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人民日报:警惕历史剧“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
点击:  作者:陈先义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8-09-05 10:19:32

 

1.webp (13).jpg

 

【编者按】人民日报近日刊文称,当下历史剧创作与人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还有不少差距,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凸显出来。甘为市场的奴隶、被金钱绑架的创作,“一味追逐市场和沾满铜臭味”的“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的“三无牌”历史剧,依然存在于文化市场。

 

当今文艺创作中,历史题材电视剧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题材类别进入百姓文化生活,甚至成为大众获取历史知识的一种方式。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文艺应该为大众提供什么样的作品,显得非同寻常。从事历史题材剧创作的作家、艺术家们该用怎样的历史观进行创作,该奉献给社会怎样的历史题材作品,关乎我们新时代的文艺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创作立场、走什么样的道路。

 

用电视艺术鉴古知今

 

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文艺家要用手中之笔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用文艺形式来反映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唯有如此,才能切实发挥文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功能,只有在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审美方式艺术地呈现“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我们的文艺才能真正具有时代精神,受到人民的喜爱。

 

历史是一面镜子,一部优秀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能够起到警世的作用,能够唤起我们的民族自觉。这些年,大批作家、艺术家积极投身创作实践,创作了不少佳作力作,仅就古代历史题材来说,就有《大秦帝国》《于成龙》等反映民族历史的大戏。这些作品与此前的《东周列国》《汉武大帝》《康熙王朝》《大明王朝1566》《贞观之治》等上百部巨作一起,组成一道古代历史剧的文化景观,被称为中国文艺用电视艺术呈现的中国通史。

 

这些作品不仅帮助观众学习普及历史知识,也帮助观众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五千年中国社会演变和文明发展中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从而鉴古知今,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激发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

 

用历史故事烛照观众

 

一直以来,表现近现代革命史的内容是历史剧创作的重要篇章。与十年前产生《亮剑》《暗算》《历史的天空》等一年一部的年度热门剧集相比,党的十八大以来,这类作品的数量与质量均有显著提高。

 

近年来,每年都有一批热播历史剧引领大众的审美走向,满足社会大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这其中,既有像《战北平》《三八线》《中国远征军》等一批再现重大历史事件的作品,也有如《江姐》《铁血红安》等着重表现历史人物的作品。

 

从题材来看,一批高扬理想和信仰旗帜、反映隐蔽战线的作品受到观众的喜爱,如《潜伏》《风筝》等成为持续数年的收视热点。这些作品,如同革命历史教育的形象教材、世代相传的红色家谱,对革命传统教育和党史军史知识普及起到重要作用。


许多作品借助重要节日庆典的契机推出,诸如抗战胜利纪念日、重大战役纪念日、国家重大庆典日等。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全国各电视台纪念长征的作品有十余部,舆论和观众反响十分热烈。尤其是《绝命后卫师》《我是红军》《千里雷声万里闪》等剧,在社会上引发出人意料的收视热潮。这些作品,不仅让观众了解更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也让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精神潜移默化影响了当代观众。

 

历史剧离不开现代视角。任何一部历史剧都是对现实的观照,是为了通过回望昨天烛照现实。许多关于近现代革命史的作品,为今天的共产党人乃至整个社会提供历史的镜鉴。比如反映早期革命史的作品,大都浓墨重彩地叙述了一个主题:对理想信仰的坚守。如周文雍、江姐、赵一曼、彭湃、蔡和森等共产党人视死如归、正气凛然的精神,与背叛革命的叛徒形成了鲜明对照。这些历史剧叩问每一个共产党人的良心,也向今天的人们敲响了振聋发聩的警钟。

 

警惕“三无”历史剧

 

当下历史剧创作与人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还有不少差距,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凸显出来。甘为市场的奴隶、被金钱绑架的创作,“一味追逐市场和沾满铜臭味”的“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的“三无牌”历史剧,依然存在于文化市场。

 

有的作品在表现历史时一味追求娱乐效果及商业利益,见事不见史,甚至以游戏态度亵渎历史,戏说史实,颠倒黑白,混淆美丑。有的将严肃的历史话题和真实的历史事件碎片化、小品化,严重地向消费主义倾斜。如此,诉说变成了“戏说”,历史写成了“秘史”。一些被群众批评厌弃的闹剧、“神剧”,便是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怪胎。倘若陷于这种娱乐化沼泽中,历史剧只能沦为流行文化的附庸,被市场绑架,失去它最本质的功能。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历史剧创作必须坚持的根本立场。文艺作品如果“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是没有发展前景的。可以肯定地说,缺失历史定力,缺少价值立场,其作品必然如无根的浮萍,难以成为时代的扛鼎之作。

 

明年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年,两年以后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在这些重大时间节点上,必然有影视题材作品加以展现,也将必然出现历史剧的又一次热潮。在创作中毫不动摇地坚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不拘泥历史事实的繁杂和历史情境下的特定现象,把握好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讴歌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坚定不移地运用手中之笔写好我们党、民族、人民、军队的历史,是历史赋予文艺创作者的艰巨任务。

 

(作者系解放军报文化部原主任;来源:人民日报)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