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董玉振:毛时代中国工业技术实力远超亚洲四小龙!
点击:  作者:董玉振    来源:谣言与真相  发布时间:2020-06-26 10:42:33

 

 

我是学理工出身的,本科是学机械工程的。在学校实习的时候,开的机床……我在上海鼓风机厂实习的时候,到南通鼓风机厂去实习的时候,我看到的是大工业的趋势,那种声势,那种力量……

 

像上海鼓风机厂这种厂,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私人企业能搞的起来吗?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是搞不起来的。这种大型鼓风机在中国也好,在世界上各个国家也好,到处都在用,但对老百姓来讲却不知道鼓风机是用来干嘛的。很多人不知道这种大型的、超大型的鼓风机,其实它的制造难度是很高的。我在上海工具厂实习的时候,上海工具厂做的那些轴承、做的那些齿轮,一个齿轮的直径是几米!像那种东西,一般的老百姓是感觉不到。

 

老百姓看重的是什么呢?我有没有一个电子手表,我家里有没有一个电视机,有没有一个电冰箱。老百姓就用家里的那些东西来评价一个时代。但是中国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国家必须得有一个发展战略的制定,需要一步一步来,国家先发展什么后发展什么?而毛泽东时代做了最关键的基础性的建设,这个基础是什么?基础工业!

 

 

 

基础工业是八十年代的时候,我在上海工具厂上海鼓风机厂和上海机床厂实习的时候,所亲眼看到的那些毛泽东时代所打下的重工业基础,这些东西才是最根本的,但确实不是老百姓能看得到的。所以后来很多人在谈论一个国家发展的时候想:中国是什么时候开始落后的?

 

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告诉他们,其实在毛泽东逝世的1976年,就中国工业发展的水平,整体上经济技术水平来讲,后来的亚洲四小龙——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这四个国家和地区,他们根本没法跟大陆比。也就是说中国大陆在1976年毛泽东逝世的时候,我们的整个工业技术实力是远远超过这四家,甚至说这四家的总和也不能比。不在一个档次上。

 

比如说韩国,韩国真正的工业和(我们)拉开差距是什么(时间)?实际上是80年代。韩国80年代半导体工业的发展。是因为美国那个时候不允许这种高制成的这种半导体设备输出到中国去,所以中国在半导体方面被韩国拉开了差距。韩国(像三星)搞集成电路这一块迅速拉开差距。在汽车(方面)毛泽东时代,中国从小轿车到重型卡车到各种各样的挖掘机什么的,这些东西、铲车的东西全部都能生产。而韩国在毛泽东逝世的时候,他们自己什么车都生产不了,他们必须和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合资才能生产出轿车来,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差距,很大的差距!

 

没有了毛泽东时代打下的工业基础,我们靠什么?

 

我们引进彩色电视机的生产线,那种生产线,不值几个钱,真正靠的是像当时国家在毛泽东时期建设的齐齐哈尔富拉尔基的第一重型机械厂。第一重型机械厂花了多少钱?花了6亿人民币。大家知道在五十年代60年代的时候,六亿人民币,那是个什么样的量设?富拉尔基这个齐齐哈尔第一重型机械厂,是咱们国家在工业机床大型装备一直到现在的核电站里面的大型零配件大型部件制造方面都是一个重量级的企业。像这种企业一般的国家根本玩不起来的,全世界能玩得起这种企业的,也就是美国苏联日本或者是法国德国这种国家,才能玩的起来。

 

像韩国能玩得起来吗?韩国原来是想都不能想。甚至说一直到今天,韩国发展出了大型的,像造船重工业,但实际上它的重要的零部件还得国外进口。像这样的东西深藏在齐齐哈尔,后来为了避免苏联的侵略,然后又在德阳建立了第二重型机械厂,中国二重,这些东西其实是非常花钱的!当时为了发展中国的这样一个发电工业,我们哈尔滨建设了三大动力锅炉厂电机厂和汽轮机厂。

 

 

 

现在中国在电力设备方面已经成为世界的老大,现在在一百万千瓦的超超临界这种煤电锅炉方面,煤电发电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领导者,但是我们这个世界领导者是怎么来的?打个比方说,我比较了解的焊接,锅炉里面的焊接,焊接技术是要求非常高的,因为它那里面是高压的嘛,压力非常大。

 

像这种重工业装备,中国后来建了三大家。因为后来为了建设大三线,又建设了东方电机厂,东方汽轮机厂和东方锅炉厂都在四川成都周围的几个城市,乐山这些地方。如果没有后来的大三线建设,没有早期的哈尔滨的这三大企业,后来乐山的东方汽轮机厂这三大动力厂怎么建得起来,根本建不起来的!后来国家又用这样的技术,又重新武装和发展到上海的三大动力。上海三大动力现在就是上海电气的一个核心企业。

 

中国现在电力工业,我们无论是水电机组还是火电机组,中国在世界上都是可以说算是领导者。这个领导者实际上是50年代打下的基础。正是这样一个基础,我们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才有了足够的人才储备,有国外技木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把这些技术迅速的国产化。如果没有中国这样的基础的话,外国在中国投资再多,搞再多年,我们也没办法实现国产化,因为我们缺乏一个消化的能力。对吧?所以从这个例子,我给大家举工业发展的例子,大家可以看到毛泽东时代其实最主要的把资金用在了基础工业建设上,这是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打下一个很有力的基础。

 

相对来说家用电器、服装,像这种轻工业这些东西,虽然是人民所需要的,我相信第一代领袖他们也希望人民过上好日子但是在人民现阶段过上好日子,和国家长期发展有一个稳定的基础方面,他们选择了后者。从国家发展的这样一个历史规律来讲,从经济发展的规律来讲,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这样一个制定程序的角度来讲,第一代领导人他们的选择是非常英明的,是非常正确的他们以进口替代的方式,然后优先发展重工业,来为中国长期的发展打下了一个雄厚的基础,可以说没有那个雄厚的基础。过去30年我们在各方面要赶上美国日本德国,那是想都不能想的事。

 

作者:董玉振  来源:谣言与真相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