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张若冲:为什么东洋派、西洋派、苏俄派都没有找到救国之路,偏偏没出过国的毛泽东找到了?
点击:  作者:张若冲    来源:北京东博文化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7-10-07 10:15:14

 

       毛泽东是一个谜。无论是生前,还是在他逝世41年之后,他都是世界追逐的热点;无论是仇恨他的敌人,还是爱戴他的人民,都不得不承认他的伟大。他犹如巍巍昆仑,高耸在世界之巅。是什么成就了他的崇高?全世界无数的人在探求。本文试从五个方面来探讨。

 一、毛泽东深通中国文化的精髓

毛泽东在接见美国总统尼克松时,两位元首之间有一段著名的对话。尼克松说:主席阁下,我们这次来华的目的,想跟您探讨一下美中两国共同抗衡苏联。

毛主席一笑,用手指一指身边的周恩来:这些小事你去同他谈,我只同你谈哲学问题

这段话表明,毛泽东非常重视哲学。实际上,毛泽东对哲学有精深的研究,他的《实践论》《矛盾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为了纪念他的“一分为二”对世界的贡献,物理学将微观粒子命名为“毛粒子”。不仅如此,毛泽东还能在实践将哲学运用得得心应手。毛泽东的哲学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认为首先来自于中国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尤其是古典哲学。毛泽东诞生于清朝末年,少年时受的是传统教育,有很深的古典文化基础,他的诗词文章都证明了这一点。更多好文请关注“张若冲”公众号。

我们无论是看毛泽东的诗词还是书法,那种如江海决堤的汪洋恣肆,无不使人感到水的雄浑与优美。读毛著除了这样的感觉,还为其中的哲理智慧所折服。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时曾醉心于王阳明的心学,有《心之力》为证。但毛泽东的哲学智慧不仅限于王阳明的心学,我们从毛泽东的著作或实践中,可以清晰地读出老子“上善若水”之智,《易经》阴阳变化之理。

大道至简至易。毛泽东对什么是军事的论述可谓深得大道简易之理,他说:“什么是军事?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您是不是觉得太简单?不错,越是真理越明了,越是大道越简洁。这种大白话也只有毛泽东能说得出,看似浅显,实际上深入浅出。这不正是老子说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吗?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总结出来的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不是深谙易经的变通之道和水的以柔克刚的智慧吗?这正是毛泽东军事思想高深之基。

关于政治的论述也是如此。毛泽东说:“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可是现在有些左派,总是喜欢求全责备,稍有不同见解就要批判、打倒。这是毛粉所为吗?我看未得毛泽东思想的真传。

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的知识文化、思想意识来自于千千万万前人的社会实践,是千百年来人类的集体意识成就了今人的伟大。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正是毛泽东成为巨人的历史渊源。

二、毛泽东吸取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华

在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吸取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华。马克思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与毛泽东从小就有的造反精神天然相通,所以毛泽东对马列主义有种天然的亲切感。他们都是为穷苦人的。

毛泽东在学生时代就开始接受马列主义,新民学社和湘江评论是毛泽东民主革命思想的初步展现,也是学习和运用马列主义的初步实践。在那风华正茂的少年时代,就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豪气,“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英气,“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霸气。

1918年毛泽东由恩师杨昌济(杨开慧的父亲)介绍,到北大任图书管理员。北大人才济济,是我国新思想的发源地。创办《新青年》的陈独秀、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李大钊和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胡适都在北大。鲁迅也在北京任教于北师大。这期间毛泽东开阔了眼界,肯定读到不少马列主义著作。

在战争年代,弄到书读不容易。据张闻天回忆,毛泽东在长征途中读马列书很起劲,认真阅读了《国家与革命》、《两个策略》、《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等著作。延安时期是毛泽东研读马列主义最多的时期,也是最高产的时期。《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联合政府》等等都是这个时期的著作。当然全国解放后,毛泽东也没有放松马列主义的研究。他的著作和讲话中常常引用马恩列斯的语录。毛泽东的马列主义不是停留在嘴上,而是深入心里,落实到行动中。对马列主义研究最透彻、最能灵活运用者,非毛泽东莫属。

毛泽东总结马克思理论曾说:“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絮,归根结底一句话:造反有理”。足见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透彻。可以说马列主义是毛泽东成为巨人的时代力量。

三、毛泽东能融通中西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中国出国留学、探求真理的进步人士一批接一批,但最终还是毛泽东领导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这充分说明,只有毛泽东最懂中国革命只有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得最好。这种结合的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主要研究的是商品社会和工人运动。他的理论指导城市工人运动得心应手,如俄国,列宁就是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但对中国这个农业为主、工业落后的大国,却不能照搬俄国的做法。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和机会主义者,就是不懂变通,不懂得老子和《易经》的变通之理,不懂马列主义要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只懂得搞工人运动,一味地搞城市暴动,妄图通过夺取中心城市快速取得革命胜利,结果导致革命的失败或使革命遭受重大损失。这是典型的教条主义和机会主义。

毛泽东通过对中国国情和农民的深入调查研究,找到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道路,那就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这一正确路线,是中国古典哲学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的产物。

四、毛泽东有心系人民的大慈大悲情怀

毛泽东或许天生就有慈悲情怀,而童年时代农村的生活强化了这种情怀。毛泽东的父亲很精明,用做生意积攒的钱买了大量田产,出租给农民种。有时让毛泽东去收租,当看到农民实在困难交不起租,毛泽东很同情,并主动减租。他还对父亲趁农民困窘时乘机收购农民田产的行为极为反感。因此,受到父亲的责骂和处罚,毛泽东愤而离家出走,以此来反抗父亲的压迫。那些只知道“私”字者,一定会对毛泽东的这种行为斥之为“大逆不道”。

毛泽东一生经历坎坷,几起几落,但意志坚强的他,即使在最艰难的时期也没有落泪。但毛泽东却常常为百姓痛洒热泪。仅长征路上,毛泽东就曾四次为穷人和普通战士落泪。更多好文请关注“张若冲”公众号。

毛泽东说过:“我这个人平时不爱落泪,只在三种情况下流过眼泪……”

一是因亲人遭难而流泪。

举几个最典型的例子。最亲爱的母亲去世时毛泽东伤痛欲绝;闻爱妻杨开慧遇害时痛彻心扉;长征途中因贺子珍险些丢失而心痛落泪;闻长子岸英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而泪流满面。

或许毛泽东的悲悯情怀源于母亲的信佛积善。当我们读到毛泽东的《祭母文》和两副挽联时,会体会到那发自肺腑的悲痛感人至深。

两副挽联,一副贴在大门口,一副则挂在母亲的灵前:

春风南岸留晖远;

秋雨韶山洒泪多。

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

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二是为战友和同志遇难或离别时落泪。看到长征战士牺牲时心痛而泣、得知贺龙遇害时悲泪盈眶、亲密战友周恩来逝世时默默流泪、陪伴15年的卫士长离别时相拥而泣……更多好文请关注“张若冲”公众号。

三是为苦难的百姓而洒泪。长征途中看到穷苦的“干人”热泪盈眶;阅读庆霖的人民来信悲泪暗涌;惊闻唐山大地震嚎啕大哭。

毛泽东的每一次落泪,都是伟人悲悯情怀的自然流露,是人民领袖大慈大悲的显现。

五、毛泽东有始终如一的革命信念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报告》中的这段话表明,干革命就会有牺牲,没有坚定的革命信念是不行的。毛泽东历经清、民、共三朝,从来没有停止过革命,不愧为伟大的革命家。

正如毛泽东自己说的,他一生爱造反,信奉“造反有理”。同年造父亲的反;青年造军阀的反;壮年造国民党的反,造日本的反;老年造美、苏帝国主义的反,造官僚主义的反。造反精神贯穿毛泽东一生。

伟大的革命英雄对人民群众却有天然的同情。革命的目的就是反抗压迫和剥削,为人民群众谋福利。所以毛泽东衷心地热爱人民、亲近群众,与人民群众有鱼水之情。我们看毛泽东一生的著作和讲话,关于群众的语录不计其数。

哲学上有:“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万岁”;历史上有:“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动力”;政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经济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军事上:“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兵民是胜利之本”;文化上:“我们的文学艺术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教育上:“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工作上:“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

古往今来,毛泽东是第一个真正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并懂得调动和运用这种力量的伟人。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永不干涸。毛泽东正是因为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才汲取了无穷的力量,才能成为时代的巨人,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人物,才能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民族英雄。

       若冲2017/10/2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栏目ID=128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栏目ID=28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点赞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评论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