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昆仑专题 > 国资国企改革 > 阅读信息
侯峰:徐工混改启示--防止国企改革成为精英私人盛宴
点击:  作者:侯峰    来源:察网  发布时间:2016-11-19 09:16:22

 

1.jpg

  

目录:

 

一.为什么国企难以摆脱效率低下的原罪

二. 徐工国企混合所有制、私有化改革的启示

1. 徐工的混改一度令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业面临被外资垄断的危机

2. 以市场换技术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几乎全是偷鸡不成输把米的惨痛教训

3. 断尾求生,徐工走上国企自主发展的正途

三.缺乏制度自信的国企改革必成为高官高管“私人会所”的饕餮盛宴

 

 

 近日,亚行报告:中国已成为亚洲高端科技产品出口主导力量;另一篇让笔者感兴趣的报道是《英国车票新年涨价民怨沸腾 公营私营之争愈演愈烈》。适逢中国国企改革最关键的一年,国企改革是不是等同于一刀切的混合所有制,等同于私有化,如何看待和评价国有企业,上述两篇文章背后的国企故事,足以令国企改革者三思

 

        为什么国企难以摆脱效率低下的原罪

 

 “据人民日报1月3日报道,亚洲开发银行近日发布的《2015年亚洲经济一体化报告》显示,中国在亚洲高端科技产品出口中所占份额从2000年的9.4%升至2014年的43.7%,位居亚洲第一,以高铁、核电和卫星等为代表的中国高端科技产品深受亚洲各国的欢迎。这标志着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突破正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中国高端科技产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加”。“亚行的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成为亚洲高端科技产品出口主导力量,日本所占份额从2000年的25.5%下降至2014年的7.7%,落后于韩国的9.4%”(《亚行报告:中国成亚洲高端科技产品出口主导力量 日本不及韩国》)。

 

 显然高铁、核电和卫星产业都是以国企为主导研发的,这些国企不仅按舆论界常说的所谓依靠“行政垄断”占领国内市场,而且同西方跨国公司同台打雷一竞高下,占领了不少国际市场,甚至出口到美英等最发达国家。事实上中国国有企业从改革开放初的技术落后、效率低下、政企不分、人浮于事、大而全、小而全,在国际上毫无竞争力的落后企业,通过改革和发展到如今成为全面介入国际竞争的现代化企业,不过二三十年,显然中国国企的进步速度举世无双。然而在国企捷报频传、为世界瞩目的同时,中国经济界、舆论界抹黑国企的声音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什么“国企定位不清(主人缺位),政企不分,行政垄断、与民争利、效率低下”。不管中国高铁、核电、商业卫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潜水器、超级计算机、北斗导航、港口机械、船舶制造、程控机床、大型水电、超级工程、电力传输、军工等国企为主的产业在世界上多么成功,国企姓国就带有永远抹不去效率低下的原罪,并认定国企只有混合所有制(私有化主人定位)才是唯一出路。二三十年前日本企业拥有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是中国企业可望不可及的高山,如今中国在亚洲高端科技产品出口中所占份额从2000年的9.4%升至2014年的43.7%,位居亚洲第一,而日本所占份额从2000年的25.5%下降至2014年的7.7%。如果国企必定效率低下,莫不是中国的企业都私有化了,而日本企业都国有化了?

 

 《英国车票新年涨价民怨沸腾 公营私营之争愈演愈烈》报道“消费者权益组织对新年车票涨价表示愤怒,认为允许公共交通私营化是造成车票连年上涨,而列车准点和服务水准却长期没有起色的主要原因”“原本已经是“欧洲最高”的铁路车票价格一涨再涨,同时服务并没有多少改善,可以说英国的铁路票价已经与现实严重脱节”。反对党工党指责保守党政府推行铁路私营化是导致车票价格连年上涨的主要原因。由英国工会联合会组建的“为铁路行动”组织称,如果铁路运营能收归国有,英国公众每年将节省15亿英镑。

 

 英国的铁路私有化始于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几乎将所有的铁路出售外包,但因此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发生多次火车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撒切尔夫人的国企私有化改革从根本上削弱了劳工力量,造成贫富差距拉大、社会问题严重,以至于许多人至死都不原谅她。2013年4月初,被誉为“铁娘子”的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逝世,英国示威者欢呼雀跃。以私有化著称的撒切尔主义是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结合,主张“小政府,大市场”。撒切尔的私有化改革即使在纯资本主义社会环境下仍然争议不断,却有不少经济界权威把它当作法宝引进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改革中来

 

        二. 徐工国企混合所有制、私有化改革的启示

 

 “徐工徐工祝您成功”的央视广告令人印象深刻。徐工的好消息也常见诸报端,2014年对于徐工集团“走出去”来说有两大亮点:徐工向印尼出口了千吨级履带式起重机,成为国内首个实现千吨级履带式起重机出口企业;300台挖掘机出口到美国市场。继2015年6月《高端市场再获突破徐工挖掘机批量出口澳大利亚》后,中新网11月9日电,徐工核心零部件再度发力,液压件公司自主研制的新一代20吨级装载机液压油缸成功问世后继续批量出口澳大利亚,实现了该系列油缸自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零突破。徐工集团成立于1989年3月,26年来始终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地位,2014年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第5位,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出口第一、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1. 徐工的混改一度令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业面临被外资垄断的危机

 

 徐工捷报频传。然而,就在10年前的国企改制浪潮中,这个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险些成为外资大鳄的盘中餐2005年10月25日徐工集团与美国凯雷公司在南京草签的收购协议,凯雷以3.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徐工机械85%的股权。这一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并购如果成功,中国工程机械的半壁江山就会被外资主宰。作为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事实上在2003年,徐工全年的营业收入就超过了154亿元,显然徐工被凯雷收购不仅是贱卖,还会导致中国失去这一战略产业的主导权。业内都明白凯雷背后有世界工程机械行业排名第一的美国卡特彼勒的影子,作为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老大,卡特彼勒觊觎中国市场由来已久,因此一旦此次收购成功,卡特彼勒借助凯雷占领控制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只是时间问题。而一旦中国工程机械市场被外资垄断,按以往进口外国设备及服务的经验,中国的工程建设成本必将大幅增加,不可避免地加大中国现代化的成本,并且成为中国在汽车产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被外资主导失控后又一个重要战略产业的沦陷

 

 2. 以市场换技术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几乎全是偷鸡不成输把米的惨痛教训

 

 1994年在对外经济贸易部的牵线下,徐工与全球的工程机械行业巨头卡特彼勒合资成立了徐工集团与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双方第一阶段共同出资1990万美元,卡特彼勒认缴1140万美元,徐工认缴760万美元,双方的出资比例为卡特占60%,徐工占40%。之后卡特彼勒采用跨国公司惯用的亏损战术,即卡特彼勒利用合资公司高价从自己在国外的公司采购核心设备,和相应的财物管理策略,使得合资公司在成立后多年亏损,卡特彼勒则借机“债转股”增资扩股,徐工集团的持股比例逐渐被稀释到15.87%,更致命的不平等条约是合资合同还约定徐工不能生产自己的挖掘机,这在中国基础建设大干快上,挖掘机市场日益火爆的战略机遇期徐工却被自己的一纸合约关在了门外。在这一屈辱的合作中,徐工本以为忍辱负重以市场换技术最终可以成就自己,而残酷的现实是这个合资公司就是个过时技术产品的组装公司。正像徐工董事长王民后来所说的一样,“我们拿到的是落后20年的技术,还要交付高昂的技术转让费,更为严重的是卡特彼勒还毫不掩饰地暴露出要吃掉徐工的意图”。2005年蓄谋已久的吃掉徐工的战役通过迂回战术到了最后攻坚阶段,白手套美国凯雷公司出面并购徐工案进展顺利,一路层层过关斩将并草签了合同,离最终批准完成法定程序只剩一步之遥,这个于1943年创立的共产党鲁南第八兵工厂演变而来经过60多年无数艰难岁月的国企眼看就要葬送在私有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大潮中。并且一旦徐工倒下,也便意味着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业前所未有“梦魇”的开始。

 

 事实上徐工并购案前,国企混改已经有许多血淋淋的教训。原大连电机厂曾经是我国最大的电机企业,原大连第二电机厂曾是机械部生产起重冶金电机的排头兵企业。1996年、1998年,这两个电机厂分别与新加坡威斯特、英国伯顿合资,之后被外商控制了经营权和购销渠道,巨额收入被外方隐蔽,流失境外,企业连年亏损。外资在掏空了合资企业后,收购了中方全部股权,仅3年就完成了“合资、做亏、独资”三部曲。合资不仅没有实现国企解困的初衷,反而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一半以上职工丢了饭碗,国家多年培育的行业技术自主创新的平台被瓦解破坏,大量投资付之东流,造成了“包袱被政府背着、债务逃废、税收流失”的局面,市场还被别人轻而易举地占领,未合资部分只能生产原41个系列产品中的3个,最终被彻底挤垮。

 

 笔者在《谁是扼杀汽车国企技术进步的元凶》一文中阐述了市场换技术的轿车模式,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共和国前30年来积累的三大三小汽车制造业家底前前后后共组建多达几十个合资企业,经过二三十年的“市场换技术”混合所有制改造,却至今没有一个掌握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反倒是中国骨干汽车国企几十年积累下来雄厚的技术和科研力量大量流失、产业空心化、殖民地化。更可悲的是由于国企的不争气,使百姓对国产汽车品牌日益失望,反过来培育、助长了全民崇洋媚外的殖民地文化心态,极大改变中国大众消费心理,严重打击民族品牌的市场信心,政府放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既丢了市场也没学到技术,反倒是外方通过各种手段巧妙地阉割了国企原有的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中国产业进步最大的败笔。

 

 无数事实证明中外合资混合所有制已经成为相关产业创新发展的最大威胁。其中最值得深刻反思的是,在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及市场面临被跨国公司垄断的严峻现实面前,官商勾结打着所谓国企股份制改革名义以令人难以置信低价出卖国有资产的时候,从企业到层层政府监管部门昧着良心为并购一路绿灯,甚至能得到国资委的批准,除了腐败因素外,是因为长期以来有一股强大的舆论认为国企不可救药,不卖给外资就永远落后,甚至无法生存。这种妄自菲薄的治国心态、理论误区和企业文化本质上讲是长期以来意识形态混乱造成全社会缺乏基本的制度自信造成的。

 

 国企改革制度自信的缺失,自主发展还是妾身于外企仅一念之差,损失的不仅是如今价值千亿的国有资产和市场,更丧失中国基础工业的主导权,战略上遗患无穷,并最终直接关系到中国崛起的成败。试想,在当时的所谓与国际接轨的政治大环境下,外资并购徐工一旦成功,就等于开了一个危险的口子,表示同行业和其他制造业的骨干企业都可以仿效徐工让外资并购。我国数十年积累的全部民族工业基础将对外资不再设防,中国的产业像多米诺骨牌一个接着一个沦陷下去,被外资控制,中国的产业就会沦为外国资本的附庸,产业的巨额利润被跨国公司鲸吞,产业工人从原来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一夜沦为跨国公司的打工仔,中国经济变成西方的产业殖民经济,最终将像拉美国家一样,无可避免地掉入中等收入陷阱难以自拔。

 

 装备制造业是我国的国家战略产业,是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建立完整工业体系、国防体系的基础,就如同运10大飞机项目被中美麦道合资股份制搅黄,导致中国国防战略运载能力长期出现短板一样,失去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发展,中国想技术上赶超发达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只能是失去根基的空中楼阁

 

3. 断尾求生,徐工走上国企自主发展的正途

 

所幸在全国人民反对贱卖国有资产的声讨中,商务部驳回了凯雷的并购申请,至此涉嫌内外勾结、里应外合历时3年的徐工凯雷并购案终于无果而终。2007年徐工不得不踏入自主重生的路上,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徐工仅在当年的收入就突破300亿,利润20个亿,几乎一年就赚回个(被收购前的)徐工!2008年徐工集团痛下决心退出徐工集团与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彻底结束与卡特彼勒那段一厢情愿,期望甚高却被别人算计的几乎血本无归的因缘,徐工集团组建了自己独资的挖掘机生产企业: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从此徐工迈上良性发展之路,短短几年,徐工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工程装备制造企业之一。

 

历史反复证明,离开外资中国国企不但能够生存,而且不比任何所有制企业的能力和效率差。中国铁道部整合部属国企力量,仅用不到十年时间就把中国从一个铁路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提升为世界高铁排名第一,新技术的引领者。徐工从一个世界上默默无闻的中国地方企业,到销售过千亿元,跃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第5位,仅仅用了不到8年时间,并在许多领域直接和卡特彼勒一决高低。从3.75亿美元贱卖到世界级大企业的戏剧性转变是中国国企给世界经济学家上的国企技术进步最生动的一课,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企成功的一个范例。

 

 然而,徐工断尾求生的经验,以及高铁技术跨越式发展的经验却没有被政府和所谓主流经济学重视,并及时地移植到失败的汽车混合所有制改革领域。反倒是要把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国企改革中全面推广。掌控改革话语权的中国主流经济学界依据西方经济学原理普遍认为,中国国企定位不清,政企不分,行政垄断,效率低下,因而判了国企的死刑。所以深化改革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不惜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打赢所谓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攻坚战。外企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几乎垄断工程制造业,已经垄断了汽车的高端技术和市场每年数以千万亿利益外流,无人认真反思,却有人要处心积虑地借改革之名,用放大镜专门寻找国企的不是,为渐进式彻底改变国企的性质铺路。国企私企都是国家宝贵资产,本是同根生,为何就不能容忍国企在成功的基础上争取更大的辉煌。徐工从上次险些被贱卖到蓬勃发展就十年时间,难道社会主义中国就容不下这样的国企再发展十年二十年?

 

       三.缺乏制度自信的国企改革必成为高官高管“私人会所”的饕餮盛宴

 

 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社会当前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的大环境下,徐工内部当年贱卖国企的积极运作者们始终贼心不死,据徐工集团官网报道,近日集团董事长在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说:“国企改革必须加快,这样企业将有更加合理的机制和体制,使内部的员工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徐工的预期是将国有控股降到25%左右,国家相对大,但不绝对控股,中间有众多战略投资者细分这个股份,而我们的管理层和技术骨干,参与部分股份,这个股权不用国家掏一分钱,自己掏钱买。徐工已经在做资产管理计划,包括贷款、自己砸锅卖铁掏了2亿多,现在已经开始推动了,我期望时间是今年年底或明年三月份必须完成改革。绝对不能拖,因为现在是最好的时机,也是大家能够形成共识的时机,想把中国经济或制造企业变成世界级企业,这个改革不可或缺”。徐工集团董事长对《财经国家周刊》独家披露,徐工集团正在谋划一次“大手术”——混合所有制改革。混改将于2015年上半年完成,徐工集团将仅保留20%的国有股份。“这是一场关乎生死的改革,也是我退休之前要攻坚的一场‘淮海战役’”。

 

 作为一个地方国企的公务员是什么样的底气或后台让徐工董事长敢大言不惭地要在股权上肢解一个巨型国企,张口就把徐工国有占股降到1/4以下。当年3.75亿美元贱卖徐工时说过的理由,如今徐工已经是世界级企业,居然再说“想把中国经济或制造企业变成世界级企业,这个改革不可或缺”,这种打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旗号,徐工的高管们到底想干什么?

 

 更为意味深长的是他强调“绝对不能拖,因为现在是最好的时机,也是大家能够形成共识的时机”。所谓最好的时机意味着什么呢?政府某高级智囊在“第二届岭南论坛”上在谈及铁道部政企分离改革时称,铁路方面改革的核心,是看外部的投资者能不能,愿意不愿意进入,改革是否成功就看这个指标。显然,改革的成功与否标志已经不是提高劳动生产力,而是打破“公有制垄断”,或者说私有化才是所谓国企改革的最终目的,亦即所谓的改革共识。这种的改革顶层设计为徐工高管们私有化参股创造了“改革是否成功”最好的时机和最大的支持。

 

此番酝酿中的徐工股份化私有化混改试点再次成为中国国企私有化闯关的标志性事件,无数国企高管紧盯着徐工在这个“最好的时机”的所作所为。一旦徐工私有化开闸放水,其示范效应将使国企私有化浪潮滚滚而来,势不可挡,这便是西方乐见的中国经济改革。

 

正如徐工集团董事长所言“这是一场关乎生死的改革”。的确,国企再次面临关乎生死的改革,公有制宪法再次面临存废或掏空的严峻挑战。

责任编辑:昆仑侠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