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一清:新中国有两个半人不认识毛泽东
点击:  作者:一清    来源:昆仑策网【授权】  发布时间:2021-01-11 09:18:23

 

1.webp (1).jpg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走到哪里,都会引来一片欢呼声,这给他身边的保卫人员带来了很多的工作负担。有时候,毛泽东被群众包围了的现场,居然可以捡出一打一打的手表等重要物品来,想想,在那样的一个贫困年代,金贵如手表一类的物件都给弄丢了,该是一种何样的疯狂啊。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像”挂在各种公开场所,每家每户都有一两帧主席的像,所以大家都认识这位领袖。可以说,那时候毛泽东主席走到哪里都是一片欢呼,不管是八十老妪,亦或是始龀小童,都能一眼认出:“毛主席!”

 

毛泽东总是感到被人认出了的不自在,不自由。很多时候,他也想在没人跟着的情况下上街买点自己想要的东西,自己独自看一看百姓的生活或者是风景名胜。1958年3月“成都会议”期间,毛泽东想上街走一走,独自下下馆子,但他的几次努力,都没成功。因而毛泽东迁怒于警卫制度:“这些破制度也抄苏联人的,害死人。前呼后拥的,几部车子,不许参观,不许游泳,不许上街买鞋子,不许下馆子。什么事嘛!”

这能怪谁呀,因为谁都认识你啊。——警卫们在一旁乐呵!

毛泽东有时也自我解嘲:“唉,我一张大中华的脸,谁见了都认得出来。这也是我的问题啊!”

毛泽东这显然是自嘲,但这话也说早了,还真有不认识他的人。不过这样的人不多,搜寻各种文字记载的,也就是不到3人。(博主小声嘀咕:什么人啊!)

那么,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毛泽东,又将面临到什么样的情况呢?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第一个不认识毛泽东的人是个渔民。


那是1955年的夏天。毛泽东在北戴河开会。中央会议每年的八九月总安排在北戴河开,也有安排中央领导休息的意思,因而毛泽东将李敏、李讷、毛远新都带在了身边。会期,毛泽东几次下水游泳,陪同在身边的警卫一般是孙勇、沈同等人。9月2日,毛泽东游着游着,突然拐头往深海方向游去,等孙勇他们反应过来时,毛泽东已经游得很远了。当时警卫们这个急呀。幸好有了个小奇迹,在毛泽东的周边出现了一只小船。毛泽东一个猛子潜水,钻到了小船的边上,然后又爬上了小船。

这是一艘渔船。船上也就一个老渔民。毛泽东上船后,恭恭敬敬地与渔民打招呼,渔民没有表现出多大的热情。毛泽东想与他拉点家常,套套近乎,渔民也没有接腔的意思。因为他实在有些忙,他出海来就是打鱼捞蟹的,不是与一个生人拉家常来的。况且这样一个大胖子,显见得不是一个可以与之拉家常的主。

毛泽东看了看渔民的鱼篓,没有捞上什么大鱼,倒是有一大篓的螃蟹。毛泽东看着老渔民的态度,知道不来点好处,人家是不大愿意与他接腔了,便立下承诺:咱们聊聊家常,聊完后,你有多少螃蟹,我全都买下。

老渔民这一听来劲了,脸上也有了笑容。于是,与这个穿着游泳裤,一身湿淋淋的大胖子聊了起来。他讲到了渔民合作社不是怎么好,社内也很不团结;家里日子过得很紧巴,不宽裕。如果今天打的这些螃蟹不能换回点钱,晚饭米还不知道在哪里哩。

毛泽东认真地听着,不时地点头。

老渔民看着这个大胖子还蛮有点同情心的,讲着讲着就来了话题,甚至连与老伴的一些趣事儿也讲得津津有味——因为讲多久都没关系,打上来的鱼虾都被这个大胖子给包下了!

毛泽东很高兴,他毕竟了解了很多有关合作社以及一个普通百姓家居的真实情况。小船靠岸了,毛泽东有些诡秘地眨了眨眼,示意孙勇他们掏钱,买下了老人所有的螃蟹。孙勇有些不解,怎么主席今天有喜事要请客呀,也用不着买这么多的螃蟹虾米呀?老渔民高高兴兴地划船走了,当毛泽东在第五浴场请身边全体工作人员吃螃蟹时,这位老渔民还不知道他今天的螃蟹为什么卖了一个好价,也不知道卖给了谁。李敏、李讷听了今天餐桌上的新鲜螃蟹菜竟附着了这么个好玩的故事,感到老爸的自由也还有价,竟可额外地换来螃蟹吃,便笑着打趣道:“值了!下次给你更多的自由,以便换点海蜇来!”

1.webp (2).jpg
【1955年毛泽东一家人在北戴河游泳,是不是这次吃的新鲜螃蟹,无考证】

 

就这一次,大家吃了很多的螃蟹。买螃蟹的钱后来毛泽东都一分不差地结清了。

毛泽东的第二次没有被人认出是在1961年前后,《湖南文史》上有关当事人的回忆没有说出具体的日子,但说出了基本时间、事实和地点。

这位不识毛泽东的人,是一位商店的服务员。


毛泽东每次去湖南,大多数都住在省委蓉园。那一次,毛泽东走到了女子商店,拟为女儿李讷买条头巾。毛泽东看了好几件,颜色和款式都觉得不太满意。但女儿的事,在谁都是大事。毛泽东于是执着地选着。也许我们现在的年轻网友们会不太理解,认为选就选呗,何至于发生你文章后面提到的故事。这就是你的不了解历史了。那时购物,没有超市,每选换一次商品,都得由服务员左左右右的隔着个柜台递拿。加之那是个商品短缺的时代,商店的服务员地位比干部还高还牛气。又因为天气冷,(应该是2月的那一次),毛泽东穿的戴的,都把他最本质的特征给掩盖了,服务员楞是没有认出他来。且服务员恋着那个店内的火炉,取着暖,不想挪动身子。这样,拿的次数多了,人服务员不干了,抛东摔西的,长沙女人的那种辣劲也出来了。

毛泽东有些无奈,而且多少也有些愠怒,东西没买成,肚子里倒灌满了气。卫士跟上来了,也不敢说什么,怕引起不好的反响。毛泽东也示意卫士不要吱声,他自己在大堂里寻找着什么。终于,他找到了要找的东西:挂在柜台前侧的一个《意见簿》。卫士立即递过笔,毛在《意见簿》上留下了几个字:“服务态度应改善。”

毛泽东没有签上自己的大名,如果签了,估计那位服务员会有些不愉快发生。毛泽东在卫士的拥护下,只得快快地离开了那一家商店,但心情应该是不快乐的。

看来,不被人认出来,也不见得就自由。

第三位不识毛泽东的人有些特殊。所以,这里只能说是半个。


但这“半个”人,不像前面的服务员或渔民,这一位可算得上是真“不识”。之所以说只是“半个”,是因为他原来不仅是毛泽东的同学,而且在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还去看过毛泽东的,彼此之间还谈得很好。

1.webp (3).jpg

【毛泽东在第一师范时湘潭校友会的合影】

 

但这一位的“眼瞎”甚于“心瞎”,算是瞎到了家,甚至到了有些无聊的地步了。

也许人们不相信会有这样的故事发生,认为眼见着毛泽东大器已成,还会“不认识”他毛主席毛泽东的?

还真有这样的人。

这一位大姓“孙”,名“亻良工”(单人旁加个“良”字)。早年在一师读书时,他与毛不在同一个班,但是同年级。因为毛泽东在校的影响,这位孙同学结识了毛。后来,各奔西东,毛泽东在延安成就了大业,孙同学在国民党政府里也混过大大小小的职事,并随着蒋介石的政府一起到了重庆。毛泽东赴重庆与介石先生谈判,孙同学以校友的身份,来毛的寓所看望了毛泽东,表现出了对毛的景仰之情。但是,重庆谈判并不成功,毛泽东一离开重庆,这位孙同学看着蒋委员长的手下都有要对毛泽东下重手的打算,就在重庆的报刊上大写文章,连篇累牍,谩骂毛不讲信义,旗帜鲜明地把谈判破裂的责任按国民政府的口气,一古脑地往毛泽东头上推。毛泽东到了延安,一大摞的报纸就放在他的窑洞里,看了孙同学的文章,觉得这人真是不咋的,太不道义,懒得再理他。

紧接着,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战力,让国民党的军队一败涂地,四年不到的一点时间,就连滚带爬地溜到台湾那个小岛上去了。可能这位孙同学职事混得不太高,还轮不着蒋先生给他一张去台湾的船票,因而来不及跑,或者跑时出了点情况,没有跑成。这一不小心之间,命运就决定了,他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好家伙,他倒记起毛泽东起来了:“找毛泽东去!”

我们这里再来看,毛泽东是怎么评说他的这位孙同学的:“这一位呀,我一离开重庆,他就写文章骂。等到全国逐渐解放,我到了北京,他却屡次写信来。我因为他太无是非标准,太反复无常了,没有回信。”

1.webp (4).jpg

【1959年毛泽东与周世钊等人合影】


毛泽东此时的听众是他的好朋友,一师的同学周世钊。周世钊听到孙同学的无聊,便说:“这样的人,嗨,你别再理他就是了。”毛泽东接着说:“这事还没完哪。他见我不回信,不死心,却又一而再,再而三地来信。”

周世钊说:“你看你看,是不是你又回了他的信呢?”毛泽东哈哈大笑道:“你以为哟?他这样勤快地写,我也只好勤快地不回了!”

说完,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这位孙同学虽然只能算“半个”不识毛的人,但较真地说起来,“不认识”的水平真是到家了!

(来源:昆仑策网【授权】,转编自“司马平邦说”,有修订)


【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