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作为共产党员,必须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但仅此还不够,我们还得用忠诚和生命为我们的党探路,因为我们的党毕竟还很年轻。”这几句话是电视剧《井冈山》中毛委员对前来辞行的余洒度的赠言。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年轻的中国共产党被逼上梁山。由此,党开始认真抓枪杆子,做军事运动,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然而,当时革命与反革命力量极为悬殊,血的教训摆在了共产党人面前。经过对当时形势的认真思考,毛委员带着秋收起义的部队上井冈山去做红色山大王了。他走在了全党的前面。
在这之后,有来自共产国际的、中央的、省委的压力,人家想的是“打下长沙、夺取南昌,会师武汉,饮马长江”,而他却是去钻山沟,搞革命武装割据。上边屡下命令,毛委员出于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并没有机械地执行命令,这很不可思议。身为一名党员,听从中央的命令是理所当然的,余洒度倒是听党的话,而毛委员选择了另一种忠诚:为党探路。毛委员这种对党对革命的高度负责的精神,值得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井冈山的斗争所产生的道路是中国革命的成功之路。“如果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从井冈山开始,22年的武装斗争,一直走到了天安门,新中国成立了,亿万人民站立起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意味着文章的上篇已经做好了,接下来就该做下篇了,因为“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从遵义会议开始,党变得成熟了。在党的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凯歌高奏。
但是,毛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说过,“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是怎么样建设一个新世界,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当时,我们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经济建设的经验,但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还不是很多,我们向苏联取经,但是这个师傅不是万能的。特别是,苏联在当时也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中国该怎么办?毛主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并且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毛主席总结经验写出了《论十大关系》等光辉篇章,作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指南。
中国人民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以战天斗地的伟大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在《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后》中写道,“在现代世界历史上,与任何国家在类似的发展阶段上相比,中国的发展速度都是惊人的”,“事实上,与德国、日本和俄国——这三个国家是后起工业大国中成功的范例——早期工业化的进程相比较,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更快。从1880年到1914年,德国经济的增长率为每十年33%。日本在1874年到1929年的经济增长率为每十年43%。苏联在1928年到1958年的经济增长率为每十年54%。而中国从1952年到1972年的经济增长率为每十年64%。”
守业更比创业难。早在1945年7月的延安,毛主席就与黄炎培有过关于“历史周期律”的著名对话。毛主席并没有忘记这次对话。他深知,要实现党不变修与国不变色,就得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不错,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但是它的本质是一个革命党,这一点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永远也不会改变,丢掉了这一点,便没有执政的资格。为了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长盛不衰,为了中国人民的长远利益,毛主席的晚年还在为党探路。他在73岁高龄时毅然发动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欲借此探索出一条反修防修的可行途径。只可惜,对于这件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他在一封写给李进同志的信中说,“我是准备跌得粉碎的。那也没有什么要紧,物质不灭,不过粉碎罢了。”但是,人民经过了锻炼,觉悟提高了。今天的九州大地,红潮滚滚,广大人民起来捍卫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就已经证明了探路者的英明伟大。
1957年6月13日,毛主席在与即将到《人民日报》上任的吴冷西谈话的时候,提到了“五不怕”,即一不怕撤职,二不怕开除党籍,三不怕老婆离婚,四不怕坐牢,五不怕杀头,并说,“有了这五不怕的准备,就敢于实事求是,敢于坚持真理了。”干革命需要五不怕,为党的事业探路更需要五不怕。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为了中国人民,毛主席终生践行五不怕。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毛主席,怀着对祖国人民和共产主义者事业的无限忠诚,一生历尽艰辛,一直在为党探路。沿着他探索出的道路,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改革开发以来中国的快速崛起奠定了根本基础。今天,身处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祖国蒸蒸日上,我们意气风发。我们不能忘记毛主席的丰功伟绩,不能忘记毛主席的无私奉献与担当,他的艰辛探索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基石,他的伟大精神是我们兴旺发达的动力。
永远怀念毛主席,伟大的探路者!
(【原创】来源:昆仑策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经验教训 •
• 他山之石 •
• 读史明智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