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资料库 > 历史资料 > 阅读信息
陈云的“十五字诀”
点击:  作者:佚名    来源:军地纵横  发布时间:2015-09-26 09:59:57

 

      【编者按】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介绍了两种类型的共识——向下聚焦型的共识和向上开展型共识。“‘向下聚焦型共识,即从很多个人观点中找出共性,或公分母;和向上开启型共识,即寻求超越每个人观点的更大图景。第一类共识,要从个人观点的内容中建立起来——要发现我的观点中哪些内容也能被你和其他人接受。这是我们的共同点,我们根据它可以达成一致。第二类共识,要基于以下的思考: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观点,它是一种观察现实的方法与视角;每个人的观点都给观察更大范围的现实提供独特的视角;如果我通过你的视角看出去,你也通过我的视角看出去,那我们就会看到自己一个人无法看见的景象。

 

这些话如果让陈云同志说,也许就六个字:交换、比较、反复

 

陈云对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15个字十分看重,从延安讲到东北,从建国初讲到新时期,一直讲到他逝世之前。在编辑他的文选过程中,有关部门曾一度把只唯实改为了要唯实,把交换改为了全面。他经过考虑后,把它们又改了回来,说那个改动并不符合他的原意。

 164_2754_993fa3832a9c6c4.jpg

精选片段

延安的时候,我曾经仔细研究过毛主席起草的文件、电报。当我全部读了毛主席起草的文件、电报之后,感到里面贯穿着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就是实事求是。那末,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当时我的体会就是十五个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

 

不唯上,并不是上面的话不要听。不唯书,也不是说文件、书都不要读。只唯实,就是只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处理问题,这是最靠得住的。交换,就是互相交换意见,比方说看这个茶杯,你看这边有把没有花,他看那边有花没有把,两人各看到一面,都是片面的,如果互相交换一下意见,那末,对茶杯这个事物我们就会得到一个全面的符合实际的了解。过去我们犯过不少错误,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问题有片面性,把片面的实际当成了全面的实际。作为一个领导干部,经常注意同别人交换意见,尤其是多倾听反面的意见,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比较,就是上下、左右进行比较。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论持久战》就是采用这种方法。他把敌我之间互相矛盾着的强弱、大小、进步退步、多助寡助等几个基本特点,作了比较研究,批驳了抗战必亡的亡国论和台儿庄一战胜利后滋长起来的速胜论。毛主席说,亡国论和速胜论看问题的方法都是主观的和片面的,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历史的发展证明了这个结论是完全正确的。由此可见,所有正确的结论,都是经过比较的。反复,就是决定问题不要太匆忙,要留一个反复考虑的时间。这也是毛主席的办法。他决定问题时,往往先放一放,比如放一个礼拜、两个礼拜,再反复考虑一下,听一听不同的意见。如果没有不同的意见,也要假设一个对立面。吸收正确的,驳倒错误的,使自己的意见更加完整。并且在实践过程中,还要继续修正。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这里所说的反复,不是反复无常、朝令夕改的意思。

 

这十五个字,前九个字是唯物论,后六个字是辩证法,总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陈云文选》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19955月第一版)

 618669714.jpg

解 读

 

1“学习哲学,可以使人开窍。学好哲学,终身受用。

 

有人常说,学习哲学没有用,因为哲学离现实太远,解决不了实际问题。陈云却不这么看,他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学哲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19837月,他同秘书说,延安时期学哲学前,我的讲话、文章缺少辩证法;学习后,讲话写文章就不一样了,就有辩证法了。同月,他又在同评弹界人士谈话时说,在延安学了几年哲学,从思想理论上把王明的一套打倒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学了几年,从思想理论上把陈伯达的一套打倒了。

 

他多次强调:要把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好,最要紧的,是要使领导干部的思想方法搞对头,这就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在我们在新的形势下,全党仍然面临着学会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这项最迫切的任务。学习理论,首先要学哲学,学习正确观察问题的思想方法。如果对辩证唯物主义一窍不通,就总是要犯错误我个人的体会是:学习哲学,可以使人开窍。学好哲学,终身受用。希望能够组织政治局、书记处、国务院的同志都来学习哲学,并把这个学习看成是工作的一部分,也是自己的一项重要责任。

 

陈云重视学哲学,从来不是把它当成单纯书斋中那种脱离实际的空谈,而是出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力求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作为引导行动的指针。

 

2实事求是地研究处理问题

 

实事求是,就得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只唯实。在作决策、采取行动时,必须先进行切实而周密的调查研究,把各方面的事实真正弄清楚,经过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做到对症下药。陈云把它看作做好工作的先决条件。他说: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作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难者在弄清情况,不在决定政策。这是他在工作中能取得成功的秘诀所在。

 

为了能及时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陈云在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的十余年里,除了在家乡普通农民中约定了几位联系人,请他们经常来信或直接来京反映情况外,还常到全国各地的农村进行调查,仅去家乡青浦县就调查了4次。其中的第四次,他吃住在农民家里,调查了半个月时间。当时,由于受的思想影响,大部分地区限制或取消了家庭养猪。以后,虽然在陈云的建议下,中央决定肉猪以私养为主,公养为辅,但对母猪是私养还是公养为主,仍没有明确的方针。陈云便在这次调查中,召集集体养猪场和家庭养猪的人分别座谈,并仔细看了10个养猪场和一些农民家里的猪圈。他发现母猪私养比公养养得好,产苗猪多,成活率高。于是,他给中央写了《母猪也应该下放给农民私养》的调查报告,具体举出了母猪私养的6条好处。陈云调查研究之实之细,由此可见一斑。陈云在那个调查报告中又同时指出,上海近郊的蔬菜产区,大约有10个公社,农民过去缺乏养猪经验,暂时不宜把大部分母猪下放给私人养;另外,为了改进猪的品种,种公猪和种母猪,还应由集体饲养。这说明,在他看来,即使对正确的方针,贯彻时也要区别不同情况,不能到处照搬,搞一刀切。

 

为什么陈云在领导经济工作中能够取得那么大的成功?为什么其他人视为畏途的许多老大难问题,在他手中常能得到成功的解决?为什么他说的话和做的事总是那样实在并且切中要害?原因就在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正确的,他的决策是根据对实在情况的科学分析作出来的。而那些习惯于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最后却拍屁股走人的干部,同他的做法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他语重心长地叮嘱:有的同志天天忙于决定这个,决定那个,很少调查研究实际情况。这种工作方法必须改变

 

3“要少犯错误,就要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

 

人们常说陈云处事,这确是他的特点。他曾说过:人之所以犯错误,都是由于不了解实际情况就匆忙地决定对策,主观与客观相脱离。当然,我们过去所以犯错误,也不是对实际情况一点都不了解,只是了解的情况是片面的,而不是全面的,误把局部当成了全面。

 

为了减少和避免认识客观事物的片面性,陈云提出了交换、比较、反复三种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实现决策科学化很有指导意义。

 

陈云在调查研究中,特别注意使用比较的调查方法。他提出:研究问题,制定政策,决定计划,要把各种方案拿来比较。多比较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所有正确的结论,都是经过比较的。对一些重大问题,他总是依据调查研究的结果或发动群众提出各种方案,对各种方案的利弊进行分析比较,然后从中选择最佳方案。这种方法,使陈云能够对我国复杂的革命和建设问题制定正确的计划和政策,指导实际工作取得成功。根据陈云的论述,比较调查法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横向比较。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为了解决当时粮食购销的矛盾,陈云受中央委托,在调查中提出又征又配、只配不征、只征不配、临渴掘井、动员征购、合同预购、各行其是和在农村实行统购、在城市实行配给等八种方案。对这八种方案,陈云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逐一经过比较,分析各自的利弊,最后认为实行农村征购城市配给的方法最好,有风险但不一定出乱子,可以解决问题。

 

2、纵向比较。在宝钢仓促上马、陷入上下两难困境时,陈云在调查研究中对宝钢与鞍钢的建设作了前后比较。鞍钢经过日本人40年及新中国成立后30年共70年的时间建成,年产600万吨钢;而宝钢要7年达到700万吨钢的产量,显然,建设周期太紧张。因此,陈云建议宝钢适当拉长建设周期,先上一期,过一段时间再上二期,从而为宝钢找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路子。

 

3、中外比较。1962年,陈云查了美英德日苏等国90年来钢产量的统计数字,看出这些国家钢产量在1000万吨以下的时候,花的时间最长。美英德日等国的钢产量在500 万吨到1000万吨之间,就成了帝国主义国家。苏联也是在这样的生产水平上,成了工业强国。大体说来,这些国家钢产量在500万吨的时候,各种工业就比较齐全,并有了坚实的基础。日本在发动·七事变的时候,钢产量还不到700万吨,而当时我国的钢产量已经有700万吨了。陈云通过中外比较调查法,得出结论:我们不能一味追求钢的数量,而要把钢的质量搞上去,打好工业基础,以后进步再快。

 

因此,每当作出重大决策前,应事先准备两个以上的方案,认真讨论,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倾听不同意见;反复思考,进行比较,分析其可行性程度,权衡其利弊得失,在此基础上,选择出最佳方案,从而使决策科学化。通过比较,可以明辨是非,判定优劣,从而使我们获得科学的认识,进而实现政策的最优化。

 

参考材料:《党的优良作风的光辉典范》 刘家栋 王玉清等 《人民日报》1995623日;《学好哲学 终身受用 陈云谈学习哲学》 蒋永清 《新湘评论》201403期;《陈云和学哲学》 金冲及 《党的文献》2015年增刊;《陈云比较调查:所有正确的结论 都是经过比较的》 占善钦 《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