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理论研究  > 阅读信息
罗建文 江名:论中国道路成功的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
点击:  作者:罗建文 江名    来源:昆仑策网【授权】  发布时间:2020-06-28 08:16:48

 

1.webp (2).jpg

【摘 要】近代中国的历史反复证明:只有以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才能明确自己的革命任务,才能走出一条真正实现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的中国道路。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无产阶级追求解放的思想指南和社会发展最高形态的理论体系,有着内在的理论逻辑和基本原则,今天的中国道路之所以成功、之所以管用就是因为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基本原则。中国道路是从40多年改革开放历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历史经验,也是从新中国7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历史启示,更是从5000多年悠久文明中承继的珍贵遗产。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规律性就是中国道路成功的历史逻辑,只有牢记这些历史逻辑,我们的道路才不会变向,我们的国家才不会变色,我们的社会主义才不会变质。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2月3日会见出席“2019从都国际论坛”外方嘉宾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能够不断发展稳定的最根本原因,得到了全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我们将坚定不移继续沿着我们选择的道路走下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2] 中国的建国之路和发展之路走过了极其艰难和极不平凡的历程。经过新中国7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和历练,我们坚持的中国道路更加成熟、前景更加广阔、意志更加坚定。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上弄清楚中国道路为什么会成功、为什么十分管用,弄清楚中国道路之所以成功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这对于中国人民和全世界渴望走向富强和繁荣的国家的人民来说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中国道路之所以成功的理论逻辑

回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浴血奋斗以及新中国70多年建设的艰难探索和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道路正确方向与前进动力的保证,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基本原则决定了它与空想社会主义、庸俗社会主义、伊斯兰社会主义等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或非社会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所谓“理论逻辑是指研究对象本身内在要素之间的必然性联系和内在特质规定性,它是不依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3] 今天的中国道路之所以成功、之所以很管用,就是因为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基本原则。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科学社会主义本身发展的历史态度和认知方法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深刻揭示和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增强人们历史自觉性和能动性的强大思想武器。恩格斯指出:“一种社会活动,一系列社会过程,越是超出人们的自觉的控制,越是超出他们支配的范围,越是显得受纯粹的偶然性的摆布,它所固有的内在规律就越是以自然的必然性在这种偶然性中去实现自身。”[4]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理论体系,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自己的内在原则和规律,只有正确地把握这些原则和规律,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各个阶段的认识和态度才不会发生偏差和错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辩证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讲究正确的方法论和辩证法,否则就会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要么成为一成不变的千古教条,要么成为任人涂抹不可名状的东西,这些都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内在的理论逻辑和基本原则,在实际革命实践中会产生超越或落后、左倾或右倾的错误思想或错误方法。恩格斯说:“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5] 相应地,如果把社会主义理论固化和僵化,其就不能成为科学的理论。只有这样的历史态度和认知方法,才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本身的认识论逻辑和方法论逻辑。离开这个逻辑就得不出科学社会主义的普遍真谛和基本要义,对社会主义实践有百害而无一益。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认识逻辑。

2.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由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来指导

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就不可能准确把握革命斗争的严峻形势和前进方向,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不仅是无产阶级政党认清革命斗争形势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是准确评判革命斗争发展性质和方向的根本法宝,还是唤醒革命主体、动员革命力量、组织革命群众、夺取革命胜利的理论指南。因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理论需要是否会直接成为实践需要呢?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6] 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是需要科学理论来指导的革命实践,客观的革命实践和严峻的斗争形势都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指引,再加上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的无穷的真理力量和革命的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7] 忠于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旧学说的根本特征,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无产阶级解放和追求自由的根本方法论。例如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不仅揭示了无产阶级受剥削和压迫的根本原因,而且还为无产阶级解放和追求幸福指明了方向。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们虽然也提出了许多关于人类解放的天才而美妙的设想和探索,也对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进行过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但终究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找到科学阐释无产阶级革命任务和革命方向的理论指南,只能做天才而美妙的设想而已。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理论逻辑和科学指南。

3.科学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领导和组织

中国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进入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轨道,是前所未有的历史大变革和大挑战,其革命任务的艰巨性和长期性、革命敌人的顽固性和残酷性、革命历程的曲折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决定了:没有坚强的政治集团来组织和领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科学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领导和组织,这是由这个事业的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所决定的,更是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先进性和战斗性决定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具有与时俱进的自我革命的觉悟和自我修正的勇气和能力;无产阶级政党是由本阶级中最积极、最先进的骨干分子所组成的,具有领导革命事业的前瞻性和战略性能力,具有钢铁般的组织纪律和革命意志,能够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和锤炼,具有其他政党不曾有的革命品格的先进性和组织运行的民主性,具有团结和号召其他革命力量的组织性和凝聚力;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扎根于广大的人民群众,不仅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格和意志,更具有这个立场和使命,因而它具有永不枯竭的力量来源和深厚广泛的群众基础。因为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代表和维护着广大人民大众的利益,“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8] 中国的民主革命自从有了共产党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才有人民群众的真实评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没有今天兴旺发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科学社会主义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必然性逻辑。

4.科学社会主义必须建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政权

国家政权是领导阶级执掌政治生活的根本标志,更是统治阶级实现自己政治目标的根本保证。对于无产阶级来说建立自己的国家政权并不是革命的目的与结束,而是新的革命的开始和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手段。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9]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只有“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才能巩固自己的经济基础,才能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才能完成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和根本任务,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才能保证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才能更好地实现无产阶级政党的初心和使命。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0]

5.要建成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看到社会主义最终胜利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渐进性

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人民思想道德觉悟、社会治理能力和人与自然发展的和谐程度等都要达到比人类其他社会形态更高的水平,否则,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就不具有权威性、竞争性、崇高性和理想性特质。一方面,我们要看到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要有足够的准备和充分的耐心,不断地改造社会和社会成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世界,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建成要经历相当长的过渡时期,还要经历探索时期的“长久阵痛”之后分娩出来的新社会,它“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11],因此,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和过渡时期出现探索性失误和错误是可能的,只要我们坚定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勇于自我革命和自我修整,社会主义事业就一定会从胜利走向胜利。另一方面,我们要对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充满自信。社会主义从建立到发展再到发达,都存在着一个由低到高、由认识和建设的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过程,只有当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复杂情况有了全面而深入的认知和了解以后,我们才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自觉者和真正的主人。“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12] 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需要经过若干代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努力奋斗才能实现,无数个个体将个人的努力方向与社会主义远大目标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巨大的历史发展的合力,才能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要完成社会主义的建设任务,就必须让全体劳动人民认识到,“为了谋求自己的解放,并同时创造出现代社会在本身经济因素作用下不可遏止地向其趋归的那种更高形式,他们必须经过长期的斗争,必须经过一系列将把环境和人都加以改造的历史过程”。[13]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许多艰难的探索,虽然有过教训和失误,但是终究还是走出了彷徨和困境,取得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识和真谛,中国道路开始走向成熟和新的辉煌。这就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实践进程的发展逻辑。

6.科学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人的解放和人民幸福的初心和使命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追求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科学社会主义则是把这个历史任务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和奋斗目标,并在实践中努力付诸行动。科学社会主义对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追求,不仅仅体现在对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批判上,也不仅仅局限于打破落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上,更主要的是在人对旧的生产关系依赖和旧的社会制度约束的解放上,追求和建构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恩格斯在建构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模式时强调,随着无产阶级消灭了剥削制度以后,“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4]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社会形态就是科学社会主义追求的理想状态,需要我们作出艰苦的努力和实践。因此,在社会主义的各个阶段里,无论是发展生产力总量还是改造人与人关系的旧世界,都是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而奋斗。只有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条件才是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最佳的实现形式,新中国70多年来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只有在中国道路上真正站立起来、富强起来的中国人民才能充分感受到人的解放的滋味和意义。

以上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理论逻辑,是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一种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一种崇高的社会制度体系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原则或内在的必然规律,离开这些原则或规律就不能成为科学社会主义了,所以,习近平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15] 我们的中国道路就是在坚持和贯彻这些基本原则和理论逻辑基础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无论今后社会形势怎么变化,无论中国道路怎么走下去,这些理论逻辑和基本原则是不能丢的,丢了的话我们的党和国家就变质了。这一点需要引起理论界和思想界的高度重视和特别警觉。

中国道路之所以成功的历史逻辑

习近平曾指出:中国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16] 中国道路体现了历史逻辑,所谓历史逻辑,说到底就是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规律性,它体现在历史的进程中。因此,探索和总结中国道路成功的历史逻辑,就应当追溯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从中凝练和抽象出内在的历史逻辑和历史规律。从社会主义历史实践来看,中国道路成功的历史逻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道路成功的政治保证和政治中枢

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危急关头,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才唤起了全国人民的觉醒,才团结了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找到了中国前进的道路和方向;在中华民族面临外国帝国主义侵略的紧急时刻,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才取得了民族救亡的最后胜利;在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遇到挫折时,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反省和面对现实的魄力,才悟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正道和真谛;在进行全面改革开放和重建社会发展模式时,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杀出一条血路来”,勇于探索和寻找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有效结合,才找到了一条改革开放的富民强国的中国道路。所有这一切历史成就的取得,都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都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审时度势和攻坚克难,都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对初心和使命的钢铁意志和坚定信念。着眼于时代主题、立足于初心使命,这就是党的最大的政治。我们党“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17] 的根本保证。这就是中国道路成功的政治逻辑。

2.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是中国道路成功的制度基础和力量源泉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方式,正是因为有了人民的当家作主和奋发图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有了无穷的力量源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习近平指出:“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标。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8] 因而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我们的历史伟业,“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19] 这是尊重和保护好人民群众主人翁地位、挖掘和激发来自人民群众的深层次创造力量的历史逻辑。

3.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与特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基本矛盾相契合

检视中国道路发展的历史全程可以看到,我们的成功是党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能动性与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有机统一的结果,是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立场的结果。无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时期,虽然走了许多弯路,出现了某些失误,但我们党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和群众史观,果断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创新发展的思路和模式,这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方针政策必须遵循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超越特定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就会犯“左”倾错误,落后于特定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就会犯右倾保守的错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经验教训证明了这一点。马克思将这一历史规律总结为:“任何时候,我们总是要在生产条件的所有者同直接生产者的直接关系——这种关系的任何形式总是自然地同劳动方式和劳动社会生产力的一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当中,为整个社会结构,从而也为主权和依附关系的政治形式,总之,为任何当时的独特的国家形式,找出最深的秘密,找出隐蔽的基础。”[20] 这是中国道路之所以成功的思维方式上的基本逻辑。

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准确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目标和发展重点,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经济基础和必然要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21] 7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趋向合理,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为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打下了稳定的物质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夯实了必要的经济基础。我们深刻认识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探索、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不到70年的时间内,我们党带领人民坚定不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走完了西方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推动我国快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2] 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实体,加快实施科学技术创新驱动和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推动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升级换代和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机制的改革开放,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逻辑。

5.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之本

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以后,必须利用手中的权力工具建立自己的国家,以便组织和实施自己的建设任务和建设目标。而维护无产阶级及其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对少数反动分子的破坏活动实行人民的专政就必须有自己的国家机器,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要求。人民武装力量是无产阶级国家机器的根本标志,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坚强后盾。“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23]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武装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支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稳步发展的坚强保障和必然要求。

6.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先进文化是科学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基因和灵魂

文化是决定中国道路的最深刻的人文基因,也是认识和把握中国道路属性和方向的最基础、最深厚、最广泛的因素。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都十分重视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自己革命实践中创造出来的革命文化的总结和凝练、继承和发扬。习近平指出:“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24]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悠久历史的根本和灵魂,更是激励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深厚力量,习近平多次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5]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是中国道路成功的文化基因和深层次的支撑力量。

7.实实在在的民主和法制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近百年的浴血奋斗就是为了建立人民的民主政治,就是为了实现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利益和初心使命,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命脉,必然要上升为我们的国家意志;法制保障和依法治国是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大事。在中国道路的历史进程中,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走过弯路,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深刻认识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快了建设的步伐,提高了建设的质量,明确了建设的主体,坚定了建设的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26] 已经成为我们的国家意志和民族共识,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和政治逻辑。

8.忠于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永恒初心和力量源泉

从事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他们在主观上追求自己的解放和自由的发展,在客观上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一个政党或一个国家,只有将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革命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无论是在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都是一条颠扑不破的永恒真理。回顾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史和新中国70多年的伟大实践,正是因为尊重了人民的利益,才赢得了无穷的人民伟力,保证了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巨大胜利。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评价标准,想人民之所想,为人民之所需,我们的革命事业就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这是中国道路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胜利的力量源泉。

9.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道路成功的重要法宝

1949年6月,毛泽东就告诫我们对外国帝国主义的对华援助不要抱有幻想,应把依靠力量和中坚力量放在我国人民的自力更生基础上。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帝国主义和反动派企图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外交上等各个方面对新中国进行围追堵截和孤立封锁,英勇的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战胜了国内外一切困难和挑战,始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今天,尽管帝国主义的亡我之心从未停止过,霸权主义、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和地区民粹主义等还在对走向富强的中国构成挑战,妄想将崛起的中国打压下去。但是,我们“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不为一时的困难所阻挡,继续秉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宗旨,把握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努力保持亚太合作势头,稳步迈向更高水平”。[27] 这是中国道路成功应对外在挑战的基本逻辑,也是中国应对百年未有之变局所应有的思维逻辑。

结  语

美国《华盛顿邮报》曾刊登一篇文章,作者迈克尔·麦克福尔提道:“中国提供了一个有别于美国体制的替代模式。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将中国从贫穷的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化的中等收入国家,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实现如此迅速而持续的经济增长。这一经济奇迹赋予中国政权以合法性,美国模式不是唯一选项。”[28] 这是一个美国人对中国道路成功的赞叹,同时也道出了中国道路为世界上许许多多发展中国家在寻求和探索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过程中提供了一个有别于西方国家发展道路的新选项,这充分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世界视野内展现出的无穷魅力。总结和凝练中国道路成功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而是为了激励我们为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幸福继续努力拼搏,努力奋斗。

注 释:
[1]《习近平会见出席“2019从都国际论坛”外方嘉宾》,《人民日报》2019年12月4日。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1页。
[3]罗建文:《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大逻辑”》,《理论探讨》2018年第2期。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92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01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1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64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3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21页。
[10]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6日。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63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15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3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22页。
[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2页。
[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9~40页。
[1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62页。
[18]《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日报》2015年11月4日。
[19]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
[20]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94页。
[21]《〈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19页。
[2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
[23]《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4页。
[24]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3页。
[2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138页。
[26]《〈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14页。
[27]习近平:《把握时代机遇共谋亚太繁荣——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发言》,《人民日报》2018年11月19日。
[28]参见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0261771134606876&wfr=spider&for=pc。

(作者:罗建文,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江名,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来源:昆仑策网【授权】,原载《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0年第3期)

【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