,并成功地建立与CERN的远程连接。

1994年,高能物理所正式进入互联网,并建立中国第一个WWW服务器,成为中国第一个进入国际互联网的计算机网络。1986825日,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使用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的一台IBM电脑,通过TELEPAC网络登录到CERN的中心服务器上,并给ALEPH项目组组长Stemberg教授发送一封电子邮件。这封电子邮件就是时任高能物理所ALEPH组组长的吴为民发出的。20年后,吴为民在《科学时报》上发表《究竟是谁发出的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2006220日),回忆了这段往事。

后来出现了关于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的争论。现在,CNNIC官方发布的互联网大事记中,以1987920日成功发往德国卡尔斯鲁大学以及美国、爱尔兰的电子邮件为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的第一封电子邮件。(现在有些报道采用的是914日,并认为第一封邮件在网络上跑了7天,这不正确、不符合现实。邮件的确是914日写成并发送,但当时由于存在小漏洞,无法成功发出,920日修复漏洞后成功发出。)

222日,中国社科院闵大洪注意到吴为民的文章,并于博客上发表文章《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是何人发出的?》,专门探讨这段争论。当时在德国波茨坦大学的李南君,是维纳措恩(Zorn)教授的博士生,他注意到这个争论,并与闵大洪取得联系。其撰文提到吴为民等人的工作,这种远程终端模式在当时也被其他单位采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的吴为民先生于1986825日,在北京710所的IBM-PC机上远程登录到西欧核子研究中心,并收发了邮件,时间比ICA远程登录到卡尔斯鲁大学还早一天。因此,之前所有的电子邮件联系,均是使用远程登录,通过国外邮件服务器所实现的。1987920日的电子邮件,这是真正意义上从中国所设立的邮件服务器上发出的第一封邮件。

 

实际上,无论是谁发出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不容忽视的是,中国进入国际互联网得益于很多人的努力。胡启恒2007年在德国的会议发言中,在强调措恩教授和王运丰教授的工作与贡献时,同样强调高能物理研究所的贡献。这一点在Steven Wolff的认可信中,也得到了证实。美国科学基金会Steven Wolff给中国的认可信,包括了对CSNETBITNET的接入,而中国与BITNET的连接,正是通过高能物理研究所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完成的。

20世纪80年代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还很恶劣,计算机在美国对华贸易的禁售名单内,西欧也受巴黎统筹委员会(巴统)限制,很多器材和高端设备不能出口中国,但西门子计算机不在此列。因此,世界银行从中国大学发展计划II”Chinese University Development Project II)中划拨1.45亿美元,帮助中国进口19台西门子BS2000大型计算机。

1983年,措恩教授出席了在北京的第一届CASCO会议(西门子计算机用户研讨会),在会上与王运丰教授相识。对计算机问题都很感兴趣,双方建立了学术联系。王运丰教授,1938年留学德国,1952年回国参加建设,1978年后致力于中德科技交流,1987年被德国总统授予联邦大十字勋章。同样是出于促进双方更有效的交流,两人开始探讨建立计算机网络联系的可能性,为此,王运丰教授提议成立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ICA)

需要注意的是,1984年德国才与美国CSNET(美国计算机科学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建立的,后来互联网的主干之一)建立连接。1983年,措恩教授给CSNET的创始人之一Lawrence Landweber表示,希望德国能够与CSNET建立连接。20世纪90年代,Lawrence Landweber担任了2年国际互联网协会主席职务,其前任是TCP/IP协议发明人之一Vincent Cerf1984年,LandweberTCP/IP协议另一发明人BobKahn申请向其他国家开放CSNET(包括DARPAnet)的许可,并获批准。

随后,德国措恩领导科研小组建立西德与CSNET的一个连接、并发送德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这个连接点就是卡尔斯鲁大学。1986年或1987年前后,Landweber不断收到来自德国国家网络(DFN)的信息,要求CSNET断开与卡尔斯鲁大学的连接,转而直接与DFN建立连接。但CSNET采用的是TCP/IP架构,而DFN全力支持开放系统互联,两者之间存在标准之争。一方面措恩支持TCP/IP架构,另一方面更是出于对措恩教授的完全信任,Landweber拒绝了德国国家网络的要求。Landweber的坚持意义重大,这在实质意义上使卡尔斯鲁大学成为CSNET在德国的中枢。理解了这个背景,更有助于我们体会到1987年中国发往卡尔斯鲁大学电子邮件的关键意义,理解越过长城,走向世界的真正内涵。

随后,措恩教授从德国为项目申请到专项经费,加速了项目进程。王运丰教授与措恩教授联手合作,尤其是在双方项目组的共同努力下,19879月准备基本完成。914日,双方共同起草一封由英、德双语写成的电子邮件,“This is the First Electronic Mail from China to Germany”(这是第一封中国到德国的电子邮件),邮件内容是:“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我们可以到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也就是后来知名的越过长城,走向世界的邮件。在该邮件上署名的除了王运丰、措恩教授,还有11个中德双方参与工作的人员,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李澄炯所长。但由于系统小漏洞,存在一个死循环,没有发送成功。6天后,问题修复,920日,第一封电子邮件成功发出,这封邮件除了到达德国卡尔斯鲁大学外,随后到了美国和爱尔兰。

1987920日,中国向世界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大门开启。1987925日,英文版的中国日报刊登了这一消息:中国与世界10000个大学、研究所和计算机厂家建立了计算机连接。这个连接通过北京与卡尔斯鲁的两台西门子计算机实现。王运丰教授(中国国家科委电子信息与技术顾问)把这一成果描述为中国大学和研究所与世界计算机网络一体化的技术突破,在卡尔斯鲁大学教授维纳措恩指导下完成,技术团体由来自北京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卡尔斯鲁大学、西门子公司和美国的科学家们组成

2. CN的诞生:白宫的阻拦和科学家共同的斗争

198711月,中国代表团应邀参加在普林斯顿举行的第六届国际网络工作组会议。会议期间,118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主任斯特芬沃尔夫(Stephen Wolff)表达了对中国接入国际计算机网络的欢迎,并将Stephen Wolff博士签署的认可信,转交给了中方代表杨楚泉先生。这是一份正式的、对中国加入CSNETBITNET(美国大学网)的政治性的认可。

随后,王运丰教授与措恩教授着手让中国实现全功能接入互联网。199010月,王运丰教授在卡尔斯鲁大学与措恩教授商讨了中国网络的应用,尤其是中国计算机科技网(CANET)和中国申请国际域名的问题。王运丰教授提出用申请“.CN”作为中国的国家域名。由于当时中国独立申请域名和管理域名服务器的难度很大,基于对措恩教授的充分信任,王运丰提出让措恩教授代理注册中国国家域名,并由卡尔斯鲁大学负责维护“.CN”域名服务器的维护。

 

维纳措恩 (德国互联网先驱者)

此时,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指派钱天白工程师负责具体事宜。1019日,措恩教授向国际互联网信息中心(Internet's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InterNIC)发出“.CN”的预约,询问是否有空缺。1126日,措恩正式在国际互联网信息中心为CANET申请“.CN”顶级域名。他在管理联系一目中填上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的地址和钱天白的名字,而技术联系一目中填写的是卡尔斯鲁大学计算机系。

122日,措恩教授把申请信和相关附件转发给钱天白。123日,措恩教授收到通知,“.CN”域名申请得到批准,并且在Karlsrushe大学建立.cn域名服务器。199113日,措恩教授派出三人专家小组去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专家组中的米歇尔罗特(Michael Rotert)建立地区域名解析服务器(local DNS)并更新CSNET/PMDF的相关软件;另一名成员兰肯(Nikolaus von derLancken)帮助中国建立局域网。1994年,中国国家域名“.CN”服务器由卡尔斯鲁大学移交到中国,中国随后实现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

2009914日,在中国首届网民文化节上,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代表中国互联网社区授予措恩教授中国荣誉网民称号,以表达对措恩为中国进入世界互联网所做贡献的敬意。

实际上,除了关于吴为民与王运丰谁是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发送者的争论外,在海外还有另外一则争论。这则争论最终重新发现了措恩教授和王运丰当年所做的大量工作和贡献。中国早期的互联网发展,主要是基于科研合作与交流的需要,大部分人都没有想到后来互联网对社会和人类生活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因此早期的很多档案资料在中国并没有保存下来。因此,在中国,长期以来关于措恩教授与王运丰教授的合作,一直鲜为人知,各方面的报道也忽视他们的献。

2004年,《计算机业余爱好者》(The AmateurComputerist )两位编辑注意到在中国的公开资料中,很少提及措恩教授与王运丰教授的工作。在当时的CNNIC网站上公布的互联网大事记中,关于第一封电子邮件的很多工作归功于钱天白工程师。但实际上,钱天白并不在第一封电子邮件中的13位署名的名单中,这令他们很惊讶。为此,他们特地采访措恩教授。所幸,措恩教授保留了所有的中英德资料,包括第一封电子邮件原件和技术资料,这些资料对于了解中国早期互联网历史极为珍贵。后来,他们运用这些档案资料,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对措恩教授与王运丰教授的工作做了可信的发掘和评价。

200511月,措恩教授应邀参加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高峰论坛的分论坛。在论坛上,措恩教授讲述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的故事。当时,互联网协会主席胡启恒正好在场,她表示回国后将调查中国版本为什么与措恩教授所讲述的不同。18个月后,中国CNNIC官方公布的互联网大事记对此事的表述做了修改,肯定了措恩和王运丰教授所做的工作与贡献。

因此,在2007918日和19日,在措恩教授和胡启恒的召集下,在德国举行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20周年的纪念会。当时所涉及到的德国、美国、爱尔兰等国的人员大部分到场,还有当时参与其中的中国老人,包括当时提供设备、技术支持的人,这些亲历者又讲述了很多背后的故事。

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1987年第一封电子邮件连接的许可问题。在中国,众所周知的是第一封电子邮件发送时,CSNET仅仅是非正式接受(“OK”),而不是正式同意(Permission),换言之,这个连接是临时性的,没有任何保证。但几乎没有人知道的是,当时白宫否决了这个许可。1987年,Steven Wolff的确给了LawrenceLandweber许可,允许给中国开放电子邮件连接。但第二天,他们就得到白宫通知,宣布这个许可无效。

这时,Steven Wolff的处世哲学起了关键作用,不是事前申请许可,而是事后请求谅解,这类似于中国的先斩后奏。因此,Wolff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而Lawrence Landweber等人也坚信,对方是白宫,他们是科学共同体,政治归政治,学术归学术。在关键时刻,科学家们坚持了自己的原则,坚持互联网应该排除政治因素的影响,坚持互联网应该是开放的,从而将中国纳入到国际互联网共同体。

这些人的努力一定意义上也保证了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建立的网络后来能够发展成为互联网,促成了国际互网的形成与统一。这种合作哲学赋予了互联网公共事物(Commons)的特性。

steven Wolff的默许造成中国进入互联网的既成事实,从而为后来美国政府的让步打下基础。19926月,中国科学院钱华林教授在日本参加INET’92会议,专门造访美国负责互联网接入的人员,初步探讨中国的全功能接入问题。在1993INET会议上,钱华林教授再次重申这一请求。科学界大部分对此持支持态度,但政治因素使得阻碍仍然很大。1994年,钱华林等人告诉胡启恒(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功能接入的测试非常成功。

 

左一为钱华林教授

因此,19944月,胡启恒专门访问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与Neal Lane博士会面。后者当即决定安排胡启恒与Wolff会谈。Wolff答应这一请求。几天后,中国实现全功能接入。2007年德国会议中,Wolff回忆到,如果没有当年中德之间成功的电子邮件连接,1994年美国政府对中国全功能介入的许可将有可能被推迟很多年,就像他们对北朝鲜所做的那样。当时,没有人敢试图将互联网接入那些国家。

 

青年时期的胡启恒

中国成功接入世界互联网,来自国际共同体的努力。这种国际合作与共同努力,超越民族与国家边界,超越意识形态,超越政治因素的干扰,促使互联网的形成与统一,并最终形成一种人类自主创造的公共事物(Commons)。今日的互联网,注入了更多的商业因素,更多的国家利益,更多的意识形态,与早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不可否认的是,唯有以公共事物看待互联网,互联网才成其为真正意义的互联网。因此,思考今日互联网治理的问题,承认和尊重历史事实,超越网络霸权和战争思维,共同推进全球合作治理互联网这一人类最大的公共事物,才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转载自经略网刊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