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昆仑专题 > 国资国企改革 > 阅读信息
梁军:反国企的说法,能来点新鲜的吗?——国企改革再评论之二
点击:  作者:梁军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0-06-24 09:59:16

 

1.webp (21).jpg

原打算出一本书,书名叫《国企改革再评论》。把十年间公开发表的国企改革评论文章集合呈现,再以现在的观点与视角,对旧文所涉题材逐一进行二次评论。也许是因为批评味太浓,没有出版社愿意接单。在此连载,给听得见、听得进批评意见的人,留下值得深思的话题。

1.webp (22).jpg

2011年3月8日,我在《南方日报》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题目是《事关国企的说法无外三类》。

文章踩着全国“两会”的时间点发表,有特定的目的。文章的内容,也与全国“两会”的热点议题相关,也算是有的放矢吧!

当时所说的“无外三类”:一类是国企以及政府监管方对问题的“搪塞”,第二类是以民企为主的工商界的“矫情”,第三类是以学术明星为代表的理论界的“搅局”。其中,“搪塞”“矫情”和“搅局”,是我今天进行再评论时的概括,原文没有这样的表述。毕竟,媒体正式发表与微信公众号发布,文字尺度还是不一样的。我更喜欢“搪塞”“矫情”和“搅局”这几个用词。但是,时隔近10年,我必须在此表述的是,关于第一类即国企以及政府监管方对问题的“搪塞”评价,如今已经不适合。党的十八大以后,各级国资委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加大对国资国企的正面宣传和形象公关力度,增信释疑,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国企树立良好形象,为深化国企改革营造了有利的舆论环境。而另外两类问题,似乎没有太大的改观。前两年,这两类人群还联手炒热了“民企退场论”,对国资国企构成巨大的舆论压力,不可不察,也不可小觑。

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国“两会”改在5月下旬召开。正常情况下,应该在每年的2、3月份之间。一年之计在于春。每年的春天,“两会”期间,正是党和政府对全年工作谋篇布局、集思广益、昭告天下之时。当然,也是某些人借机添堵捣乱、加塞私货、混淆视听之际。

2011年3月上旬,全国“两会”如期在北京举行。彼时,十八大还没召开,那时候的舆论环境,大家还有印象吗?在此之前的历届全国“两会”上,关于国企的争论,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与国企被常年妖魔化的节奏相吻合。如果把媒体和网络上对国企的攻击,比作足球比赛中场倒脚的话,那么,在“两会”平台上炮轰国企,进而整出一个相关的建议或提案,那就是突入禁区直接射门了。危险程度,可想而知。一不留神,射进去一球,咋弄?这自然引起一些代表委员的反弹。据传,头一年即2010年全国“两会”,在工商界小组讨论会上,某央企领导就和满嘴放炮的民企老板争执起来,彼此面红耳赤,甚至拍了桌子。2011年3月2日,选在全国政协会议召开的前一天,国内外主流媒体云集,并四处捕捉热点话题之际,天则经济研究所在北京举行课题成果发布暨研讨会,抛出了精心准备的一份研究报告:《国企的性质、表现与改革》。一如往常,报告将国企的地位和作用描绘的一无是处。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我预料,这一年的“两会”,可能会掀起一场攻击国企的狂潮,于是就写下《事关国企的说法无外三类》,发表在3月8日的《南方日报》上。据说,《南方日报》可以放进参加全国“两会”广东代表和委员的房间,影响力十分了得。我想,广东的代表委员们,在听了几天关于国企的各种争论后,在3月8日的早晨,在房间里浏览到这篇评论,多少能给他们带来一点正面的启发。

长久以来,攻击国企的说法五花八门,各种立场错误、逻辑错误、常识错误,可以说是随手一抓一大把。但是,你要对它进行说理批驳,就不能随便喊几句口号,必须从理论与实证上高其一截。可是,媒体的评论文章字数是有限的。比如《南方日报》的评论版,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最多可以给到1700字的篇幅。怎样在这1700字以内,把能猜到的都说出来,把该说的都表达清楚,着实费了一番功夫。

如果把围绕国企改革的争论比作一场智力竞赛的话,我这篇文章就相当于“抢答”。即对手还没开口,我就知道你要说什么,而且把答案都预先给出(详细的“抢答”内容见附后的原文)。话说回来,只要长期跟踪观察这股妖魔化国企的势力,做好这道“抢答题”其实并不难。因为,我们的对手并不算高明,他们抱定“谬误重复一百次就能成为真理”信心和勇气,反反复复,絮絮叨叨,不断翻炒着那么几条“罪状”和“药方”,实在拿不出什么有新意的东西。这个判断也当然包括对天则经济研究所的《国企的性质、表现与改革》的评价。尽管它来势凶猛,尽管它大腕云集,尽管它背景神秘,尽管它众声喧哗。但事情还不仅于此。在国企的罪与罚、生与死的重大问题上,在全国“两会”这个共和国最高议事殿堂上,有些代表委员不能站在人民的立场和公正的角度,而是从他自己所处的,和他所代言的阶层或集团利益出发,造舆论,搅是非,争利益,讨政策,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比如,有一位著名的民资投资大咖,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提交了一份“建议拿一家央企做民资控股运营试点”的提案......

文章见报这一天,“两会”正在热烈进行中,我所预料的场面与观点也如期上演。巧合的是,就在3月8日当天下午,在全国政协全体会议上,来自天津的民建主委欧成中先生做大会发言,题为《国有经济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向国企狠狠地放了一炮。这一炮打得实在难看,错漏百出。这就引出了我的第三篇评论文章:《就国企问题与欧成中们商榷》(请留意下一期编发的“国企改革再评论之三”)。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十年。这十年间,反国企的说法(或者说理论),有没有一点新鲜的东西呢?依我看,似有非有,基本没有。不过是换了一个又一个马甲再出来装鳖而已。比如,近些年关于国企的“竞争中性”讨论,关于国企补贴影响WTO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定,国企“挤出效应”引发的“民企退场论”,等等。万变不离其宗,还是孙猴子那几个筋斗。十年前就能猜到你想说什么,知道你是啥意思,十年后,你依然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1.webp (23).jpg

原文在此——
事关国企的说法无外三类

(《南方日报》2011年3月8日第二版)

我们的社会因国企问题正在发生“板块式分裂”。

在国企改革的几十年里,各种事件争论和理论交锋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是在多数情况下,社会各界还能够站在不同的立场望着相同的方向,期望“我们的”国企走出困境,做强做大。然而,情况正在或者已经起了变化。由于国企无所顾忌地按照自己的牌理强势洗牌、发牌、出牌,民众已然成为牌桌旁的看客,忍无可忍的矛头直指“他们的”国企。在近几年的“两会”期间,针对国企管理层与员工高薪和高福利、行业性垄断与腐败等问题,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代言人的纷争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国企改革处在歌舞升平与千夫所指的极端对立之中,并不断挑战社会稳定的底线。

去年的“两会”期间,就曾发生过央企代表与民企代表拍桌子的场面。那么今年会不会继续拍?会再大力一点拍,还是直接把桌子掀了?这不能不成为我们的担心。

可以预料的是,代表委员们的言论,如果涉及国企,无非以下三类:

一类是国企以及政府监管方。无外乎罗列出一长串令人眼花缭乱无法核实的数字,证明战略调整多少,上缴税利多少,保值增值多少。结论是“好得很”,未来所要面对的是“继续深化”。对于怎么“继续深化”则多数语焉不详。对待批评的回应将会更加强硬,或直接封闭理论探讨的可能,进而引发公众的民粹情绪。

一类是以民企为主的工商界。呼吁破除垄断和打破“玻璃门”“弹簧门”,把国企与民企置于此消必定彼长的假设上引导全民拷问。这一类已不仅仅局限在言论一下而已,而是以正式提案的形式逼近现实。

一类是以学术明星为代表的理论界。拿出精心计算分析的数字,一一反驳官方统计,专等这一天“放卫星”吸引眼球,结论是“糟得很”。那怎么办呢?要么是换一种学术化的说法重申“继续深化”,要么被公众舆论所左右,进行情绪化的全盘否定。不管是“继续深化”还是全盘否定,其方案(有时候连方案都不是)多不具可操作性。正如世界上流行的对经济学家的调侃——他们讲的都很对,但是却没有用。

尽管可以说,“两会”就是参政议政、民主决策之地,就是应该言无不尽、百家争鸣,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正因为“两会”是共和国的最高议事殿堂,所有的言论特别是提案,都有可能被转化成执政理念和法律法规。事关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事关全民所有的庞大资产,事关每一位公民的权益,所以必须慎之又慎!

不管是“两会”代表委员,还是主导言论传播的媒体,以及能够发出声音的各界人士,我们都必须站在对历史负责,对党和人民的利益负责的认识高度上,抛弃各自狭隘的学派之争、利益之争和脸面之争,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对国企改革的功过是非作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对国企改革的理论基础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由此推动理性的制度创新。

对于在“两会”期间可能发生的针对国企的言论,在此先做一个因篇幅而无法展开的回应——

不要因为国企曾经或者现在没搞好的历史逻辑,就轻易得出国企一定搞不好的理论逻辑,更不要由此提出全盘私有化的任何主意。那会让曾经给俄罗斯设计私有化方案的西方经济学家都感到不好意思。

不要因为国企现在的“伟大成绩”,就轻易肯定国企改革的理论及路径“完全正确”。也不要因为挤出了“伟大成绩”中的某些水分,就完全否定国企的历史与现实作用。

不要因为国企垄断(特指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带来的弊端,就轻易做出肢解垄断,让民企、外企进入而带来竞争性提高的幻想。因为这样的垄断总是存在的,如果让后者垄断,情况可能更糟。

不要因为国企的高薪酬、高福利,就将基尼系数增大的危险信号与之划等号上述行为确实需要规范和监管,但这并不是我们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千万不要因此打死国企这只“替罪羊”,而放过了城乡差别、阶层结构、财产性收入差距等“马太效应”这个真凶。

不要因为某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企专注于公共服务领域,就呼吁我国的国企全面退出竞争领域。请务必思考一下,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企,在本质和作用上有什么根本的不同。

这里绝对不是反对对国企改革进行评说,笔者也曾撰文指出国企改革“仍在错误的轨道上慢跑”。我们需要的是科学、理性的探讨,和准确把握国情、破解难题的方案。任何借“两会”的平台将各自利益诉求无限放大的做法,都将与我们的共同利益背道而驰。

【相关阅读】
梁 军:十年回望,道阻且长——国企改革再评论之一

(作者系广东省国有资本研究会会长、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全民监事”)

【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