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古希腊哲学界亚里士多德第一个提出“第一性原理”。他认为,第一性原理相当于数学中的公理,是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或假设,不能省略或删除,也不能违反。第一性原理,通俗的解释就是“寻找并回到事物的本质”。
《史记·循吏列传》开篇第一段:“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司马迁的意思是:“法令是用来引导民众的,刑罚是用来禁止奸邪的。即使文的法令和武的刑罚都不具备,善良的民众还是有所畏惧,而注重自身修养,是因为官僚阶层还没有乱。官员奉公守职,处事依循常理,也可以成就国家和地方治理,哪里一定要施行威仪严刑才行呢?”由此可见,司马迁所谓“循吏”,就是奉职循理的官员。简单地说,也就是守规矩、有底线的官员。“奉职循理”,遵照的也正是“第一性原理”,遇事第一时间“寻找并回到事物的本质”。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过程中突出治理违规吃喝,少数地方层层加码,“治理违规吃喝被落实成吃喝违规”,让基层无所适从。有人说,如果眼睛只盯着酒店、会所,领导干部拎酒菜回家里呼朋引类,不又成了盲区?
“一人藏东西,一千人难找。”同样,再严苛的律条也总有漏洞。违规吃喝,开出正面清单立规矩比较容易,而如果开具负面清单,则违规吃喝的形形色色表现何止千万,没有什么清单能详备尽述,只能让人防不胜防疲于应付,陷入“以有涯随无涯,殆矣”的泥淖怪圈。抗战胜利,抗联三路军政委冯仲云给暌隔12年的妻子薛雯写了封迟来的家书,信中说,“只要雯没有违反往日的志愿,没有对不起祖国和组织,那么还是我的妻……”坚持往日志愿、热爱祖国尊重组织,就是正面清单。
电视剧《包青天》中有这样的情节:包公审讯一位职业杀手,那人大喊“冤枉,我不过是受人之托!”包公大怒:“混账!如此歹毒之事,也好说是受人之托!”党员领导干部如果能恪守“奉职循理”之道,自然知道什么样的吃喝属于违规。反之,“没有人能叫醒装睡的人”。对于奸邪宵小而言,再严的制度也难免百密一疏,总有可以丝滑钻缝的空子。一些不法之徒“都怪我不懂法”的“忏悔”,其实不过是在找借口。
《论语·为政》中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罚来制约百姓,百姓不敢违犯法令,但不知何为耻辱;用道德来引导百姓,用礼仪来规范百姓,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还能恪守正道 。”
当然,孔子并非颟顸到只知一味说教。《孔子家语·刑政》中孔子还明确说过:“圣人治化,必刑政相参焉,……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在孔子看来,刑、政的手段在必要时也是应该采用的,只是必须在德、礼之教为先的前提下合理运用。
治理违规吃喝,自然必须采用刑、政手段,但不能过度纠缠各种违规表现而分散精力。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得重铸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使其与法规制度相互兜底,让“奉职循理”、遵照“第一性原理”“寻找并回到事物的本质”入脑入心,成为近乎本能的“肌肉记忆”。
毛泽东同志指出:“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年轻干部要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把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作为党性修养和锻炼的重要内容。”“奉职循理”,其实正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作者:陶余来;来源:昆仑策网【原创】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