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王瀛等:这所建在山沟里的学校,为什么毛泽东经常去?
点击:  作者:王瀛 王学军等    来源:昆仑策网【授权】  发布时间:2022-09-13 07:16:26

 

1.png

【毛泽东给陕北公学学员讲课(新华网)】

毛泽东与陕北公学

王瀛 王学军 周石 王丹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学好这一重要讲话,还需从中国人民大学前身陕北公学,特别是从毛泽东指导陕北公学办学说起。

 

首任陕北公学校长成仿吾说:“毛主席经常到陕北公学来,陕公的教员和干部见到毛主席就说:‘教员,给我们讲讲形势吧!’”陕北公学师生尊称毛泽东为“教员”,是因他早已明确“我最适宜于教书”。

 

因他早已思考党办教育应“为谁培养人?”他说:“共产党人非取政权,且不能安息于其宇下,更安能握得其教育权?”其含义已告诉当年的陕北公学和今天的中国人民大学:“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

 

因他在陕北公学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以培养抗战先锋队为目标,科学地解决了“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基本问题。

 

2.png

【陕北公学开学典礼(人民网)】

 

要有“各方面都应该去打先锋的人”

 

指导陕北公学培养先锋队的思想基础,源自毛泽东早期的教育理想和实践基础。

 

1920年2月,毛泽东提出,要有“各方面都应该去打先锋的人”。同年12月1日,毛泽东又指出:“我以为先要组织共产党,因为它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

 

1921年8月毛泽东等创办湖南自修大学,1933年8月毛泽东任苏维埃大学校长,都以培养先锋或先锋队为育人目标。1937年,毛泽东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提出:“我们党的组织要向全国发展,要自觉地造就成万数的干部,要有几百个最好的群众领袖。”

 

1937年8月,党的洛川会议通过毛泽东起草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规定:“抗日的教育政策,必须‘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施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

 

会间,党中央集体讨论了陕北公学办学问题。10月23日,毛泽东给陕北公学师生演讲说:“今天我们陕北公学主要的任务是培养抗日先锋队的任务。……我们现在需要造就一大批为民族解放而斗争到底的先锋队,要他们去领导群众,组织群众,来完成这历史的任务。”

 

“有了陕北公学,中国就不会亡”

 

曾任陕北公学校长的李维汉说:“在办学过程中,毛泽东对陕公的关怀是经常的、多方面的。”

 

办学初期,陕北公学校长成仿吾写信给毛泽东,“请求党中央增派领导骨干和教员来。毛主席见信后大力支持,很快帮助我们解决了问题。”许多海内外名校的著名学者和参加过长征的军事专家迅即应邀到校。

 

1937年9月10日,毛泽东在政治局常委会“就教材和教学法等问题发表意见,强调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法要研究,旧的考试方法要改变”。

 

1938年11月30日,毛泽东在书记处会议上提议:“关于抗大、陕公、党校等各学校教育工作应进行一次专门讨论,规定教育行政、教材、教员、经费各方面的统一方针。”1939年3月4日,毛泽东出席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陕北公学和职工学校的教育方针”。 

 

3.png

【陕北公学教材(人民网)】

 

办学伊始,陕北公学缺少住房。毛泽东要求抗大让出部分校舍给陕北公学,并指示抗大:“自己动手打窑洞。”自1937年10月22日起,抗大历时两周挖窑洞175孔,弥补了自身住房缺口。

 

陕北公学二期新生入学后,毛泽东作演讲并动员师生一起拿工具挖窑洞。不久,400多孔窑洞出现在延安清凉山南麓山坡上。通过这种方式,毛泽东帮助陕北公学解决了住房,培育了陕北公学自力更生的精神。

 

毛泽东亲自推动解决陕北公学办学面临的生活困难。

 

李维汉回忆,1938年3月10日,毛泽东在《援助陕公》的小册子上题词:“陕北公学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因为他为着抗日救亡而设,因为他收纳了全国乃至海外华侨的优秀儿女。维持这个学校的责任我认为也应是全国乃至海外华侨一切爱国人士的,因为这个学校并无任何公私财政基础,教员学生们都只吃小米饭,而且不能经常吃。”

 

许多海内外华人看到手册,都主动援手陕北公学。在毛泽东的带动下,陕北公学积极克服困难,提出“有钱出钱”“有力的出力”“有知识出知识”“节省经费”等具体口号。陕北公学师生逐步战胜了困难。

 

很快,陕北公学“已经在事实上成了中国青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一个学校”。

 

陕北公学的师生都记得,毛泽东多次激励他们说:“有了陕北公学,中国就不会亡。” “陕公代表着全中国的统一战线,是中国进步的一幅缩图。”

 

“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

 

毛泽东指导陕北公学办学极富创造性。他为师生传经送典,与师生教学相长,促使陕北公学形成科学的精神传承。《解放日报》报道:“陕公四年来,训练了一万三千多抗战的优秀干部。”

 

为师生传经送典。成仿吾回忆:“毛主席第一次来讲哲学课时,一开头就说‘今天跟你们讲一个翻天覆地的大问题’。”“这个讲稿后来整理出来,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文章。”

 

为陕北公学办学,毛泽东要求在延安的政治局委员都到陕北公学讲课。毛泽东自1937年10月19日至1939年7月9日,先后到陕北公学专题演讲至少10次,为陕北公学题词至少6次。

 

4.jpg

【毛泽东为陕北公学的题词】

1937年10月19日,在陕北公学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大会上作演讲;10月23日,为陕北公学首次开学典礼题词;11月1日,在陕北公学首次开学典礼上讲话,同时为陕北公学开学纪念特刊题词;1938年1月13日,到陕北公学为师生讲话;1月30日,为陕北公学第一期第3、4、5学员队毕业题词;2月22日,为陕北公学第6、7、8、9、10队学员毕业题词;3月3日,为陕北公学第6、7、8、9、10队毕业学员赠言;后又为陕北公学毕业证书题词;10日,为援助陕北公学题词;29日,为陕北公学第11、12队学员演讲;4月1日,在陕北公学第二期开学典礼上讲话;5日,为陕北公学师生演讲;5月7日,对陕北公学第二期毕业学员讲话;6月27日,为陕北公学师生演讲;1939 年7月9日,对开赴抗日敌后战场的陕北公学师生讲话。

 

5.png

【毛泽东在陕公第二期开学典礼上作报告】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对陕北公学的办学指导,养成了师生期待毛泽东讲课的氛围。

 

1938年5月30日起,陕北公学成立分校,主力分赴旬邑。因师生渴望听到中央声音,分校指定李凡夫教授专门往返延安聆听和传达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报告精神。

 

1938年9—11月,党在延安召开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李维汉参会返校后,及时传达毛泽东《论新阶段》报告中关于“必须改订学制,废除不急需与不必要的课程”“以教授战争所必需之课程及发扬学生的积极性”“尽快培养大批的抗日干部”等精神。

 

正因如此,当党中央号召在敌后组建晋察冀和晋东南两地抗大分校以及赴晋察冀创办新校时,旬邑的陕北公学师生都能踊跃报名。

 

与师生教学相长。毛泽东讲课最善运用“(1)启发式(废止注入式);(2)由近及远;(3)由浅入深;(4)说话通俗化(新名词要释俗);(5)说话要明白;(6)说话要有趣味;(7)以姿势助说话;(8)后次复习前次的概念;(9)要提纲;(10)干部班要用讨论式”等教学方法。

 

有此传承,陕北公学课内“有各种集会——小组会,讨论会、谈话会、晚会等,来研究各种问题,检讨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课外,有毛泽东支持开展的各种学术活动。据《新中华报》报道,陕北公学学生发起成立“边区国防教育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邀请毛泽东同志等出席指导”,毛泽东到会并讲话。

 

百忙中,毛泽东常与师生书信研讨问题。1937年10月,毛泽东致信陕北公学教师艾思奇谈“关于差别和矛盾”问题。

 

1939年底,毛泽东又致信陕北公学董事会成员吴玉章:“写了一篇理论性的东西,……送上请赐阅正,指示为感!”毛泽东与陕北公学的教学相长,使陕北公学具备了“自动多于被动,讨论多于上课”的环境。

 

在毛泽东的关怀指导下,陕北公学的领导和专家成仿吾、何干之、邵式平、李维汉等先后总结出《半年来的陕北公学》《陕公与抗战》《陕北公学的新阶段》《陕北公学实施国防教育的经验与教训》《陕北公学分校的成就》《陕北公学一年来教学的点滴经验》《战时干部学校教育——根据陕北公学教育经验的总结》等经验。

 

这些经验不仅服务于延安30多所学校的成功办学,更为新中国的高校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

 

形成科学的精神传承。陕北公学办学离不开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指导。办学四年期间,依靠“党的建设”根本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了“忠诚、团结、紧张、活泼”的办校校风;“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教学内容少而精”“教与学一致”等教学原则;养成了“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的办学学风以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品格等。

 

6.jpg

【毛泽东为陕北公学毕业证书的题词】

 

陕北公学师生铭记:“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1941年,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三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使成正规大学”。1944年5月24日,毛泽东在延安大学讲话时指出:“这个学校,过去有些部分是分开办的,现在合起来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温毛泽东于85年前为陕北公学的题词:“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并强调:“今天,党和人民同样需要一大批这样的先锋分子。”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加强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党创办人民大学的故事,激励广大师生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精神,中国人民大学首先应讲好陕北公学的故事,传承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努力培养党和人民需要的一批批“复兴栋梁、强国先锋”!

 

(作者:王瀛,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研究员;王学军,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委员;周石,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王丹,中国人民大学校史馆馆长。来源:昆仑策网【授权】,转编自“前线理论圈”,原刊于《前线》杂志2022年第9期,修订发布)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