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安全战略 > 阅读信息
秦安 杨志强:加强网络政权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网络空间信息传播的“五重效应”
点击:  作者:秦安 杨志强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0-03-17 10:35:44

 

1.webp (13).jpg 


加强网络政权建设,目的就是维护国家网络空间制度和网络社会秩序。随着网络空间成为生产新空间、治理新领域、精神新家园、经济新沃土、文化新载体、外交新途径、作战新阵地,信息传播蕴含生产力、文化力、国防力,成为完善网络空间制度、维护网络社会秩序的重点关注。2019年5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起草的《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这是数据层面的制度完善。2020年3月1日,《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实施,则是直接把信息内容传播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在技术驱动的网络空间,信息内容传播的不可预见性前所未有。各种相关因素在一定环境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行规则和原理,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的方式。为此,从本质上弄清信息传播的机理,既是战术问题,更是战略问题,充分体现技术决定战术、技术支撑战略的基本规律,成为维护网络政权的重要基础。从网络空间信息的产生、传播、演变的过程来看,网络空间信息传播可以概括为“五种效应”,都有能够结合网络治理实践,不断打磨锤炼,进而提升“学网懂网用网”的基本素养,提高维护执政地位的能力水平。

一、“光电效应”呈现信息从实体空间向网络空间映射的穿越方式。光电效应,是指在光的照射下某些物质内部的电子会被光子激发出来而形成电流,即光生电现象。在现实中,实体空间发生的事件触发网络空间舆情波动,转而形成网络事件信息流,这种现实社会事件向网络空间转变的过程恰似光电效应。一是网络空间与实体空间“承载其上、融入其中、控制其内”,现实事件一旦发生随即在网上传播,可能成为“光子”的事件比比皆是。我国网民超过8亿,世界网民超过40亿,数十亿人口实时在网,人们只需点击几下手机按键或电脑键盘,就可以文字、图片、音视频方式,把刚刚发生的事件记录下来,即刻传播出去,闪电般完成现实事件到网络空间的映射。现实事件随时产生,随时上网,一个个可能引发网络舆论的“光子”事件推陈出新。二是智能移动终端迅速发展,巨量信息与众多网民穿越时空链接,可能受到激发的“电子颗粒”无处不在。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终端的移动互联网在全球掀起生活模式新变革,更加便利了网民的信息接受与发布,为网民观点作为“电子颗粒”融入信息洪流创造了更多机会,融入便捷性、交流互动性、内容共鸣性,以及利益驱动性,都大大提高了网民对网络信息传播活动的热衷度和参与度。数量众多的参与者聚合而出的信息内容,恰如物质中那些自由存在的“电子颗粒”,被“光子”事件激发为广袤的网络空间中信息洪流,数十亿的网民都可能作为良好“受体”而“触电”。三是网络空间是典型的复杂巨系统,生态环境千变万化,“触发因素”与“受体”耦合的环境随时可现。网络空间广域开放特性导致了网络信息内容传播的光电效应。发布环境上,网络空间节点错综复杂,一个现实事件在多点映射,多点发布,有网站、有网页、有推送平台,星星之火,足以燎原;在发布管控上,网络信息发布审查难、管理难、惩治难的问题仍普遍存在;在发布时空上,网络信息发布全时全维存在。这些特性都为“光子”事件触发“受体”,激发“电子颗粒”,进而形成舆论事件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蝴蝶效应”展现网络空间信息传播效果的突变范式。网络空间的出现,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改变了信息载体、传播走向与最终效果。敏感信息的极速扩散、互动内容的不断涌现,随着信息受体数量指数级爆增,所激发的后果,如同气流的一丝震动而演变为一场风暴一般,产生“蝴蝶效应”。一是网络空间全球通连,即时互动,为信息的变异涌现了新能量。网络空间世界通联,打破地理局限,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海量信息、光速传播、图文并茂、音视频交融、即时互动等各种因素聚合,催生巨大的能量,汇聚成为具有明确指向的信息洪流,实现急速的膨胀,甚至变异,而最终聚变为舆论风暴。二是社交平台日益发达,聚合力强,为舆情爆发造就了发射台。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不断催生新的社交平台,邮件的点对点交流、博客贴吧的网络聚会、即时通信线上互动、微信的聚合人脉、头条的融合算法、快手、抖音的贴近现场,不断提升社交平台的爆发力量,再加上虚假信息泛滥、网络诈骗、黑客攻击、过于商业化等多元因素,超级网络平台不断聚合网民、涌现信息、扩散传播,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加油站”和“发射台”。三是网络社会已经形成,举足轻重,为信息的传播扩散孕育了生命力。网络空间开辟了人类生活的第二类空间,现实社会中的政治博弈、经济往来、文化交流、社会交往都在网络空间得到生动体现。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政治大广场、经济新引擎、文化新媒介和社交新平台,不仅改变了实体空间的信息传播流程,也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行动模式。依托网络空间的网络社会出现,人们在网络环境中,形成长久维持的、彼此不能够离开的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为各种信息涌动萌发和裂变式传播扩散提供了社会基础。

三、“晕轮效应”成为网络空间受众接受信息的基本模式。所谓晕轮,是指起风时月亮周围的晕圈。晕轮效应是指受众在接受信息活动中,将认知对象的某种印象不加分析地扩展到其他方面去的接受倾向,从而得出全部好或全部坏的整体印象。在网络空间,受众对于任何网上传播信息都难以做到一清二楚,他们大多只会采信关系近的、印象好的人的言论,或是大众言论,从而导致网络“晕轮效应”普遍存在。一是信息受众往往是网络社交成员,相互之间在“熟人社会”式的集体中容易形成互信。网络空间信息以群落传播和粉丝文化等为主要方式,信息受众大部分由人脉趋同、兴趣相同、文化认同等聚合而来。聚合起来的个体往往在一个较为固定的集体中经过长期的信息交流,相互之间信任度不断加深。每个信息受众又有其特定的网络“熟人”,从而导致“晕轮效应”不断产生、扩散。二是网络空间信息受体呈现从众现象,导致个体“智慧”丧失。网络空间信息受众在查阅信息时常常受到多元影响,如该信息的点击量,网民跟帖的数量,同一社交群落网友的评论等等。由于网络信息涉及多个领域,而信息受众又不可能是每一个领域的内行,这样就形成了信息受众认识判断信息容易从众的可能性。尤其是粉丝文化中,面对“大V”、明星,信息受众会加大这种盲从行为,导致数量众多的个体产生从众式行为。三是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的“淹没”效果,导致群体出现对信息数量的认同。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进一步加剧了网络信息环境的复杂性,增加了网民准确认知信息含义的难度。一方面,数量庞大的各种信息充斥网络空间,“数据爆炸”和“信息超载”把网络信息环境变得复杂多变,虚假信息可能以量的优势轻而易举地淹没真实信息。另一方面,大数据改变了网民受众认同信息含义的方式,在海量数据面前,网民难以从大量信息中甄别信息的真假、判断含义的对错,往往以“数量”标准认知信息含义,导致网络受众出现集体“晕轮效应”。

四、“化合效应”揭示网络空间传播信息的变异机理。化合效应指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经过化学反应而生成另一种新的物质。网络空间信息传播并不是稳定的单向传播,而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互动式传播。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有的会保持原来的内容,只单纯在范围上扩大;有的则可能出现后来附加的信息淹没原本信息的情形,导致传播的信息内容变异,出现传播转向的“化合效应”。一是网络空间中各种信息可长期存留,一旦出现引发信息关联的导火索,大量相关信息就会形成聚合之势。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的信息影响时效较短,且不方便普通受众事后查阅检索。而网络空间具有无可比拟的信息储存优势,而且有着较为完善的检索功能,数年甚至数十年前发生的事件以及其相关联的信息,只在短短数秒之内即可搜索调阅。网络空间这种功能为新的信息唤醒“沉睡”信息提供了极大便利,也为多种相关信息综合反应提供了天然沃土。二是网络空间信息传播流程的开放性,大大增加了多元信息的相互反应和变异机率。网络空间的出现,极大拓展了民众表达个人政见、观点、兴趣的途径。当一个热点事件出现后,网民并不总是充当跟帖、转帖的看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参与讨论。由于网民生活环境、文化背景以及思维方式千差万别,在讨论过程中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发表个人观点看法,致使新的多元化信息源源不断注入,使原本传播的信息发生质变的概率陡然增大。三是网络空间一些组织和个人受利益驱使,竭力博得高关注度、高点击率的主观动机把化合效应推向频发多发。网络经济等利益下,流量成为现金流,高点击率和高关注度就是金钱。网络信息传播规律表明,任何信息都有一定的传播时效,新的信息会随着网页刷新不断替代旧的信息。为延长信息寿命,保持信息热度,网上一些组织和个人通常会想尽办法挖掘和揭露热点事件背后的种种联系,通过不断注入新的“噱头”吸引网民眼球,从而导致信息“化合效应”频发多发。

五、“钟摆效应”成为网络空间信息扩散的影响要素。钟摆效应,指根据动能和势能转化原理,钟表摆锤所处的初始位置越高到达对面的位置也就越高。这一原理告诉我们,网络社会地位越高影响范围就越大。在网络空间,权威机构网站、社会名流微博、网络社群的意见领袖等,既是信息传播的风向标,也是信息传播速度和扩散范围的控制器。一是权威机构涉足的网站、网页具有更高的可信度。网络化势不可挡,数字化基础、网络化协同、智能化运行成为社会运行的基本模式,媒体融合成效全面显现,官方网络平台由于特有身份,其发布的信息自然带有权威性,往往常态化保持着数量庞大的网络访问量。二是网络意见领袖发布的信息具有更强的影响力。与官方机构网络平台比肩发展的是商业乃至平台。近年来网络社交的普及应用催生了一批博主、网红、公号为代表的网络意见领袖,动辄数百万、上千万“粉丝”的人气,使其发布的任何一个信息,同一时间传播数量规模巨大。,那些拥有海量“粉丝”的网络意见领袖的言论很容易引导舆论走向,形成有利于获得网民信任的氛围。三是广大信息受众普遍关注的信息具有更强的冲击力。影响网络空间信息传播扩散的既有外部因素,如权威网站、权威人士,也有其内部因素,即信息本身。通常而言,涉及国计民生方面的受关注信息具有更强的传播势能。此次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每一条来自武汉的信息牵动着亿万网民的心,成为亿万网民每日习惯性的关注。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秦安战略”)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