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理论研究  > 阅读信息
占豪:中国经济去杠杆化的新思维
点击:  作者:占豪    来源:占豪微信  发布时间:2015-07-16 08:57:34
 
1.jpg
 
  7月10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会上,李克强总理与经济学家刘元春就消化泡沫和去杠杆展开了精彩讨论。
 
  刘元春在发言中建议,要充分吸收宏观经济学的最新创新成果,“比如当代‘去杠杆’、‘去泡沫’理论对于‘宏观去杠杆’的新认识”。对于这些理论概念,李克强总理显然并不陌生。他立刻追问道:“你的意思是说,去杠杆、去泡沫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挤’,第二种‘反向’的,提高生产率,做实质量,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消化泡沫和杠杆问题?”刘元春连连点头:“没错,‘勒紧裤腰带’现在有人认为不一定是一个挤泡沫的好方法。如果在逐步释放潜在生产率的过程中消化泡沫,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在占豪(微信号:zhanhao668)看来,去杠杆一共有三种办法,这三种办法在不同的阶段可以有不同的使用逻辑。其中除了前面两种办法外,第三种办法是占豪近几年思考的结果,当今世界经济学界一定没人讨论过这个问题。如果把这三种办法比作三种药,那么这三种药的使用是针对不同“病症”的,使用也有其内在的逻辑,如果乱下药副作用会非常大,风险也非常大。

  第一种方法是常见的“挤”泡沫。
 
  所谓“挤”泡沫,其实从宏观角度说根本目的并非真的为了“挤”泡沫,而是通过挤泡沫来调整资本市场、汇率市场的价格,从而引导资本的流动,从而促使经济发展得更加健康。
 
  这种办法美联储是屡用不爽,其目的就是通过利用资本市场的杠杆、汇率杠杆来实现引导国际资本流动和引导美元流动的目的,而这一切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使世界经济被控制在美国制定的经济游戏规则下。这样,美联储通过所谓得“挤”泡沫和制造泡沫,就能将越来越多的国际冗余资本纳入到美国资本市场,然后再通过美国资本市场输送到世界各地。如此形成的结果就是,沉淀下来的国际资本推动了美国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并最终形成美国的国家能力。
 
  这种方法,主要适合美联储和较为封闭的市场,前者是为了控制世界资本的流动,后者是迫于泡沫带来的风险而故意刺破泡沫以控制市场不至于失控。如果是一个半开放或开放的市场,在不能主导国际资本流动的情况下主动刺破泡沫,用“挤”的方式来处理泡沫和去杠杆,这无疑如因血压高捅自己一刀放血降压。
 
  这背后的逻辑在于,有巨大控制力的美联储用挤的方式,是因为它可以控制国际资本流动,从而最终通过影响股票市场和汇率市场的价格来形成国际资本流动的“压力差”,并最终将这些资本纳入到美国体系当中。而相对封闭的市场这么干,是因其不会受到国际资本流动干扰,所以市场可控下不至于失控。这两种情况采取这种手段,总体危害都不大,特别是前者几乎没有什么危害。
 
  第二种办法就是上述李克强总理所说的“反向”做。所谓反向做,就是通过发展实体经济、提高生产率,并最终托住有了泡沫和高杠杆的虚拟经济。如此,市场就会相对稳定,所谓的杠杆问题在发展中就消化掉了。这种办法,客观上非常适合现阶段的中国,因为中国不但经济总体保持高速发展,资本市场也在高速发展当中,这种通过提高生产率来托杠杆的办法市场成本最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互相借力的效果也最好。所以,这种“反向”应该成为现阶段我国使用的最重要的手段。
 
  第三种办法是什么呢?这个观点至少迄今占豪没看到有广泛的讨论,也没听说过其他谁有这样的观点,所以这里就特别阐释一下,与广大战友商榷。
 
  第三种办法实际上就是资产定价权的问题,这个观点我们之前在其它分析中也有提到,但没有在这个层面上谈过,今天就从“去杠杆”的视角来谈谈这个办法。
 
  我们知道,资产定价权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资产本身的实际价值,二是货币的币值。资产价值的大小由其未来的保值、增值空间决定,这个保值、增值空间到底有多大,由其本身的相关数据和市场对数据的认可逻辑决定。货币的币值除了本身面值外,更重要的是被使用者认可,也就是货币要想定价相应资产,必须由使用货币的人认可才行,否则不相干的货币就没办法对相关资产进行定价。
 
  基于上述逻辑,那么资产处于什么样的估值位置是有泡沫,怎样的估值位置是没有泡沫,泡沫在什么样的位置是大,在什么样的位置又算正常,这个解释权归市场,市场认可的解释权要看相关的解释逻辑和相关的理论。这些逻辑和理论来自哪里呢?来自资产评价的裁判。譬如,当今世界资产的定价权主要由美国掌控,因为国际投资贸易货币被最大规模使用的是美元,而包括评级体系、投资体系最发达的也是美国,所以这一切的逻辑主要是由美国定的。
 
  美国定的资产评估逻辑和规则一定是有利于自己的,即一定会把自己的资产尽量评估、交易在更高的价格,把其它国家的资产尽量评估、交易在更低价格,这是市场主导者通过价差获利的资本逻辑,也是西方主导世界经济游戏规则,并通过规则不断剥削发展中国家的手段。
 
  基于上述逻辑,我们可以准确地说,中国的资产是被美元体系、西方评价体系给低估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股市,利润持续增长率达到100%的上市公司其估值一定比利润持续增长率只有30%的公司估值高很多,这是资本市场大家都可以理解的逻辑。但是,中国经济增速是西方国家的n多倍,中国股市的整体估值相比西方又如何呢?
 
  所以,对中国来说,如何将资产的定价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中国的资产按照市场的逻辑去评估,那么本身其市场估值就应该远远高于西方的资产。可是,为何现实情况不是这样呢?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总体还处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体系形成的定价逻辑下。
 
  夺取对资产定价权是一件长期博弈的过程,虽然我们短期内还不能完全掌握对自己资产的定价权,但随着人民币国际化,随着中国大国战略、经济增长预期和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应该制定以自己为主导的市场体系和资本逻辑,以人民币为尺度的资产价格评估市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就推动新的估值评价方式,构建新的体系和逻辑,并将这些建设与我国经济发展、大国战略融合在一盘棋中。
 
  这样,随着我们自己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中国经济高增速发展就应该伴随着中国资产的高估值。如果能拿到对资产的评估定价权,那么现在以西方经济学逻辑来衡量的一些高估值资产,在新的评估逻辑下就不再是高估值,不再存在泡沫了。换句话说,现在看起来是高杠杆,但在新的评估体系下这种杠杆就是正常的经济健康发展中的良性泡沫,就不需要去杠杆。当然,这一切同样需要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化以及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等一系列因素的推进,而现阶段我们都正在推动这些因素的发展,我们自然应该从战略高度去考虑定价逻辑和定价权体系的构建。虽然这一办法所消耗的时间长,但其未来所取得的效益也是极其可观的,特别是在人民币国际化速度越来越快,中国资本市场越来越开放,中国大国战略进展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更是如此。通过这种方式,相信中国老百姓手中的估值都会增加,构建由自己主导的市场估值评估逻辑和体系,可谓是利国利民。
 
  综上所述,第三种方法是一种构建新的评价体系的方法,是一种通过构建新的估值逻辑、估值体系来实现对定价标准的制定,并最终促使市场对相应杠杆和泡沫逻辑形成新的逻辑认可。这种格局成立了,我们的经济能力就能取得新的进展,我们就能在资本市场上借更大的力来发展实体经济,增强国家实力。
 
责任编辑:中国梦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