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昆仑专题 > 两会聚焦 > 阅读信息
代表委员声音 | 王小川:构建新型医联体 打通医疗惠民“最后一公里”
点击:  作者: 张伟    来源:中高新传媒  发布时间:2018-03-09 11:00:22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协调推进医疗价格、人事薪酬、药品流通、医保支付改革,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下大力气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搜狗总裁王小川建议,构建新型医联体,通过数字技术将优质资源广泛贯通至患者末端,打通医疗惠民最后一公里,提供核心医院+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数字家庭医生三级供给模式,提升医疗效率和准确率,助推分级诊疗,实现每个中国家庭都有家庭医生,促进医疗普惠全民。

直面医疗服务供给侧与需求侧

目前,我国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深化医改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新医改9年以来,国家医疗财政支出累计近8万亿元,仅2017年就高达1.4万亿元,但民众获得感并不高,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依然存在。

我国有关部门经过长期探索,找到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医疗健康的路径和方式,其中,医疗联合体和互联网+’医疗健康作为推进医改的有益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随着改革工作的深入,现行医联体和互联网医疗也反映出各自的局限性。王小川说,医联体从医疗供给侧医院着手,对医疗体系内的资源结构调整优化,促进了医疗资源的下沉和上下贯通,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初步实现分级诊疗。但是,受限于信息化手段缺乏、触达用户方式被动且陈旧,医联体获取用户成本高、效率低,渠道与广大人民群众也已形成从互联网获取医疗信息和求诊服务的惯性思维有错位,医疗服务覆盖区域和人群难于有效突破。互联网医疗从医疗需求侧用户着手,凭借信息整合、广泛覆盖、触达患者、用户思维等互联网优势,提高了患者就医的便捷性。但是,受限于医疗健康行业的细分领域众多、专业复杂性高、开放性不足等因素,互联网医疗不能为患者提供全周期的医疗健康服务,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就医体验。

建立三级供给模式

实现医疗普惠全民

     王小川认为,为有效节约和均衡医疗资源、提升医疗效率和准确率,国家应创新医联体发展模式,推动构建新型医联体。采取核心医院+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数字家庭医生(基于数字技术的虚拟家庭医生)三级供给模式,以大医院为核心、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为中心、数字家庭医生为入口和神经网络,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数字技术,将个性化医疗服务入口主动推送至每一个中国家庭身边,将医联体内医疗资源和信息广泛贯通至患者末端,打通医疗惠民的最后一公里,从而变被动接受患者求诊为主动上门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医疗和健康服务,全面提升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水平和效率。

王小川阐述说,新型医联体数字家庭医生系统,一是将新型医联体建设置于互联网产业已取得的发展之上,通过网络实名和身份认证体系的保障,变互联网用户规模为医联体数字家庭医生用户规模,高效解决家庭医生签约率不高和覆盖有限的问题。二是顺应信息时代患者使用习惯,主动引导患者在本医联体内进行基层首诊、急慢分诊,并配合医院双向转诊、上下联动。三是提升医联体信息化和数字技术应用水平,融合使用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知识计算、智能问答、机器翻译等先进数字技术,有效弥补资源供需缺口、降低医疗成本、提高诊疗的效率和准确率。

在新型医联体内,患者可以实现便捷化和个性化精准就医,监管部门可以实现高效监管和及时预防,医联体可以实现规模扩展和用户粘性增加,医院可以实现资源利用率提升和业务量增长,医生可以提高诊疗效率和准确率,医保可以实现快捷支付和即时结算,药企可以加快药品研发和制作流通。这样可以达到医疗健康供给侧和需求侧各方共赢的局面。

实现家庭医生提供全方位

全周期医疗健康服务

为实现每个中国家庭都有家庭医生,向全民提供高效便捷的全方位全周期医疗健康服务,实现医疗普惠全民,王小川建议,一是顶层设计引导构建新型医联体。为加快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国家应持续改革医疗体制机制,协调有关部门出台相应的新型医联体配套政策。以医疗机构为核心,以切实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导向,鼓励医联体利用成熟数字技术服务,推进数字家庭医生研发,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和主动医疗服务建设。

二是推动开展新型医联体试点示范。有关部门加强对地方、医疗机构试点示范的统筹指导,在医疗资源基础较好、医联体建设较快、发展潜力较大、数字技术能力较强的区域,组织开展新型医联体试点和示范。组织相关医院、企业等参与试点的单位及时总结优化,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和做法,通过试点先行探索实践,示范引领带动行业发展,推进新型医联体快速有效发展。

三是配套新型医联体考核激励机制。在现有考核激励机制基础上,建立新型医联体考核和激励指标体系。重点考核新型医联体医疗资源下沉至患者情况,将核心医院、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数字家庭医生建设、应用情况,覆盖的区域范围,下沉到的患者数,患者反馈评价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引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积极参与构建新型医联体。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